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课多媒体运用的误区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4maj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化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出现,以其巨大的容量、更丰富的表现形式、更直观的感受迅速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一些公开课、观摩课、优质课中语文教师们纷纷加以应用,多媒体课件以极其完美的教学手段,无可挑剔的教学效果,大大地拓宽了语文教学的天地,多媒体课件渐渐成了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形式。于是乎,有很多语文教师为此走向了极端,认为在语文教学中非用多媒体教学不可了,从而使语文教学由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以下是笔者对语文多媒体教学误区以及解决对策的分析。
  误区之一:为课件而课件。教师往往抱着“到了多媒体教室上的课就得符合新课程、新课改”的心理,强拉硬扯地将多媒体拖进自己的课堂中,一些并不适用于多媒体教学的课程也运用于教学实际中。有位教师在教学舒婷的《致橡树》一诗时,就将《梁祝》中的“化蝶”一曲引入课堂。尽管“化蝶”与《致橡树》都涉及到爱情这一相同的题材,但《致橡树》重在表现一种现代的爱情观,即木棉(女性)在橡树(男性)面前的独立和自尊;而缠绵悱恻的“化蝶”则表现了古人在追求自由爱情而不得那种无奈和伤感。这样一比较,两者主题相差甚远。在现有语文教学实际中,类似这样的例子并不鲜见。教师往往出于狭隘的功利性目的,运用多媒体教学来迎合时尚,而全然不顾所选乐曲、音像资料等是否与课文的主题合拍,所用图片、图景是否真正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这样生搬硬拉,光怪陆离的多媒体教学只能使自己的课堂徒增无效信息,过分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这不仅不能促进自己的语文教学,反而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
  误区之二:不切实际的“拿来”。目前,真正能利用计算机制作课件上课的语文教师并不多。在这种情形下,教师想借助多媒体来辅助自己的教学,那怎么办呢?当然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将别人已制作好的课件“拿来”。现在市场上、互联网上类似的课件琳琅满目,只要利用Google、Baidu搜索引掣上网搜索自然可唾手而得。凭心而论,现在是多媒体辅助教学起步的初级阶段,能主动拿来,应该是值得肯定的。问题的关键是有些教师对制作课件缺乏必要的认识,认为只要是课件都能为自己的课堂教学增光添色。殊不知一个成功的课件往往是制作者在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分析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其教学理念、教学环节安排等诸多因素设计制作而成的,它不可避免地凝聚着制作者的教学习惯、教学思想、教学风格,以及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语文水平的认识等主观因素,从这个角度而言,课件是富有个性的,是不能随意移植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所面对的对象不同、所在的地区不同、所任教的学校也不同,这样所教的内容、流程也理应有所不同。如果忽视了这一点,盲目拿来的结果只能是造成自己的课堂机械、僵化,缺乏个性,这对自己的教学是毫无帮助的,对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也是没有好处的。
  面对这些误区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对于初中语文多媒体教学的误区解决对策和实践探索,笔者认为必须认清:
  1 多媒体其实是一种工具
  利用多媒体教学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与教学实际的关系,不能盲目、一味的利用多媒体来哗众取宠,迎合时尚,只满足个人的喜好而完全不顾及学生的学习实际,这是毫无用处的。
  2 多媒体只是教学的一种手段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而教学手段是为实现目的服务的,因此,制作课件时,既要进行如何用的思考,更要进行怎样用的思索。同时还要注意多媒体与主媒体的关系:课件是多媒体,课本是主媒体,课件的根据是学生所用的课本,我们必须以《语文课程新标准》为主,以课本内容为主,不能不顾教学实际而运用多媒体来进行教学。
  3 要弄清电脑与人脑的关系
  两者的关系为:人脑为主,电脑为辅。人脑决定电脑,电脑多媒体的使用,要掌握得适时、适量、适度,力求科学、合理、有效,对所用的课件要作合理的选择,要选那些能真正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课件来上,同时更要发挥教师的个人魅力,以个人的人格去影响人,这或许给学生的帮助会更大。
  4 不可盲目、一味地依赖多媒体
  不是每一堂课运用了多媒体就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多媒体的运用还是有一定局限性的,学生的“双基”在多媒体面前是很难能提高的,而初中阶段学生的“双基”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学生语文能力要增强更是谈何容易,只有选准初中语文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最佳结合点,才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关键。
  苏霍姆林斯基曾讲:认识本身就是一个激发生动的、不可熄灭的兴趣的最令人赞叹、惊奇的奇异过程。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一切学习活动包括语文学习活动在内都应该有浓厚的兴趣伴随。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上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只要认真去研究、敏锐地捕捉,我们就会拥有多种激发语文学习兴趣的手段和方法。只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正确、合理地利用好多媒体,那么,摆脱那种以知识灌输为能事或以支离破碎肢解教材为乐事的课堂教学状况,是指日可待的。相信语文的教与学必将会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其他文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要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人文精神的内涵,作为教师应改变教学观、质量观、人才观和价值观。如何培养初中生的人文素养,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到中学物理教学中去,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1 什么是人文素养  理解“人文素养”的含义,“人文”,是指“人文科学
