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1年的9月,美国遭受了举世震惊的恐怖袭击,恐怖分子劫持了四架飞机,其中三架分别撞向世界贸易中心和五角大楼,袭击成功。而另一架却坠毁在郊外,是什么原因出现了这种情况?事后通过对黑匣子的分析得知,是飞机上的美国乘客与恐怖分子展开搏斗,宁愿与飞机同归于尽,也不让飞机撞向美国的任何一个建筑物。读到这则消息,我想多数人都会为美国乘客的爱国主义精神所感动,这种精神是不分国界的,它反映了美国公民的思想境界和爱国情感,这与他们长期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分不开的。爱国主义教育一直是世界各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美国人尤其重视。
在美国,虽然没有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名称,但在公民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宗教教育、历史教育等名义下进行了大量的实质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校教育是美国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和途径。早在1937年,美国的教育委员会就在《对学生特征的看法》的报告中明确指出:教育机构的指导思想是教育机构有责任考虑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他的智力和成就,他的感情组成,他的身体状况,他的社会关系,他的职业态度和技能,他的道德和宗教价值观,他的经济能力,他的美学欣赏。简言之,应加强学生作为一个人去发展而不仅仅是对其进行智力知识训练。二战结束后,美国教育委员会在总结二战经历的基础上,提出了教育的三个面向,即教育要面向民主、面向国际、面向解决社会问题。目前,在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指导下,美国学校普遍设置了德育类课程,其中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相结合,从多方面起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一、显性课程
美国的大学、中学、小学开设的课程并不是统一的,不同州、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之间差异很大,这是同美国教育体制相联系的,但在多样性的课程中,仍可看到许多共同的内容,如公民科、历史科、人文科和社会科等,涵盖了政治、经济、哲学、历史、地理等,具体包括以下几类课程。
1、社会科课程。有调查资料显示,美国学校的社会科一般模式是,从幼儿园到第十二学年依次学习以下课程:自己、学校、家庭;家族;近邻;社区;州史;美国史;世界文化;世界地理或世界史;美国史;公民或世界文化;世界史;美国史;美国政治。这个模式从20世纪初到现在没有多大变化,它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好公民的知识、能力、态度,也就是说,培养好的家庭成员、好的社区成员、好的公民、好的国民、好的世界公民。其主题是公民教育,内容由浅入深,旨在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家乡、自己的祖国,使美国精神和爱国思想根深蒂固。
2、公民科课程。它主要介绍美国的政治制度和公民的民主权利,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了解行政、立法和司法之间的制约和平衡。这里提出了作为一个合格公民必需具备的主要品德:自律,做该做之事;守信,获取他人信任;诚实,敢说真话,童叟无欺;实现自我价值,有勇气,有意志,百折不回;利己但不损人,利用正当手段获得利益,并尊重别人的权利;勇于承认错误;待人有礼;和各种人能平等相处,没有偏见;顺利融入社会,不孤立;理智看待得失;爱岗敬业;遵纪守法;正确运用自己的权利;没有不良习惯等。
3、历史科课程。美国向来有重视历史教育的传统,绝大多数史学家认为,国家的现代化取决于人的现代化,而这一切又都是建立在了解自己历史的基础上,没有历史,任何国家都不能享有合法的地位或唤起国民的爱国热情。在一定意义上,历史教育就是爱国主义教育,虽然美国的历史不长,但历史课的内容却十分丰富,以大学为例,历史课教育有三个方面:一是成就教育,美国在短短的两百年的时间内,取得了世界超级大国的地位,这是他们最引以为骄傲的资本,从而使国人认识到,美国是世界上最好的国家,不论是政治还是经济制度,都具有其他国家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加强了爱国主义教育。二是历史人物的学习,了解他们的经历,认识他们在历史中的作用,以及他们对后世的影响,这些伟人天才的思想,不凡的经历,高尚的精神,卓越的贡献,永久性地供人景仰学习。三是西方文明史的学习,在强调美国文化的独特性的同时,也强调它与欧洲的渊源,从而使美国能与欧洲一直保持比较好的同盟关系。
