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的女儿红

来源 :家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z119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今天做了什么?”一天晚上,林佳坐在餐桌邊,丈夫冷不丁地问了一句。她一时语塞,沉默不语,像根石柱似的。
  “没做什么。”她说。那一天和平常许许多多的日子没什么两样:没完没了的忙乱、折腾,没时间做卤肉饭、家用电器出故障、收到一大堆无用的邮寄广告宣传品等。
  但当时他们6岁大的女儿安妮,却坐在餐桌对面,睁大眼睛看着妈妈,仿佛抓住了她撒的一个弥天大谎似的:“你没有讲真话!”安妮说,“你今天做了许多事!”
  “我?”林佳惊奇地问。
  “你帮我混合了那个女儿红的颜料——我一直想用它来涂我的项链,这是我最最喜爱的颜色;另外你又爬到我的床下,帮我找到了那只我一直在找的鞋;另外,你还去了商店,买了4个披萨饼。”
  林佳猛然意识到,忙了一天后,她在白天做的许多事根本排不上自己列出的计划表,比如,混合女儿红颜料?永远不会。
  她仿佛听到迷雾中传出的小铃铛的声音。如果父母在诗人的诗句中是孩子的“小神”,那么孩子也以他们特有的方式做父母的“小神”。他们耗费了父母的时间,但也慷慨地赐予了无限:那种在任何时候都不必慌忙的时间上的无限。
  那是安妮3岁时的一天,林佳在书桌前奋力工作,女儿就坐在她的脚边,全神贯注地做一件事:她把妈妈扔进纸篓里的废纸一张张捡出来,然后再一点点把它们塞进一双女儿红的袜子里,那是安妮最爱穿,也是穿了最长时间的弹力袜,她的小手装了许久才把它填满。
  每当回想那时,林佳眼前都会浮现一个慌张的母亲,在最后期限到来前,伏在桌前奋笔疾书的图景,而她脚边的女儿却把妈妈和另一个世界连接起来。在那个世界里,没有最后期限。工作就是玩,你总有充足的时间做你想做的事。
  这些不期而至的瞬间情趣不正是想要孩子的我们收获的最美的礼物吗?
其他文献
一起玩,越玩越无味  打发无聊的方式之一是群聚,但聚在一起玩乐的次数越多,越无法告别内心的孤独感。  每到下午6点,向波就开始筹备晚上的娱乐节目,准备赴各个厂商的约,或约见各级领导打好关系,每次,他都热络地称呼他们为“兄弟姐妹”。33岁的向波,从事代理副食品行业已有十年,在湖北襄阳的代理界小有名气,但还是得夹着尾巴应酬。但和回家相比,他宁可在外面奔波:“回家陪老婆也无聊。”  他每晚的档期都排得满
期刊
依靠科技,我们随时随地都能和家人联系,呼朋唤友,在网络上了解他们的情况。这真是好事?  有一个18岁的孩子,他和父母的交流几乎都用发短信或者通过网络解决,他惆怅地对我说 :“总有一天,但是当然不是现在,我会学习一下如何跟人交谈。”  我问他:“为什么不面对面交谈?”他回答说:“因为面对面交谈是实时发生的,你没法控制你要说什么。”这也是我们中很多人的想法。发短信,写邮件,贴照片发状态,可以删除和编辑
期刊
或许,每个人都曾有过一次痛彻心扉的“最爱”。  你失去他(她),明白自己再也不能像爱他(她)一样爱别人,却无力挽回,只得在悠悠岁月里,慢慢舔舐伤口,却在不经意回忆的瞬间,泪水冲出泪腺。  45岁的黄绮珊又哭了,站在备受瞩目的《我是歌手》舞台,她已数不清这是第几次为这首“前夫写的歌”痛哭。  “选错歌了。”她在心里默默哀叹,在歌曲间奏时死咬住左手,让牙齿嵌入肉里,用两排深深的牙印提醒自己镇静,但被誉
