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方高等师范院校,要想适应新型高质量师资的要求,必须通过转型才能获得更好发展。本文全面梳理了我国学者关于地方高等师范院校转型条件的研究,论述了定位问题,总结了我国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在实现转型发展过程中的策略。最后针对当前研究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本文的创新之处,以便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借鉴和支撑。
地方高等师范院校 转型条件
定位 发展策略
在社会转型时期,地方高等师范院校为地方经济和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培养了大批合格的师资和企业所需的人才,为了提高地方高师的竞争力及就业率,明确地方高师院校转型发展的出路,本文通过知网搜索和图书馆社科室查阅资料,从转型条件、定位和发展策略三个角度对于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与分析,找出研究空白区,为今后高等师范院校转型发展奠定研究基础。
研究的进展
(1)关于转型条件的研究
顾明远认为,一些国家的师范学院纷纷改为综合大学有三个前提,一是教师在数量上已经基本上得到满足;二是教师的业务水平需要提高;三是教师职业在社会上已有一定的吸引力。李喆以组织变革理论为分析框架,认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教师教育的发展是转型的重要动因和条件之一,学校自身发展是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向综合性大学转型的必要条件。在单钟会等人的著作以美英日为例,师范教育机构的变革始终受到社会生活变化的影响,教育改革与发展是转型的推动力。就内部动因而言,对教师质量要求的提升促使师范教育机构自身发展。
(2)关于转型定位的研究
徐臣良将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的发展目标定位为:师范特色鲜明、地方烙印深刻、多科协调发展、主要服务地方教育事业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教学科研型地方綜合性或多学科性大学。汤妍将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分为两部分,教学研究型大学和教学型大学。李喆认为关于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的定位必须清楚的认识本校的历史地位、办学条件和办学环境、现有水平,不能完全脱离学校的实际情况。曹丽君从办学目标、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服务面向定位四方面分析了地方师范院校的办学定位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依靠政府和自身两方面积极引导地方师范院校合理定位。罗明东认为“应用性、职业性、师范性、综合性、本科性、地方性”是新建地方本科师范院校在转型应用型本科中的基本定位,定位必须切合学校的发展实际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3)关于发展策略的研究
刘爱生认为,对于地方师范院校的转型发展,一要考虑其师范性,二要考虑其作为地方大学一员所具有的普遍性,三要结合自身的现状和处境。孙翔以区域发展理论和SWOT理论为基础,提出广西高师院校发展的战略对策。张建雷对新升本高等师范院校的转型策略提出五点思考,他认为要想顺利完成转型,必须以合理定位为基础,发挥自身优势,综合改革,提升办学水平。综上所述,关于新形势下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实现转型发展,可大体概括为三种途径:进行科学合理的办学定位,地方高师院校作为地方性大学,走综合化办学之路;利用地方资源,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地方,走地方化之路;构建多元教师教育体系,提升科学研究水平,走教师教育特色化之路。
已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本文从三个方面梳理了当前国内对这一主题的研究状况,通过整理相关资料分析发现,我国学者对地方高等师范院校转型发展的研究已经开始,针对地方高师转型的条件、定位以及转型时期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如何发展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也有不尽完善的地方,此类研究还存在一定的争议和某些不足。
(1)对重点师范大学和高等师范院校转型研究工作多,缺少对地方性高师院校转型的个案实证研究,导致理论性不足,难以深入。
(2)对办学定位内涵缺乏统一性,过于强调综合化办学,“师范性弱化”。
(3)在个案研究中,主要集中于学校某一方面的问题,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结合少,对新形势下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发展战略的综合性、系统性研究不足。
研究的展望
根据对前人资料的收集整理,尚发现一些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为我国地方高等师范院校转型发展提供可借鉴的依据。首先应研究现阶段实现转型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这些机遇和挑战为转型发展带来多大的动力和阻碍,只有“知彼”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其次,地方高等师范院校作为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高等师范院校,在综合化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忘记自己的师范职业性质,要关注教师职前教育和职后培养相衔接,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这就要求我们“知己”;最后要结合地方社会经济形态和社会结构,将地方高师院校转型融入地区发展之中,通过结合本地个案,借鉴其中经验从而进行推广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1] 顾明远.师范院校的出路何在[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6):3.
[2] 李喆.论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向综合性大学转型的条件[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94-97.
[3] 单中惠、王晓宇、王凤玉、徐征.西方师范教育机构转型——以美国、英语、日本为例[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53-72.
[4] 徐臣良.我国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的发展途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5] 汤妍.新形势下地方高等师范院校改革和发展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6] 李喆.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的转型与发展[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35.
[7] 曹丽君.地方师范院校的办学定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8] 罗明东.我们怎样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新建地方本科师范院校转型发展的思考[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4(8):1-5.
[9] 刘爱生.地方师范院校的转型:成效、前景与道路[J].教育学术月刊,2010(1):50-53.
