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业区位是指工业企业的经济地理位置,以及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与周围相关事物之间的联系。工业区位的内容包括了工业区位因素、主要工业类型、工业部门等,对这一内容的学习,可以采用浅入深出、层层递进、逐层深化的分析方法。
第一层:分析区位优势,归纳区位因素
当我们遇到工业区位选择的题目时,一定要根据我们大脑当中的现有知识,认真阅读题目中的图文材料,要尝试去理解图文材料上所包含的一切信息。因为图片是文字的外延,文字是图片的内涵,做到图文统一、内外结合。这是我们进入工业区位分析的一把钥匙。
【例1】鲁尔区位于德国西部。全区面积4593平方千米,占全国面积的1.3%。目前,区内人口近600万,约占全国人口的7%。鲁尔区煤炭储量2190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3/4。19世纪上半叶,鲁尔区开始大规模的煤炭开采和钢铁生产,并逐渐发展成以采煤、钢铁、化学和机械制造等为核心的世界著名重工业区。区内的埃森、多特蒙德、杜伊斯堡等都是德国重要的工业城市。鲁尔区有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及4条运河,又有纵横交织的公路网络和输油、输气管道,共同组成了一个综合而又完整的运输系统。发展钢铁工业所需的铁矿砂可从瑞典、俄罗斯等邻近国家获得。
读图思考:(1)鲁尔区的工业企业发展的区位优势有哪些?
(2)鲁尔区有哪些主要的工业部门?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图文资料,从材料中找到问题的答案。
(1)鲁尔区的区位优势:①丰富的煤炭资源;②充足的水源;③便捷的水陆交通;④离铁矿石产地近;⑤广阔的消费市场。
(2)主要的工业部门:基于丰富的煤铁资源,鲁尔区的工业部门大多是传统的重工业,其特点是高耗能、高污染、高产出,但附加值较低。
我们知道影响区位选择的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若仅从优势条件考虑,最理想的工业区位当然是原料燃料充足,劳动力廉价、丰富,销售市场广阔,交通运输便利,地价较低,临近水源,政策惠及的地方。按照这个思路找出鲁尔区发展的区位优势(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充足的水源、便捷的水陆交通、离铁矿石产地近、广阔的消费市场),再根据区位优势分析出鲁尔区主要的工业部门(煤炭、钢铁、电力、化工、机械)。因此,第一层我们要做到的是对工业区位因素的掌握。那么怎样记住这些“死的知识”呢?这就要借助顺口溜——原料燃料劳动力,市场交通和科技,政策水源与土地,工业区位要牢记。
而对于工业部门的划分,可以按主导因素的不同分为原料指向型、市场指向型、动力指向型、劳动力指向型和技术指向型五类。具体对比如下表:
工业
类型 工业特点 部门举例 区位选
择原则
原料指向型 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成本较高 制糖厂、水果罐头厂、水产品加工厂 接近原料产地
市场指向型 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成本较高 啤酒厂、汽水厂、面包厂、熟食厂、家具厂、印刷厂 接近消费市场
动力指向型 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的工业 冶金厂、炼铝厂、钢铁厂 接近能源供应地(火电站、水电站、核电站)
劳动力指向型 需要投入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工业 服装厂、皮革厂、制伞厂、包带厂、电子装配厂 接近廉价劳动力丰富的地区
技术指向型 技术要求高的工业 集成电路、精密仪器、卫星飞机 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
