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非直属附属医院研究文献定量分析

来源 :右江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jiangfashi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用数据揭示近20年医学院校非直属附属医院研究工作的宏观特點与发展趋势,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方法利用定量分析方法,以国内1997~2017年间公开发表的有关非直属附属医院研究的文献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文献的发表时间、来源、作者、研究单位、资助情况、引用情况、研究主题等各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目前对非直属附属医院的研究在成果总量上达到一定的量级,在研究的广度上也基本涵盖主要的研究主题,研究的活跃程度也较高,核心期刊已经形成,研究多以团队合作为主,研究单位在中国东西部地区均有分布,非直属附属医院的建设正处在稳定持续的推进中。结论非直属附属医院的研究从宏观的医院建设逐步向医学教育的临床教学、教学管理、教学质量、师资建设等具体方面深入,但研究的深度、国家层面的投入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
  【关键词】医学院校;非直属附属医院;定量分析
  中图分类号:G250.252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9.01.016
  医院是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的重要基地,医院的数量及水平与医学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密切相关[1]。随着医学院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医学教育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为了解决临床教学资源紧缺问题,医学院校充分利用本地与周边地区的优质临床教学资源,先后建立非直属附属医院作为医学院校教学资源的必要补充,成为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利用定量分析法针对近20年发表有关非直属附属医院研究的文献进行分析,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讨论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本研究以1997~2017年20年间所发表的有关非直属附属医院研究的文献作为研究对象,以中国知网为主要文献来源,分别对篇名中包含非直属附属医院的文献进行搜索,检索条件:篇名=“非直属附属医院”或者“非直管附属医院”或者“非隶属附属医院”或者“非大学附属医院”(精确匹配);数据库: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以及会议论文三大文献库;检索时间:2018年4月10日。并以维普、万方作为文献检索的补充来源。共检索到相关文献208篇,再经过人工筛选,删除重复文献9篇,无效文献6篇,最终得到有效文献193篇。
  1.2统计分析
  利用Excel对这些文献数据进行量化统计分析,并根据统计结果分析当前非直属附属医院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2结果
  2.1文献量及发表时间分析
  图1所示为20年间(1997~2017年)发表的有关非直属附属医院研究的文献的统计柱状图。由图1可知在1997~2006年间发文量较少,总共发文仅19篇,每年发表的文献篇数少于5篇,甚至在1997年、2004年只有一篇相关的文献发表。2007年开始文献数量处在快速上升状态,每年的文献量基本超过10篇,到2010年的文献数量超过20篇,并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均维持在较高水平,到2012年达到一个高数,该年发表的文献数量为23篇。
  2.2  文献来源分析
  搜索得到的193篇有效文献中包含期刊论文186篇,会议论文3篇,学位论文4篇,各类文献所占百分比如图2所示。186篇期刊论文分别发表于88种刊物,其中发表3篇及以上的刊物统计情况见表1。发表3篇及以上的论文数共有19本期刊,这19本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总数为101篇,占总期刊论文数的54.30%。
  2.3文献著者分析
  2.3.1核心作者分析
  非直属附属医院研究的189篇文献出自425名作者,其中有1位作者发表7篇,有1位作者发表4篇,有5位作者发表3篇,有10位作者发表2篇,发表2篇及以上论文的作者数为17人,仅占总作者数的4%。将发表2篇及以上论文的作者视为核心作者,结果见表2。
  2.3.2著者合作情况分析
  论文合著是科学技术研究中的普遍现象,也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合作研究可以发挥群体智力和优势,在知识结构方面取长补短[2]。189篇关于非直属附属医院研究的论文中(剔除学位论文数),1篇为9人合著,4篇为8人合著,8篇为7人合著,9篇为6人合著,25篇为5人合著,25篇为4人合著,42篇为3人合著,32篇为2人合著的,其余43篇为1人著作。由图3可以看出,非直属附属医院的研究多以团队合作为主,合作率77%(146/189),2~5人合著的为主,占总量的65%。