[10] 孙翔.转型时期广西高师院校发展战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11] 张建雷.新升本高等师范院校转型问题探析[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4-7.
地方高等师范院校 转型条件
定位 发展策略
在社会转型时期,地方高等师范院校为地方经济和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培养了大批合格的师资和企业所需的人才,为了提高地方高师的竞争力及就业率,明确地方高师院校转型发展的出路,本文通过知网搜索和图书馆社科室查阅资料,从转型条件、定位和发展策略三个角度对于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与分析,找出研究空白区,为今后高等师范院校转型发展奠定研究基础。
研究的进展
(1)关于转型条件的研究
顾明远认为,一些国家的师范学院纷纷改为综合大学有三个前提,一是教师在数量上已经基本上得到满足;二是教师的业务水平需要提高;三是教师职业在社会上已有一定的吸引力。李喆以组织变革理论为分析框架,认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教师教育的发展是转型的重要动因和条件之一,学校自身发展是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向综合性大学转型的必要条件。在单钟会等人的著作以美英日为例,师范教育机构的变革始终受到社会生活变化的影响,教育改革与发展是转型的推动力。就内部动因而言,对教师质量要求的提升促使师范教育机构自身发展。
(2)关于转型定位的研究
徐臣良将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的发展目标定位为:师范特色鲜明、地方烙印深刻、多科协调发展、主要服务地方教育事业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教学科研型地方綜合性或多学科性大学。汤妍将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分为两部分,教学研究型大学和教学型大学。李喆认为关于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的定位必须清楚的认识本校的历史地位、办学条件和办学环境、现有水平,不能完全脱离学校的实际情况。曹丽君从办学目标、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服务面向定位四方面分析了地方师范院校的办学定位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依靠政府和自身两方面积极引导地方师范院校合理定位。罗明东认为“应用性、职业性、师范性、综合性、本科性、地方性”是新建地方本科师范院校在转型应用型本科中的基本定位,定位必须切合学校的发展实际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3)关于发展策略的研究
刘爱生认为,对于地方师范院校的转型发展,一要考虑其师范性,二要考虑其作为地方大学一员所具有的普遍性,三要结合自身的现状和处境。孙翔以区域发展理论和SWOT理论为基础,提出广西高师院校发展的战略对策。张建雷对新升本高等师范院校的转型策略提出五点思考,他认为要想顺利完成转型,必须以合理定位为基础,发挥自身优势,综合改革,提升办学水平。综上所述,关于新形势下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实现转型发展,可大体概括为三种途径:进行科学合理的办学定位,地方高师院校作为地方性大学,走综合化办学之路;利用地方资源,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地方,走地方化之路;构建多元教师教育体系,提升科学研究水平,走教师教育特色化之路。
已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本文从三个方面梳理了当前国内对这一主题的研究状况,通过整理相关资料分析发现,我国学者对地方高等师范院校转型发展的研究已经开始,针对地方高师转型的条件、定位以及转型时期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如何发展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也有不尽完善的地方,此类研究还存在一定的争议和某些不足。
(1)对重点师范大学和高等师范院校转型研究工作多,缺少对地方性高师院校转型的个案实证研究,导致理论性不足,难以深入。
(2)对办学定位内涵缺乏统一性,过于强调综合化办学,“师范性弱化”。
(3)在个案研究中,主要集中于学校某一方面的问题,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结合少,对新形势下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发展战略的综合性、系统性研究不足。
研究的展望
根据对前人资料的收集整理,尚发现一些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为我国地方高等师范院校转型发展提供可借鉴的依据。首先应研究现阶段实现转型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这些机遇和挑战为转型发展带来多大的动力和阻碍,只有“知彼”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其次,地方高等师范院校作为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高等师范院校,在综合化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忘记自己的师范职业性质,要关注教师职前教育和职后培养相衔接,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这就要求我们“知己”;最后要结合地方社会经济形态和社会结构,将地方高师院校转型融入地区发展之中,通过结合本地个案,借鉴其中经验从而进行推广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1] 顾明远.师范院校的出路何在[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6):3.
[2] 李喆.论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向综合性大学转型的条件[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94-97.
[3] 单中惠、王晓宇、王凤玉、徐征.西方师范教育机构转型——以美国、英语、日本为例[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53-72.
[4] 徐臣良.我国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的发展途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5] 汤妍.新形势下地方高等师范院校改革和发展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6] 李喆.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的转型与发展[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35.
[7] 曹丽君.地方师范院校的办学定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8] 罗明东.我们怎样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新建地方本科师范院校转型发展的思考[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4(8):1-5.
[9] 刘爱生.地方师范院校的转型:成效、前景与道路[J].教育学术月刊,2010(1):50-53.
[10] 孙翔.转型时期广西高师院校发展战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11] 张建雷.新升本高等师范院校转型问题探析[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