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企业把不断推出各种新产品作为满足人们需求,在残酷的商战中争夺市场的有力武器。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一些环境方面的负面效应,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碳排放量的急剧增加。基于此背景,本文提出了“绿色低碳供应链”的概念。在这篇文章中,首先将碳排放成本作为绿色供应链体系的核心衡量标准之一;其次,用模糊综合分析方法来评估供应链。这样,我们可以不仅通过商业角度来分析绿色供应链的绩效,也可以从环境的角度来对绿色供应链的绩效进行分析和评估。
【关键词】绿色低碳供应链 碳排放成本 模糊综合评价法
供应链的定义为:“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它是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模式”。从上述概念可知,一条供应链缺少了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够称之为一个完整的供应链,供应商(原材料或零配件的供应商),制造商(例如装配厂、加工厂),分销商(例如批发商、代理商),零售商(、杂货店、专卖店、便利店、大卖场、百货商店、超市),此外还包括消费者。
管理好企业供应链的目标是多重的。最重要是要满足客户的需要的,这就要求企业要对整个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综合调度和管理,例如从采购原材料、库存的管理、生产产品、产品的配送、市场营销,一直到最终产品到达消费者。其次还要确保整个供应链的货物流、资金流以及信息流畅通无阻,最大程度地降低物流成本与库存管理成本。
然而,传统的供应链体系存在一个缺陷,那就是无法将“碳排放成本”计算其中。这就意味着,传统的供应链管理是存在局限性的,只能够从商业、利润角度来进行管理,而不能够做到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绿色供应链的分析。
从供应链的概念出发,我们很容易得出绿色低碳供应链的概念。所谓低碳绿色供应链,并非只是将环境保护的标语挂在嘴边,而是要将绿色化的理念融入这个企业的供应链管理中,计划、采购、制造、交付和回收——每一个流程都必须贯彻绿色低碳的理念,最大程度地降低企业碳排放的成本。
碳社会成本(social cost of carbon)简称碳成本(cost of carbon),是用于衡量超过某一个标准的排放量的二氧化碳对于社会的负面影响,这一影响通常用经济价值来衡量,因此碳社会成本的衡量单位是美元/公吨二氧化碳。由于碳社会成本很多情况下衡量的是未来的情况,因此,在实际计算时,还需要折算为现值。
在建立绿色低碳供应链的指标体系之前,首先要分析绿色低碳供应链的影响因素。绿色低碳供应链的具体影响因素具体包括:
第一,资产管理。资产管理可以反映供应链的“价值增值”,这也最能够直观体现供应链的绩效。资产管理可以显示供应链的实施和执行可否有利于整个组织的运营。
第二,成本管理。顾名思义,成本管理反映供应链的成本的高低。通过成本计算,可以为企业管理以及供应链的适时调整提供数字依据。
第三,客户服务。供应链的运作能够满足客户的要求和期望是衡量供应链的重要指标,是一个企业的首要目标。
第四,业务流程。供应链绩效的好与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业务流程能否顺利的进行,好的供应链的要能够应对业务流程的不断更新和优化。
第五,环境绩效。这一项是绿色低碳供应链的核心指标,评价供应链绿色化的程度,能够将了绿色化思想贯穿于供应链的各个流程中,引进绿色技术并且改变供应链的管理方式,从而将供应链产生的环境污染降到最低,资源、能源的利用率最高并且使得供应链的综合效益最优。
分析了“绿色低碳供应链”的影响因素,接下来具体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影响因素的分析,参考供应链绩效与相关的绿色评价体系,并结合现实情况,提出了绿色低碳供应链的衡量指标体系,以便对于整个绿色低碳供应链进行考核和优化,具体指标体系如下表所示——
第一,财务指标。财务指标最能够直观地反映企业供应链的绩效如何,然而财务指标通常只能够反映企业近期的表现情况,而难以反映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还需要设置一些其他的指标来衡量企业长远期的效果。
第二,客户指标。顾客就是上帝,因此客户服务角度也是衡量一个企业的供应链绩效的重要方面。除了“产品质量合格率”、“准时交货率”以及“顾客抱怨率”等,还需要增加“顾客绿色认同度”的指标,以衡量企业绿色低碳供应链在公众眼中的环境声誉。
第三,内部流程。主要是指供应链内部流程优化的相关指标,使得企业可以随机应变,适时调整。具体而言是希望实现如下目标:提高响应性;减少提前期;减少单位成本;构成敏捷企业。
第四,学习和发展。该指标又下设为“开发成功率”、“员工人均培训费用”以及“环境保护了解度”,可以反映供应链的发展能力、员工的学习发展情况以及员工对于环境保护的了解情况。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知道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属于典型的多目标综合评价的问题。目前常见的评价方法有:遗传算法、层次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灰色关联度评价法、人工神经网络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模糊综合评价法是本文推荐用于分析绿色低碳供应链的方法。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基础是“模糊数学”。1965 年,由美国自动控制专家查德(L.A. Zadeh)教授首次提出模糊集合理论(fuzzy sets)的概念,这一概念可以用以表达事物的不确定性,并由此延伸出了“模糊数学”的概念。
