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活动背景
儿童兴趣:随着主题活动《我是中国人》的开展,孩子对于自己去过的旅游景点及不同地方的特产等有了更多的认识和巩固,他们时常会和同伴讨论和聊聊自己去过的地方,基于孩子对旅行的兴趣,我将《去旅行》的内容拓展到混班运动中的投掷区,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地选择活动区域,自由选择玩伴、自由选择活动内容和形式。
前期经验:孩子有混班运动的意识,并能在运动尝试自己或与同伴合作摆放运动器械,对于各地景点名称及少数民族也有了初步的认识。
游戏名称:去旅行
游戏材料:国内景点照片若干、少数民族图片若干、不同大小的套圈、沙包、纸球、矿泉水桶、拱桥、投掷架、皮球、保龄球、足球架等
游戏玩法:1.幼儿自主地将运动器械进行情景路线地排放,创设旅行的路途。
2.幼儿手拿沙包、套圈、皮球去旅行,途中遇到喜欢的景色(景点或少数民族)可以进行投掷和射击。
环境创设:旅行的情景路线、风景图片、旅行的终点。
教师预期:
1.通过情景路线地不断改变,增强游戏内容的挑战性与趣味性。
2.通过不同投掷的方法联系,提高幼儿投的远、投的准的能力。
3.培养幼儿上下肢动作的协调能力,增进同伴间的合作与竞争能力。
二、案例描述
实录一:自主选择,探索玩法
小韩和小奚选择了小圈圈进行游戏,可是由于贴景点图片的水桶摆放的比较远,小奚尝试了两次投掷都没有成功,而后面的小韩则不停地催促:你能不能快一点?要轮到我了。小奚听到后从月亮湾上走下来,跑去将景点的水桶往前挪了挪,然后示意小韩:我觉得刚才的太远了,你试一下这样行不行?能不能投进去?小韩将手中的圈圈一扔就中了然后高兴地说:“这样可以啦”,于是小奚把其他的幾个景点水桶也相应的挪了挪位置,距离都变得近了,孩子投中的几率比之前大好多,获得了更多的成功感。
实录二:同伴鼓励,难度提升
当小奚和小韩为自己的每一次投掷成功高兴时,排在后面的小付说:你们这样太简单了,一点都没有挑战性,我觉得不好玩。小奚说:我觉得之前的太远了,我都扔不进。小付说:“扔不进你可以用力点,看的准一点,我不喜欢这样很近的”,刚说完,小付就跑去将水桶间隔放的远一点,然后指挥后面的小朋友尝试投掷,结果徐尧一下子就扔进远的一个景点,小付说:徐尧你太厉害了,这么远的都能扔进去,太帅啦。小奚,你愿不愿意去试试?小奚有点害羞地跑过去拿了圈圈,然后小付在一旁说:“看仔细了再投,要稳、准”,在小付的鼓励下,小奚尝试了一次,但没成功,小付又帮忙拿来了大的呼啦圈,示意小奚用大的圈圈试试,依然没有成功,徐尧在一旁有点干着急,:“我来投一次给你看”,于是徐尧又上前投了一次,然后告诉小奚要领,“要向上抛,眼睛眯起来看准”,在同伴的鼓励中,小奚又尝试了一次,这次总算是成功了,小付和徐尧都上前抱着小奚说:你看,你成功了,再练几次就更加好了。在几个男孩的鼓励中,他们又将水桶的摆放变成了一前一后不同的远近距离,而不再是统一的距离了,难度也随之也有了提升和改变。
实录三:同伴合作,玩法创新
