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更好地促进特殊学生的发展,可从增进融合和提升活动趣味性、实用性的角度出发,在少先队的活动内容、活动形式、活动效果等方面探讨开展特殊教育宣导的策略,以推进普通学校和特殊学校的交流,促进少先队员素养发展,并在实践层面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特殊教育宣导;融合教育;少先队活动
一、活动背景与意义
将特殊学生与普通学生融合在同一班级环境中共同学习,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能够提升特殊学生在社会互动、语言表达、情绪表达、自我认知等方面的能力。同时,也能够提高普通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培养普通学生尊重他人、包容他人、关心他人、友善待人的品格。但取得这些成效的前提是要引导普通学校的学生、教师、家长等群体了解特殊学生的身心特点,也要了解特殊学生所面对的困难,并掌握与特殊学生沟通的技巧。因此,开展特殊教育宣导是推行融合教育的关键。
通过特殊学校和普通学校少先队的合作交流活动进行特殊教育宣导,一是因为特殊学校教师更为了解各种类型特殊学生的身心特点与发展需求,让他们参与策划、组织和开展特殊教育宣导活动,可更好地将特教理念与知识传授给普通学校的学生、教师与家长;二是对广大少先队员而言,富有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的少先队活动更有利于提高特殊教育宣导的实效。
由此,广州市海珠区启能学校(以下简称启能学校)与广州市海珠区基立道小学(以下简称基立道小学)成立联合课题组,合作开展以特殊教育宣导为直接目的、以“与折翼天使同行”为主题的一系列少先队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活动的基本内容与措施
1.面向基立道小学实验中队开展特殊教育宣导课。联合课题组选派启能学校教师担任辅导员,走进基立道小学实验中队的少先队活动课堂,通过各种生动有趣的游戏与体验活动,让少先队员以特殊人群的视角进行阅读、计算、交流和运动等,引导他们感受特殊小伙伴的生活与学习状态,体会特殊小伙伴积极、努力的人生态度。同时,向少先队员介绍启能学校实验中队的“唐宝宝”“星星的孩子”以及脑瘫儿等特殊小伙伴的身心特点,并教授少先队员与特殊学生相处的方法。最后,推荐了与这些“折翼天使”有关的影片,如《阿甘正传》《海洋天堂》等,作为课外作业。少先队员通过影视观赏、小队分享的形式进一步了解特殊学生,对将要参与的“手拉手活动”和将要认识的特殊小伙伴有了期待和准备。
2.召开基立道小学实验中队家长、志愿辅导员会议,争取多方支持。联合课题组与基立道小学实验中队的家长及志愿辅导员面对面沟通,向他们阐述融合教育的理念和背景,分享启能学校与社会各界进行“手拉手活动”的情况,介绍启能学校特殊学生的身心特点,重点阐述相关活动的预期效果,包括引导基立道小学少先队员学会沟通、共情、感恩、承担;提升启能学校特殊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交往能力等,帮助特殊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等。同时,通过阅读并填写问卷,使少先队员进一步认识特殊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参加与特殊学生的“手拉手活动”。
3.启能学校和基立道小学的辅导员紧密沟通,共同指导实验中队队员筹备“手拉手活动”。《少先队改革方案》明确提出“充分尊重少年儿童的自主性,大力倡导少先队员在辅导员指导下自主管组织、自主建阵地、自主搞活动,注重自我教育、同伴教育,保护好、锻炼好队员们的自主意识、自主能力。大力倡导少先队活动由少先队员自主设计、组织、评价,保持少年儿童自己的特点和言行,坚决杜绝成人化。”。由此,启能学校与基立道小学的“手拉手活动”严格贯彻有关文件精神和文件要求,两校辅导员共同指导实验中队队员筹备“手拉手活动”。如:指导基立道小学实验中队队员讨论与设计互动游戏、操作任务(如制作祝福卡)、撰写活动方案;辅导启能学校实验中队队员准备活动材料、布置场地、熟悉游戏规则、彩排表演节目等。为使活动内容、游戏能更好地契合特殊小伙伴的兴趣和能力,较好地进行互动和完成指定任务,基立道小学实验中队队员在辅导员及家长的协助下,通过各种途径深入了解特殊小伙伴的身心特点,掌握了与他们沟通交流的技巧与注意事项。这种方式,有利于少先队员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也有利于普通学校的教师和家长深入认识特殊教育。