而模糊综合评价法,则是基于这一概念的一种综合评价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利用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度理论,有效地将一些难以衡量的定性因素转变为更加直观的定量因素,这一理论解决了棘手的问题。例如在本文设计的指标体系中,“环保认同度”就是一个难以衡量的模糊概念,模糊数学可以很好地解决这样的难题。模糊以及难以量化的问题,以及非确定性问题的解决都可以使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本文目前还存在的问题在于,尚未进行实证分析来验证该种绿色低碳供应链的准确可行性,同时有一些指标尚未找到合适的衡量方式,例如客户对于企业绿色低碳供应链的认同度等,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A.K.C.Beresford,B.M.Gardner and S.J.Pettit.The UNCTAD andWORKPORT models of port development:evolution or revolution
MaritimePolicy&Management,2004(31).
[2] Bird J H.Seaport and Seaport Terminals[M].London:Hutchinson,1963
[3] Hayuth Y. Rationalization and deconcentration of the U.S. container port system[J].Professional Geographer,1988(5).
[4] K1in.H.A Towards the Borderless Mainport Rotterdam[M].Tinbergen Institute Research Series,1995.
[5] Pol lock E.E,Free ports,free trade zones,export processing zone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A].In:Hoyle B S,Pinder D A(eds.).Cltyport industrializatio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C].London:Belhaven,1981.
[6]倪艳.区域物流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以湖北物流业为例[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11).
[7]龚顺清.重庆建成西南物流中心策论[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5(8).
[8]沈小静,谭广魁,唐长虹.采购管理.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3
[9]郑健壮,赖月云.战略性供应商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76—79
[10]邵敬中,张帆.节约60%成本的方法:战略采购.中国企业家杂志,2003(2):45
【关键词】绿色低碳供应链 碳排放成本 模糊综合评价法
供应链的定义为:“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它是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模式”。从上述概念可知,一条供应链缺少了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够称之为一个完整的供应链,供应商(原材料或零配件的供应商),制造商(例如装配厂、加工厂),分销商(例如批发商、代理商),零售商(、杂货店、专卖店、便利店、大卖场、百货商店、超市),此外还包括消费者。
管理好企业供应链的目标是多重的。最重要是要满足客户的需要的,这就要求企业要对整个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综合调度和管理,例如从采购原材料、库存的管理、生产产品、产品的配送、市场营销,一直到最终产品到达消费者。其次还要确保整个供应链的货物流、资金流以及信息流畅通无阻,最大程度地降低物流成本与库存管理成本。
然而,传统的供应链体系存在一个缺陷,那就是无法将“碳排放成本”计算其中。这就意味着,传统的供应链管理是存在局限性的,只能够从商业、利润角度来进行管理,而不能够做到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绿色供应链的分析。
从供应链的概念出发,我们很容易得出绿色低碳供应链的概念。所谓低碳绿色供应链,并非只是将环境保护的标语挂在嘴边,而是要将绿色化的理念融入这个企业的供应链管理中,计划、采购、制造、交付和回收——每一个流程都必须贯彻绿色低碳的理念,最大程度地降低企业碳排放的成本。
碳社会成本(social cost of carbon)简称碳成本(cost of carbon),是用于衡量超过某一个标准的排放量的二氧化碳对于社会的负面影响,这一影响通常用经济价值来衡量,因此碳社会成本的衡量单位是美元/公吨二氧化碳。由于碳社会成本很多情况下衡量的是未来的情况,因此,在实际计算时,还需要折算为现值。
在建立绿色低碳供应链的指标体系之前,首先要分析绿色低碳供应链的影响因素。绿色低碳供应链的具体影响因素具体包括:
第一,资产管理。资产管理可以反映供应链的“价值增值”,这也最能够直观体现供应链的绩效。资产管理可以显示供应链的实施和执行可否有利于整个组织的运营。
第二,成本管理。顾名思义,成本管理反映供应链的成本的高低。通过成本计算,可以为企业管理以及供应链的适时调整提供数字依据。
第三,客户服务。供应链的运作能够满足客户的要求和期望是衡量供应链的重要指标,是一个企业的首要目标。
第四,业务流程。供应链绩效的好与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业务流程能否顺利的进行,好的供应链的要能够应对业务流程的不断更新和优化。
