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幼儿教师的语言魅力,就是指教师的语言内容、语音、语气、态度、思想情操、文化修养等等。而幼儿时期是人类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因此,教师要在幼儿教育教学中,充分认识到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意识,通过发挥自身语言的魅力,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本文从帮助幼儿建立语言体系、帮助幼儿强化语言情绪两方面入手,探究了教师的语言魅力对幼儿语言能力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幼儿教师;语言魅力;语言能力;积极影响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25-0073-01
1.帮助幼儿建立语言体系
幼儿时期是人们对于世界感知最为敏锐,也是最为好奇的时期。这个时期幼儿的脑细胞正处在高速发育的时期,记忆力,学习能力最强。所以幼儿时期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但是,大部分的幼儿在这个时期的感知能力,认知能力却十分欠缺,所以幼儿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大多表现出很强的模仿性,却在理解语言的内涵意义上有所不足。因此,对于这个阶段的幼儿而言,周围接触的环境和人都是他们学习的模板和榜样,只会单纯的模仿,而不能自行对语言的内容与规范性等进行鉴别。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家长和幼儿教师在语言使用,日常交流等方面就要严谨,为幼儿学习语言提供一个优秀的素材。尤其是对于幼儿教师而言,教学过程中的语言魅力十分重要,是必须具备的一种素养和能力,能够帮助幼儿尽快地建立语言体系,强化基础的语言表达能力。
实际上,幼儿教师的语言魅力对于幼儿建立和完善语言系统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是除家长之外与幼儿关系最为密切,接触时间最多的一个群体,因此他们对于幼儿的影响也表现得更为明显。在日常的交流过程中,教师注重语言的正确健康使用,对于幼儿日常表达方式的丰富和发展有着十分明显的积极影响。例如,在传统的育儿观念中,大多数家长会认为低龄的幼儿“不懂事”,所以在面对幼儿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并不关注语言的内容和形式,给幼儿提供了不好的借鉴模板。教师虽然会在教学的过程中讲解拼音,字词等基本的语言知识,但是对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模仿能力缺乏正确的认知,所以在除语言课之外与幼儿进行交流时并不重视语言这一环节。这就使得幼儿出现了骂人、语言表达顺序错误等问题。而这都是幼儿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和对成年人的模仿的结果,这也证明了“孟母三迁”这一成语故事产生的原因和这一行为的必要性。
因此,幼儿教师在进行日常的教学和班级管理活动时要更加注重语言的规范性,增强自身的语言魅力。不仅在语言、阅读等与表达密切相关的学习课程中要为幼儿做出榜样,在游戏活动,户外活动等一日活动的其他环节中也必须在与幼儿交流的过程中多加注意。教师必须要认识到幼儿这一时期思维的生理功能实际上已经非常成熟。所以教师要以平等尊重的态度与幼儿进行交流,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并且逐渐体会语言表达的内在逻輯和要求。尤其是在幼儿犯了错误之后,教师不能再一味的惩罚,而是要通过耐心交流与幼儿讲道理,让幼儿理解自己所说的词语,句子的含义,这样幼儿才能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明白生活中的规则和道理,成为一个“听话”的小孩。
另一方面,借助于幼儿对周围人语言的极强模仿能力,教师也能够实现丰富幼儿语言词汇,学会正确语言表达的目的。教师在与幼儿交流的过程中不能一直认为幼儿年纪小,理解能力差等观念而一味地使用过于简单化的语言和词汇。例如,有一些幼儿教师在面对小班的幼儿时往往会为了让幼儿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意思而对语言进行简化,不说完整的句子,或者是使用叠词等。实际上,这是对幼儿语言能力成长的一种限制。这个阶段,幼儿教师应该做的是在考虑幼儿自身理解能力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使用一些正式的,规范化的表达方式与幼儿进行沟通。如果幼儿出现不太理解的问题,教师可以针对幼儿困惑的点进行适当的重复和讲解。这样幼儿才能够逐渐适应日常的交流,并且在与教师的交流过程中丰富自己的词库语库,形成自己的语言表达体系,真正强化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帮助幼儿强化语言情绪
在学前教育的阶段,幼儿自身生理心理发展的不成熟还表现的自身的感知能力,情感体验能力有所不足这一方面。而这也是影响幼儿语言能力增强的主要因素之一,这一问题导致了幼儿对语言所表达的感情并不敏感,也就是无法准确识别语言情绪,同时在自己进行表达的过程中也无法用语言来正确地体现自己的心情和诉求等。而幼儿教师在教学活动和日常交流过程中的语言魅力也能够对这一问题的改善有所帮助。例如,在对中班的幼儿开展绘本阅读课时,教师就应该借助于图文结合的故事内容强化幼儿对于语言情绪的感知。在《小熊不刷牙》这个故事中,教师在让幼儿完成整体的阅读之后,可以引导幼儿对故事中表达情绪的句子进行重点观察,进而发现当小熊发现自己真的没有牙齿的时候,当小熊发现森林里的动物都有牙齿的时候以及当小熊发现自己不能吃东西的时候在句子表达上的不同,帮助幼儿体会这些语句所表达出来的不同感情。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教师也要尽可能地注意这一点,在交流时尽可能直观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色彩,帮助幼儿在脑海中建立语言情绪表达的概念,提高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情感的能力。
总之,在当前的学前教育中,幼儿的语言知识,语言能力大都来自于老师的口头语言教育。通过教师在日常生活和教学活动中的示范为幼儿语言表达建立正确的模板,使得幼儿在模仿的过程中建立和完善自己的语言系统。因此,幼儿教师要特别关注自身的语言规范性和语言准确性,强化自身的语言魅力,从而使得幼儿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的语言能力。