  2.4研究单位分布情况
  193篇论文分布在我国部分省市(不含港、澳、台)的119个单位,其中发文3篇以上的18个单位共发表论文107篇,占全部论文的55.44%(107/193),具体见表3。由此可以看出,南方医科大学、温州医学院、广西医科大学等18个单位是我国非直属附属医院研究的主要单位。名列前7位的研究单位均为医学院校,这与7所大学拥有较多的非直属附属医院有很大的关系。
  2.5基金资助情况分析
  基金资助是当代科学研究的一个显著特征,基金的资助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国家和地方对该研究方向的重视程度及投入情况。本文将基金的资助等级划分为国家级及教育部级、省级、校级三个层次,对189篇论文(剔除学位论文4篇)的资助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见图4。由图4可见,189篇论文中有49篇受到资助,占总量的25.9%(49/189),其余74.1%的论文未得到任何资助。在受到资助的论文中,95.9%(47/49)是省级及校级资助,仅有4.1%(2/49)受到国家级教育部级的资助。
  2.6文献引用情况分析
  193篇文献累积被引用486次,篇均被引用2.52次,单篇最高引用45次(宿宝贵发表于《中国高等医学教育》“关于加强对医学院校非直属附属医院建设的几点思考”),其中被引用10次及以上、5次及以上与1次及以上的文献数据统计见表4。由表4可以发现,引用1次以上的文献篇数达到108篇,占总文献量的5596%,说明大部分文献得到同行的阅读和参考。   2.7研究主题分析
  通过对文獻的标题及摘要的阅读分析,统计结果显示非直属附属医院的研究主题分为医院建设、临床教学、教学管理、教学质量、质量监控、师资建设、科研建设、合作机制、研究生工作9大类,相应的文献篇数及所占比例见表5。
  3讨论
  通过对近20年非直属附属医院研究文献的定量分析发现,在2006年以前非直属附属医院的研究活动不够活跃,还在起步阶段,而2006年后,我国对非直属附属医院的研究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这与目前我国系统性开展高校的水平评估、专业认证、审核评估有很大的关系,尤其是随着医学教育的大众化与产业化的发展,教育部、各省教育厅与高校越来越重视非直属附属医院和直属附属医院临床教学同质化建设,非直属附属医院无论是理论教学、临床见习、教学查房及教研室建设与教学管理等方面,均应与直属附属医院同质化发展,保证教学质量。
  期刊论文是当前非直属附属医院研究成果的主要发表形式,同时该研究方向得到了部分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关注,相比一般的期刊论文,研究生学位论文所做的研究工作往往更加完整与深入,说明该方向研究逐渐向纵深发展[3]。国内非直属附属医院研究的论文主要集中在《中国高等医学教育》《西北医学教育》《中华医学教育杂志》《卫生职业教育》等19种刊物上,这19种刊物可以说是非直属附属医院研究论文的核心期刊。而且进一步定性分析发现,发表非直属附属医院研究论文的88种刊物中很大部分为医学教育类、医药卫生类的刊物。由此可见,目前有关非直属附属医院的研究成果专业性比较强。
  通过文献著者分析发现,非直属附属医院学术论文的核心作者多为从事医学教育管理、临床教学的工作人员,研究大部分以团队合作为主,这说明非直属附属医院的研究工作量大,需要多学科知识背景的研究。
  在资金资助方面,目前非直属附属医院的研究工作大多数未受到任何资助,而省级单位(省下属教育厅)与学校为该方向研究的主要资助来源,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该研究方向尚未得到国家层面的重视,而省级单位(省下属教育厅)与学校对此领域比较关注[3]。
  通过研究主题分析还发现,1997~2006年之间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医院建设、教学质量方面,2007~2017年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临床教学、教学管理、医院建设、教学质量、师资建设方面,这说明非直属附属医院的研究已经从宏观的医院建设逐步向医学教育的临床教学、教学管理、教学质量、师资建设等具体方面深入,并越来越注重临床教学质量[4]。2007年以后,对非直属附属医院的科研建设、校院合作机制、研究生工作各有7篇文献,这说明非直属附属医院的研究主题越来越广泛。
  总之,目前对非直属附属医院的研究在成果总量上达到一定的量级,在研究的广度上也基本涵盖主要的研究主题,研究的活跃程度也较高,核心期刊已经形成,研究多以团队合作为主,研究单位在中国东西部地区均有分布,非直属附属医院的建设正处在稳定持续的推进中,研究方向从宏观的医院建设逐步向医学教育的临床教学、教学管理、教学质量、师资建设等具体方面深入[5],但研究的深度、国家层面的投入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
  参考文献
  [1]王长青,季晓辉,王锦帆.加强非直属附属医院教学质量监控的实践与成效[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5):84-85.
  [2]安敏,于晓斐.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研究文献定量分析[J].教学研究,2008,31(2):114-117.
