咀嚼诗歌味道 呵护童话味蕾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rchenb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童话诗的教学要充分体现文本的童话性和诗性。从识字、学词、辨句、仿段到补诗,都要突破教学惯性,让童话味渗透于课堂的语言、环节的铺设和文本的品读中。站在学生的角度精准、妥帖地解读诗歌,精心选择教学路径,并针对关键的破解点重捶猛击,从而引导学生解开文本的语言密码。
  【关键词】童话诗;诗歌;阅读教学
  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的《彩色的梦》是一首童话诗,有着梦幻般的诗意语言。整首诗基调欢快,生动地呈现了许多美丽的画面。诗中每个小节的写法各有不同,如第一小节以拟人的手法表现了彩色铅笔如精灵般天真活泼,第二小节连用三个“大”——“大块”“大朵”“大片”,营造了清新、明快、高远的意境。
  基于童话诗的这些特性,教师要突破惯性,充分咀嚼童话的味道,且将这种味道无形地渗透于课堂的语言、生字的教学、诗句的品读和创编中,呵护儿童原始、天然、质朴的“童言稚语”。
  一、识字,组一个童话家庭
  教学生字过程中,笔者摒弃结构指导和笔画解读时的刻板教学用语,采用充满童趣的语言。
  【教学片段1】
  师:大家看“彩”字,“木”头上顶着花冠,她可是个三道杠的大队长哦。
  师:这个字的哪个地方引起了你的注意呢?
  生:“彩”的一横要横在横中线上。
  生:“彩”的第一撇,要从竖中线上开始。
  师:好,就让我们一起来写一写这个字。(师边示范边解说)“木”头上的小花冠真漂亮,她的脚又直又长,左手伸得好长呀,右手插在口袋里。三道杠杠呢,也很漂亮!
  师:下面我们来当小小书法家,把“彩”字写在格子里,请写两遍。
  (生写字,师巡视点评)
  ……
  师:再来看“梦”,这里有两个“木”,她们是一对双胞胎呢。瞧,孪生姐妹站在舞台上,小手拉得多紧呀!两边的长袖舞起来了,她们站在倾斜的舞台上一定要保持平衡哦。
  师:那站在舞台上,她们怎样才能保持平衡呢?
  生:左边的“木”的一捺变成了点。
  师:哦,是的,她的这只手和另一个“木”的手拉在了一起。
  生:两个“木”的小脚都踩在了横中线上。
  生:“夕”的一撇要从中心点开始。
  生:“夕”的一点和最后的一撇相交在竖中线上。
  (师示范写,生在田字格上写两遍,师巡视点评)
  师:请检查“木”的小脚是否踩在了横中线上,再检查“夕”的一撇是不是从中心点开始,“夕”的一点和最后的一撇是否相交在竖中线上。
  之后,在“森”字的书写教学中,教师则这样引导:“上面这个‘木’好像‘木妈妈’呀,她伸开双臂,紧紧地护佑着这对孪生姐妹,这是多么幸福的一家人。”
  二、析词,找一个童话身份
  诗中“跳蹦”一词与“蹦跳”是词序可互换的同义词。“蹦跳”一词我们司空见惯。相比之下,诗句中用“跳蹦”,能更突出铅笔宝宝们激情四射、活泼淘气的形象。笔者设计的“词语宝宝有秘密”环节,以悄悄话的方式传达了词语一颠一倒中的奥秘与神奇。“踩踏”变“踏踩”,“欢喜”变“喜欢”,课件呈现词语“翻翻身”的动态轨迹。童话信息的叠加推进,使词语教学变得有灵气、有动感、有活力。同时,“领会诗意语言的精妙”这一学习目的也自然达成。
  【教学片段2】
  (出示句子:一打开,就在白纸上跳蹦。)
  师:“跳蹦”翻了个跟头就成了——
  生:蹦跳。
  师:你有什么发现?
  生:这两个词语都是写动作的,意思是一样的。
  生(扮演词语宝宝):我们词语宝宝有一个秘密。有些词宝宝是由两个意思相近的字宝宝组成的,让他翻个身,意思还是一样的。
  师:那我们来给词语“翻翻身”吧。
  (出示句子:他们的小脚踩踏在白纸上,心里盛满欢喜。)
  生:他们的小脚踏踩在白纸上,心里盛满喜欢。
  三、辨句,造一个童话情境
  这首诗具备三大特点:好看、好听、好读。好看,即每一行诗的字数差不多,排队整齐;好听,即诗歌很顺口,具有押韵的特点;好读,是因为有了前两个要素的作用,读起来自然就朗朗上口了。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讲解式的话语只会让他们疑团重重,因此教学中,笔者创设了“小林”这一角色,请学生分别扮演小林、小林的朋友,通过剧情解锁的方式,打开诗歌语言的秘密之门。
  【教学片段3】
  师:彩色铅笔长什么样?