4、其他人文科课程。包括经济教育,它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对于社会和个人面临的经济问题,作出合理的理解、判断和决策,培养振兴国家经济的责任。还有法律课程,法律教育从小学到大学,一环扣一环,中小学主要讲法律的具体条文,大学则侧重于法律的形成和演变,它有一门核心课程叫“制度-社会结构”,主要讲述制度决定了社会生活的组织形式,任何人一生都不能摆脱制度的影响,了解制度的产生发展过程,以及人们如何受制度的影响等。课程设置巧妙,毫无呆板之气。还有一门课程叫“美国总统制”,要求学生了解政府行政部门的起源和历史沿革,美国历届总统的品格、思想、意识和领导能力,总统与国会、政党、法院的关系,等等。层层剖析,深入浅出,不是从理论到理论,深受学生的欢迎。
二、隐性课程
除了专门的德育课程外,美国还有很多其他的课程,都渗透着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式教育是美国德育的主要特色,有些课程是比较明显的,如外语、体育、艺术等,还有一些数理化课程,也要求老师不能单纯地传授知识,而要把教书和育人相结合,这在大学的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中表现得十分明显。
1、通识课程教育。通识教育又叫普通教育,用以区别专业教育。那么什么是普通教育?美国杜鲁门时期的高等教育委员会主席祖克曾这样定义:普通教育应该给予学生能在一个自由社会里正确完满生活所需要的价值观念、态度、知识和技能,它包括伦理价值观、科学概论、美学观,并理解人们所创造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机构的目的和性质。它其实就和我国教育界所强调的素质教育异曲同工。普通教育帮助学生理解和鉴赏专业教育的意义、要点及相互之间的联系,为人们提供明智生活的基础。普通教育的兴起,首先是因为高等教育中存在着过分专业化的实用性倾向,引起共同知识和经验的缺乏;其次是为了适应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变化,加强毕业生对未来职业流动的适应能力,必须打好一个宽厚的基础;再次是为了促使学生关心自然科学发展的社会后果,避免人类的危机。通识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超越个人利益的局限,关注全人类。
通识课程促进了文、理、工、医、农等学科的交叉和融合,促使学社会科学的学生,懂得现代自然科学,具备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等方面的知识,而学自然科学的学生也可以学到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由于通识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专业教育的不足,具有综合的教育效果,所以很受学校和学生的欢迎,通过这些课程的开设,不仅可以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合理,更大的意义在于,它保存和扩大美国社会所必须的伦理和社会价值,其德育作用十分突出。
2、专业课程教育。专业课程教育中如何渗透德育,主要是对专业课程学习中的三个问题作出回答:这个领域的历史和传统是什么?它所涉及的社会和经济的问题是什么?它要面对哪些伦理和道德问题?例如化学专业要涉及自然环境的保护和人类的健康,统计学要给出准确的数字为政府决策作依据等。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去关心和思考与专业有关的社会伦理问题,通过这种主动的探索去积极地接受社会的价值观念。很显然,这种方式的专业教育,更有利于德育目标的实现。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
2001年的9月,美国遭受了举世震惊的恐怖袭击,恐怖分子劫持了四架飞机,其中三架分别撞向世界贸易中心和五角大楼,袭击成功。而另一架却坠毁在郊外,是什么原因出现了这种情况?事后通过对黑匣子的分析得知,是飞机上的美国乘客与恐怖分子展开搏斗,宁愿与飞机同归于尽,也不让飞机撞向美国的任何一个建筑物。读到这则消息,我想多数人都会为美国乘客的爱国主义精神所感动,这种精神是不分国界的,它反映了美国公民的思想境界和爱国情感,这与他们长期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分不开的。爱国主义教育一直是世界各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美国人尤其重视。
