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初中科学教学改革转向为“以学生为本”的目标更为凸显,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也势在必行。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从生活中发现科学奥秘,将科学理论应用于生活,力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让生活走进科学,让科学回归生活。
【关键词】初中科学;生活情境;科学实验
【中图分类号】G633.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1)16-0148-02
当代社会,无论是科研、医疗、交通领域,还是经济、教育领域,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初中科学教学在人才培养上有启蒙的作用,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主的学科。针对初中生好奇心强、认知能力有限的特点,笔者提出在平时的科学教学中,教师应多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尽可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努力落实“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教育理念,提高课堂“教”与“学”的效率,让生活走进科学,让科学回归生活,力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1 将生活情境应用于初中科学教学的作用
1.1 激发学生科学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热烈的学习愿望、明确的学习目的,是学生学习活动时最重要的动因。培养这种愿望的工作,是跟学校的全部教学和教育工作的安排紧密联系的,并且首先是在课堂教学中实现的[1]。”初中科学就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主,能带领学生认识事物、学习规律的学科,课堂情境的创设直接关乎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情境的创设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要和学生的生活背景、学习经验匹配。由于初中生普遍缺少生活经验,列举传统的生活实例难以让他们产生共鸣,更谈不上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目标意识了。
如在“大气层结构”的教学中,如果按照常规教学模式,教师会安排对流管一端加热和现象对流实验。大部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只是像凑热闹一样地观看一下实验,很少有学生会动脑筋思考为什么,而且预习过本节知识的学生可能已经知道了实验的结果,这样很难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情境,如为什么暖气片要安装在房间的下方?而空调却要安装在房间的上方?教师用这些生活化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再进行实验探究,能进一步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热空气会上升,所以暖气片会安装在房间下方,而冷空气会下降,所以制冷的空调要安装在房间的上方。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多采用一些生活中的情境,启发学生的思维,同时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实验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对学生来说,兴趣能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让他们想学、愿学、乐学。
1.2 激发学生探究意识
科学理论的教学,既要有潜移默化的隐性熏陶,又要有循序渐进的显性训练。科学教师在引导初中生理解抽象概念时,不能仅仅通过书上的一个实验或者一个概念开展教學。而是需要在实验的基础上,用大量的生活情境去拓宽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进而让学生对原有的概念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为以后将理论知识运用于生活奠定基础。
如在解释压强这个概念的时候,教师可能会为学生展示不同的车子碾过的马路,马路的破损程度也有所不同。教师往往会讲,这跟压强有关,跟力的作用效果有关,但是在做实验进行探究时,学生可能就会产生疑问:在生活中怎样比较压强的大小呢?对此,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化情境,告诉学生比较不同的车子谁的压强大,可以通过计算压力除以受力面积来判断,这样可加深学生对压强这个概念的理解,让学生明白压强是单位面积上的压力,是压力和受力面积的比值。
又如有关浮力的习题,一船在某水域作业时,将装满金属工具的大铁箱用绳子悬放入水。第一次放时,因水太深,铁箱没触碰到水底,此时船的吃水线在A处。换个地方第二次再放,铁箱才接触到水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铁箱在船上时,船的吃水线在A处下方
B.铁箱接触到水底时,船的吃水线仍在A处
C.铁箱接触到水底时,船的吃水线在A处之下
D.铁箱接触到水底时,船的吃水线在A处之上
读完题目,缺少船上生活经验的学生读得云里雾里。教师可拿来玻璃水缸模拟大海,用木块模拟船,用铁块模拟大铁箱,为学生演示,帮助学生理解。久而久之,学生遇到类似的问题也会借助一些生活中的物品去理解探究。
