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慈母情深》一课的“阅读链接”中有一首小诗《纸船——寄母亲》,作者是冰心。从写作时间来看,这首诗作于1923年,那时她正在前往美国的邮轮上。冰心采用托物寓情的方法,把对母亲的思念抒发得既生动、具体,又含蓄、深沉。
纸船,儿时常叠,只是那时不知,竟还有诗人把它写进诗里,而且这样的诗人不止一个。当无意中读到泰戈尔的《纸船》,读到钟代华的《纸船》,以及林良的绘本《小纸船看海》,眼见着它们一一驶入文学的港湾,语文教师的职业病就犯了——自然而然地就把它们放在一起阅读了。
闻一多先生说:“一切价值都在比较上看出来。”这三首同题诗比较着读,会有怎样的发现呢?
第一,比中求异。相比于其他文体,诗歌更偏重于抒情言志,更能显示作者的个性与情怀。所以即便是同题诗,还是一眼就能读出文本的个性。泰戈尔的《纸船》,寄托着一个孩子对“远方”的渴望,那儿应该有一位等“我”的“异地的人”,那儿应该有一面“鼓着风的白帆”,那儿应该还有一个“满载着梦的篮子”。冰心的《纸船》,寄托着一个孩子对“母亲”的思念——“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来”。钟代华的《纸船》,寄托着一个孩子对“童年”的追赶。如此,三个不同的“孩子”跃然纸上。这样的诗歌,默默激起儿童阅读的兴趣,浸润儿童醇美的心灵。
第二,比中求同。如果我们联想到1915年陈独秀在《青年杂志》上刊登的《吉檀迦利》的部分译诗,以及1924年泰戈尔访华的故事,那么冰心的《纸船》以及林良的《小纸船看海》,或许都是对偶像的模仿与超越。而钟代华则可能是受到冰心的影响。我何以有如此大胆的猜测呢?首先,当然是因为他们不谋而合地聚焦了同一种“物象”——纸船,承载着同一个关于童年的“梦”。其次,是因为三首诗中不约而同地出现了像“海”“浪花”“梦”“叠”“卷”“载”等语词。尤其是泰戈尔和冰心的诗,在诗的结构上都如此相似:先写实叙事,再幻想抒情。
另外,三首诗在语言风格上,虽各有特色,但也有饱含童真、童趣的共性色彩。泰戈尔的《纸船》,每一句多以“我”开头,“孩子”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主体;冰心的《纸船》,字里行间流露着一个游子温柔的爱的吟诵;钟代华的《纸船》,语言同样清新明快,道尽了一个孩子内心美好的心愿。
第三,比中求活。叶圣陶、朱自清两位大师在《略读指导举隅》和《精读指导举隅》中不约而同地主张“参读相关文章”“参读有关文字”,并强调应作为“国文教学”的一个原则贯穿在教学指导中。叶老还说“必須多多比较,方能进一步领会优劣得失的所以然”。那么三首同题诗搁在一起,我们能看见怎样的“所以然”呢?冰心的诗行较长,语调缓慢;泰戈尔的诗行更长,语调更缓;相反,钟代华的诗行就显得较短,语调较快。而这正是各自诗歌生命的“鲜活”所在。
诗人说:儿童是天生的诗人!当这些小诗一一来到五年级学生的面前,定能激发儿童的诗性,引发儿童的共鸣,生发儿童的梦想。
基于以上解读,我确立了本课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重读两段感念母亲的文字,感受同一主题下不同表达之妙。
2.以“纸船”为线,通过“对比朗读”“小组分享”等方式,体会同一物象在不同诗歌中的表达之妙。
3.通过还原与重启、诵读与想象,细细感悟“纸”的特殊意义。
围绕以上目标,我预设的教学板块如下。
第一板块:温故知新——一张纸,一只船
1.温故两段感念母亲的文字,体验一段慈母恩情。
(1)对比阅读两段文字,发现相同之处。
片段一:那天母亲数落了我一顿。数落完,又给我凑足了够买《青年近卫军》的钱。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选自《慈母情深》)
片段二: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选自《母鸡》)
(2)有感情地朗读,体验作者在表达感念母恩时牢牢抓住“《青年近卫军》”和“母鸡”这两个物象。
(设计意图:五年级的学生依然有局限于单个文本阅读的思维,很少有纵向跨年级对比阅读的意识,更难得的是横向跨学科互文阅读。因此,为了培养儿童学会阅读一篇文、一首诗,我们的课堂从“温故”开始。选择重读这两段文字,是为了切合单元略读课文《慈母情深》的主旨,这也是《纸船——寄母亲》这首小诗之所以能出现在“阅读链接”中的原因,是编者“人文主题”意图的体现。
那么,作为执教者,作为学习者的同行者,是否该问问自己:儿童最近的同主题阅读经验点在哪儿呢?答案是老舍先生的《母鸡》。在原单元主题中,这一课是关于“作家笔下的动物”。可当这两段文字搁在一起对比阅读的时候,两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文本,却有着不曾见过的异曲同工之妙。这是一种“异中见同”的阅读体验。)
2.师生用不同颜色的纸各叠一只纸船,写上名字。品读《纸船——寄母亲》。
(1)师生叠船。
(2)导入听读:这样的纸船,她叠了一只又一只,从舟上抛下,在海里。听同伴朗读诗歌《纸船——寄母亲》。
(3)品读摘句。自由朗读,读好节奏。把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诗摘抄在纸船上。想想:诗人的纸船只是一只纸船吗?
