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讨论了时代背景下图书出版产业发展的对策,以期促进图书产业更好的发展。本文认为促进图书出版产业发展的措施主要有:一是出版企业的企业重组和业务整合;二是出版企业转变增长方式,集团化、市场化、产业化“三体一化”;三是平衡产品结构。
【关键词】 图书出版 产业融合 转型升级
新千年以来,图书出版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处于关键的转型升级时期。一方面,在经历了近二十年的爆发式增长后,图书出版业的发展减缓,进入低速增长时期;另一方面,传统的本土图书出版业正面临着新媒体、进口图书以及数字阅读等方面力量的冲击。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对图书出版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重新加以思考是十分必要的。
一、出版企业的企业重组和业务整合
第一,促进出版产业的兼并和重组。世界上的不少老牌出版集团都是在兼并重组和业务整合之中一步一步发展壮大的,如兰登书屋、贝塔斯曼集团等。我国出版集团需要吸取这些老牌出版集团的历史经验,通过兼并、重组、资本运作,对出版产业的存量资产进行调整、改组和优化配置,在出版企业的市场化运作和企业化改造中,集中整合出版资源,打造我国新闻出版事业的“航母”,并以此改变我国传统出版单位“大而不强”的局面,以及民营出版公司规模过小、力量散乱的局面。第二,构建出版产业的发展链条。第一是进行产业链的系列化工作,将报纸期刊、广播电视和数字多媒体进行整合打通,以不同的媒体形式对媒介资源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展示和利用,从而形成相得益彰的文化产品格局。第二是进行产业链的一体化工作,打通造纸行业、图书版权贸易、出版物市场监测分析、印刷发行等出版产业上下游相关的产业链。第三是进行产业链的多元化工作,始于出版而不止于出版,注重关联行业发展,注重产业链间的互补。
二、转变增长方式,集团化、市场化、产业化“三体一化”
第一,继续深化出版发行集团的产权改革。在出版集团普遍进行转企改制的当下,应及时在出版企业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首先要进行产权结构改革。以多元化产权结构以及股份制为基础,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设立股东大会、董事会,任命总经理及领导班子成员,并设立监事会。其次,积极稳妥地进行人事改革、劳动改革以及分配制度改革,建立科学有效的收入分配机制,实行聘任制和劳动合同制,量化指标和考核业绩,任人唯才,分配体制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第二,积极走市场化路线,从市场经济中寻找出版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对于国内市场,一方面要积极拓展市场,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之下致力于满足读者需求,在对消费者深刻的体查中,在“内容为王”原则的指导下,繁荣出版市场,力争将图书出版产业做成文化产业中最有活力和影响力的板块。另一方面,要积极响应农家书屋、全民阅读工程等国家工程,将优秀出版资源向农村、向优秀的历史文化以及严肃书籍倾斜,承担起出版业的社会责任。第三,深化出版产业化道路,实现出版产业融合。一是积极拓展数字出版领域,与网站、手机厂商、电信运营商展开合作,推进数字出版、手机出版等新兴领域发展。同时,还需致力于开发具有我国本土知识产权的、符合科技发展和读者需求潮流的移动阅读终端。二是整合数字资源,实现管理转型。三是搭建网络销售以及服务平台,实现图书出版销售模式转型。
三、平衡产品结构
一方面,平衡大众出版、教育出版和专业出版三大产品门类。出版产业门类包括大众出版、教育出版和专业出版三类。当今的中国出版市场,这三者的关系严重失衡,畸形发展,突出表现为出版产业对教育出版的高度依赖,教材成为支撑我国出版产业的单一出版物类别。从这个意义上讲,出版产业结构优化就是要大力发展专业和教育出版,建立三者共同繁荣、协调发展的出版产业格局。第二,着力发展新生数字出版。在当前技术背景下,出版产业升级就是要加大现代数字出版门类的发展力度,提升数字出版在我国出版产业中的比重,形成以数字出版为主导的新型出版产业格局。并以此为整个图书出版行业在信息技术时代至关重要的突破点,使出版单位完成从提供内容到提供服务,从经营图书出版产品到进军文化产业的转变。
综合前文所述,在未来的发展路径中,我国的图书出版产业结构应该在产业结构的优化、产业资源的合理配置、提升产业的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走产业升级的道路等方面入手,认清国外出版力量、新媒体以及网上书店等新生事物对于传统出版的冲击,应对挑战,抓住机遇,致力于出版单位的业务创新与整合,关注产业化、集团化、市场化“三体一化”的格局,努力平衡产品结构,力求扬起时代风帆,在全新的机遇与挑战中实现新的突破。
参 考 文 献
[1]陳昕. 中国图书出版产业增长方式转变研究[M]. 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2] John Rodzvilla.Modern Book Publishing: Web Sites for the Trade[J].Journal of Scholarly Publishing.2015(No.2).
[3] 新闻出版总署图书出版管理司. 中国图书出版产业报告[R].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14.
