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路呼喊着收废品的骑自行车的小贩的声音,在狭长的胡同里回荡着。他们的身后拖着冬天的阳光描出来的长长的影子,一圈一圈踩着岁月的年轮,向胡同深处走去了。不知从哪家的屋子里飘来炒葱花的香味,让我忽然想起乡下的母亲。
在这静静的风景中默默站上几分钟,就能拾到一首含蓄的小诗,或者一篇幽雅精致的美文。萧乾老人说:“我这辈子只有头十七年是真正生活在北京的小胡同里。那以后,我就走南闯北了。可是不论我走到哪里,在梦境里,我的灵魂总萦绕着那几条小胡同转悠。”的确,那幽深的胡同巷子,再加上宅门、影壁、街头小景、砖石雕刻、牌匾楹联等等细部的点染,透出蓬勃的市井活力。扑面的人间烟火气,酒一样浓郁醇香。
走进现代化的北京城,人们感兴趣的往往不是那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四通八达的宽马路,而是那曲折幽深的小小胡同,温馨美丽的四合院。作家李存葆说:“北京的胡同就是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隧道,直通到历史的底蕴处。北京的每一座四合院里,都有着一部长篇小说。北京的每一条胡同,都是一部长长的历史连续剧。走进北京的胡同,我总感到太陌生也太智慧了。我现实的双脚无论怎样都必定踩踏在它的章节上,而在我,都很难诠释它,读透它……”
李存葆先生面对胡同说“很难诠释它,读透它”,或许因为不是老北京的缘故。有一位在北京比他呆得久些的京味作家,却自信地力图要“诠释它,读透它”,这就是高中语文课本中的那篇《胡同文化》,汪曾祺先生的手笔。很漂亮,但是也很空洞。一些论断的个人化色彩似乎偏浓。比如汪先生认为“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而我以为的却是“达”,北京人处在京都之中,皇城之下,看得最多的是“城头变幻大王旗”,看得最透的是上台下台、花开花谢。变幻风云和沧桑世事,使北京人学会了世故通达,也学会了人情练达。相邻的几条胡同相互连接,很自然地就构成了个大家庭。邻里街坊见面打招呼也是哥、爷、叔、伯之类,透着份儿特殊的亲热。不像那高楼大厦挺着胸脯,暗地里却分割成一单元一单元的小心眼儿。
老北京人都能顺口用一句俗谚概括北京城的格局——里九外七皇城四,九门八点一口钟。不错,北京城是外城套内城,内城套皇城。在内外城之间相互交叉纵横着大大小小的胡同,这种建筑格局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胡同,是北京特有的一种古老的城市小巷,是北京城的一大特色。幽深的胡同实际是由两旁相联的院墙组成的。墙里面是北京人的传统住宅,叫“四合院”。所谓四合院,当然就是东南西北四面建房,合围出来的一所宅院。外面的胡同就像长长的瓜蔓,串联起左邻右舍的绵绵浓情。打开四合院的大门,绚丽的色彩、丰富的情趣、亲切的故事,就都撞入眼帘。不起眼的胡同看起来朴素,可里面活跃着的,是沸腾滚烫的岁月。
老北京的北城比南城富,所以北城的胡同也比南城的胡同体面。汪先生笔下的胡同似乎过于凄凉,他说:“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除了少数‘宅门’还在那里挺着,大部分民居的房屋都已经很残破,有的地基柱础甚至已经下沉,只有多半截还露在地面上。有些四合院门外还保存已失原形的拴马桩、上马石,记录着失去的荣华。有打不上水来的井眼、磨圆了棱角的石头棋盘,供人凭吊。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
其实汪先生所言,仅仅是一个方面。北京另外还有一些比较“体面”的胡同,现在还有一些十分热乎,甚至可以跟旅游公司一起搞胡同旅游。比如后海那一带的胡同,动静就非常大。
上海也有或横或纵的小街——被称为弄堂,但却是纵横交错呈辐射状的,没有方向、长短和弯直的规律。而北京的胡同就大不同,它横平竖直,东西南北的方向感极其清晰。它要和相近的街道呈平行线,而且要么和相邻的街道等长,要么大约是相邻街道的一半。也就是说,首尾相接的两条胡同相加,正好是相邻街道的长度。即使有少数抄了近路的不横不竖的胡同,也特地注明是某某斜街,决不会乱了方向的“规矩”。
就北京的胡同和上海的弄堂,萧乾先生专门做过比较。他说二者形式上近似,但弄堂常常是阴暗的,而“北京胡同里的平房,多么破,也不缺乏阳光。”说得真好,难怪王朔一部写胡同孩子生活的小说,本来表现的是一段阴云密布的岁月,可在景山后街的胡同里拍的实景上了电影之后,却叫《阳光灿烂的日子》。
一位北京的诗人叫顾城,为北京的胡同写过一首著名的诗歌,叫《小巷》:
小巷
又弯又长
我用一把钥匙
敲着厚厚的墙
这诗只有四句,内涵却很深。当时还有一首梁小斌写的《中国,我的钥匙丢了》也很有名。但顾城没有丢掉钥匙,也没有去寻找钥匙,而是拿起钥匙寻找自己的房门,寻找自己在人生中应有的位置。“小巷”是“又弯又长”的,“墙”是“厚厚的”,要寻找自己的“门”,可能要走很长的路,要付出很多辛苦的努力;然而诗中的那个“我”却在执著地敲着,一边走一边敲。那个敲墙的“我”,其实是延续和象征着胡同里的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意象,这些生活在皇城根下的人,许许多多并没有大富大贵,而是终生都在寻找和摸索。找,找,找,他们没有绝望,继续敲打着那命运的厚厚的高墙。