除了按主导因素分类,还可以按投入要素在总投入中所占的比重进行划分,有资源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劳动力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四种类型。其实很多时候,两种划分的名称都是通用的,例如劳动力指向型也称为劳动力密集型,原料指向型又叫做资源密集型,只不过划分的依据不同而已。
在此基础上,我们把鲁尔区与其他传统工业区(如美国东北部工业区、英国中部工业区、辽中南和京津唐工业区等)进行对比,找出同类工业区布局和发展的异同点。例如,对比鲁尔区与辽中南两大工业区(湘教版教材实例),既要看到两者区位选择的共同点,也要看到两者间存在的发展差异,将两个区域的起步和发展分析透彻、全面,真正做到从个别案例到一般规律的转化,从中整理出工业区位分析的基本框架、基础要点。这样既可以为学习传统工业区的衰落原因和治理措施打下基础,也可以为寻求传统工业区的发展方向做好铺垫。
第二层:综合区位因素,找出区位劣势
纵观世界各个传统工业区的发展,它们都有着相同或者相似的发展历程,就是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产生了诸多制约发展的问题,面临着继续提升的困境。鲁尔区的发展让我们认识到这一规律,而辽中南和京津唐的现状更是印证了这一点。
【例2】20世纪50年代后,由于廉价石油的竞争,鲁尔区爆发了历时10年之久的煤业危机,继而又发生了严重的钢铁危机。区内原有的以采煤、钢铁、化学、机械制造为主的单一重型工业经济结构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60年代开始,由于煤炭开采量逐年下降,煤矿和钢铁企业大量关闭;由于技术的发展,钢铁、汽车、造船业需要的劳动力也逐渐减少。于是,鲁尔区传统的钢铁生产向欧洲以外的子公司转移,钢铁产量逐渐下降,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开始走向衰落。80年代,盛极一时的鲁尔区工业出现了严重的发展危机。
根据材料,分析鲁尔区衰落的原因有哪些。
【解析】鲁尔区衰落的原因:①生产结构单一。依据其区位优势,鲁尔区形成了煤炭、钢铁、电力、化工、机械等五大传统工业部门,但实际上这五大部门同属于单一的重工业部门。在这样的经济结构中,若某一部门产生衰落,都会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从而引起整个地区的衰落。②煤炭地位下降。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煤炭比重逐渐降低。同时由于科技的进步,炼钢所消耗的煤炭量逐渐减少,直接动摇鲁尔区以煤为主的特殊地位,产生连锁反应,进而影响到钢铁、机械和化学工业。③世界性钢铁过剩。随着经济的发展,产钢和出口钢的国家越来越多,加之钢铁替代产品的广泛使用,使得世界钢铁市场达到饱和,世界钢铁严重过剩。④新技术革命的冲击。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传统工业已不再适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新兴的工业部门,不愿意布局在污染严重的老工业区,进而削弱了传统工业地域的竞争力。 可以说,鲁尔区的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但是它和大多数传统工业区一样,都走上了不断衰落的道路。因此针对鲁尔区等传统工业区的研究,要在认识到其发展优势的同时,还要看到它们衰落的原因。而这些传统老工业区的衰败,并不是说它的区位因素发生了本质的改变,而是原来的条件已不再适合时代发展的要求,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某些区位因素在不同的时间阶段进行了相应的调整甚至转化。而正是这些已有的区位劣势制约了工业区的发展,但却为我们解决区位困境,寻求发展途径提供了方向。
第三层:根据区位劣势,提出解决措施
