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艺术实践教学是少数民族地区独立院校培养艺术人才的关键,是指导学生锻造专业技能,紧跟行业技术发展前沿的重要途径。文章以湖北民族学院科技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实际情况为例,对民族地区独立院校的艺术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尝试提出符合民族地区独立院校办学特点的几点思路。
关键词:民族地区;独立院校;艺术实践;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高校艺术类专业的开设,目标不是培养单一的掌握相关艺术理论的人才,而是培养在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上,熟练运用技能开展艺术实践活动的人才,对学生的艺术创造、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及综合素质要求甚高。以艺术类廣播电视编导专业为例,作为一个旨在培养专门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编导、摄影摄像、音响导演与设计、后期制作等方面高级专业人才的专业,对学生艺术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专业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水平的发展相对比较落后。地域的偏远以及文化信息传播的滞后,给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艺术教育也带来了明显的制约。湖北民族学院科技学院地处武陵山区,作为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独立院校,从2010年正式开办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在五年多的发展和探索中,反映出民族地区独立院校开展艺术实践教学的问题和困难,也表现其寻找解决方案,不断致力于艺术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的努力。
1. 民族地区独立院校广播电视编导编导专业艺术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从全国范围来看,自从1998年来我国首次开设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以来,至今已有200多所高校开设了该专业。其中,除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浙江传媒学院等少数几所专业艺术类院校外,大多数开设此专业的学校为综合类院校或师范类院校。在非专业艺术类院校的教学中,大都存在着师资力量薄弱,由相近、相关专业师资来承担编导专业的教学的现象。同时,在培养模式上,这些院校带有母体院系的基因,重理论教学,与市场和实践相脱节。另外,在开设院校数量和招生规模迅速膨胀的背后,又必然带来了师生比例严重失衡、学生质量下降等衍生问题。
在少数民族地区独立院校中开设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基本属于综合类院校或师范类院校。这些院校由于地处少数民族偏远地区,受经费、师资构成、设备条件、文化资源、学生基础等各方面的制约就更为严重。以湖北民族学院科技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为例,开办以来,招生规模居高不下,远超出专业类院校的学生规模,往往实行大班授课方式,不符合艺术类教育的特点;专业教师人才引进困难,较大比例的在岗教师来源于文学、影视戏剧学、新闻传播学等方向;教学大纲和人才培养方案反复变化,存在着“因人施教”的现象;专业艺术实践平台建设不完善,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比较薄弱;教师对艺术实践的认识不到位,重理论轻实践。这些现象都严重影响着教学水平的提高。
2. 适合民族地区独立院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艺术实践教学的模式建构
2.1 艺术实践教学“课程化”
目前,民族地区独立院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所开设的专业课程基本由文学、新闻学、传播学、戏剧戏曲、广告等相关学科组成。除少量实验类的摄影摄像、平面、动画、视频制作技能课外,艺术实践类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鲜有提及。
将艺术实践教学作为专业课程写入人才培养方案,是民族地区独立院校艺术实践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这一做法将迫使学生将单一、断裂的理论知识和与专业技能综合运用起来,转化为生动直观的作品,从而高效地训练学生的习得能力和创造能力。艺术实践专业课,可采用“项目制”对学生进行分组管理,限定小组人数,参加规定的艺术实践项目,让学生充分参与,各司其职,自主创作,并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考核。这种方法,有利于推动传统的、以“学”理论为主的课堂模式,向新型的、以“用”理论,“练”技能为主的课堂模式转变。同时可以提前让学生进入高仿真的市场形态,检验和巩固所学知识,让学生快速适应行业发展,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协同创作能力。
2.2 丰富艺术实践类型
艺术实践教学在被固定为专业课程后,也要注意其类型的灵活丰富。以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为例,由于该专业与文学、新闻传播学、影视艺术学、艺术学等多个学科交叉,那么对其艺术实践类型的界定也应该相对比较宽泛。
对艺术实践项目的课程化管理,无法用量化的、固板的条框来限定其内容和形式,应该在宽松的范围下,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在文学、广播、影视、戏剧戏曲、艺术等多方面做出成果。
比如说,可以鼓励学生从剧本写作、舞台剧、文艺晚会、微电影、广告、纪录片、电视节目制作中任意选择一个项目。从策划、写作(编剧)、表演、场景设计、舞美灯光设计、服化道制作、导演、后期制作到营销推广诸多方面,系统地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掘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在课程中,教师对学生的项目指导,应该更着重在于指导、帮助其发挥创新创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执行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的动手能力,而不是用单一的项目内容去制约学生的创造力的发挥。
