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在金色大厅走向大同

来源 :音乐周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gxi2xjp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人们首先要发现自身之美,懂得欣赏自己所创造的美;要包容和欣赏别人所创造的美;然后再到相互欣赏赞美;最后达到一致融合,实现理想中的大同美。费孝通老先生这16字箴言,在我看来正是对这些年中国音乐走向世界的完美阐释。
  
  各美其美
  
  维也纳,似乎每一丝空气里都弥漫着奥匈帝国的音符浪漫;似乎每一个奥地利人血液里都汩汩地流淌着巴洛克时代的旋律华彩。他们有他们满城折伏炫耀的资本,我们也有让他们惊艳的“绝活”。2000年2月6日,是我永远也忘不了的日子,那时中国广播民族乐团第一次站在维也纳的金色大厅把中国民族交响音乐传向世界。通过这次和2001年的成功交流,中国音乐渐渐打开了通向西方的大门。2002年,外国有报纸说:“中国的音乐很好,但乐团的乐器太差”。这话虽然让人很窝火,但仔细想来:能够让傲气恨不得写在脸上的德奥观众接受中国音乐就是第一步的成功,推广民族音乐和推介国人作品也不妨迂回前行——你们觉得你们国家的乐器和乐团最好,我们就用你们的最好的乐团来演奏中国最好的音乐。从2003—2008年,我先后与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民族交响乐团、奥地利国家音乐家交响乐团、萨尔斯堡莫扎特交响乐团、格拉兹交响乐团和捷克国家交响乐团合作演奏了中国作曲家的经典作品。这期间的演出、排练对于我和这些乐团都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沟通和交流。
  


  通过以上的数年磨合,这些国外乐团已经开始考虑在他们的定期音乐会中演奏中国作曲家的作品了。在此后的中国新年音乐会上,我还与国外乐团合作,为维也纳的观众带去了京剧、豫剧、沪剧和蒙古长调等极具地方特色的中国戏曲精粹,同时还特别推介马头琴、四胡、二胡等个性鲜明的民族器乐与奥地利的乐团合作。尤其是2008年邓建栋二胡与捷克国家乐团的专场音乐会,更是中国弦乐器给奥地利人的又一次震撼。
  2009年的演出对我来说意义非凡,压力自然也大于往年。经过9年的积淀,我们迎来了10年的爆发,更准确地说是一次全面的回归——用我国的一支省级乐团,特色鲜明的为维也纳的音乐观众讲述中国自己的“故事”。尽管在这个世界一流舞台上,吉林省交响乐团的乐器和演奏技艺仍有差距,但东北地域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也塑造出了乐团自我的文化气质和演奏风格;乐团演奏的这些作品里蕴含着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和艺术瑰宝,这些无与伦比的优势,使得吉林乐团的演奏状态淋漓自信;这些鲜活的北国作品,唱奏着泱泱大国的民族自豪和勇气。我国幅员辽阔,少数民族多,各个地方的地域性文化异彩纷呈。目前有些乐团以演奏德、奥等国外经典的作品为荣的状况应该有所转变,这其实只是基础,不是发展目的。要想更好地发展,乐团应该有自己的东西,多从民族和地域的特色出发,乐团的发掘潜力和发展空间会更大。
  “各美其美”,各个民族弘扬自己优美的文化传统。“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句话言犹在耳,只是我们应该不
  懈地把“民族”二字的外延扩展和延伸。
  