期刊
亲情的孤独  不要怪父母把遗产都留给了保姆和狗。  丁波的老师去世了。老师和他是十余年的邻居,1998年其子去了美国,一年回来一次,父子俩一年见一次面,其余时间都在电话和网上交流。  最后一次和儿子“见面”,是丁波帮的忙,86岁的老人连下床都吃力了,“帮我把电脑拿到床上来。”  老师执意让丁波陪在身边,平时伺候在身边的保姆被他找了个理由支出去买菜。视频连通后,老人吃力地向儿子宣布后事:“我死了,这
期刊
南京长江大桥上,车来车往,伴随着震耳欲聋的噪音。自2003年起的每个周末,桥上都会出现一个中年男人的身影。他叫陈思,是为拯救大桥轻生者而来,他被誉为“守望生命的天使”。  记者在桥中央看到了他——皮肤黝黑,满脸胡须的形象与“天使”的美誉相去甚远。这十年里,他把时间、精力、金钱都用在了救人上,却常年不着家,妻子因此要和他离婚,女儿也埋怨他,他在守望别人生命时却让自己的生活一地鸡毛。  生死在一念之间
期刊
《家人》:孤独,曾经是一种个人感受。然而,今天它似乎变成了一种趋势。  范新刚:孤独感一直都存在于人群中间。在古代,幼年丧父叫“孤”,老来无子为“独”,“孤独”的感觉相对而言更具体。如今,感到孤独,一方面可能是没事干无聊所致,另一方面和个人价值无法实现,得不到认同有关。在大家都很关注自身感受的情况下,谈论孤独的声音就越来越多。  《家人》:为什么得不到认同会让人感觉孤独?  范新刚:“孤芳自赏”这
期刊
春时节,江西九江的阳光格外明媚。  周玉阳带着从贵州带回的20个孩子回家过周末。他骑着自行车,载着高艳,身后跟着19个孩子。一路上,他们欢声笑语,一边用力蹬着车追赶周老师,一边互相打趣:“高艳,你胖了,要减肥了!”  高艳狠狠地瞪着高鹏,嘟起小嘴,撒娇地拍拍周玉阳后背:“周老师,哥哥又欺负我!”高鹏抬起屁股,双脚使劲快蹬两下,追上周老师,朝高艳扮鬼脸。  这一幕,在九江经常可以看见,但没人知道周玉
期刊
4月,江西卫视《妈妈来了》舞台上来了一位26岁的郑州姑娘王亦如。她不仅在舞台上展现出模特般的身材及过硬的唱功,还用寥寥数语道出了自己的传奇人生:“我曾是一名骨癌患者,今天却已是两个混血宝宝的妈妈……”  医治骨癌,继父为她倾家荡产  16岁,是人生中最美丽的季节,但王亦如的16岁,却在经受着生命的考验。  那年年初,她的左臂突然隐隐作痛。最初,她以为是上体育课扭伤了,并未在意。可后来,她连穿衣服都
期刊
英子是我的小学同学。她家住在半边街胡同东面第二家,离我家就二十多米的距离。  英子人长得漂亮,学习好,还多才多艺,唱歌、跳舞样样都会。当我们这些愣头青只知道在外面疯玩,弄得灰头土脸地从她家窗前跑过时,时常看到她穿着碎花连衣裙,站在自己房间的窗台前,优雅地拉着小提琴。琴音像潺潺流淌的泉水,从琴弦里倾泻出来,令我们都不由自主放慢了脚步。  英子身上总是很干净,无论穿什么衣服,都显得很熨帖。而且从她身边
期刊
我曾跟朋友开玩笑说,这个时代,有两种人的妻子应该要受人尊敬,第一种是军嫂,第二种就是像我这样的——程序猿的老婆。  这个玩笑半分自嘲半分真。  我的本科是穿着白大褂在各种挂着植物、动物、有机化学、无机化学门牌的实验室里度过的,在显微镜下给夹竹桃画过横切片图,在大头针和解剖剪子的辅助下找过蚯蚓的三条神经……是的,你们猜对了,我就是相貌平平、不修边幅、素面朝天的理科女。  见了人,我习惯性地喜欢给他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