以湖北民族学院科技学院2011届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为例,部分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编创了以保护与传承武陵山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原创话剧《欧普若计划》,从剧本写作、排练、服化道的制作、音响与灯光的设计、演出、录像再到后期制作,耗时9个月。公演后,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通过这个项目,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创新,在实践中领会、顿悟课本知识,主动与指导教师交流互动,充分发挥主体意识,锐意创新,埋头创作,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使学生熟悉了艺术创作的流程,激发了学生对其它艺术实践项目的兴趣和信心,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3举办艺术活动,推动多元交流
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同时,艺术行业的发展,深受地方经济和文化水平的限制。在艺术行业发达地区就读的学生,通常有较多的机会了解到艺术发展的前沿信息,刺激自己的专业创作。民族地区独立院校地处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滞后的地区,想要实现多数学生“走出去”的目标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为开阔学生的视野,拉进民族地区与北京、上海、广州等艺术发达地区的差距,笔者认为民族地区独立院校應该合理利用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举办有影响力的文化活动、艺术节、电影节。在推介民族地区的特色文化、特色艺术的同时,邀请国内外资深人士、优秀作品来交流。为学生提供与行业前沿接触和交流的平台,而学生作为艺术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也能够在活动中增长见识、锻炼其协调沟通等多方面的能力。
总之,民族地区独立院校艺术人才的培养,应该首先加强艺术实践课程的建设,并从艺术实践类型、艺术交流平台等方面入手,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让理论教育服务于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民族地区独立院校艺术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昊姝.浅析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实践之创新[J].今传媒,2012,(6).
[2]胡泊.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验课教学改革的研究[J].新闻天地(下半月),2009,(10).
[3]郭雨辰.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创新研究[J].大舞台,2012,(2).
[4]朱连生,王红梅,刘晴晴.基于社会需求导向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改革的探讨[J].教学理论与实践.2010.2.
作者简介:就职于湖北民族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讲师,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韩国影视艺术、纪录片创作等。
主要成果:参编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影视文化概论》,2012年;
译著《爱拍电影:iphone电影拍摄与制作》【韩】,2012年;
译著《喜剧难写:一位好莱坞编剧的真实告白》【美】,2013年;
发表论文《论韩国电视剧的审美悖论及其消解》,2010年,南方电视学刊;
发表论文《2011—2013年韩国古装历史电影艺术特征》,2014年,读书文摘。
关键词:民族地区;独立院校;艺术实践;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高校艺术类专业的开设,目标不是培养单一的掌握相关艺术理论的人才,而是培养在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上,熟练运用技能开展艺术实践活动的人才,对学生的艺术创造、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及综合素质要求甚高。以艺术类廣播电视编导专业为例,作为一个旨在培养专门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编导、摄影摄像、音响导演与设计、后期制作等方面高级专业人才的专业,对学生艺术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专业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水平的发展相对比较落后。地域的偏远以及文化信息传播的滞后,给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艺术教育也带来了明显的制约。湖北民族学院科技学院地处武陵山区,作为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独立院校,从2010年正式开办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在五年多的发展和探索中,反映出民族地区独立院校开展艺术实践教学的问题和困难,也表现其寻找解决方案,不断致力于艺术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的努力。
1. 民族地区独立院校广播电视编导编导专业艺术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从全国范围来看,自从1998年来我国首次开设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以来,至今已有200多所高校开设了该专业。其中,除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浙江传媒学院等少数几所专业艺术类院校外,大多数开设此专业的学校为综合类院校或师范类院校。在非专业艺术类院校的教学中,大都存在着师资力量薄弱,由相近、相关专业师资来承担编导专业的教学的现象。同时,在培养模式上,这些院校带有母体院系的基因,重理论教学,与市场和实践相脱节。另外,在开设院校数量和招生规模迅速膨胀的背后,又必然带来了师生比例严重失衡、学生质量下降等衍生问题。
在少数民族地区独立院校中开设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基本属于综合类院校或师范类院校。这些院校由于地处少数民族偏远地区,受经费、师资构成、设备条件、文化资源、学生基础等各方面的制约就更为严重。以湖北民族学院科技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为例,开办以来,招生规模居高不下,远超出专业类院校的学生规模,往往实行大班授课方式,不符合艺术类教育的特点;专业教师人才引进困难,较大比例的在岗教师来源于文学、影视戏剧学、新闻传播学等方向;教学大纲和人才培养方案反复变化,存在着“因人施教”的现象;专业艺术实践平台建设不完善,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比较薄弱;教师对艺术实践的认识不到位,重理论轻实践。这些现象都严重影响着教学水平的提高。