在梳理完鲁尔区的区位因素之后,我们可以把这些因素分为两大部分:发展初期的优势条件和发展后期的劣势条件。而我们在解决区位劣势的同时就是在寻求鲁尔区新的发展方向,它是一个从单一重工业向轻重结合,从传统工业向新兴产业,从高耗能、高污染、高产出向低耗能、零污染、高产出的转型过程。对于传统工业区而言,这是一次综合能力的考验,更是一次彻底的蜕变。
鲁尔区原先的工业布局,是以接近原料地为原则。鲁尔区综合治理规划要求在产业布局上采取平衡策略,布局新企业应首先考虑安排在核心地区的边缘地带。对于传统产业,则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实行关、停、并、转。如钢铁工业布局改变了过去的就煤模式,针对铁矿进口的实际状况,在莱茵河沿岸港口周边地区布局钢铁企业,从而取得了较好的效益。利用劳动力充足、交通便利和消费市场巨大的优势,鲁尔区大力引进和发展新兴工业及服务业,促进经济结构趋向多元化,建立了化工、汽车、电子、机械制造、通信技术以及环境保护等大型企业,旅游、咨询、传媒等新兴服务产业也竞相发展起来。
第四层:把握分析脉络,学会知识迁移
综合以上内容,我们看到鲁尔区经历了“兴起——衰落——治理——再生”的过程,这为我们国家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典型实例,对老工业基地的治理和重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保持住工业区的发展优势,如何治理工业区的衰落现状,如何让老基地焕发新活力,都成为我们现在要面临的新挑战,要研究的新课题。
【例3】 2005年初,备受国内外关注的“首钢搬迁”问题得到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其钢铁冶炼部分在2008年前全部离京,搬迁到河北唐山地区的曹妃甸。曹妃甸位于塘沽新港及秦皇岛港之间,甸前深槽水深36米,是渤海最深点,天然海沟直通渤海海峡。首钢集团董事长朱继民说:“首钢搬迁绝不是‘异地复制’,更不是‘污染搬家’,整个过程将贯穿循环经济理念,是脱胎换骨的新建。”向沿海发展,将是下一步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主流。业内人士说中外大型钢铁厂多把厂址选在沿海。根据材料回答:
(1)简述首钢在北京发展钢铁工业的区位优势,并分析其钢铁冶炼部分外迁的主要原因。
(2)首钢在新址发展最主要的区位优势是什么?本着人地和谐相处的原则,从地理角度分析新首钢在发展过程中应该关注的问题。
【解析】(1)区位优势:交通便利,市场广阔,接近煤铁产地,科技力量雄厚,劳动力资源丰富,农业基础好。外迁的主要原因: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等污染严重,给北京造成的环保压力过大;加剧用水紧张的矛盾。
(2)区位优势:便利的海洋运输。关注的问题:三废污染问题,节水节能问题,资源循环利用问题,海岸带破坏及海洋环境污染问题等。
第一层:分析区位优势,归纳区位因素
当我们遇到工业区位选择的题目时,一定要根据我们大脑当中的现有知识,认真阅读题目中的图文材料,要尝试去理解图文材料上所包含的一切信息。因为图片是文字的外延,文字是图片的内涵,做到图文统一、内外结合。这是我们进入工业区位分析的一把钥匙。
【例1】鲁尔区位于德国西部。全区面积4593平方千米,占全国面积的1.3%。目前,区内人口近600万,约占全国人口的7%。鲁尔区煤炭储量2190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3/4。19世纪上半叶,鲁尔区开始大规模的煤炭开采和钢铁生产,并逐渐发展成以采煤、钢铁、化学和机械制造等为核心的世界著名重工业区。区内的埃森、多特蒙德、杜伊斯堡等都是德国重要的工业城市。鲁尔区有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及4条运河,又有纵横交织的公路网络和输油、输气管道,共同组成了一个综合而又完整的运输系统。发展钢铁工业所需的铁矿砂可从瑞典、俄罗斯等邻近国家获得。
读图思考:(1)鲁尔区的工业企业发展的区位优势有哪些?