参考文献
[1]黄世革.幼儿教师的语言魅力对幼儿语言发展的影响[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4(05)
[2]张丹.探究幼儿园教师的语言魅力对幼儿语言能力的积极影响[J].学周刊,2017(25)
关键词:幼儿教师;语言魅力;语言能力;积极影响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25-0073-01
1.帮助幼儿建立语言体系
幼儿时期是人们对于世界感知最为敏锐,也是最为好奇的时期。这个时期幼儿的脑细胞正处在高速发育的时期,记忆力,学习能力最强。所以幼儿时期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但是,大部分的幼儿在这个时期的感知能力,认知能力却十分欠缺,所以幼儿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大多表现出很强的模仿性,却在理解语言的内涵意义上有所不足。因此,对于这个阶段的幼儿而言,周围接触的环境和人都是他们学习的模板和榜样,只会单纯的模仿,而不能自行对语言的内容与规范性等进行鉴别。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家长和幼儿教师在语言使用,日常交流等方面就要严谨,为幼儿学习语言提供一个优秀的素材。尤其是对于幼儿教师而言,教学过程中的语言魅力十分重要,是必须具备的一种素养和能力,能够帮助幼儿尽快地建立语言体系,强化基础的语言表达能力。
实际上,幼儿教师的语言魅力对于幼儿建立和完善语言系统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是除家长之外与幼儿关系最为密切,接触时间最多的一个群体,因此他们对于幼儿的影响也表现得更为明显。在日常的交流过程中,教师注重语言的正确健康使用,对于幼儿日常表达方式的丰富和发展有着十分明显的积极影响。例如,在传统的育儿观念中,大多数家长会认为低龄的幼儿“不懂事”,所以在面对幼儿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并不关注语言的内容和形式,给幼儿提供了不好的借鉴模板。教师虽然会在教学的过程中讲解拼音,字词等基本的语言知识,但是对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模仿能力缺乏正确的认知,所以在除语言课之外与幼儿进行交流时并不重视语言这一环节。这就使得幼儿出现了骂人、语言表达顺序错误等问题。而这都是幼儿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和对成年人的模仿的结果,这也证明了“孟母三迁”这一成语故事产生的原因和这一行为的必要性。
因此,幼儿教师在进行日常的教学和班级管理活动时要更加注重语言的规范性,增强自身的语言魅力。不仅在语言、阅读等与表达密切相关的学习课程中要为幼儿做出榜样,在游戏活动,户外活动等一日活动的其他环节中也必须在与幼儿交流的过程中多加注意。教师必须要认识到幼儿这一时期思维的生理功能实际上已经非常成熟。所以教师要以平等尊重的态度与幼儿进行交流,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并且逐渐体会语言表达的内在逻輯和要求。尤其是在幼儿犯了错误之后,教师不能再一味的惩罚,而是要通过耐心交流与幼儿讲道理,让幼儿理解自己所说的词语,句子的含义,这样幼儿才能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明白生活中的规则和道理,成为一个“听话”的小孩。
另一方面,借助于幼儿对周围人语言的极强模仿能力,教师也能够实现丰富幼儿语言词汇,学会正确语言表达的目的。教师在与幼儿交流的过程中不能一直认为幼儿年纪小,理解能力差等观念而一味地使用过于简单化的语言和词汇。例如,有一些幼儿教师在面对小班的幼儿时往往会为了让幼儿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意思而对语言进行简化,不说完整的句子,或者是使用叠词等。实际上,这是对幼儿语言能力成长的一种限制。这个阶段,幼儿教师应该做的是在考虑幼儿自身理解能力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使用一些正式的,规范化的表达方式与幼儿进行沟通。如果幼儿出现不太理解的问题,教师可以针对幼儿困惑的点进行适当的重复和讲解。这样幼儿才能够逐渐适应日常的交流,并且在与教师的交流过程中丰富自己的词库语库,形成自己的语言表达体系,真正强化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帮助幼儿强化语言情绪
在学前教育的阶段,幼儿自身生理心理发展的不成熟还表现的自身的感知能力,情感体验能力有所不足这一方面。而这也是影响幼儿语言能力增强的主要因素之一,这一问题导致了幼儿对语言所表达的感情并不敏感,也就是无法准确识别语言情绪,同时在自己进行表达的过程中也无法用语言来正确地体现自己的心情和诉求等。而幼儿教师在教学活动和日常交流过程中的语言魅力也能够对这一问题的改善有所帮助。例如,在对中班的幼儿开展绘本阅读课时,教师就应该借助于图文结合的故事内容强化幼儿对于语言情绪的感知。在《小熊不刷牙》这个故事中,教师在让幼儿完成整体的阅读之后,可以引导幼儿对故事中表达情绪的句子进行重点观察,进而发现当小熊发现自己真的没有牙齿的时候,当小熊发现森林里的动物都有牙齿的时候以及当小熊发现自己不能吃东西的时候在句子表达上的不同,帮助幼儿体会这些语句所表达出来的不同感情。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教师也要尽可能地注意这一点,在交流时尽可能直观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色彩,帮助幼儿在脑海中建立语言情绪表达的概念,提高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情感的能力。
总之,在当前的学前教育中,幼儿的语言知识,语言能力大都来自于老师的口头语言教育。通过教师在日常生活和教学活动中的示范为幼儿语言表达建立正确的模板,使得幼儿在模仿的过程中建立和完善自己的语言系统。因此,幼儿教师要特别关注自身的语言规范性和语言准确性,强化自身的语言魅力,从而使得幼儿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的语言能力。
参考文献
[1]黄世革.幼儿教师的语言魅力对幼儿语言发展的影响[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4(05)
[2]张丹.探究幼儿园教师的语言魅力对幼儿语言能力的积极影响[J].学周刊,201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