在美国,虽然没有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名称,但在公民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宗教教育、历史教育等名义下进行了大量的实质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校教育是美国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和途径。早在1937年,美国的教育委员会就在《对学生特征的看法》的报告中明确指出:教育机构的指导思想是教育机构有责任考虑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他的智力和成就,他的感情组成,他的身体状况,他的社会关系,他的职业态度和技能,他的道德和宗教价值观,他的经济能力,他的美学欣赏。简言之,应加强学生作为一个人去发展而不仅仅是对其进行智力知识训练。二战结束后,美国教育委员会在总结二战经历的基础上,提出了教育的三个面向,即教育要面向民主、面向国际、面向解决社会问题。目前,在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指导下,美国学校普遍设置了德育类课程,其中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相结合,从多方面起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一、显性课程
美国的大学、中学、小学开设的课程并不是统一的,不同州、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之间差异很大,这是同美国教育体制相联系的,但在多样性的课程中,仍可看到许多共同的内容,如公民科、历史科、人文科和社会科等,涵盖了政治、经济、哲学、历史、地理等,具体包括以下几类课程。
1、社会科课程。有调查资料显示,美国学校的社会科一般模式是,从幼儿园到第十二学年依次学习以下课程:自己、学校、家庭;家族;近邻;社区;州史;美国史;世界文化;世界地理或世界史;美国史;公民或世界文化;世界史;美国史;美国政治。这个模式从20世纪初到现在没有多大变化,它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好公民的知识、能力、态度,也就是说,培养好的家庭成员、好的社区成员、好的公民、好的国民、好的世界公民。其主题是公民教育,内容由浅入深,旨在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家乡、自己的祖国,使美国精神和爱国思想根深蒂固。
2、公民科课程。它主要介绍美国的政治制度和公民的民主权利,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了解行政、立法和司法之间的制约和平衡。这里提出了作为一个合格公民必需具备的主要品德:自律,做该做之事;守信,获取他人信任;诚实,敢说真话,童叟无欺;实现自我价值,有勇气,有意志,百折不回;利己但不损人,利用正当手段获得利益,并尊重别人的权利;勇于承认错误;待人有礼;和各种人能平等相处,没有偏见;顺利融入社会,不孤立;理智看待得失;爱岗敬业;遵纪守法;正确运用自己的权利;没有不良习惯等。
3、历史科课程。美国向来有重视历史教育的传统,绝大多数史学家认为,国家的现代化取决于人的现代化,而这一切又都是建立在了解自己历史的基础上,没有历史,任何国家都不能享有合法的地位或唤起国民的爱国热情。在一定意义上,历史教育就是爱国主义教育,虽然美国的历史不长,但历史课的内容却十分丰富,以大学为例,历史课教育有三个方面:一是成就教育,美国在短短的两百年的时间内,取得了世界超级大国的地位,这是他们最引以为骄傲的资本,从而使国人认识到,美国是世界上最好的国家,不论是政治还是经济制度,都具有其他国家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加强了爱国主义教育。二是历史人物的学习,了解他们的经历,认识他们在历史中的作用,以及他们对后世的影响,这些伟人天才的思想,不凡的经历,高尚的精神,卓越的贡献,永久性地供人景仰学习。三是西方文明史的学习,在强调美国文化的独特性的同时,也强调它与欧洲的渊源,从而使美国能与欧洲一直保持比较好的同盟关系。
4、其他人文科课程。包括经济教育,它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对于社会和个人面临的经济问题,作出合理的理解、判断和决策,培养振兴国家经济的责任。还有法律课程,法律教育从小学到大学,一环扣一环,中小学主要讲法律的具体条文,大学则侧重于法律的形成和演变,它有一门核心课程叫“制度-社会结构”,主要讲述制度决定了社会生活的组织形式,任何人一生都不能摆脱制度的影响,了解制度的产生发展过程,以及人们如何受制度的影响等。课程设置巧妙,毫无呆板之气。还有一门课程叫“美国总统制”,要求学生了解政府行政部门的起源和历史沿革,美国历届总统的品格、思想、意识和领导能力,总统与国会、政党、法院的关系,等等。层层剖析,深入浅出,不是从理论到理论,深受学生的欢迎。
二、隐性课程
除了专门的德育课程外,美国还有很多其他的课程,都渗透着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式教育是美国德育的主要特色,有些课程是比较明显的,如外语、体育、艺术等,还有一些数理化课程,也要求老师不能单纯地传授知识,而要把教书和育人相结合,这在大学的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中表现得十分明显。