4.启能学校和基立道小学开展形式多样的“手拉手活动”。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启能学校和基立道小学实验中队先后开展了任务持续拓展、难度不断递进、沟通互动逐渐深化的少先队“手拉手活动”。活动内容包括表演节目交流、游戏互动、共同完成特定作品、亲子家庭参与户外实践活动、共同参与社区志愿者服务等,让启能学校实验中队乃至全校少先队员获得更多与外界融合交流的机会,也使基立道小学实验中队乃至全校少先队员、辅导员及家长对特殊教育有感受、有体会、有收获。
5.通过各种媒介进行分享与推广,吸引多方关注并参与活动。为使特殊教育宣导的作用最大化,联合课题组借助启能学校和基立道小学的红领巾广播站(电视台)、校刊校报、宣传栏、微信、学校网站等各种宣传媒介,对相关少先队活动进行宣传报道,分享各类活动参与者的心得体会。如:两校大队辅导员将活动资源整理形成一个特色项目,在上级少工委组织的少先队工作例会中进行推介并发出邀请,吸引更多学校和机构关注并参与相关活动,让更多人了解特殊学生和特殊教育。
三、活动的效果
1.活动覆盖面广,参与人数多,构建了融合教育环境。从任务指派、被动接受到主动联系、积极参与,从单一的实验中队到整个基立道小学再扩散到多所普通中小学,联合课题组成员和实验中队队员的实践,逐渐带动家长、社区志愿者、其他学校的师生加入相关活动。整个学年,“与折翼天使同行”系列活动吸引了400多人次直接参与其中,辐射了8所普通学校、1个社区及50多个家庭,并通过媒体报道和传播,进一步构建了海珠区中小学融合教育环境。
2.普通学校师生及家长对特殊学生的接纳度明显提高。联合课题组成员对普通学校的少先队辅导员、教师及行政人员进行访谈,了解并整理了他们参与相关活动后的感受与体会,结果显示了活动参与者对相关活动高度认可,认为活动的意义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可以使普通学校教师进一步认识特殊学生,掌握一定的特殊教育技能,有利于开展日常教育和管理工作;二是可以提高少先队员的组织能力,培养少先队员团结协助、友善待人的品格素养。以“是否同意孩子参加相关活动”“是否反对孩子应约/邀请特殊学生参加活动”等作为主要问题,调查和整理普通学校学生家長参与相关活动前后的态度变化,结果显示家长态度由普遍“同意”转为普遍“支持与鼓励”,表明家长对孩子与特殊学生的接触持积极态度。
3.活动育人成效显著。采用准备阶段的观察、活动现场的评估、活动后的分享等手段评判“手拉手活动”,评判结果表明:相关活动使启能学校的特殊学生获得了更多与外界交流融合的机会,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普通学校少先队员组织、策划、开展少先队活动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尊重他人、友善待人、关怀弱势群体的品格。
四、活动效果提升建议
联合课题组成员整理历次活动的记录,进行总结与反思,并提出改进建议。
1.鼓励普通学校师生、家长及社区志愿者等群体共同参与。特殊教育宣导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学生的参与、家长的支持,以及社区志愿者的配合。通过少先队活动,让不同群体都参与其中,借助团体的力量,互相扶持、共同感受,有助于更好地实现“助人自助”的志愿服务精神,还可以使参与者感染和带动身边更多的人关注和了解特殊学生。
2.注重感受特殊学生积极向上、热情活泼、自强不息的生命态度。特殊学生需要面对来自生理、心理、环境等方面的压力,但他们在学校、家庭、社会的关心支持下,普遍能够积极、快乐地成长,掌握一定的知识与技能,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适应生活。特殊学生所具备的积极向上、热情活泼、自强不息的良好品格,也是普通学校进行生命教育的最佳素材。
3.强调普通学校与特殊学校的资源共享、责任共担。融合教育是当前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特殊学生回归到普通学校之中。为此,普通学校需做好相关准备,特殊学校也应提供相应支持。除少先队活动的交流外,彼此还应在普通学校无障碍设施配备、人文环境构建、师资培训、教学方案调整等方面保持密切的沟通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责任共担。
五、结语
以开展少先队活动为突破口,将普通学校与特殊学校联结起来,共同开展特殊教育宣导工作,同时服务于特殊学校与普通学校的少先队员,推动区域普特教育融合发展,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践价值。期待教育界同行在文中所述的粗浅的实践经验之上进行更深入、更科学的探索。