  美美与共
  
  2005年的新年音乐会上,我与奥地利萨尔斯堡莫扎特交响乐团合作演绎中国作曲家优秀作品。在排练这场音乐会的压轴作品——作曲家郭文景创作编写的交响曲《祖国》时,我总是觉得他们演奏的不尽如人意。这部作品吸收了国歌的旋律特色,并在变奏中加入了新疆、西藏的地域音调,气势磅礴而又极端赋予内心的激动情感。该怎么跟外国乐手阐释音乐的内在蕴意呢?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仔细思量过程中,这首能打动中国人心灵、引起万千游子共鸣的古诗句徘徊在我的脑海。“这是一种爱!一种对祖国母亲的热爱和颂扬!演奏它的情绪就像你们演奏斯美塔纳《我的祖国》一样,但你们却少了对母亲的感情”。音乐真的是太神奇了!这样的解释让乐团一下找到了感觉,我甚至能感受到乐团在跟我一起呼吸的声音和极其崇敬的眼神,他们深情的演奏感动了我,那正是我期望的演奏效果!
  “美美与共”,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优秀文化是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包容的;大家对“美好事物”认知的取向也是一致的。作为一个有民族责任感的指挥,对目前国内乐团热衷于演出国外曲目,而国内很多优秀作品只能无奈地“躺”在作曲家抽屉里的状况,我深感痛惜。正因如此,10年来我坚持不懈地将中国优秀的作品带到国外、“讲”给外国乐团、让外国人接触它、理解它、爱上它!作为一个有强烈民族意识的指挥,10年来我亲自见证了“维也纳中国新年音乐会”走上奥地利的音乐圣殿,渐渐立稳脚跟:西方观众对中国音乐的认识,正逐步深入。从一开始对中国乐器音色的惊奇,到更加纯粹地欣赏中国乐曲的表现力;从玩味传统的中国民族小调,到认真领悟当代中国作曲家结构宏大的作品。
  
  美人之美
  
  西方听众到底爱听什么样的音乐?作曲技法难度大的?其实不然,我感觉他们更喜欢旋律优美和有创作深度的作品。公平地说,如今国内作曲家无论在配器复调、曲式结构、创作技法等方面都不逊色于国外作曲家。但为什么中国作品被国外乐团演奏的几率并不高呢?排练中,我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形:乐手们在开始演奏中国作品时,经常会向我竖起大拇指——这作品很棒!但继续下去,就会有人开始皱眉头了——他们经常会感到有些中国作品的连接有些奇怪,譬如有些和声已经很完美了,但突然出现为了变化而变化声音那么几小节。就像北京四合院旁边赫然竖起的摩天大楼一样,似乎缺少一些文化传承上的铺垫和过渡。毕竟,作品要在世界舞台上流通还是要遵照一定的“规范”和“国际标准”的。中国作曲家和演奏家与同时代的国外作曲家和演奏家本身的差异并不在于作品和演奏家的演奏水平,我们的演奏技术甚至好过同年龄的国外艺术家,但我觉得就是缺少了那么一点点他们很重视很讲究的东西,这也是一直以来我在总结思考和学习的内容。
  反过来说,德奥音乐家固执坚持地演出经典作品也留给了中国作曲家和艺术家足够的空间。在维也纳的节目单上,现代派作品只占演出的很小一部分,甚至只有一支曲目,那么我们是否也可以通过弘扬自己的民族文化,用本土音乐做到扬长避短。另外,国外音乐家在得到了足够尊重和礼遇的同时,表现出的充分的职业意识也很值得国内乐手学习和借鉴。他们通常都会在排练前至少半个小时到达排练现场,排练中遇到的问题,一定会在当天、最晚第二个排练全部解决。
  “美人之美”,我们也必须学会把别人的优秀传统和文化拿过来。一次演出闲暇,漫步多瑙河边,驻足静静地观看河水缓缓流经维也纳城,两岸的绿树和点点河面的帆影,不时地几只水鸟低低掠过。——多瑙河,这就是满溢着诗意和乐音的多瑙河!河水轻轻地流淌,水面泛着波澜。看着,看着,不由心中一震:这无数的浪花,有哪一朵是一样的呢,又有哪一朵不是旖旎纷呈的呢?我想正是这朵朵迥异的涡漩,才卷涌出多瑙河的铺陈画卷。
其他文献
为纪念中国音协管乐学会成立四周年,学会日前在北京召开了第三届年会。笔者应学会主席、解放军军乐团团长于海邀请,出席了在解放军军乐厅举办的“解放军军乐团2008乐队汇报音乐会”。  音乐会首先由青年指挥家张海峰指挥解放军军乐团一队交响管乐队演出了指定曲目《飞溅的火花》,作品系比利时新时代作曲家汤姆·德·黑斯为庆祝比利时托克莫斯特音乐会号角乐团成立115周年而作,是一首庄严恢弘而又充满青春活力,展现管乐
期刊
                                     