期刊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它是识字的主要途径,有利于提高识字质量;能够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提高听话、说话和作文的能力。阅读能力,对一个学生来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同时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一个重要素质。阅读能力的强弱,与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增长见识,以及培养自学能力等方面都有密切联系。小学生阅读能力提高了不但能够加强小学生在阅读中的情感体验,而且可以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形
期刊
在基层学校工作多年,通过自己的学习和实践,我认为作文的精批略改多评讲因为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往往比作文前的指导更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1 精批略改  “精批”并非就是一味地“多改”,而是尽可能地找出学生作文中的优点和问题,给予恰当的奖赏、指导、点拨,“改”的工作尽量交给学生去做。这样就可以比较好地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他们愿意去改、能够去改。  1.1 要有启发性。这样的批改不会满
期刊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好英语的关键。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兴趣中学习,会轻松学会知识,会学到更多,学得更好。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轻松学好英语呢?我认为各位同仁应学习和认识以下几点:  1 教师应采取多样的教学方式,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们在“学中玩,玩中学”。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加入一些游戏,让学习更活跃,让孩子在各种游戏中慢慢学习知识。我们可以把
期刊
【摘 要】 针对当前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的关系,以及在当前情况下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教学关系提出一些个人见解。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 传统教学 教师 学生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电脑的广泛普及,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许多学校已得到广泛运用。就我们学校实际情况来讲,现在有五个多媒体教室,可以完全满足现在的教学要求。但是,在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角度入手,
期刊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的内容、方法、场地不失时机地渗透美育,可以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使他们在愉悦的情境之中轻松地全面地认识物理规律、掌握并能正确地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对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挖掘课本美育素材,展现美  新编初中物理课本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工具,它不仅注重传授本学科知识的功能,而且在编写的思想、体系、
期刊
【摘 要】 本文用密度泛函方法在B3LYP/6-31G (d,p)水平下第一次研究了环十肽与利胆醇对映体的包接作用,对利胆醇进入环十肽洞穴的几乎所有可能的位置都考虑了,从而得出了它们的最稳定的包合物结构。从优化后的结构和结合能可以看出CDP/S-PP比CDP/R-PP更稳定。计算结果表明环肽是一种很好的能与手性小分子形成包合物的主体分子。  手性识别是化学领域中最富有吸引力的现象之一。它在分析化学
期刊
探究式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注重激发学生的积极活动,在使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发展他们的各种能力。探究式教学法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获取知识,揭示知识本质和规律的能力,学习探讨问题的科学方法,鼓励创新精神。  1 诱导型探究式教学  这种探究式教学的全过程是在教师的诱导下层层深入,最终让学生自己获得正确的知识和技能。例如:“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一节的教学过程是:  1.1
期刊
所谓创新,不是搞发明创造,而是“在真实而精确的积累前人既知的基础上对未知王国的拓展,是人类文明质的飞跃和人生境界的巨大升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虽说有诸多方面,但我认为最为关键的是想象力的培养。结合个人教学经验,我从诱发想象力入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 提供想象机会  1.1 巧用插图。语文课本中有许多丰富多采的插图,学生特别爱看,老师可以通过插图启发想象。如:有人或动物的插图可以让学生根据
期刊
因为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所以,它能提供理想的教学环境。在数学课堂中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变“苦学”为“乐学”,营造一种生动活泼,主动获取知识的氛围,使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学好数学。  1 所提供的多样外部刺激,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获得与保持  多媒体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动手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的听老师讲课强得多。信息和知识是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