参考文献(编者略)
(责任编辑 张慧籽)
[关键词]特殊教育宣导;融合教育;少先队活动
一、活动背景与意义
将特殊学生与普通学生融合在同一班级环境中共同学习,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能够提升特殊学生在社会互动、语言表达、情绪表达、自我认知等方面的能力。同时,也能够提高普通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培养普通学生尊重他人、包容他人、关心他人、友善待人的品格。但取得这些成效的前提是要引导普通学校的学生、教师、家长等群体了解特殊学生的身心特点,也要了解特殊学生所面对的困难,并掌握与特殊学生沟通的技巧。因此,开展特殊教育宣导是推行融合教育的关键。
通过特殊学校和普通学校少先队的合作交流活动进行特殊教育宣导,一是因为特殊学校教师更为了解各种类型特殊学生的身心特点与发展需求,让他们参与策划、组织和开展特殊教育宣导活动,可更好地将特教理念与知识传授给普通学校的学生、教师与家长;二是对广大少先队员而言,富有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的少先队活动更有利于提高特殊教育宣导的实效。
由此,广州市海珠区启能学校(以下简称启能学校)与广州市海珠区基立道小学(以下简称基立道小学)成立联合课题组,合作开展以特殊教育宣导为直接目的、以“与折翼天使同行”为主题的一系列少先队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活动的基本内容与措施
1.面向基立道小学实验中队开展特殊教育宣导课。联合课题组选派启能学校教师担任辅导员,走进基立道小学实验中队的少先队活动课堂,通过各种生动有趣的游戏与体验活动,让少先队员以特殊人群的视角进行阅读、计算、交流和运动等,引导他们感受特殊小伙伴的生活与学习状态,体会特殊小伙伴积极、努力的人生态度。同时,向少先队员介绍启能学校实验中队的“唐宝宝”“星星的孩子”以及脑瘫儿等特殊小伙伴的身心特点,并教授少先队员与特殊学生相处的方法。最后,推荐了与这些“折翼天使”有关的影片,如《阿甘正传》《海洋天堂》等,作为课外作业。少先队员通过影视观赏、小队分享的形式进一步了解特殊学生,对将要参与的“手拉手活动”和将要认识的特殊小伙伴有了期待和准备。
2.召开基立道小学实验中队家长、志愿辅导员会议,争取多方支持。联合课题组与基立道小学实验中队的家长及志愿辅导员面对面沟通,向他们阐述融合教育的理念和背景,分享启能学校与社会各界进行“手拉手活动”的情况,介绍启能学校特殊学生的身心特点,重点阐述相关活动的预期效果,包括引导基立道小学少先队员学会沟通、共情、感恩、承担;提升启能学校特殊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交往能力等,帮助特殊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等。同时,通过阅读并填写问卷,使少先队员进一步认识特殊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参加与特殊学生的“手拉手活动”。
3.启能学校和基立道小学的辅导员紧密沟通,共同指导实验中队队员筹备“手拉手活动”。《少先队改革方案》明确提出“充分尊重少年儿童的自主性,大力倡导少先队员在辅导员指导下自主管组织、自主建阵地、自主搞活动,注重自我教育、同伴教育,保护好、锻炼好队员们的自主意识、自主能力。大力倡导少先队活动由少先队员自主设计、组织、评价,保持少年儿童自己的特点和言行,坚决杜绝成人化。”。由此,启能学校与基立道小学的“手拉手活动”严格贯彻有关文件精神和文件要求,两校辅导员共同指导实验中队队员筹备“手拉手活动”。如:指导基立道小学实验中队队员讨论与设计互动游戏、操作任务(如制作祝福卡)、撰写活动方案;辅导启能学校实验中队队员准备活动材料、布置场地、熟悉游戏规则、彩排表演节目等。为使活动内容、游戏能更好地契合特殊小伙伴的兴趣和能力,较好地进行互动和完成指定任务,基立道小学实验中队队员在辅导员及家长的协助下,通过各种途径深入了解特殊小伙伴的身心特点,掌握了与他们沟通交流的技巧与注意事项。这种方式,有利于少先队员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也有利于普通学校的教师和家长深入认识特殊教育。