第五,环境绩效。这一项是绿色低碳供应链的核心指标,评价供应链绿色化的程度,能够将了绿色化思想贯穿于供应链的各个流程中,引进绿色技术并且改变供应链的管理方式,从而将供应链产生的环境污染降到最低,资源、能源的利用率最高并且使得供应链的综合效益最优。
分析了“绿色低碳供应链”的影响因素,接下来具体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影响因素的分析,参考供应链绩效与相关的绿色评价体系,并结合现实情况,提出了绿色低碳供应链的衡量指标体系,以便对于整个绿色低碳供应链进行考核和优化,具体指标体系如下表所示——
第一,财务指标。财务指标最能够直观地反映企业供应链的绩效如何,然而财务指标通常只能够反映企业近期的表现情况,而难以反映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还需要设置一些其他的指标来衡量企业长远期的效果。
第二,客户指标。顾客就是上帝,因此客户服务角度也是衡量一个企业的供应链绩效的重要方面。除了“产品质量合格率”、“准时交货率”以及“顾客抱怨率”等,还需要增加“顾客绿色认同度”的指标,以衡量企业绿色低碳供应链在公众眼中的环境声誉。
第三,内部流程。主要是指供应链内部流程优化的相关指标,使得企业可以随机应变,适时调整。具体而言是希望实现如下目标:提高响应性;减少提前期;减少单位成本;构成敏捷企业。
第四,学习和发展。该指标又下设为“开发成功率”、“员工人均培训费用”以及“环境保护了解度”,可以反映供应链的发展能力、员工的学习发展情况以及员工对于环境保护的了解情况。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知道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属于典型的多目标综合评价的问题。目前常见的评价方法有:遗传算法、层次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灰色关联度评价法、人工神经网络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模糊综合评价法是本文推荐用于分析绿色低碳供应链的方法。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基础是“模糊数学”。1965 年,由美国自动控制专家查德(L.A. Zadeh)教授首次提出模糊集合理论(fuzzy sets)的概念,这一概念可以用以表达事物的不确定性,并由此延伸出了“模糊数学”的概念。
而模糊综合评价法,则是基于这一概念的一种综合评价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利用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度理论,有效地将一些难以衡量的定性因素转变为更加直观的定量因素,这一理论解决了棘手的问题。例如在本文设计的指标体系中,“环保认同度”就是一个难以衡量的模糊概念,模糊数学可以很好地解决这样的难题。模糊以及难以量化的问题,以及非确定性问题的解决都可以使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本文目前还存在的问题在于,尚未进行实证分析来验证该种绿色低碳供应链的准确可行性,同时有一些指标尚未找到合适的衡量方式,例如客户对于企业绿色低碳供应链的认同度等,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A.K.C.Beresford,B.M.Gardner and S.J.Pettit.The UNCTAD andWORKPORT models of port development:evolution or revolution
MaritimePolicy&Management,2004(31).
[2] Bird J H.Seaport and Seaport Terminals[M].London:Hutchinson,1963
[3] Hayuth Y. Rationalization and deconcentration of the U.S. container port system[J].Professional Geographer,1988(5).
[4] K1in.H.A Towards the Borderless Mainport Rotterdam[M].Tinbergen Institute Research Series,1995.
[5] Pol lock E.E,Free ports,free trade zones,export processing zone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A].In:Hoyle B S,Pinder D A(eds.).Cltyport industrializatio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C].London:Belhaven,1981.
[6]倪艳.区域物流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以湖北物流业为例[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11).
[7]龚顺清.重庆建成西南物流中心策论[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5(8).
[8]沈小静,谭广魁,唐长虹.采购管理.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3
[9]郑健壮,赖月云.战略性供应商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76—79
[10]邵敬中,张帆.节约60%成本的方法:战略采购.中国企业家杂志,2003(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