(4)小组分享。组内同学分享:透过这句诗,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3.小结设疑。“母鸡”,赞母亲;“《青年近卫军》”,念母亲;“纸船”,寄母亲。当一个个平凡的事物,进入作家的生活世界,它们就变得不那么平凡了。你觉得这是为什么呢?
(设计意图:在“温故知新”之后,画风急转——叠纸船。如果为叠纸船而叠纸船,那是一种笑谈——“手工是语文教师教的”。语文教师叠纸船,一定是为了“语文”:激发儿童语文阅读的兴趣,引导儿童踏上诗歌阅读的舞台,指导儿童发现作家创作的密码——借物抒情,或者叫托物寓情。而且,在这节课里,这只小小的纸船将见证儿童学习的全过程。) 第二板块:对比体味—— 一只船,两样情
1.和折纸颜色相同的同学交换纸船,朗读他摘抄的诗句,圈出朗读时作重音處理的字,并板书。
2.分A、B组品读泰戈尔的《纸船》和钟代华的《纸船》,读好重音和停顿,把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诗摘抄在纸船上。
3.朗读分享,说说你看到的画面。你发现诗人要把纸船寄给谁呢?
4.小结:纸船,寄母亲;纸船,寄远方;纸船,寄童年。当同一个平凡的事物,进入不同作家的生活世界,它的不平凡变得如此多样,如此丰富。你觉得这又是为什么呢?
(设计意图:于永正老师在谈作文教学时说“语文老师要有素材意识”。其实,在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同样也要有素材意识。在这个板块中,教师提供两首《纸船》等待着儿童有选择、有侧重地品读。这两个素材是我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同步阅读《倾听鸟语》(六年级上册)中偶然发现的。当它们重组到一个课堂语境中,就被赋予了崭新的阅读价值。儿童在对比阅读、朗读分享中,慢慢体味一只纸船承载的两样情。作为文学作品物象的“纸船”,在儿童的阅读世界中慢慢建构起来。“纸船”,已不是那只纸船!)
第三板块:回归本体—— 一张纸,一样情
1.交换朗读。和折纸颜色不同的同学交换纸船,朗读他摘抄的诗句,圈出朗读时作重音处理的字,并板书。
2.回归表达。取回自己叠的那只纸船,闭上眼,想想你会把它寄给谁,然后在纸船上写上“寄_______”。
3.还原重启。把纸船还原成一张纸,读读你看见的文字。如果让你重折一次,你会把它变成什么,寄给谁?
4.推荐再读:林良的童心绘本《小纸船看海》。
(设计意图:在“不同颜色”纸船的交换活动中,学生读了同伴对另一首《纸船》的感悟。一只小小的“纸船”又多了一份特殊的情感。当自己的纸船重回手中的时候,它已经传递了同为学习者对学习体验的真实记录。这样的传递本身也是一种寄托——寄友情。当然,更为重要的是,此时的纸船在学生的心中,可以升腾起千百种不同的寄托。它作为一种物象的外延,会被无邪的童心无限放大。这也是设计“回归”的本意所在。
课的最后是“还原”——将“纸船”还原到课始的“一张纸”,是“重启”——重启一条诗意的语文之路。这样的还原,这样的重启,是对同题诗互文阅读的思考与发现,是对诗性儿童的思考与发现。至于,纸船到底是什么,已无须回答!)