(2)鲁尔区有哪些主要的工业部门?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图文资料,从材料中找到问题的答案。
(1)鲁尔区的区位优势:①丰富的煤炭资源;②充足的水源;③便捷的水陆交通;④离铁矿石产地近;⑤广阔的消费市场。
(2)主要的工业部门:基于丰富的煤铁资源,鲁尔区的工业部门大多是传统的重工业,其特点是高耗能、高污染、高产出,但附加值较低。
我们知道影响区位选择的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若仅从优势条件考虑,最理想的工业区位当然是原料燃料充足,劳动力廉价、丰富,销售市场广阔,交通运输便利,地价较低,临近水源,政策惠及的地方。按照这个思路找出鲁尔区发展的区位优势(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充足的水源、便捷的水陆交通、离铁矿石产地近、广阔的消费市场),再根据区位优势分析出鲁尔区主要的工业部门(煤炭、钢铁、电力、化工、机械)。因此,第一层我们要做到的是对工业区位因素的掌握。那么怎样记住这些“死的知识”呢?这就要借助顺口溜——原料燃料劳动力,市场交通和科技,政策水源与土地,工业区位要牢记。
而对于工业部门的划分,可以按主导因素的不同分为原料指向型、市场指向型、动力指向型、劳动力指向型和技术指向型五类。具体对比如下表:
工业
类型 工业特点 部门举例 区位选
择原则
原料指向型 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成本较高 制糖厂、水果罐头厂、水产品加工厂 接近原料产地
市场指向型 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成本较高 啤酒厂、汽水厂、面包厂、熟食厂、家具厂、印刷厂 接近消费市场
动力指向型 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的工业 冶金厂、炼铝厂、钢铁厂 接近能源供应地(火电站、水电站、核电站)
劳动力指向型 需要投入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工业 服装厂、皮革厂、制伞厂、包带厂、电子装配厂 接近廉价劳动力丰富的地区
技术指向型 技术要求高的工业 集成电路、精密仪器、卫星飞机 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
除了按主导因素分类,还可以按投入要素在总投入中所占的比重进行划分,有资源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劳动力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四种类型。其实很多时候,两种划分的名称都是通用的,例如劳动力指向型也称为劳动力密集型,原料指向型又叫做资源密集型,只不过划分的依据不同而已。
在此基础上,我们把鲁尔区与其他传统工业区(如美国东北部工业区、英国中部工业区、辽中南和京津唐工业区等)进行对比,找出同类工业区布局和发展的异同点。例如,对比鲁尔区与辽中南两大工业区(湘教版教材实例),既要看到两者区位选择的共同点,也要看到两者间存在的发展差异,将两个区域的起步和发展分析透彻、全面,真正做到从个别案例到一般规律的转化,从中整理出工业区位分析的基本框架、基础要点。这样既可以为学习传统工业区的衰落原因和治理措施打下基础,也可以为寻求传统工业区的发展方向做好铺垫。
第二层:综合区位因素,找出区位劣势
纵观世界各个传统工业区的发展,它们都有着相同或者相似的发展历程,就是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产生了诸多制约发展的问题,面临着继续提升的困境。鲁尔区的发展让我们认识到这一规律,而辽中南和京津唐的现状更是印证了这一点。
【例2】20世纪50年代后,由于廉价石油的竞争,鲁尔区爆发了历时10年之久的煤业危机,继而又发生了严重的钢铁危机。区内原有的以采煤、钢铁、化学、机械制造为主的单一重型工业经济结构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60年代开始,由于煤炭开采量逐年下降,煤矿和钢铁企业大量关闭;由于技术的发展,钢铁、汽车、造船业需要的劳动力也逐渐减少。于是,鲁尔区传统的钢铁生产向欧洲以外的子公司转移,钢铁产量逐渐下降,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开始走向衰落。80年代,盛极一时的鲁尔区工业出现了严重的发展危机。
根据材料,分析鲁尔区衰落的原因有哪些。
