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科普作家侯世达(Douglas R. Hofstadter)认为:“把怪圈概念最优美最强烈地可视化的人是埃舍尔(M. Cornelis Escher, 1898~1972),他创作一些迄今最富于智能启发力的杰作。他的许多作品都源于悖论、幻觉或双重意义。数学家属于埃舍尔作品的第一批崇拜者,这是不难理解的,因为他的画经常是建立在对称或模式等等这类数学原理上的。但是一幅典型的埃舍尔作品所含的内容远不仅是对称或模式。在他的作品里常常有一个化入艺术形式里的潜在概念。”因此在第一幅计算机生成的三维图像震撼公众以前很久,埃舍尔已是第三维的大师。所以最近几年来,他的作品时常被用来制成拼图、礼品书和三维动画。在藏书票上也有不凡的表现,都是来自于他的版画。
埃舍尔是巫师吗?
我曾经花近六千元人民币,买了一款科柯施卡于1930年为温勒设计的藏书票,以后很少这么疯狂了。不过有一次居然是从ebay网站上拍卖得到,也花费近五千元,前者有签名,这款还没有签名,可见我对它痴迷的程度,实在不亚于科柯施卡。这款作者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更是被科学家称为巫师的埃舍尔。
1898年6月17日他出生于荷兰北部雷瓦登城。在阿纳姆市上中学,并于F.W.凡得·哈根的指导下,上了第一次版画课。哈根老师教他橡胶版画的技巧,帮他发展出版画的才能。从1919年到1922年,他在哈伦的建筑与装饰设计学院就学,跟随杰瑟路·德·梅司库达教授学习版画的制作技巧。梅司库达教授强烈的人格特质,对于埃舍尔日后发展为版画家,有着极大的影响。1922年,他移居意大利,并于1924年定居罗马。在他旅意十年间,做了很多趟研究旅行,去过阿布鲁日亚、阿马菲海岸、卡拉布里亚、西西里、科西嘉与西班牙。1934年,他离开意大利,在瑞士停留两年,又在布鲁塞尔停留五年,最后于1941年定居于荷兰的巴恩,直到他于1972年3月27日去世为止。
这款藏书票(图一)是他回荷兰定居后一年设计。画面上很像欧洲的修道院,僧侣正在苦读经书,他座椅一旁,还有一本经书,窗外有风车,是埃舍尔难得的写实性作品。它应该不只有画面上的涵意,恐怕是我天资驽钝,还未参透其中的内涵吧!
天顶的发现
由于埃舍尔学过建筑,不仅丰富他的物理与数学知识,同时也奠定精严的描绘技能。虽然他作品的科学技术的因素,神秘的意念以及玄妙的哲思,都表明他是一位“现代的”艺术家。但是他与大部份现代派艺术家的不同,在于他的奇想与哲思都是通过精湛的写实技巧表现出来。这使他的艺术于深奥中含有普及的性格。不至于像有些抽象艺术那样,令普通的观众感到迷惘与惶惑。
他从不想与世隔绝,并且要传播他的版画艺术,让更多的人分享他创作时的兴奋与惊喜。因为这个原因,他从来没有限定过作品的版次。一旦有人需要,他就会将他的石版画交付印刷。或者亲自手拓木刻,印刷一些新拷贝。如果需求众多,需要用普通的商业印刷方式生产时,他便授权许可。但是在他去世后,家族便成立管理委员会,导致他的作品连一款藏书票都要几百美元。1980年2月9日苏士比在纽约就为他的作品,专门办过一场拍卖会。
画面上这款(图二)便是属于这类珍品,是他于1946年第一次有意识把天顶作为灭点。那时他正为荷兰藏书票俱乐部制作一件小幅木刻作品,不但可以作为贺年卡,还是一款精美的藏书票。这幅作品表现一个人正从一口很深的井中爬出来,重见天日。下面刻着一行字:“我们会出来的”,暗指二次大战后百孔千疮的局面。我为了得到它,付出几千元人民币。
精神上的光芒
埃舍尔在流派迭起的现代艺术中独步一时,绝非偶然,他开创某些前人未曾涉及的构思造境。很多艺术家被他的版画成就所激励,甚至产生一个可以命名为埃舍尔主义者(Escherian)的流派。
但是埃舍尔从来没有学生。假如有,他们恐怕只学到一些木刻与石版画的技法。他无心传播自己的理念,那对于他本人的不断的探索将是一种干扰。他的目的是通过作品,把他的想象世界传达出来。尽管没有“埃舍尔学校”(Escher School ),也已经有很多艺术家被他的工作所感召,他们遍布全世界。毫无疑问,这是因为他的创造闪烁着一种精神上的光芒。他的影响已经超出了具体的一幅或一组版画。
画面上这款藏书票(图三),窗台上有一本打开的书和花瓶,书上描绘出风景,和窗台延伸出去教堂和房屋结合成一体,颇有现代派艺术中“魔幻写实主义”的味道。就像比利时画家马格利特,便是时常把窗外的田野,及架上的风景画混在一起,使人难以分辨究竟是真实的乡镇,还是窗口的风景。
摆在他面前的问题是:绘画是什么?如果我们用紧密镶嵌一组图案填充一个平面,这个平面会有怎样的潜力?我们可以在同一张二维纸面上,表现出两个甚至三维形象,这些形象又没有缠绕在一起,这是不是令人感到惊奇?这正是他对其它艺术家产生的影响,但是并没有人沿着埃舍尔的思想继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