(浙江省嘉善县泗洲小学 314100)
纸船,儿时常叠,只是那时不知,竟还有诗人把它写进诗里,而且这样的诗人不止一个。当无意中读到泰戈尔的《纸船》,读到钟代华的《纸船》,以及林良的绘本《小纸船看海》,眼见着它们一一驶入文学的港湾,语文教师的职业病就犯了——自然而然地就把它们放在一起阅读了。
闻一多先生说:“一切价值都在比较上看出来。”这三首同题诗比较着读,会有怎样的发现呢?
第一,比中求异。相比于其他文体,诗歌更偏重于抒情言志,更能显示作者的个性与情怀。所以即便是同题诗,还是一眼就能读出文本的个性。泰戈尔的《纸船》,寄托着一个孩子对“远方”的渴望,那儿应该有一位等“我”的“异地的人”,那儿应该有一面“鼓着风的白帆”,那儿应该还有一个“满载着梦的篮子”。冰心的《纸船》,寄托着一个孩子对“母亲”的思念——“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来”。钟代华的《纸船》,寄托着一个孩子对“童年”的追赶。如此,三个不同的“孩子”跃然纸上。这样的诗歌,默默激起儿童阅读的兴趣,浸润儿童醇美的心灵。
第二,比中求同。如果我们联想到1915年陈独秀在《青年杂志》上刊登的《吉檀迦利》的部分译诗,以及1924年泰戈尔访华的故事,那么冰心的《纸船》以及林良的《小纸船看海》,或许都是对偶像的模仿与超越。而钟代华则可能是受到冰心的影响。我何以有如此大胆的猜测呢?首先,当然是因为他们不谋而合地聚焦了同一种“物象”——纸船,承载着同一个关于童年的“梦”。其次,是因为三首诗中不约而同地出现了像“海”“浪花”“梦”“叠”“卷”“载”等语词。尤其是泰戈尔和冰心的诗,在诗的结构上都如此相似:先写实叙事,再幻想抒情。
另外,三首诗在语言风格上,虽各有特色,但也有饱含童真、童趣的共性色彩。泰戈尔的《纸船》,每一句多以“我”开头,“孩子”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主体;冰心的《纸船》,字里行间流露着一个游子温柔的爱的吟诵;钟代华的《纸船》,语言同样清新明快,道尽了一个孩子内心美好的心愿。
第三,比中求活。叶圣陶、朱自清两位大师在《略读指导举隅》和《精读指导举隅》中不约而同地主张“参读相关文章”“参读有关文字”,并强调应作为“国文教学”的一个原则贯穿在教学指导中。叶老还说“必須多多比较,方能进一步领会优劣得失的所以然”。那么三首同题诗搁在一起,我们能看见怎样的“所以然”呢?冰心的诗行较长,语调缓慢;泰戈尔的诗行更长,语调更缓;相反,钟代华的诗行就显得较短,语调较快。而这正是各自诗歌生命的“鲜活”所在。
诗人说:儿童是天生的诗人!当这些小诗一一来到五年级学生的面前,定能激发儿童的诗性,引发儿童的共鸣,生发儿童的梦想。
基于以上解读,我确立了本课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重读两段感念母亲的文字,感受同一主题下不同表达之妙。
2.以“纸船”为线,通过“对比朗读”“小组分享”等方式,体会同一物象在不同诗歌中的表达之妙。
3.通过还原与重启、诵读与想象,细细感悟“纸”的特殊意义。
围绕以上目标,我预设的教学板块如下。
第一板块:温故知新——一张纸,一只船
1.温故两段感念母亲的文字,体验一段慈母恩情。
(1)对比阅读两段文字,发现相同之处。
片段一:那天母亲数落了我一顿。数落完,又给我凑足了够买《青年近卫军》的钱。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选自《慈母情深》)
片段二: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选自《母鸡》)
(2)有感情地朗读,体验作者在表达感念母恩时牢牢抓住“《青年近卫军》”和“母鸡”这两个物象。
(设计意图:五年级的学生依然有局限于单个文本阅读的思维,很少有纵向跨年级对比阅读的意识,更难得的是横向跨学科互文阅读。因此,为了培养儿童学会阅读一篇文、一首诗,我们的课堂从“温故”开始。选择重读这两段文字,是为了切合单元略读课文《慈母情深》的主旨,这也是《纸船——寄母亲》这首小诗之所以能出现在“阅读链接”中的原因,是编者“人文主题”意图的体现。
那么,作为执教者,作为学习者的同行者,是否该问问自己:儿童最近的同主题阅读经验点在哪儿呢?答案是老舍先生的《母鸡》。在原单元主题中,这一课是关于“作家笔下的动物”。可当这两段文字搁在一起对比阅读的时候,两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文本,却有着不曾见过的异曲同工之妙。这是一种“异中见同”的阅读体验。)
2.师生用不同颜色的纸各叠一只纸船,写上名字。品读《纸船——寄母亲》。
(1)师生叠船。
(2)导入听读:这样的纸船,她叠了一只又一只,从舟上抛下,在海里。听同伴朗读诗歌《纸船——寄母亲》。
(3)品读摘句。自由朗读,读好节奏。把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诗摘抄在纸船上。想想:诗人的纸船只是一只纸船吗?
