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小说的教学是重要的一部分。小说教学的重要目的就是要教会学生阅读小说。我觉得这关键有两点。一是要有一个适宜的阅读态度。小说是文学作品,它反映着人与现实之间的一种审美关系,我们必须以审美的态度来鉴赏小说中所写到的人和事,不能把小说里的人和事作“传记”或“新闻报道”式的分析。二是要教给学生读小说方法,才能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目的。
小说是一种叙事性的文学样式,它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和环境的描写,形象而广泛地反映现实生活。人物、情节、环境被称作小说的三要素。根据小说的这些特征,我认为小说教学在传授知识这一块应注意以下三点。
1 引导学生熟悉故事情节,了解文章结构特点
所谓情节,就是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人物相互关系的一系列生活事件的发展过程。在小说创作中,作者的重要任务是塑造典型人物。因为它是反映生活的手段。典型人物性格的形成、发展是通过人物间的复杂关系以及从人物间的矛盾所产生的一系列生活事件中显露出来的,也就是通过情节表现出来的。因此,小说教学应重视分析故事情节。
2 小说教学不能忽视对环境描写的分析
环境是人物活动和故事发生发展的场所。特定的人物总是在特定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所以对小说环境描写的分析,也是理解人物形象的一个重要方面。例如《芦花荡》开头的环境描写不仅使我们感受到了战争年代环境的险恶,同时使我们也感受到了芦花荡自然环境的优美。这样美丽的国土,竟是被敌人践踏着,我们怎能不愤怒与抗争?于是就产生了“老头子”那样传奇式的英雄。
3 小说教学应引导学生学习作家描写人物方法
小说描写人物的方法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又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等。肖像描写虽然写的是人物的外表,但描写的目的决不止在于使读者了解人物的外在形象,而是要反映人物的思想性格。鲁迅的小说《故乡》中两次刻画了闰土的形象。少年闰土生气勃勃,机智勇敢,是一个项带银圈、手捏钢叉保卫瓜田的小英雄。二十年后的闰土却面目全非。这两处肖像描写通过鲜明的对比使读者感受到旧中国广大农民所经受的饥荒、苛税、兵、匪、官、绅的种种重压,感受到他们身心所忍受的无限的痛苦与摧残,更感受到作品所表达出的,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语言描写,指对人物对话和独白的描写。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应当切合他的身份、经历,反映他的思想感情。描写人物的语言,意在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塑造人物形象。
当然,在小说教学中绝不能机械地传授小说的文体知识。我们应当把这些知识融入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使学生易于理解、易于接受。我总结出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说书式。在讲解古代小说,尤其是章回小说时可采用说书式方法。例如教学《智取生辰纲》,我就采用这种方式,让学生作听众。教师讲述后也可以是学生作说书人,教师作听众。在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基础上,拓宽学生的眼界,让他们在古代小说的世界里畅游,何其悠哉!
第二,座谈式。即“茶馆”型、讨论型。学生可以通过座谈的形式提出自己学习尚不理解的问题,相互探讨,既可以采取由下而上,先分散后集中的方式,也可直接以班级为单位。例如,我在教《故乡》这篇课文时,引导学生围绕中心段质疑:“我”记忆中的故乡和现在的故乡有什么不同?这些变化反映了什么?闰土和杨二嫂为什么有这样大的变化?他们形象特征有什么典型性、代表性?“我”对未来的思索反映了作者当时怎样的思想状态?提出这些难以理解的问题后,引导学生分自学,小组讨论。首先个人发言,个个阐述自己的观点,然后相互之间展开争论,接着总结,最后是向大家汇报。
第三,读写式。整个教学过程中,把读写结合起来,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篇幅较长的小说,可编故事梗概、故事提纲。学生喜爱鲁滨逊、一丈青大娘、杜小康等人物,教师还可引导学生采用读写结合的方法,去试着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采用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同时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水平。
第四,辩论式。教师应事先将教材中的某一关键的问题的几个不同观点介绍给学生,要求学生在认真钻研课文的基础上,通过辨析,选择一种观点,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辩论。例如教学《杨修之死》时,我首先提出:杨修的死到底是什么原因?是他自己好耍小聪明、恃才放旷、不把曹操放在眼里以致招来杀身之祸?还是曹操奸诈多疑、心胸狭窄、嫉妒人才而决心铲除杨修?然后让学生认真钻研课文,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一种观点,然后各方展开了唇舌之战,各自阐明自己的观点和立论的根据,有时他们还反问对方。最后,教师根据各方辩论的情况予以公正的评判,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促使学生深入钻研课文,也有利于辨析能力、表达能力的锻炼和提高。
总之,小说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们应发挥小说的有利因素,把小说教学当作改革常规课堂教学的突破口,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小说、理解小说、分析小说。在实际教学当中,根据教材不同特点和学生对作品的不同理解,设计出各种各样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提高语文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能力。