【解析】鲁尔区衰落的原因:①生产结构单一。依据其区位优势,鲁尔区形成了煤炭、钢铁、电力、化工、机械等五大传统工业部门,但实际上这五大部门同属于单一的重工业部门。在这样的经济结构中,若某一部门产生衰落,都会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从而引起整个地区的衰落。②煤炭地位下降。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煤炭比重逐渐降低。同时由于科技的进步,炼钢所消耗的煤炭量逐渐减少,直接动摇鲁尔区以煤为主的特殊地位,产生连锁反应,进而影响到钢铁、机械和化学工业。③世界性钢铁过剩。随着经济的发展,产钢和出口钢的国家越来越多,加之钢铁替代产品的广泛使用,使得世界钢铁市场达到饱和,世界钢铁严重过剩。④新技术革命的冲击。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传统工业已不再适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新兴的工业部门,不愿意布局在污染严重的老工业区,进而削弱了传统工业地域的竞争力。 可以说,鲁尔区的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但是它和大多数传统工业区一样,都走上了不断衰落的道路。因此针对鲁尔区等传统工业区的研究,要在认识到其发展优势的同时,还要看到它们衰落的原因。而这些传统老工业区的衰败,并不是说它的区位因素发生了本质的改变,而是原来的条件已不再适合时代发展的要求,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某些区位因素在不同的时间阶段进行了相应的调整甚至转化。而正是这些已有的区位劣势制约了工业区的发展,但却为我们解决区位困境,寻求发展途径提供了方向。
第三层:根据区位劣势,提出解决措施
在梳理完鲁尔区的区位因素之后,我们可以把这些因素分为两大部分:发展初期的优势条件和发展后期的劣势条件。而我们在解决区位劣势的同时就是在寻求鲁尔区新的发展方向,它是一个从单一重工业向轻重结合,从传统工业向新兴产业,从高耗能、高污染、高产出向低耗能、零污染、高产出的转型过程。对于传统工业区而言,这是一次综合能力的考验,更是一次彻底的蜕变。
鲁尔区原先的工业布局,是以接近原料地为原则。鲁尔区综合治理规划要求在产业布局上采取平衡策略,布局新企业应首先考虑安排在核心地区的边缘地带。对于传统产业,则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实行关、停、并、转。如钢铁工业布局改变了过去的就煤模式,针对铁矿进口的实际状况,在莱茵河沿岸港口周边地区布局钢铁企业,从而取得了较好的效益。利用劳动力充足、交通便利和消费市场巨大的优势,鲁尔区大力引进和发展新兴工业及服务业,促进经济结构趋向多元化,建立了化工、汽车、电子、机械制造、通信技术以及环境保护等大型企业,旅游、咨询、传媒等新兴服务产业也竞相发展起来。
第四层:把握分析脉络,学会知识迁移
综合以上内容,我们看到鲁尔区经历了“兴起——衰落——治理——再生”的过程,这为我们国家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典型实例,对老工业基地的治理和重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保持住工业区的发展优势,如何治理工业区的衰落现状,如何让老基地焕发新活力,都成为我们现在要面临的新挑战,要研究的新课题。
【例3】 2005年初,备受国内外关注的“首钢搬迁”问题得到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其钢铁冶炼部分在2008年前全部离京,搬迁到河北唐山地区的曹妃甸。曹妃甸位于塘沽新港及秦皇岛港之间,甸前深槽水深36米,是渤海最深点,天然海沟直通渤海海峡。首钢集团董事长朱继民说:“首钢搬迁绝不是‘异地复制’,更不是‘污染搬家’,整个过程将贯穿循环经济理念,是脱胎换骨的新建。”向沿海发展,将是下一步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主流。业内人士说中外大型钢铁厂多把厂址选在沿海。根据材料回答:
(1)简述首钢在北京发展钢铁工业的区位优势,并分析其钢铁冶炼部分外迁的主要原因。
(2)首钢在新址发展最主要的区位优势是什么?本着人地和谐相处的原则,从地理角度分析新首钢在发展过程中应该关注的问题。
【解析】(1)区位优势:交通便利,市场广阔,接近煤铁产地,科技力量雄厚,劳动力资源丰富,农业基础好。外迁的主要原因: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等污染严重,给北京造成的环保压力过大;加剧用水紧张的矛盾。
(2)区位优势:便利的海洋运输。关注的问题:三废污染问题,节水节能问题,资源循环利用问题,海岸带破坏及海洋环境污染问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