(4)小组分享。组内同学分享:透过这句诗,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3.小结设疑。“母鸡”,赞母亲;“《青年近卫军》”,念母亲;“纸船”,寄母亲。当一个个平凡的事物,进入作家的生活世界,它们就变得不那么平凡了。你觉得这是为什么呢?
(设计意图:在“温故知新”之后,画风急转——叠纸船。如果为叠纸船而叠纸船,那是一种笑谈——“手工是语文教师教的”。语文教师叠纸船,一定是为了“语文”:激发儿童语文阅读的兴趣,引导儿童踏上诗歌阅读的舞台,指导儿童发现作家创作的密码——借物抒情,或者叫托物寓情。而且,在这节课里,这只小小的纸船将见证儿童学习的全过程。) 第二板块:对比体味—— 一只船,两样情
1.和折纸颜色相同的同学交换纸船,朗读他摘抄的诗句,圈出朗读时作重音處理的字,并板书。
2.分A、B组品读泰戈尔的《纸船》和钟代华的《纸船》,读好重音和停顿,把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诗摘抄在纸船上。
3.朗读分享,说说你看到的画面。你发现诗人要把纸船寄给谁呢?
4.小结:纸船,寄母亲;纸船,寄远方;纸船,寄童年。当同一个平凡的事物,进入不同作家的生活世界,它的不平凡变得如此多样,如此丰富。你觉得这又是为什么呢?
(设计意图:于永正老师在谈作文教学时说“语文老师要有素材意识”。其实,在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同样也要有素材意识。在这个板块中,教师提供两首《纸船》等待着儿童有选择、有侧重地品读。这两个素材是我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同步阅读《倾听鸟语》(六年级上册)中偶然发现的。当它们重组到一个课堂语境中,就被赋予了崭新的阅读价值。儿童在对比阅读、朗读分享中,慢慢体味一只纸船承载的两样情。作为文学作品物象的“纸船”,在儿童的阅读世界中慢慢建构起来。“纸船”,已不是那只纸船!)
第三板块:回归本体—— 一张纸,一样情
1.交换朗读。和折纸颜色不同的同学交换纸船,朗读他摘抄的诗句,圈出朗读时作重音处理的字,并板书。
2.回归表达。取回自己叠的那只纸船,闭上眼,想想你会把它寄给谁,然后在纸船上写上“寄_______”。
3.还原重启。把纸船还原成一张纸,读读你看见的文字。如果让你重折一次,你会把它变成什么,寄给谁?
4.推荐再读:林良的童心绘本《小纸船看海》。
(设计意图:在“不同颜色”纸船的交换活动中,学生读了同伴对另一首《纸船》的感悟。一只小小的“纸船”又多了一份特殊的情感。当自己的纸船重回手中的时候,它已经传递了同为学习者对学习体验的真实记录。这样的传递本身也是一种寄托——寄友情。当然,更为重要的是,此时的纸船在学生的心中,可以升腾起千百种不同的寄托。它作为一种物象的外延,会被无邪的童心无限放大。这也是设计“回归”的本意所在。
课的最后是“还原”——将“纸船”还原到课始的“一张纸”,是“重启”——重启一条诗意的语文之路。这样的还原,这样的重启,是对同题诗互文阅读的思考与发现,是对诗性儿童的思考与发现。至于,纸船到底是什么,已无须回答!)
(浙江省嘉善县泗洲小学 31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