小说是一种叙事性的文学样式,它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和环境的描写,形象而广泛地反映现实生活。人物、情节、环境被称作小说的三要素。根据小说的这些特征,我认为小说教学在传授知识这一块应注意以下三点。
1 引导学生熟悉故事情节,了解文章结构特点
所谓情节,就是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人物相互关系的一系列生活事件的发展过程。在小说创作中,作者的重要任务是塑造典型人物。因为它是反映生活的手段。典型人物性格的形成、发展是通过人物间的复杂关系以及从人物间的矛盾所产生的一系列生活事件中显露出来的,也就是通过情节表现出来的。因此,小说教学应重视分析故事情节。
2 小说教学不能忽视对环境描写的分析
环境是人物活动和故事发生发展的场所。特定的人物总是在特定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所以对小说环境描写的分析,也是理解人物形象的一个重要方面。例如《芦花荡》开头的环境描写不仅使我们感受到了战争年代环境的险恶,同时使我们也感受到了芦花荡自然环境的优美。这样美丽的国土,竟是被敌人践踏着,我们怎能不愤怒与抗争?于是就产生了“老头子”那样传奇式的英雄。
3 小说教学应引导学生学习作家描写人物方法
小说描写人物的方法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又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等。肖像描写虽然写的是人物的外表,但描写的目的决不止在于使读者了解人物的外在形象,而是要反映人物的思想性格。鲁迅的小说《故乡》中两次刻画了闰土的形象。少年闰土生气勃勃,机智勇敢,是一个项带银圈、手捏钢叉保卫瓜田的小英雄。二十年后的闰土却面目全非。这两处肖像描写通过鲜明的对比使读者感受到旧中国广大农民所经受的饥荒、苛税、兵、匪、官、绅的种种重压,感受到他们身心所忍受的无限的痛苦与摧残,更感受到作品所表达出的,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语言描写,指对人物对话和独白的描写。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应当切合他的身份、经历,反映他的思想感情。描写人物的语言,意在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塑造人物形象。
当然,在小说教学中绝不能机械地传授小说的文体知识。我们应当把这些知识融入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使学生易于理解、易于接受。我总结出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说书式。在讲解古代小说,尤其是章回小说时可采用说书式方法。例如教学《智取生辰纲》,我就采用这种方式,让学生作听众。教师讲述后也可以是学生作说书人,教师作听众。在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基础上,拓宽学生的眼界,让他们在古代小说的世界里畅游,何其悠哉!
第二,座谈式。即“茶馆”型、讨论型。学生可以通过座谈的形式提出自己学习尚不理解的问题,相互探讨,既可以采取由下而上,先分散后集中的方式,也可直接以班级为单位。例如,我在教《故乡》这篇课文时,引导学生围绕中心段质疑:“我”记忆中的故乡和现在的故乡有什么不同?这些变化反映了什么?闰土和杨二嫂为什么有这样大的变化?他们形象特征有什么典型性、代表性?“我”对未来的思索反映了作者当时怎样的思想状态?提出这些难以理解的问题后,引导学生分自学,小组讨论。首先个人发言,个个阐述自己的观点,然后相互之间展开争论,接着总结,最后是向大家汇报。
第三,读写式。整个教学过程中,把读写结合起来,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篇幅较长的小说,可编故事梗概、故事提纲。学生喜爱鲁滨逊、一丈青大娘、杜小康等人物,教师还可引导学生采用读写结合的方法,去试着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采用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同时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水平。
第四,辩论式。教师应事先将教材中的某一关键的问题的几个不同观点介绍给学生,要求学生在认真钻研课文的基础上,通过辨析,选择一种观点,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辩论。例如教学《杨修之死》时,我首先提出:杨修的死到底是什么原因?是他自己好耍小聪明、恃才放旷、不把曹操放在眼里以致招来杀身之祸?还是曹操奸诈多疑、心胸狭窄、嫉妒人才而决心铲除杨修?然后让学生认真钻研课文,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一种观点,然后各方展开了唇舌之战,各自阐明自己的观点和立论的根据,有时他们还反问对方。最后,教师根据各方辩论的情况予以公正的评判,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促使学生深入钻研课文,也有利于辨析能力、表达能力的锻炼和提高。
总之,小说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们应发挥小说的有利因素,把小说教学当作改革常规课堂教学的突破口,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小说、理解小说、分析小说。在实际教学当中,根据教材不同特点和学生对作品的不同理解,设计出各种各样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提高语文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