1.3 激发学生问题意识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教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2]。”因此,教师应从教材等资料的阅读中,在师生、生生互动中,从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时产生的矛盾中,从学生熟悉的实验、理论中,去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在初中科学教学中,从生活中取材既有利于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又可以在体现科学趣味性的同时,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如音调与频率高低的教学中,教师常将男人和女人的声音作对比,但学生对音调概念的理解还是不明确。笔者拿来塑料管让两名学生合作,一人吹另一人剪,随着塑料管越来越来短,声音从雄浑到尖细,音调也越来越高,进而让学生理解音调这一概念。
又如教师让学生在家进行实验操作,拿三个相同的啤酒瓶,在里面装上不同量的水,然后用相同的力度敲瓶壁,比较哪个啤酒瓶发出的声音更清脆(音调高)。大部分学生说水少的啤酒瓶发出的声音更清脆,但也有学生说:“老师,我对着瓶口用相同力度吹气,水多的瓶子声音清脆(音调高),这是为什么呢?”教师可以借此让学生反复敲、吹瓶子,然后在对比中寻找两者声源的不同——一个是水,一个是空气。如此反复,学生在简单的生活实验中思索问题,发现、体验知识带来的乐趣。使用简单的富有生活气息的素材,可以让学生体验动手实验的乐趣,在提升学生参与实验积极性的同时,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2 将科学知识应用于生活情境的作用
2.1 增长生活见识
在生活中,学生会发现,倒盒装牛奶时,开口在下,牛奶的流速往往会比较急,而口在上牛奶流速较缓,不容易喷洒出来。学生结合学过的知识分析后发现,牛奶满的时候,盒内只有很少的空气,开口在下倒时,牛奶靠重力自然垂直向下流出,随着牛奶的流出,盒内空余部分逐渐增加,空气稀薄,盒外的气压高于盒内,空气便会顶开盒口的牛奶补充进去,盒口就会产生气泡,牛奶就容易喷洒。要解决这一问题,除了可以开口在上来倒,还可以在开口的另外一侧的顶部剪一个小孔,以便空气可以及时补充进去。将科学知识应用于生活情境,学生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增长了见识。
2.2 增强实践能力
学习完真菌发酵这一内容后,学生往往会迫不及待地要做酸奶和面包,为了做出更好的酸奶和面包,学生也会对水温和比例进行不断尝试。在了解酵母菌有两种呼吸作用后,学生会在做面包时观察到刚开始温度适宜时,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在氧气耗尽时酵母菌则进行无氧呼吸,大量二氧化碳会使面包蓬松多孔。学生尝试之后会发现,想做出好的酸奶和面包,单凭书上的知识还是不够的,还要在失败中不断摸索、积累经验。学生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会不断地将所学的科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
总之,初中科学内容丰富多彩,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将生活情境应用于初中科学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索热情,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科学源于生活,也应服务与生活,只有拥有一颗探索的心、一颗质疑的心,才能揭开科学神秘的面纱,让我们生活更美好。
【参考文献】
[1] 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2] A·爱因斯坦,L·英费尔德.物理学的进化[M].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1962.
【关键词】初中科学;生活情境;科学实验
【中图分类号】G633.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1)16-0148-02
当代社会,无论是科研、医疗、交通领域,还是经济、教育领域,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初中科学教学在人才培养上有启蒙的作用,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主的学科。针对初中生好奇心强、认知能力有限的特点,笔者提出在平时的科学教学中,教师应多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尽可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努力落实“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教育理念,提高课堂“教”与“学”的效率,让生活走进科学,让科学回归生活,力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1 将生活情境应用于初中科学教学的作用
1.1 激发学生科学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热烈的学习愿望、明确的学习目的,是学生学习活动时最重要的动因。培养这种愿望的工作,是跟学校的全部教学和教育工作的安排紧密联系的,并且首先是在课堂教学中实现的[1]。”初中科学就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主,能带领学生认识事物、学习规律的学科,课堂情境的创设直接关乎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情境的创设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要和学生的生活背景、学习经验匹配。由于初中生普遍缺少生活经验,列举传统的生活实例难以让他们产生共鸣,更谈不上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目标意识了。
如在“大气层结构”的教学中,如果按照常规教学模式,教师会安排对流管一端加热和现象对流实验。大部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只是像凑热闹一样地观看一下实验,很少有学生会动脑筋思考为什么,而且预习过本节知识的学生可能已经知道了实验的结果,这样很难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情境,如为什么暖气片要安装在房间的下方?而空调却要安装在房间的上方?教师用这些生活化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再进行实验探究,能进一步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热空气会上升,所以暖气片会安装在房间下方,而冷空气会下降,所以制冷的空调要安装在房间的上方。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多采用一些生活中的情境,启发学生的思维,同时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实验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对学生来说,兴趣能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让他们想学、愿学、乐学。