  生:有的长,有的圆,有的硬。
  师:你看小林怎么说——
  生(扮演小林):我喜欢把这一句改成这样:“有的长,有的短,有的圆,有的方,有的硬,有的软。”
  师:我们把小林改写的句子代入第一小节中读一读。你有什么想对小林说的?
  生(扮演小林的朋友):小林,你改的句子这么长,其他的句子都是短短的,我觉得这么改不好。
  生(扮演小林):是吗?哦,那我把句子改一改吧。有的短,( ),( )。
  师:猜猜后面部分小林是怎么改的?
  生:有的方。
  生:有的软。
  师:小林同学,你真的非常了不起哦!可老师还是觉得原来的诗更好,为什么呢?你看——这一节末尾的“梦”“硬”“蹦”是押韵的。读起来多好听呀!
  生(扮演小林):嗯,真的是这样。还是作者写得好,那我就不改了。
  在改句与原句、长句与短句的比较中,在“增、改、调”等教学方式的合理优化中,笔者以兒童立场创编情景剧,通过人物角色的扮演,将句子之间的隐性关系大大地显性化,使学生了解了诗歌“好听”这一语言特点,还体会到了诗歌跳跃、凝练的语言特点。   四、补诗,觅一个童话支点
  教师巧妙铺设了填字、换句、改诗、补诗等梯度性的教学环节,通过相互承接,实现学生语用的习得与语用能力的培养。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童话语言这一支点。为紧抓童话诗歌的语言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常手握铅笔,将无生命的铅笔赋予生命特征。以此展示的教学,遵从了学生的童话情结,一切训练都沉浸在浓浓的童话味道中。
  【教学片段4】
  (出示题目,要求学生从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填入句子中)
  1.出示脚的图案,了解脚尖、脚板、脚跟等部位。
  2.玩一玩,了解脚的各种动作:跺、停、踩、踏、点、跳、蹦。
  3.从上面的词语中选择一个合适的填在括号里。
  脚尖滑过的地方,大块的草坪,绿了;
  脚板( )过的地方,大朵的野花,红了;
  脚跟( )过的地方,大片的天空,蓝了;
  蓝——得——透——明!
  4.我们也来做个小诗人。
  脚_____过的地方,__________。
  文中把铅笔想象成有脚的,脚的动作丰富多样。笔者以此为基点,引导学生想象迁移。其实,以儿童的视角来看,迁移的“生长点”还可以是这样,即把铅笔尖想象为人的头或手,其后让学生尝试写“手拂过的地方……”“头顶过的地方……”“头碰过的地方……”在这样的语境指向中,学生想象的动作行为也会更立体、更丰富。
  五、仿段,拨一串童话密码
  诗歌中总有许多留白密码。第三小节描绘了两个美丽的画面:雪松上鸟儿叫和小屋顶上太阳照。前一部分以拟人的手法写了雪松的繁茂及鸟儿的欢叫;后一部分以比喻的手法,写出了太阳的温暖与小屋的温馨。两者都给读者勾勒出了一幅清幽、宁静的画面。
  “脚尖滑过的地方還留下了什么?”第三小节教学之后,笔者依次呈现各事物图片,让学生进行操作、摆放、组合。儿童的诗性智慧开始活跃起来。笔者再让学生通过同桌合作,实现对第三小节的模仿,尝试用诗歌的语言写一个完整的诗歌片段。
  【教学片段5】
  师:彩色铅笔的脚尖滑过的地方还留下了什么呢?(出示三组不同的图片,第一组:池塘、小鱼们、带露珠的荷叶;第二组:操场、许多篮球;第三组:河岸、白色小花。生摆放、组合)
  (提示:先观察图上画了什么,再把这些事物用美妙的语言表达出来)
  生:在清澈的池塘里,小鱼们排着队,请荷叶串一串项链。
  生:学校的操场上,长出了一个个蘑菇,又多——又密!