2. 适合民族地区独立院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艺术实践教学的模式建构
2.1 艺术实践教学“课程化”
目前,民族地区独立院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所开设的专业课程基本由文学、新闻学、传播学、戏剧戏曲、广告等相关学科组成。除少量实验类的摄影摄像、平面、动画、视频制作技能课外,艺术实践类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鲜有提及。
将艺术实践教学作为专业课程写入人才培养方案,是民族地区独立院校艺术实践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这一做法将迫使学生将单一、断裂的理论知识和与专业技能综合运用起来,转化为生动直观的作品,从而高效地训练学生的习得能力和创造能力。艺术实践专业课,可采用“项目制”对学生进行分组管理,限定小组人数,参加规定的艺术实践项目,让学生充分参与,各司其职,自主创作,并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考核。这种方法,有利于推动传统的、以“学”理论为主的课堂模式,向新型的、以“用”理论,“练”技能为主的课堂模式转变。同时可以提前让学生进入高仿真的市场形态,检验和巩固所学知识,让学生快速适应行业发展,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协同创作能力。
2.2 丰富艺术实践类型
艺术实践教学在被固定为专业课程后,也要注意其类型的灵活丰富。以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为例,由于该专业与文学、新闻传播学、影视艺术学、艺术学等多个学科交叉,那么对其艺术实践类型的界定也应该相对比较宽泛。
对艺术实践项目的课程化管理,无法用量化的、固板的条框来限定其内容和形式,应该在宽松的范围下,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在文学、广播、影视、戏剧戏曲、艺术等多方面做出成果。
比如说,可以鼓励学生从剧本写作、舞台剧、文艺晚会、微电影、广告、纪录片、电视节目制作中任意选择一个项目。从策划、写作(编剧)、表演、场景设计、舞美灯光设计、服化道制作、导演、后期制作到营销推广诸多方面,系统地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掘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在课程中,教师对学生的项目指导,应该更着重在于指导、帮助其发挥创新创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执行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的动手能力,而不是用单一的项目内容去制约学生的创造力的发挥。
以湖北民族学院科技学院2011届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为例,部分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编创了以保护与传承武陵山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原创话剧《欧普若计划》,从剧本写作、排练、服化道的制作、音响与灯光的设计、演出、录像再到后期制作,耗时9个月。公演后,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通过这个项目,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创新,在实践中领会、顿悟课本知识,主动与指导教师交流互动,充分发挥主体意识,锐意创新,埋头创作,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使学生熟悉了艺术创作的流程,激发了学生对其它艺术实践项目的兴趣和信心,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3举办艺术活动,推动多元交流
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同时,艺术行业的发展,深受地方经济和文化水平的限制。在艺术行业发达地区就读的学生,通常有较多的机会了解到艺术发展的前沿信息,刺激自己的专业创作。民族地区独立院校地处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滞后的地区,想要实现多数学生“走出去”的目标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为开阔学生的视野,拉进民族地区与北京、上海、广州等艺术发达地区的差距,笔者认为民族地区独立院校應该合理利用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举办有影响力的文化活动、艺术节、电影节。在推介民族地区的特色文化、特色艺术的同时,邀请国内外资深人士、优秀作品来交流。为学生提供与行业前沿接触和交流的平台,而学生作为艺术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也能够在活动中增长见识、锻炼其协调沟通等多方面的能力。
总之,民族地区独立院校艺术人才的培养,应该首先加强艺术实践课程的建设,并从艺术实践类型、艺术交流平台等方面入手,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让理论教育服务于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民族地区独立院校艺术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昊姝.浅析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实践之创新[J].今传媒,2012,(6).
[2]胡泊.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验课教学改革的研究[J].新闻天地(下半月),2009,(10).
[3]郭雨辰.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创新研究[J].大舞台,2012,(2).
[4]朱连生,王红梅,刘晴晴.基于社会需求导向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改革的探讨[J].教学理论与实践.2010.2.
作者简介:就职于湖北民族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讲师,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韩国影视艺术、纪录片创作等。
主要成果:参编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影视文化概论》,2012年;
译著《爱拍电影:iphone电影拍摄与制作》【韩】,2012年;
译著《喜剧难写:一位好莱坞编剧的真实告白》【美】,2013年;
发表论文《论韩国电视剧的审美悖论及其消解》,2010年,南方电视学刊;
发表论文《2011—2013年韩国古装历史电影艺术特征》,2014年,读书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