1、通识课程教育。通识教育又叫普通教育,用以区别专业教育。那么什么是普通教育?美国杜鲁门时期的高等教育委员会主席祖克曾这样定义:普通教育应该给予学生能在一个自由社会里正确完满生活所需要的价值观念、态度、知识和技能,它包括伦理价值观、科学概论、美学观,并理解人们所创造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机构的目的和性质。它其实就和我国教育界所强调的素质教育异曲同工。普通教育帮助学生理解和鉴赏专业教育的意义、要点及相互之间的联系,为人们提供明智生活的基础。普通教育的兴起,首先是因为高等教育中存在着过分专业化的实用性倾向,引起共同知识和经验的缺乏;其次是为了适应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变化,加强毕业生对未来职业流动的适应能力,必须打好一个宽厚的基础;再次是为了促使学生关心自然科学发展的社会后果,避免人类的危机。通识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超越个人利益的局限,关注全人类。
通识课程促进了文、理、工、医、农等学科的交叉和融合,促使学社会科学的学生,懂得现代自然科学,具备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等方面的知识,而学自然科学的学生也可以学到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由于通识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专业教育的不足,具有综合的教育效果,所以很受学校和学生的欢迎,通过这些课程的开设,不仅可以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合理,更大的意义在于,它保存和扩大美国社会所必须的伦理和社会价值,其德育作用十分突出。
2、专业课程教育。专业课程教育中如何渗透德育,主要是对专业课程学习中的三个问题作出回答:这个领域的历史和传统是什么?它所涉及的社会和经济的问题是什么?它要面对哪些伦理和道德问题?例如化学专业要涉及自然环境的保护和人类的健康,统计学要给出准确的数字为政府决策作依据等。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去关心和思考与专业有关的社会伦理问题,通过这种主动的探索去积极地接受社会的价值观念。很显然,这种方式的专业教育,更有利于德育目标的实现。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
当然,美国除了在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外,还利用各种渠道和方式进行美国式的思想教育,花样繁多,多管齐下,其中不乏创新和可用之处
在美国,虽然没有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名称,但在公民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宗教教育、历史教育等名义下进行了大量的实质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校教育是美国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和途径。早在1937年,美国的教育委员会就在《对学生特征的看法》的报告中明确指出:教育机构的指导思想是教育机构有责任考虑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他的智力和成就,他的感情组成,他的身体状况,他的社会关系,他的职业态度和技能,他的道德和宗教价值观,他的经济能力,他的美学欣赏。简言之,应加强学生作为一个人去发展而不仅仅是对其进行智力知识训练。二战结束后,美国教育委员会在总结二战经历的基础上,提出了教育的三个面向,即教育要面向民主、面向国际、面向解决社会问题。目前,在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指导下,美国学校普遍设置了德育类课程,其中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相结合,从多方面起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一、显性课程
美国的大学、中学、小学开设的课程并不是统一的,不同州、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之间差异很大,这是同美国教育体制相联系的,但在多样性的课程中,仍可看到许多共同的内容,如公民科、历史科、人文科和社会科等,涵盖了政治、经济、哲学、历史、地理等,具体包括以下几类课程。