期刊
“连续10年了。能给读者讲讲这10年中,每年您指挥维也纳中国新年音乐会最难忘的故事吗?”  “我的故事?那得让我好好想想……”坐在我对面的彭家鹏一改平素的潇洒直率,一下子腼腆起来,脸上写满了歉意。  心中多少有些窃喜——这是我第一次真正“问住”这位健谈的指挥家。以往的采访中,他打开的话匣子往往有些收不住,而且做出的回答常常都会出乎意料的精准、完善。心中又多少有些讶异——讲自己的故事有这么难吗?  
期刊
谭盾,中国80年代初“新潮音乐”发端无法绕过的名字。1983年,他以《风雅颂》赢得德国德累斯顿Weber国际作曲大奖,那是1949年以后,中国作曲家首次在国际比赛上获奖。20余年后,“新潮”之风渐劲,普通人对其感觉也从陌生疏远、惊诧排斥,到见怪不怪习以为常,大众音乐审美产生了渐变,理解、宽容、接纳,一个漫长的过程;而那一群“新潮”先锋斗士,至今还在引领风向,勇敢的心,不可磨灭。      “当时较
期刊
书林碟海    弹指之间  作者: 潘尚文 编著  出版社: 吉林出版社  在这本书里,作者以多年的吉他弹奏经历,列举了许多流行歌曲的吉他弹奏方法,60篇循序渐进的单元内容与近500页的技巧练习,在选曲上,除了大家较熟悉的国语流行歌曲外,又加上一些经典的西洋歌曲,配合技巧的解说做适度的编排。    黄源澧与音乐家摇篮  作者:黄远渝编著  出版社: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父亲是一位极其低调的人,若不
期刊
心 语    古有“诗庄词媚”的说法。这个“媚”字尽管含义多重(主义空灵的意境),却也道出了歌词要“美”的文体特质。  也许有人会说,歌词的文体特质应当为“俗”,怎么变成了“美”呢?是的,歌词的文体特质是俗而非美,但这只是表层上的理解,从内核上看,歌词的文体特质是“美”而非“俗”。因为所有的艺术创作(作品)都在审美而非审俗。歌词作为普泛艺术,更要求创作主体在俗中审美,而非把审美变成审俗。  当下词
期刊
从未想到过,作为一个笛乐圈外人,自己有一天会和俞先生的笛乐场域如此接近,而就在1月10日14:30正式开演“远方的思念”的若干小时中,笔者在花团锦簇、墨香存留的上音学术厅音乐会现场不断地聆听、感受、观摩,深深感动于俞先生的笛乐及其人文意义。  窗外寒冬里的腊梅吐露着浓烈的芬芳,应和着窗内火热心肠的人们,来自全国、世界的脚步和颗颗热爱笛乐艺术、尊敬笛乐大师的心灵,遍及着老、中、青、少四代人。台上与台
期刊
对 话    作为黄埔海关的一名行业员工,陈凌宙的工作很难与音乐搭边。但作为一名业余的歌曲创作者,这份工作又给了陈凌宙太多的灵感。不久前,陈凌宙的作品《飞翔吧,友谊之鸟》在感动奥运精彩瞬间——2008奥运原创歌曲、歌词大赛中获得一等奖。进京领奖的陈凌宙谈起自己的创作之路,感慨颇多。    陈凌宙生长在一个充满音乐的家庭,从小喜欢音乐既是遗传也因耳濡目染。“那时家里定期会举办家庭音乐会,二姐演奏秦琴
期刊
时光飞逝、光阴似箭,一代笛艺大师俞逊发已经离开我们三年了,在这三年里,每当笛友们聚在一起吹笛赏乐时,“俞逊发”这个名字总是大家谈论的焦点。大家追忆他那出神入化的技艺;欣赏他那勇于探索创新、对笛乐孜孜不倦的精神;敬重他那真诚坦荡、朴实无华的高尚品格……在这特殊的日子里,大家用笛声寄托思念,让美妙的笛音飘向远方。  1月10日,由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主办,上海中华笛文化研究所、江南笛文化研究院、笛友之家
期刊
读《文汇报》12月10日第9版的《交响乐委约创作陷入试验田困境》一文,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  在我看来,无论从资金的投入力度、管理的规范程度等方面而言,中国健康、规范的委约创作制度还没有真正开始。但是,传媒已经开始对少数被委约方及其委约作品发出“疲于应付灵感少”、“玩弄技术难动人”的批评之声。  仅就我个人近十年的观察而言,中国目前的“委约创作”主要有这么几条路径:其一、东部沿海特别是京、沪、穗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