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in1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教育正处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学的转轨阶段,这使得各个学校越来越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学好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关键就是中学生要不断地操作和练习。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初中信息教师要转变教学模式,让学生感受到信息学习的乐趣,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从具体实施措施的角度进行解析,希望可以抛砖引玉。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自主学习能力;兴趣培养
  在传统的信息教学中,教师在教授学生理论知识时,侧重于概念的灌输,使学生记忆相关内容,在包括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等具体的理论实践操作中,教师多以主机展示教学内容。而这种教学方式未曾考虑学生是否真正理解教学内容,再加上教学的枯燥无味,也导致一部分学生缺乏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进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一、创设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创设学生喜欢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的魅力,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表达自己的想法,增强学生学习的驱动力。此外,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设计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比如:我在讲授ppt软件中的处理时,运用图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操作如下:首先,我展示了两张不同类型的图片,有男学生喜欢的赛车,有女学生喜欢的小奶狗,学生们瞬时被这两张图片所吸引。我适时地说:“你们想不想亲自制作这样精美的图片?再在这样的图片上面加上自己的想法?”学生都激动地回答:“想!”我顺势导入ppt软件中的“复制、粘贴、剪裁”等图片处理的教学。由于学生看到自己喜欢的图片,并且听到可以亲自动手做出来时,他们认识到了学习信息科技的实用性,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的氛围中,进而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率。
  二、运用小组合作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初中生在学习信息技术时,由于学生本身的思维方式和掌握基础能力的不同,因而他们对同一问题的理解深度和思考角度也会不一样。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之间进行思想的碰撞,进而得出最优的解决方案。与此同时,教师要发挥课堂总舵手职能,积极与学生沟通,提高他们的学习技能。
  比如:我在讲授电子报刊制作时,采用了小组合作的方法。首先,分组,我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性格特点将学生进行分组,并由学生选出小组长;其次,设定组内四个角色,分别为文字编辑员、资料收集员、美化创作师、组长负责协调工作,并将这三项工作分给擅长的同学,使得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所长。当组员出现制作问题时,组长及时处理,也可以群策群力解决。如果仍旧解决不了时,组长要及时通知教师;再次,设定合作目标,由组内成员商量喜欢的主题并进行创作。由于小组分工明确,小组内的成员很快就进入了自己的角色。我在巡场中发现学生都在积极地“工作”,文字编辑员和资料协调员交流主题所用的资料选择,而美化创作师也将自己在制作时的问题提出来,大家一块探讨和研究具体的操作。整个教学氛围效果特别好。在学生制作完毕后,我将小组制作的电子报刊展示给学生。对于其中优秀的ppt,由其对应的小组进行介绍制作过程,其他学生学习他们的优点。我也对其制作进行点评,并给予适当的建议,促进学生的进步。
  三、打造“小老师”平台培养学生的学习潜力
  相信有很多信息技术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总会遇到和我一样的情况:一部分学生已经完成规定的任务,但是还有一部分学生却还在起步阶段,他们或者羞于向老师开口求助,或者在旁的小伙伴也在忙着做作业,不能够施以援手,帮助他完成课内作业。像这种情况,比比皆是。并不是每一节信息技术课都需要分组完成,对于个人作业无法完成的情况应该怎么办呢?我所采用的是培养“小老师”,教师要多方面观察学生,在达成一定时间内观察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因地制宜,要求已经能够全方面掌握教师内容的学生上去承担“小老师”的角色,去教授其他不能掌握知识的学生。这样子的课堂有四大好处:1.“小老师”不会无所事事,还能巩固之前学过的知识;2.被教的学生会放下紧张感,更乐于听同学上课;3.会激发全班同学的斗志,大家都会很努力听课,都希望去当个能教人的“小老师”而不是被教的学生;4.减少教师个人的负担,把课堂做到了交到学生手里,让他们自己学,自己教。
  四、搭建“紧急抢答”环节巩固理论基础
  七年级的信息技术课本有许多的理论基础知识,这些知识对于学生而言,可能过于枯燥无味,那如何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理论的兴趣,让他们主动学习呢?
  我是这样做的:让学生课前根据上节课的内容选择有关问题,进行提问。分批组织,有一部分同学承担主持人的角色,利用游戏的方式,随机抽号回答。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让其他学生回答。双方在这样子的互动下,都能够对所学的理论知识印象深刻。使得教學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可以搭建一个“紧急抢答”环节,使得学生之间交流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和运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也可以提高教师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整体的教学效率。
  总结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途径多种多样,但初中信息教师都应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感受到学习信息技术的必要性和趣味性,还要为其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使其在学习时得到必要的帮助,进而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文娟.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中职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学园,2017(35)
  [2]聂青华.运用任务型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验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6
其他文献
胶合材分成由木板胶合的集成材和由单板胶合的单板层积材(LVL)。胶合材广泛用于建筑木结构房屋和生产细木工制品。世界许多国家的标准都允许胶合结构材料中的方材构件可有50%为
【摘 要】在小学数学的课堂培养中,数学思维的培养应该是最重要的环节。数学思维不仅可以为学生在现阶段的问题解决中提供更清晰的解题思路,还可以为学生日后的数学学习做出铺垫。在当前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教师应当主动改变自身的教学风气,让素质教育成为课堂中的主流教育。教师不但要以教授课本知识为主要目标,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的整体核心素养,加强课堂模式的创新。教师在数学课堂上的地位应该发生一些转变,在当前素质
【摘 要】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当前在教育领域,各个学科的老师都在寻求一些全新的教学方法,争取建立高效的课堂,提高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水平。而在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下,核心素养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那么,核心素养的建立对于高效的小学教学课堂有什么优势?我们又应该如何在核心素养的带动下打造小学数学的高效课堂呢?本文将针对在小学数学的高效课堂中开展核心素养培养的意义和具体的实施策略进行探究。
目的 观察点刺四缝穴联合捏脊法治疗小儿疳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新乡新华医院2016年9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82例疳积患儿,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做数学”十分重要,学生“做数学”是提升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基于此背景,本文对在“难点处”操作,深化数学理解;在探究时实验,推进探究深度;在应用处实践,推进数学反思的策略进行了探究,希望能够达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做数学;核心素养   伴随着教学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当前“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教育教学中的关键热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与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干预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和血压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高血压患者为对照组,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