1.2 激发学生探究意识
科学理论的教学,既要有潜移默化的隐性熏陶,又要有循序渐进的显性训练。科学教师在引导初中生理解抽象概念时,不能仅仅通过书上的一个实验或者一个概念开展教學。而是需要在实验的基础上,用大量的生活情境去拓宽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进而让学生对原有的概念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为以后将理论知识运用于生活奠定基础。
如在解释压强这个概念的时候,教师可能会为学生展示不同的车子碾过的马路,马路的破损程度也有所不同。教师往往会讲,这跟压强有关,跟力的作用效果有关,但是在做实验进行探究时,学生可能就会产生疑问:在生活中怎样比较压强的大小呢?对此,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化情境,告诉学生比较不同的车子谁的压强大,可以通过计算压力除以受力面积来判断,这样可加深学生对压强这个概念的理解,让学生明白压强是单位面积上的压力,是压力和受力面积的比值。
又如有关浮力的习题,一船在某水域作业时,将装满金属工具的大铁箱用绳子悬放入水。第一次放时,因水太深,铁箱没触碰到水底,此时船的吃水线在A处。换个地方第二次再放,铁箱才接触到水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铁箱在船上时,船的吃水线在A处下方
B.铁箱接触到水底时,船的吃水线仍在A处
C.铁箱接触到水底时,船的吃水线在A处之下
D.铁箱接触到水底时,船的吃水线在A处之上
读完题目,缺少船上生活经验的学生读得云里雾里。教师可拿来玻璃水缸模拟大海,用木块模拟船,用铁块模拟大铁箱,为学生演示,帮助学生理解。久而久之,学生遇到类似的问题也会借助一些生活中的物品去理解探究。
1.3 激发学生问题意识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教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2]。”因此,教师应从教材等资料的阅读中,在师生、生生互动中,从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时产生的矛盾中,从学生熟悉的实验、理论中,去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在初中科学教学中,从生活中取材既有利于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又可以在体现科学趣味性的同时,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如音调与频率高低的教学中,教师常将男人和女人的声音作对比,但学生对音调概念的理解还是不明确。笔者拿来塑料管让两名学生合作,一人吹另一人剪,随着塑料管越来越来短,声音从雄浑到尖细,音调也越来越高,进而让学生理解音调这一概念。
又如教师让学生在家进行实验操作,拿三个相同的啤酒瓶,在里面装上不同量的水,然后用相同的力度敲瓶壁,比较哪个啤酒瓶发出的声音更清脆(音调高)。大部分学生说水少的啤酒瓶发出的声音更清脆,但也有学生说:“老师,我对着瓶口用相同力度吹气,水多的瓶子声音清脆(音调高),这是为什么呢?”教师可以借此让学生反复敲、吹瓶子,然后在对比中寻找两者声源的不同——一个是水,一个是空气。如此反复,学生在简单的生活实验中思索问题,发现、体验知识带来的乐趣。使用简单的富有生活气息的素材,可以让学生体验动手实验的乐趣,在提升学生参与实验积极性的同时,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2 将科学知识应用于生活情境的作用
2.1 增长生活见识
在生活中,学生会发现,倒盒装牛奶时,开口在下,牛奶的流速往往会比较急,而口在上牛奶流速较缓,不容易喷洒出来。学生结合学过的知识分析后发现,牛奶满的时候,盒内只有很少的空气,开口在下倒时,牛奶靠重力自然垂直向下流出,随着牛奶的流出,盒内空余部分逐渐增加,空气稀薄,盒外的气压高于盒内,空气便会顶开盒口的牛奶补充进去,盒口就会产生气泡,牛奶就容易喷洒。要解决这一问题,除了可以开口在上来倒,还可以在开口的另外一侧的顶部剪一个小孔,以便空气可以及时补充进去。将科学知识应用于生活情境,学生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增长了见识。
2.2 增强实践能力
学习完真菌发酵这一内容后,学生往往会迫不及待地要做酸奶和面包,为了做出更好的酸奶和面包,学生也会对水温和比例进行不断尝试。在了解酵母菌有两种呼吸作用后,学生会在做面包时观察到刚开始温度适宜时,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在氧气耗尽时酵母菌则进行无氧呼吸,大量二氧化碳会使面包蓬松多孔。学生尝试之后会发现,想做出好的酸奶和面包,单凭书上的知识还是不够的,还要在失败中不断摸索、积累经验。学生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会不断地将所学的科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
总之,初中科学内容丰富多彩,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将生活情境应用于初中科学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索热情,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科学源于生活,也应服务与生活,只有拥有一颗探索的心、一颗质疑的心,才能揭开科学神秘的面纱,让我们生活更美好。
【参考文献】
[1] 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2] A·爱因斯坦,L·英费尔德.物理学的进化[M].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