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3-6岁是幼儿发展的关键期,也是一个人形成基本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需要老师注重对学生品格的培养。品格教育是现在社会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幼儿品格教育应该摆在首位,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幼儿的品格教育不仅需要老师的努力,更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家园共育,形成合力,才能更好的促进幼儿的品格发展。
关键词:幼儿;品格教育;家园共育;建议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9-292
一、品格教育的意义
(一)含义
品格教育是指对孩子未来在他自己和社会生存有帮助的教育。品格教育的内容包括道德认知发展,良好习惯养成,社会情感教育等方面,希望孩子们能获得自由、诚实、正义、尊敬等品质。
(二)幼儿品格教育的意义
品德自古以来就被重视,古时《大学》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现如今,习主席多次强调,“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学前教育是幼儿培养良好品德的基础,也是幼儿形成品德的关键期。所以,幼儿园的品格教育对幼儿发展有极为关键的作用。
二、家园共育
家园共育是指家长和幼儿园为了共同的教育目标而形成的教育合力。幼儿的成长生活环境基本就是家庭和幼儿园。在上幼儿园以前,孩子就已经形成了一些习惯和品质,在幼儿园时,幼儿园会对幼儿提出全面、科学的教育目标,教师根据幼儿个体差异,再提出不同的教育要求。幼儿园、教师提出的教育目标可能有时和家长的教育方向有所不同,这时候家长的支持与理解对幼儿园、老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一)家园共育是幼儿品格形成的垫脚石
对于小班孩子来说,主要的是要培养孩子们的行为习惯。这是我带的第一个小班,我发现,我们班的孩子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就是挑食。有的孩子不吃水果,有的孩子不吃稀饭,有的孩子不喝牛奶,还有的孩子不吃菜,只吃白饭。但是面对这些孩子的家长时,我发现家长们的对待孩子挑食的态度有些不一样。小顺和其他孩子有点不太一样,自己的想法不太能用语言表达出来,同时他对于自己不吃东西很执着。刚来幼儿园的时候,他几乎拒绝任何食物,最多中午吃饭的时候吃一点当天的菜。不吃肉,也不吃米饭。孩子们现阶段正在长身体,像他这样什么都不吃,对身体发育也不好。于是,我们和他的妈妈进行了沟通。我们了解到,宝贝在家也有些挑食,只吃自己喜欢的,在家也是不怎么吃米饭,除了熬得很烂的粥会吃一点。后来才知道,他回家以后还会在家里吃饭,家里的桌子上也只会出现他喜欢的食物。同样挑食的孩子,家长的态度和处理方式不同,孩子的变化有很明显的不同。
(二)家园一致才能促进幼儿成长
孩子的成长中,参与孩子成长的人的想法和目标或多或少有些不同,尤其是老师和家长,在某些方面的目标会存在差异。但是,只有共同一致的目标才能促进幼儿的成长。小班的孩子在上幼儿园以前,很少有孩子每天会按照固定的时间作息,日常生活也随时有人照顾。到了上幼儿园时,尿裤子尿床就是很常见的事情了。但是好的习惯必须现在开始培养。家长也非常支持,和我们一起为了孩子的习惯努力。后来,孩子不再尿床了,也会在想要大便的时候告诉老师,然后去厕所解决,而不是像以前一样,直接蹲下拉裤子上。看到孩子的进步,我们都非常开心。
三、关于家园共育的建议
(一)老师方面
1.构建家园桥梁,给出实际建议。
幼兒在进入幼儿园时,就已经形成了部分的品格,他们所展现的,不仅是自己的品格,更是整个家庭的品格。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是模仿学习,所以父母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但是每个家庭的生活环境、受教程度都是不一样的,不能要求所有家庭都一样。老师需要多与家长沟通,建立互动的桥梁,形成共同教育目标。只有老师和家长有共同的教育目标,朝着同样的方向努力,才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方面切入,给家长实际的建议。
2.将品格教育渗透在活动中。
教育是一个长期坚持才会看到结果的事情,尤其是品格教育,更是一个一生都需要的事情。老师在日常的一日活动、区域活动中渗透品德教育比专门给孩子们讲品德更有效果,更让孩子们深刻。佑佑是个聪明活泼的孩子,做事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在管理自己方面稍微差一点,经常上一秒刚刚答应了我要改正,要坚持,下一秒又是原来的样子了。有一次,在他犯了错误以后,我给他讲了《狼来了》的故事,并告诉他做人要言而有信,要说到做到,不然以后就没有人再信任你了。这一次之后,我发现,虽然他还是会经常管不住自己,但是和以前相比,他有很大的进步。在日常活动中,开展区域活动时,也是一个很好的品德教育机会。在区域活动中,孩子们难免会发生争抢玩具、玩具到处乱放,结束以后不收玩具等事情。及时的教育能够让孩子们养成谦让、公平、物归原位的良好品质。
(二)家长方面
信任理解老师,支持老师的工作。
因为每个人生长的环境不一样,所以想法观念等肯定会有差异。在教育方面,家长和老师的教育目的肯定会遇到不同的时候。孩子的习惯一时纠正不过来没关系,可以慢慢纠正,逐渐加强,总有一天会达到目标的。但如果老师的教育得不到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孩子的习惯培养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比如,老师会要求孩子们自己的事情尽量自己做、自己穿衣服,穿鞋子,自己吃饭等。但有的家长可能会觉得孩子现在还小,不能自己做,家长就会代替孩子去完成吃饭,穿衣等事情。
幼儿园品格教育,对孩子的品格养成有很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幼儿园的教育需要,是社会向前发展的需要。为了孩子们的良好品德,希望家长和老师一起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李春兰. 浅谈幼儿园如何巧用实践活动开展品格教育[J]. 新课程.综合, 2019, 000(011):P.241-241.