1、社会科课程。有调查资料显示,美国学校的社会科一般模式是,从幼儿园到第十二学年依次学习以下课程:自己、学校、家庭;家族;近邻;社区;州史;美国史;世界文化;世界地理或世界史;美国史;公民或世界文化;世界史;美国史;美国政治。这个模式从20世纪初到现在没有多大变化,它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好公民的知识、能力、态度,也就是说,培养好的家庭成员、好的社区成员、好的公民、好的国民、好的世界公民。其主题是公民教育,内容由浅入深,旨在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家乡、自己的祖国,使美国精神和爱国思想根深蒂固。
2、公民科课程。它主要介绍美国的政治制度和公民的民主权利,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了解行政、立法和司法之间的制约和平衡。这里提出了作为一个合格公民必需具备的主要品德:自律,做该做之事;守信,获取他人信任;诚实,敢说真话,童叟无欺;实现自我价值,有勇气,有意志,百折不回;利己但不损人,利用正当手段获得利益,并尊重别人的权利;勇于承认错误;待人有礼;和各种人能平等相处,没有偏见;顺利融入社会,不孤立;理智看待得失;爱岗敬业;遵纪守法;正确运用自己的权利;没有不良习惯等。
3、历史科课程。美国向来有重视历史教育的传统,绝大多数史学家认为,国家的现代化取决于人的现代化,而这一切又都是建立在了解自己历史的基础上,没有历史,任何国家都不能享有合法的地位或唤起国民的爱国热情。在一定意义上,历史教育就是爱国主义教育,虽然美国的历史不长,但历史课的内容却十分丰富,以大学为例,历史课教育有三个方面:一是成就教育,美国在短短的两百年的时间内,取得了世界超级大国的地位,这是他们最引以为骄傲的资本,从而使国人认识到,美国是世界上最好的国家,不论是政治还是经济制度,都具有其他国家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加强了爱国主义教育。二是历史人物的学习,了解他们的经历,认识他们在历史中的作用,以及他们对后世的影响,这些伟人天才的思想,不凡的经历,高尚的精神,卓越的贡献,永久性地供人景仰学习。三是西方文明史的学习,在强调美国文化的独特性的同时,也强调它与欧洲的渊源,从而使美国能与欧洲一直保持比较好的同盟关系。
4、其他人文科课程。包括经济教育,它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对于社会和个人面临的经济问题,作出合理的理解、判断和决策,培养振兴国家经济的责任。还有法律课程,法律教育从小学到大学,一环扣一环,中小学主要讲法律的具体条文,大学则侧重于法律的形成和演变,它有一门核心课程叫“制度-社会结构”,主要讲述制度决定了社会生活的组织形式,任何人一生都不能摆脱制度的影响,了解制度的产生发展过程,以及人们如何受制度的影响等。课程设置巧妙,毫无呆板之气。还有一门课程叫“美国总统制”,要求学生了解政府行政部门的起源和历史沿革,美国历届总统的品格、思想、意识和领导能力,总统与国会、政党、法院的关系,等等。层层剖析,深入浅出,不是从理论到理论,深受学生的欢迎。
二、隐性课程
除了专门的德育课程外,美国还有很多其他的课程,都渗透着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式教育是美国德育的主要特色,有些课程是比较明显的,如外语、体育、艺术等,还有一些数理化课程,也要求老师不能单纯地传授知识,而要把教书和育人相结合,这在大学的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中表现得十分明显。
1、通识课程教育。通识教育又叫普通教育,用以区别专业教育。那么什么是普通教育?美国杜鲁门时期的高等教育委员会主席祖克曾这样定义:普通教育应该给予学生能在一个自由社会里正确完满生活所需要的价值观念、态度、知识和技能,它包括伦理价值观、科学概论、美学观,并理解人们所创造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机构的目的和性质。它其实就和我国教育界所强调的素质教育异曲同工。普通教育帮助学生理解和鉴赏专业教育的意义、要点及相互之间的联系,为人们提供明智生活的基础。普通教育的兴起,首先是因为高等教育中存在着过分专业化的实用性倾向,引起共同知识和经验的缺乏;其次是为了适应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变化,加强毕业生对未来职业流动的适应能力,必须打好一个宽厚的基础;再次是为了促使学生关心自然科学发展的社会后果,避免人类的危机。通识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超越个人利益的局限,关注全人类。
通识课程促进了文、理、工、医、农等学科的交叉和融合,促使学社会科学的学生,懂得现代自然科学,具备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等方面的知识,而学自然科学的学生也可以学到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由于通识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专业教育的不足,具有综合的教育效果,所以很受学校和学生的欢迎,通过这些课程的开设,不仅可以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合理,更大的意义在于,它保存和扩大美国社会所必须的伦理和社会价值,其德育作用十分突出。