4.启能学校和基立道小学开展形式多样的“手拉手活动”。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启能学校和基立道小学实验中队先后开展了任务持续拓展、难度不断递进、沟通互动逐渐深化的少先队“手拉手活动”。活动内容包括表演节目交流、游戏互动、共同完成特定作品、亲子家庭参与户外实践活动、共同参与社区志愿者服务等,让启能学校实验中队乃至全校少先队员获得更多与外界融合交流的机会,也使基立道小学实验中队乃至全校少先队员、辅导员及家长对特殊教育有感受、有体会、有收获。
5.通过各种媒介进行分享与推广,吸引多方关注并参与活动。为使特殊教育宣导的作用最大化,联合课题组借助启能学校和基立道小学的红领巾广播站(电视台)、校刊校报、宣传栏、微信、学校网站等各种宣传媒介,对相关少先队活动进行宣传报道,分享各类活动参与者的心得体会。如:两校大队辅导员将活动资源整理形成一个特色项目,在上级少工委组织的少先队工作例会中进行推介并发出邀请,吸引更多学校和机构关注并参与相关活动,让更多人了解特殊学生和特殊教育。
三、活动的效果
1.活动覆盖面广,参与人数多,构建了融合教育环境。从任务指派、被动接受到主动联系、积极参与,从单一的实验中队到整个基立道小学再扩散到多所普通中小学,联合课题组成员和实验中队队员的实践,逐渐带动家长、社区志愿者、其他学校的师生加入相关活动。整个学年,“与折翼天使同行”系列活动吸引了400多人次直接参与其中,辐射了8所普通学校、1个社区及50多个家庭,并通过媒体报道和传播,进一步构建了海珠区中小学融合教育环境。
2.普通学校师生及家长对特殊学生的接纳度明显提高。联合课题组成员对普通学校的少先队辅导员、教师及行政人员进行访谈,了解并整理了他们参与相关活动后的感受与体会,结果显示了活动参与者对相关活动高度认可,认为活动的意义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可以使普通学校教师进一步认识特殊学生,掌握一定的特殊教育技能,有利于开展日常教育和管理工作;二是可以提高少先队员的组织能力,培养少先队员团结协助、友善待人的品格素养。以“是否同意孩子参加相关活动”“是否反对孩子应约/邀请特殊学生参加活动”等作为主要问题,调查和整理普通学校学生家長参与相关活动前后的态度变化,结果显示家长态度由普遍“同意”转为普遍“支持与鼓励”,表明家长对孩子与特殊学生的接触持积极态度。
3.活动育人成效显著。采用准备阶段的观察、活动现场的评估、活动后的分享等手段评判“手拉手活动”,评判结果表明:相关活动使启能学校的特殊学生获得了更多与外界交流融合的机会,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普通学校少先队员组织、策划、开展少先队活动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尊重他人、友善待人、关怀弱势群体的品格。
四、活动效果提升建议
联合课题组成员整理历次活动的记录,进行总结与反思,并提出改进建议。
1.鼓励普通学校师生、家长及社区志愿者等群体共同参与。特殊教育宣导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学生的参与、家长的支持,以及社区志愿者的配合。通过少先队活动,让不同群体都参与其中,借助团体的力量,互相扶持、共同感受,有助于更好地实现“助人自助”的志愿服务精神,还可以使参与者感染和带动身边更多的人关注和了解特殊学生。
2.注重感受特殊学生积极向上、热情活泼、自强不息的生命态度。特殊学生需要面对来自生理、心理、环境等方面的压力,但他们在学校、家庭、社会的关心支持下,普遍能够积极、快乐地成长,掌握一定的知识与技能,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适应生活。特殊学生所具备的积极向上、热情活泼、自强不息的良好品格,也是普通学校进行生命教育的最佳素材。
3.强调普通学校与特殊学校的资源共享、责任共担。融合教育是当前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特殊学生回归到普通学校之中。为此,普通学校需做好相关准备,特殊学校也应提供相应支持。除少先队活动的交流外,彼此还应在普通学校无障碍设施配备、人文环境构建、师资培训、教学方案调整等方面保持密切的沟通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责任共担。
五、结语
以开展少先队活动为突破口,将普通学校与特殊学校联结起来,共同开展特殊教育宣导工作,同时服务于特殊学校与普通学校的少先队员,推动区域普特教育融合发展,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践价值。期待教育界同行在文中所述的粗浅的实践经验之上进行更深入、更科学的探索。
参考文献(编者略)
(责任编辑 张慧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