[4]梁彩虹.教辅图书出版的发展趋势[J].出版参考.2014(9).
[5]李贞.我国图书出版产业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J].新闻世界.2014(2).
【关键词】 图书出版 产业融合 转型升级
新千年以来,图书出版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处于关键的转型升级时期。一方面,在经历了近二十年的爆发式增长后,图书出版业的发展减缓,进入低速增长时期;另一方面,传统的本土图书出版业正面临着新媒体、进口图书以及数字阅读等方面力量的冲击。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对图书出版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重新加以思考是十分必要的。
一、出版企业的企业重组和业务整合
第一,促进出版产业的兼并和重组。世界上的不少老牌出版集团都是在兼并重组和业务整合之中一步一步发展壮大的,如兰登书屋、贝塔斯曼集团等。我国出版集团需要吸取这些老牌出版集团的历史经验,通过兼并、重组、资本运作,对出版产业的存量资产进行调整、改组和优化配置,在出版企业的市场化运作和企业化改造中,集中整合出版资源,打造我国新闻出版事业的“航母”,并以此改变我国传统出版单位“大而不强”的局面,以及民营出版公司规模过小、力量散乱的局面。第二,构建出版产业的发展链条。第一是进行产业链的系列化工作,将报纸期刊、广播电视和数字多媒体进行整合打通,以不同的媒体形式对媒介资源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展示和利用,从而形成相得益彰的文化产品格局。第二是进行产业链的一体化工作,打通造纸行业、图书版权贸易、出版物市场监测分析、印刷发行等出版产业上下游相关的产业链。第三是进行产业链的多元化工作,始于出版而不止于出版,注重关联行业发展,注重产业链间的互补。
二、转变增长方式,集团化、市场化、产业化“三体一化”
第一,继续深化出版发行集团的产权改革。在出版集团普遍进行转企改制的当下,应及时在出版企业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首先要进行产权结构改革。以多元化产权结构以及股份制为基础,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设立股东大会、董事会,任命总经理及领导班子成员,并设立监事会。其次,积极稳妥地进行人事改革、劳动改革以及分配制度改革,建立科学有效的收入分配机制,实行聘任制和劳动合同制,量化指标和考核业绩,任人唯才,分配体制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第二,积极走市场化路线,从市场经济中寻找出版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对于国内市场,一方面要积极拓展市场,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之下致力于满足读者需求,在对消费者深刻的体查中,在“内容为王”原则的指导下,繁荣出版市场,力争将图书出版产业做成文化产业中最有活力和影响力的板块。另一方面,要积极响应农家书屋、全民阅读工程等国家工程,将优秀出版资源向农村、向优秀的历史文化以及严肃书籍倾斜,承担起出版业的社会责任。第三,深化出版产业化道路,实现出版产业融合。一是积极拓展数字出版领域,与网站、手机厂商、电信运营商展开合作,推进数字出版、手机出版等新兴领域发展。同时,还需致力于开发具有我国本土知识产权的、符合科技发展和读者需求潮流的移动阅读终端。二是整合数字资源,实现管理转型。三是搭建网络销售以及服务平台,实现图书出版销售模式转型。
三、平衡产品结构
一方面,平衡大众出版、教育出版和专业出版三大产品门类。出版产业门类包括大众出版、教育出版和专业出版三类。当今的中国出版市场,这三者的关系严重失衡,畸形发展,突出表现为出版产业对教育出版的高度依赖,教材成为支撑我国出版产业的单一出版物类别。从这个意义上讲,出版产业结构优化就是要大力发展专业和教育出版,建立三者共同繁荣、协调发展的出版产业格局。第二,着力发展新生数字出版。在当前技术背景下,出版产业升级就是要加大现代数字出版门类的发展力度,提升数字出版在我国出版产业中的比重,形成以数字出版为主导的新型出版产业格局。并以此为整个图书出版行业在信息技术时代至关重要的突破点,使出版单位完成从提供内容到提供服务,从经营图书出版产品到进军文化产业的转变。
综合前文所述,在未来的发展路径中,我国的图书出版产业结构应该在产业结构的优化、产业资源的合理配置、提升产业的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走产业升级的道路等方面入手,认清国外出版力量、新媒体以及网上书店等新生事物对于传统出版的冲击,应对挑战,抓住机遇,致力于出版单位的业务创新与整合,关注产业化、集团化、市场化“三体一化”的格局,努力平衡产品结构,力求扬起时代风帆,在全新的机遇与挑战中实现新的突破。
参 考 文 献
[1]陳昕. 中国图书出版产业增长方式转变研究[M]. 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2] John Rodzvilla.Modern Book Publishing: Web Sites for the Trade[J].Journal of Scholarly Publishing.2015(No.2).
[3] 新闻出版总署图书出版管理司. 中国图书出版产业报告[R].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14.
[4]梁彩虹.教辅图书出版的发展趋势[J].出版参考.2014(9).
[5]李贞.我国图书出版产业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J].新闻世界.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