2、专业课程教育。专业课程教育中如何渗透德育,主要是对专业课程学习中的三个问题作出回答:这个领域的历史和传统是什么?它所涉及的社会和经济的问题是什么?它要面对哪些伦理和道德问题?例如化学专业要涉及自然环境的保护和人类的健康,统计学要给出准确的数字为政府决策作依据等。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去关心和思考与专业有关的社会伦理问题,通过这种主动的探索去积极地接受社会的价值观念。很显然,这种方式的专业教育,更有利于德育目标的实现。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
2001年的9月,美国遭受了举世震惊的恐怖袭击,恐怖分子劫持了四架飞机,其中三架分别撞向世界贸易中心和五角大楼,袭击成功。而另一架却坠毁在郊外,是什么原因出现了这种情况?事后通过对黑匣子的分析得知,是飞机上的美国乘客与恐怖分子展开搏斗,宁愿与飞机同归于尽,也不让飞机撞向美国的任何一个建筑物。读到这则消息,我想多数人都会为美国乘客的爱国主义精神所感动,这种精神是不分国界的,它反映了美国公民的思想境界和爱国情感,这与他们长期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分不开的。爱国主义教育一直是世界各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美国人尤其重视。
在美国,虽然没有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名称,但在公民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宗教教育、历史教育等名义下进行了大量的实质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校教育是美国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和途径。早在1937年,美国的教育委员会就在《对学生特征的看法》的报告中明确指出:教育机构的指导思想是教育机构有责任考虑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他的智力和成就,他的感情组成,他的身体状况,他的社会关系,他的职业态度和技能,他的道德和宗教价值观,他的经济能力,他的美学欣赏。简言之,应加强学生作为一个人去发展而不仅仅是对其进行智力知识训练。二战结束后,美国教育委员会在总结二战经历的基础上,提出了教育的三个面向,即教育要面向民主、面向国际、面向解决社会问题。目前,在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指导下,美国学校普遍设置了德育类课程,其中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相结合,从多方面起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一、显性课程
美国的大学、中学、小学开设的课程并不是统一的,不同州、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之间差异很大,这是同美国教育体制相联系的,但在多样性的课程中,仍可看到许多共同的内容,如公民科、历史科、人文科和社会科等,涵盖了政治、经济、哲学、历史、地理等,具体包括以下几类课程。
1、社会科课程。有调查资料显示,美国学校的社会科一般模式是,从幼儿园到第十二学年依次学习以下课程:自己、学校、家庭;家族;近邻;社区;州史;美国史;世界文化;世界地理或世界史;美国史;公民或世界文化;世界史;美国史;美国政治。这个模式从20世纪初到现在没有多大变化,它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好公民的知识、能力、态度,也就是说,培养好的家庭成员、好的社区成员、好的公民、好的国民、好的世界公民。其主题是公民教育,内容由浅入深,旨在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家乡、自己的祖国,使美国精神和爱国思想根深蒂固。
2、公民科课程。它主要介绍美国的政治制度和公民的民主权利,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了解行政、立法和司法之间的制约和平衡。这里提出了作为一个合格公民必需具备的主要品德:自律,做该做之事;守信,获取他人信任;诚实,敢说真话,童叟无欺;实现自我价值,有勇气,有意志,百折不回;利己但不损人,利用正当手段获得利益,并尊重别人的权利;勇于承认错误;待人有礼;和各种人能平等相处,没有偏见;顺利融入社会,不孤立;理智看待得失;爱岗敬业;遵纪守法;正确运用自己的权利;没有不良习惯等。