在这静静的风景中默默站上几分钟,就能拾到一首含蓄的小诗,或者一篇幽雅精致的美文。萧乾老人说:“我这辈子只有头十七年是真正生活在北京的小胡同里。那以后,我就走南闯北了。可是不论我走到哪里,在梦境里,我的灵魂总萦绕着那几条小胡同转悠。”的确,那幽深的胡同巷子,再加上宅门、影壁、街头小景、砖石雕刻、牌匾楹联等等细部的点染,透出蓬勃的市井活力。扑面的人间烟火气,酒一样浓郁醇香。
走进现代化的北京城,人们感兴趣的往往不是那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四通八达的宽马路,而是那曲折幽深的小小胡同,温馨美丽的四合院。作家李存葆说:“北京的胡同就是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隧道,直通到历史的底蕴处。北京的每一座四合院里,都有着一部长篇小说。北京的每一条胡同,都是一部长长的历史连续剧。走进北京的胡同,我总感到太陌生也太智慧了。我现实的双脚无论怎样都必定踩踏在它的章节上,而在我,都很难诠释它,读透它……”
李存葆先生面对胡同说“很难诠释它,读透它”,或许因为不是老北京的缘故。有一位在北京比他呆得久些的京味作家,却自信地力图要“诠释它,读透它”,这就是高中语文课本中的那篇《胡同文化》,汪曾祺先生的手笔。很漂亮,但是也很空洞。一些论断的个人化色彩似乎偏浓。比如汪先生认为“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而我以为的却是“达”,北京人处在京都之中,皇城之下,看得最多的是“城头变幻大王旗”,看得最透的是上台下台、花开花谢。变幻风云和沧桑世事,使北京人学会了世故通达,也学会了人情练达。相邻的几条胡同相互连接,很自然地就构成了个大家庭。邻里街坊见面打招呼也是哥、爷、叔、伯之类,透着份儿特殊的亲热。不像那高楼大厦挺着胸脯,暗地里却分割成一单元一单元的小心眼儿。
老北京人都能顺口用一句俗谚概括北京城的格局——里九外七皇城四,九门八点一口钟。不错,北京城是外城套内城,内城套皇城。在内外城之间相互交叉纵横着大大小小的胡同,这种建筑格局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胡同,是北京特有的一种古老的城市小巷,是北京城的一大特色。幽深的胡同实际是由两旁相联的院墙组成的。墙里面是北京人的传统住宅,叫“四合院”。所谓四合院,当然就是东南西北四面建房,合围出来的一所宅院。外面的胡同就像长长的瓜蔓,串联起左邻右舍的绵绵浓情。打开四合院的大门,绚丽的色彩、丰富的情趣、亲切的故事,就都撞入眼帘。不起眼的胡同看起来朴素,可里面活跃着的,是沸腾滚烫的岁月。
老北京的北城比南城富,所以北城的胡同也比南城的胡同体面。汪先生笔下的胡同似乎过于凄凉,他说:“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除了少数‘宅门’还在那里挺着,大部分民居的房屋都已经很残破,有的地基柱础甚至已经下沉,只有多半截还露在地面上。有些四合院门外还保存已失原形的拴马桩、上马石,记录着失去的荣华。有打不上水来的井眼、磨圆了棱角的石头棋盘,供人凭吊。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
其实汪先生所言,仅仅是一个方面。北京另外还有一些比较“体面”的胡同,现在还有一些十分热乎,甚至可以跟旅游公司一起搞胡同旅游。比如后海那一带的胡同,动静就非常大。
上海也有或横或纵的小街——被称为弄堂,但却是纵横交错呈辐射状的,没有方向、长短和弯直的规律。而北京的胡同就大不同,它横平竖直,东西南北的方向感极其清晰。它要和相近的街道呈平行线,而且要么和相邻的街道等长,要么大约是相邻街道的一半。也就是说,首尾相接的两条胡同相加,正好是相邻街道的长度。即使有少数抄了近路的不横不竖的胡同,也特地注明是某某斜街,决不会乱了方向的“规矩”。
就北京的胡同和上海的弄堂,萧乾先生专门做过比较。他说二者形式上近似,但弄堂常常是阴暗的,而“北京胡同里的平房,多么破,也不缺乏阳光。”说得真好,难怪王朔一部写胡同孩子生活的小说,本来表现的是一段阴云密布的岁月,可在景山后街的胡同里拍的实景上了电影之后,却叫《阳光灿烂的日子》。
一位北京的诗人叫顾城,为北京的胡同写过一首著名的诗歌,叫《小巷》:
小巷
又弯又长
我用一把钥匙
敲着厚厚的墙
这诗只有四句,内涵却很深。当时还有一首梁小斌写的《中国,我的钥匙丢了》也很有名。但顾城没有丢掉钥匙,也没有去寻找钥匙,而是拿起钥匙寻找自己的房门,寻找自己在人生中应有的位置。“小巷”是“又弯又长”的,“墙”是“厚厚的”,要寻找自己的“门”,可能要走很长的路,要付出很多辛苦的努力;然而诗中的那个“我”却在执著地敲着,一边走一边敲。那个敲墙的“我”,其实是延续和象征着胡同里的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意象,这些生活在皇城根下的人,许许多多并没有大富大贵,而是终生都在寻找和摸索。找,找,找,他们没有绝望,继续敲打着那命运的厚厚的高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