  生:青青的河岸边,落下了闪烁的星星,一眨——又一眨 。
  童话诗的属性之一是童话。教师唯有站在学生的角度精准、妥帖地解读它,才能在教学前看清靶心,知晓靶向。本诗的教学中,笔者紧抓教材中诸个破解点,对“怎样教”的路径进行精心的选择,并对选择点重捶猛击,实现了对儿童“童话味蕾”的有效呵护。
  (浙江省龙游县桥下小学 324400)
其他文献
【摘 要】“角色扮演”的教学方法在实际运用中常常流于形式。要真正做到以演促读,就应让学生融入角色、品析角色、延展角色,唤醒他们对文本语言的亲切感,引导他们紧扣关键词和提示语,拓宽言语表现的空间,从而在角色体验中实践语用。  【关键词】以演促读 角色扮演 语文运用  在语文课堂上,经常能够看到教师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角色扮演”是指学生在课堂上根据情境扮演不同的角色,进
走近“舞台”,体验神奇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我的舞台》(学生齐读课题)。这是篇略读课文,老师指导大家用学过的方法自己学习课文。  师:读了课题,同学们想了解些什么?  生:这舞台在哪里?  生:这是个什么样的舞台?  生:这个舞台上发生了什么事?  生:“我”是个怎样的人?  师:大家提出的问题,可以归纳成这样几个:“我的舞台”在哪里?“我”在舞台上怎样表演?“我”又是御  (教师边
【摘 要】“用教材”是指依据新课程标准,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以教材为载体,以教者为主,为教者所用。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既要学会开发教材,有效重组,灵活取舍;又要注重文本,宏观观照,突出重点;同时还要微观细读,聚焦语言,规范训练。只有在使用教材时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着眼于学生的终生发展,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教材 重组 文本 语言  “用教材”与“教教材”,在语文教学中,一字之差
摘 要:本文介绍了“Show and Go(讲解和实践)”规则,“Show”即告诉学生要做什么,然后马上让他们去实践(Go)。尽量做到这个讲解过程在一分钟之内完成。以及为了让学生在体育与健康课堂上,能够持续至少50%的中等到大强度的体育活动,提出了建议和方法。  关键词:有效教学;学生;动起来;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6)04-003
词语是语言的基本存在。我们的词语教学应关注语言的精微,用感官与心灵触摸鲜活的语言文字,让孩子在词语的“密林”中徜徉,感受蕴藏在一个字、一个词中灵动的文字魅力。针对小学生的学习特点,词语教学可从“趣”“实”“巧”三处着手,破解小学枯燥平面的词语教学密码。  一、 趣,境中表演入乎情  词语教学,不能了无生趣地在字词意思上照搬字典的注解做孤立的识记,而要把词语引领到“语言情境”之中,把一个个词语看成是
我始终认为,读,对于阅读教学来说,要说有多重要就有多重要。为此,笔者曾撰文《阅读教学应该将“读”进行到底》(载《教学月刊》2010年第7~8期),提出阅读教学应该要有“多读”“实读”“细读”“慧读”和“乐读”。时隔数月,在对一些课例的再度关注之下,关于“读”的话题,笔者禁不住又有了想要言说的冲动。  我想说的是,关于阅读教学的“读”,可以用一句“读它千遍也不厌倦”来加以表达。我的理由是:    一
摘 要:为了遏制我国青少年体质下降的趋势,体育课堂教学中的“课课练”再次被广大体育教师所重视。本文针对“江苏省第三届高中青年体育教师基本功比赛”教学环节中的“课课练”内容和练习时间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改进策略。  关键词:体育课堂;课课练;学生;发展;体能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9)04-0033-02  体育课堂教学中的“
【摘 要】恰当地提出问题并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阅读教学中,“核心问题”的设计有三个关键:扣题目,质疑而问;抓词句,深化而问;找结局,逆向而问。这些问题能帮助教师开启学生的心智,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增强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欲望,让教学更加扎实、有效。  【关键词】核心问题;有效教学;题目;关键词;结局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 “学起于思,思起于
设计思路:  《金色的脚印》是小学语文六上教材第七单元(动物主题单元)中的一篇写狐狸的略读课文。本教学设计就是从这篇课文延伸出来,对一组有关狐狸主题群文开展的读写一体课。  本设计是以“印象中的狐狸—课文中的狐狸—群文中的狐狸—我眼中的狐狸”为主线,以“原有价值观—新建价值观—丰富价值观—完善价值观”为顺序层层推进,开展读写,使学生对文学作品中狐狸形象的认识从单一的“狡猾、奸诈”到较为全面的认识和
【摘 要】口语交际教学要取得实效必须立足儿童立场,追求真实交际情境的发生。在具体的教学中,一是要全面把握交际维度,注重均衡关照;二是科学厘清交际梯度,注重有序提升;三是充分运用教材资源,注重“实景”训练。由此,口语交际教学方能实现它的题中应有之义。  【关键词】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口语交际;解析  时代不断地推动着教育的发展,教育国际化、智慧教育、全景课堂、STEM课程……在这日新月异的背景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