  [3]陆静静,钟伟红.高校学生评教指标体系研究文献定量分析[J].安微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3(1):86-89.
  [4]陈戈.医学院校非直属附属医院临床教学质量影响因素的调查及对策研究[D].重庆:重庆医科大学,2011.
  [5]陈戈,吴小翎.国内非直属附属医院研究文献分析[J].重庆医学,2011,40(16):1656-1657.
  (收稿日期:2018-11-23修回日期:2018-12-19)
  (编辑:潘明志)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改良眼镜对白内障术后出院患者自滴眼药液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白内障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拳式法自滴滴眼液,观察组采用自制改良眼镜自滴滴眼液,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自滴滴眼液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和满意度。结果患者出院后自滴眼药液依从率、满意率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和排除标准神志清醒、意识清晰
期刊
摘要: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0Cr17Ni7A1不锈钢洛氏硬度的影响。将0Cr17Ni7A1不锈钢调整处理后冷却到15℃以下进行深冷处理,并保证调整处理和深冷处理的时间间隔小于1h,可以降低组织的奥氏体稳定化程度,使其转变为马氏体组织,从而提高材料的洛氏硬度。经固溶处理一调整处理一深冷处理一时效处理,可以明显提高0Cr17Ni7A1不锈钢的洛氏硬度,为44-47,符合稳定使用标准的要求。  关键词:过
期刊
为进一步适应现代化期刊的发展要求,缩短出版周期,提高学术研究时效性,增加载文量,更好地为作者和读者服务,經主管部门同意并报广西壮族自治区新闻出版广电局批准,本刊自2019年1月份起由双月刊变更为月刊,每月28日出版。  变更刊期后办刊宗旨不变,“学术质量”始终是本刊的追求。本刊对基础研究类、国家课题、博士、教授的优质稿件一经审稿通过给予绿色通道快速发表。热忱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赐稿。  敬请本刊编
期刊
【关键词】健康中国;临床医学;订单定向;人才培养;实践与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BDOI:10.3969/j.issn.1003-1383.2021.02.018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实现人民健康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从总体战略、具体内容到保障措施都有明确的阐述。《纲要》强调,要遵循以农村和基层为重点,推动健康领域基本公
期刊
【摘要】 目的 研究中医全科慢性病管理模式(TCM-CDGP)对痛风伴高尿酸血症老年患者的作用。  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沙河街、沙东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124例,按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膳食指导与宣教随访,间歇期予别嘌醇治疗,急性期予塞来昔布治疗。而观察组给予TCM-CDGP干预,间歇期不予药物治疗,急性期予塞来昔布
期刊
【关键词】 成人;骨性Ⅱ类错牙合;矫治;掩饰性治疗;极限   中图分类号:R783.5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20.02.012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口腔疾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对美的追求亦日益提高,因美观意识不断提高,寻求正畸治疗的成人患者也越来越多。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错牙合畸形,该类错牙合往往还伴有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討系统性膀胱功能锻炼路径对宫颈癌根治术后膀胱功能康复的影响。  方法 选2018年4月至2019年10月在妇科行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按宫颈癌根治术后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按照系统性膀胱功能锻炼路径进行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术前3 d、术后14 d膀胱排尿功能(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排尿量、残余尿量)和储尿功能(膀胱最大容量、
期刊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系统性红斑狼疮;生物标志物   中图分类号:R593.24+1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9.07.015   人类基因组有超过30亿个碱基对,其中大约包含有20 000个蛋白质编码基因,仅约占人类基因组的1.5%,非蛋白质编码基因占人类基因组的98.5%,ENCODE项目研究发现至少80%的人类基因组被转录成
期刊
【关键词】睾丸扭转;坏死;误诊  中图分类号:R697+.22文献标志码:B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9.01.021  睾丸扭转多见于18岁以下的青少年,根据典型的症状和体征容易诊断,不典型者难以鉴别,易被误诊误治,可造成睾丸坏死而被切除,从而给患者身心带来终生的损害。因此尽早正确诊断,及时手术探查,能提高睾丸存活率。我院从2000年至2017年共收住睾丸扭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无栓病房建立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患肢肿胀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抽取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的300例下肢骨折患者设为对照组,按照下肢骨折围手术护理常规实施护理;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的30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建立无栓病房及管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7天患肢肿胀的疗效及入院时、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患肢周径和疼痛状况。结果术后第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