3、历史科课程。美国向来有重视历史教育的传统,绝大多数史学家认为,国家的现代化取决于人的现代化,而这一切又都是建立在了解自己历史的基础上,没有历史,任何国家都不能享有合法的地位或唤起国民的爱国热情。在一定意义上,历史教育就是爱国主义教育,虽然美国的历史不长,但历史课的内容却十分丰富,以大学为例,历史课教育有三个方面:一是成就教育,美国在短短的两百年的时间内,取得了世界超级大国的地位,这是他们最引以为骄傲的资本,从而使国人认识到,美国是世界上最好的国家,不论是政治还是经济制度,都具有其他国家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加强了爱国主义教育。二是历史人物的学习,了解他们的经历,认识他们在历史中的作用,以及他们对后世的影响,这些伟人天才的思想,不凡的经历,高尚的精神,卓越的贡献,永久性地供人景仰学习。三是西方文明史的学习,在强调美国文化的独特性的同时,也强调它与欧洲的渊源,从而使美国能与欧洲一直保持比较好的同盟关系。
4、其他人文科课程。包括经济教育,它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对于社会和个人面临的经济问题,作出合理的理解、判断和决策,培养振兴国家经济的责任。还有法律课程,法律教育从小学到大学,一环扣一环,中小学主要讲法律的具体条文,大学则侧重于法律的形成和演变,它有一门核心课程叫“制度-社会结构”,主要讲述制度决定了社会生活的组织形式,任何人一生都不能摆脱制度的影响,了解制度的产生发展过程,以及人们如何受制度的影响等。课程设置巧妙,毫无呆板之气。还有一门课程叫“美国总统制”,要求学生了解政府行政部门的起源和历史沿革,美国历届总统的品格、思想、意识和领导能力,总统与国会、政党、法院的关系,等等。层层剖析,深入浅出,不是从理论到理论,深受学生的欢迎。
二、隐性课程
除了专门的德育课程外,美国还有很多其他的课程,都渗透着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式教育是美国德育的主要特色,有些课程是比较明显的,如外语、体育、艺术等,还有一些数理化课程,也要求老师不能单纯地传授知识,而要把教书和育人相结合,这在大学的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中表现得十分明显。
1、通识课程教育。通识教育又叫普通教育,用以区别专业教育。那么什么是普通教育?美国杜鲁门时期的高等教育委员会主席祖克曾这样定义:普通教育应该给予学生能在一个自由社会里正确完满生活所需要的价值观念、态度、知识和技能,它包括伦理价值观、科学概论、美学观,并理解人们所创造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机构的目的和性质。它其实就和我国教育界所强调的素质教育异曲同工。普通教育帮助学生理解和鉴赏专业教育的意义、要点及相互之间的联系,为人们提供明智生活的基础。普通教育的兴起,首先是因为高等教育中存在着过分专业化的实用性倾向,引起共同知识和经验的缺乏;其次是为了适应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变化,加强毕业生对未来职业流动的适应能力,必须打好一个宽厚的基础;再次是为了促使学生关心自然科学发展的社会后果,避免人类的危机。通识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超越个人利益的局限,关注全人类。
通识课程促进了文、理、工、医、农等学科的交叉和融合,促使学社会科学的学生,懂得现代自然科学,具备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等方面的知识,而学自然科学的学生也可以学到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由于通识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专业教育的不足,具有综合的教育效果,所以很受学校和学生的欢迎,通过这些课程的开设,不仅可以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合理,更大的意义在于,它保存和扩大美国社会所必须的伦理和社会价值,其德育作用十分突出。
2、专业课程教育。专业课程教育中如何渗透德育,主要是对专业课程学习中的三个问题作出回答:这个领域的历史和传统是什么?它所涉及的社会和经济的问题是什么?它要面对哪些伦理和道德问题?例如化学专业要涉及自然环境的保护和人类的健康,统计学要给出准确的数字为政府决策作依据等。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去关心和思考与专业有关的社会伦理问题,通过这种主动的探索去积极地接受社会的价值观念。很显然,这种方式的专业教育,更有利于德育目标的实现。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
当然,美国除了在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外,还利用各种渠道和方式进行美国式的思想教育,花样繁多,多管齐下,其中不乏创新和可用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