关键词:幼儿;品格教育;家园共育;建议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9-292
一、品格教育的意义
(一)含义
品格教育是指对孩子未来在他自己和社会生存有帮助的教育。品格教育的内容包括道德认知发展,良好习惯养成,社会情感教育等方面,希望孩子们能获得自由、诚实、正义、尊敬等品质。
(二)幼儿品格教育的意义
品德自古以来就被重视,古时《大学》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现如今,习主席多次强调,“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学前教育是幼儿培养良好品德的基础,也是幼儿形成品德的关键期。所以,幼儿园的品格教育对幼儿发展有极为关键的作用。
二、家园共育
家园共育是指家长和幼儿园为了共同的教育目标而形成的教育合力。幼儿的成长生活环境基本就是家庭和幼儿园。在上幼儿园以前,孩子就已经形成了一些习惯和品质,在幼儿园时,幼儿园会对幼儿提出全面、科学的教育目标,教师根据幼儿个体差异,再提出不同的教育要求。幼儿园、教师提出的教育目标可能有时和家长的教育方向有所不同,这时候家长的支持与理解对幼儿园、老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一)家园共育是幼儿品格形成的垫脚石
对于小班孩子来说,主要的是要培养孩子们的行为习惯。这是我带的第一个小班,我发现,我们班的孩子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就是挑食。有的孩子不吃水果,有的孩子不吃稀饭,有的孩子不喝牛奶,还有的孩子不吃菜,只吃白饭。但是面对这些孩子的家长时,我发现家长们的对待孩子挑食的态度有些不一样。小顺和其他孩子有点不太一样,自己的想法不太能用语言表达出来,同时他对于自己不吃东西很执着。刚来幼儿园的时候,他几乎拒绝任何食物,最多中午吃饭的时候吃一点当天的菜。不吃肉,也不吃米饭。孩子们现阶段正在长身体,像他这样什么都不吃,对身体发育也不好。于是,我们和他的妈妈进行了沟通。我们了解到,宝贝在家也有些挑食,只吃自己喜欢的,在家也是不怎么吃米饭,除了熬得很烂的粥会吃一点。后来才知道,他回家以后还会在家里吃饭,家里的桌子上也只会出现他喜欢的食物。同样挑食的孩子,家长的态度和处理方式不同,孩子的变化有很明显的不同。
(二)家园一致才能促进幼儿成长
孩子的成长中,参与孩子成长的人的想法和目标或多或少有些不同,尤其是老师和家长,在某些方面的目标会存在差异。但是,只有共同一致的目标才能促进幼儿的成长。小班的孩子在上幼儿园以前,很少有孩子每天会按照固定的时间作息,日常生活也随时有人照顾。到了上幼儿园时,尿裤子尿床就是很常见的事情了。但是好的习惯必须现在开始培养。家长也非常支持,和我们一起为了孩子的习惯努力。后来,孩子不再尿床了,也会在想要大便的时候告诉老师,然后去厕所解决,而不是像以前一样,直接蹲下拉裤子上。看到孩子的进步,我们都非常开心。
三、关于家园共育的建议
(一)老师方面
1.构建家园桥梁,给出实际建议。
幼兒在进入幼儿园时,就已经形成了部分的品格,他们所展现的,不仅是自己的品格,更是整个家庭的品格。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是模仿学习,所以父母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但是每个家庭的生活环境、受教程度都是不一样的,不能要求所有家庭都一样。老师需要多与家长沟通,建立互动的桥梁,形成共同教育目标。只有老师和家长有共同的教育目标,朝着同样的方向努力,才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方面切入,给家长实际的建议。
2.将品格教育渗透在活动中。
教育是一个长期坚持才会看到结果的事情,尤其是品格教育,更是一个一生都需要的事情。老师在日常的一日活动、区域活动中渗透品德教育比专门给孩子们讲品德更有效果,更让孩子们深刻。佑佑是个聪明活泼的孩子,做事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在管理自己方面稍微差一点,经常上一秒刚刚答应了我要改正,要坚持,下一秒又是原来的样子了。有一次,在他犯了错误以后,我给他讲了《狼来了》的故事,并告诉他做人要言而有信,要说到做到,不然以后就没有人再信任你了。这一次之后,我发现,虽然他还是会经常管不住自己,但是和以前相比,他有很大的进步。在日常活动中,开展区域活动时,也是一个很好的品德教育机会。在区域活动中,孩子们难免会发生争抢玩具、玩具到处乱放,结束以后不收玩具等事情。及时的教育能够让孩子们养成谦让、公平、物归原位的良好品质。
(二)家长方面
信任理解老师,支持老师的工作。
因为每个人生长的环境不一样,所以想法观念等肯定会有差异。在教育方面,家长和老师的教育目的肯定会遇到不同的时候。孩子的习惯一时纠正不过来没关系,可以慢慢纠正,逐渐加强,总有一天会达到目标的。但如果老师的教育得不到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孩子的习惯培养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比如,老师会要求孩子们自己的事情尽量自己做、自己穿衣服,穿鞋子,自己吃饭等。但有的家长可能会觉得孩子现在还小,不能自己做,家长就会代替孩子去完成吃饭,穿衣等事情。
幼儿园品格教育,对孩子的品格养成有很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幼儿园的教育需要,是社会向前发展的需要。为了孩子们的良好品德,希望家长和老师一起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李春兰. 浅谈幼儿园如何巧用实践活动开展品格教育[J]. 新课程.综合, 2019, 000(011):P.241-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