小吴将原本横放着的月亮湾倒放,这样月亮湾两头翘起后就变得不稳,小王经过时,看了看不知道怎么走过去,于是从旁边绕了过去,小张经过时将脚踩在了月亮湾的一端,此时月亮湾就翘了起来,小张小心翼翼地从月亮湾上慢慢爬过去,快到另一端时由于月亮湾重心前移后导致后面翘起有点不稳,所以小张有点停顿不敢动了,此时后面的子涵突然两手扶住月亮湾的一端,并大声说:小张,你往前走呀,我来保护你,小张回头一看,同伴用手扶住了月亮湾,于是很快地向前继续爬,总算是通过了倒放着的月亮湾,小张说:真是太刺激了哈,她回头看见子涵也要爬上月亮湾时说:我在前面扶住,你不用怕,慢慢来,在孩子的互帮互助中子涵也顺利通过了,子涵和小张两人手牵手继续旅行,看到了景点迪士尼,小张说:我最喜欢去迪士尼了,已经去过两次了,边说边将圈套在了迪士尼景点的桶上,子涵说:我也很想去玩,说完也投掷在迪士尼的桶上,在一旁观察很久的我忍不住上前采访他们:今天的旅行怎样啊?小张说:太刺激了,还好有子涵的帮忙,否则我可能就要掉下去了。子涵也高兴的说:她也帮助了我,我们是互相帮助的,我们像在探险。
三、案例分析
旅行途中幼儿将看到的景点从一开始的太远,然后挪至近点的距离,随后又将水桶调整至前后摆放,提升了投掷的难易度,整个过程中孩子不断地进行尝试和改进,不仅使游戏的内容从单一变得多样,从远到近、由从近到远,其实一次次的改变体现了孩子对距离与投掷之间的影响有了更清晰地认识,孩子认为太远了投掷的难度就增加,所以成功率就不高,但是距离太近又导致游戏缺乏趣味性,所以又重新调整,而且在调整的过程中同伴间的互相鼓励和示范使的游戏变得更加刺激和好玩,充分体现了幼儿自主探究游戏材料及玩法的过程。
实录二中孩子通过互相帮助的形式顺利经过了倒放着的月亮湾,使旅途更加充满挑战,幼儿在改变现有材料摆放方式的同时又增进了孩子之间的互动,虽然存在一些难度或是危险,但在老师介入前孩子就自主地想出了解决的办法,而老师则观察孩子成功后及时地肯定了孩子的合作行为,既满足了孩子对游戏内容的兴趣,更使孩子敢于尝试更多的挑战,激发了孩子更多对材料探索的兴趣与欲望。所以教师在幼儿成功体验后给与及时的适时诱导,便于孩子更好的交流其探究的结果,这样的分享更是一种快乐、积极的分享。
案例启示:
混班运动中教师不再是技能的示范者和知识的传授者,而是一个促进者,一个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者,我们看到了孩子之间的合作能促进游戏的趣味性和挑战性,也看到了孩子对于游戏材料的不同运用与摆放,同样的材料却能玩出不同的层次,这就是充分挖掘了孩子的探索欲望与潜力,我觉得作为老师,一定要与时俱进,敢于创新和挑战、不断改进,这样的教育才会更加生动与精彩。
儿童兴趣:随着主题活动《我是中国人》的开展,孩子对于自己去过的旅游景点及不同地方的特产等有了更多的认识和巩固,他们时常会和同伴讨论和聊聊自己去过的地方,基于孩子对旅行的兴趣,我将《去旅行》的内容拓展到混班运动中的投掷区,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地选择活动区域,自由选择玩伴、自由选择活动内容和形式。
前期经验:孩子有混班运动的意识,并能在运动尝试自己或与同伴合作摆放运动器械,对于各地景点名称及少数民族也有了初步的认识。
游戏名称:去旅行
游戏材料:国内景点照片若干、少数民族图片若干、不同大小的套圈、沙包、纸球、矿泉水桶、拱桥、投掷架、皮球、保龄球、足球架等
游戏玩法:1.幼儿自主地将运动器械进行情景路线地排放,创设旅行的路途。
2.幼儿手拿沙包、套圈、皮球去旅行,途中遇到喜欢的景色(景点或少数民族)可以进行投掷和射击。
环境创设:旅行的情景路线、风景图片、旅行的终点。
教师预期:
1.通过情景路线地不断改变,增强游戏内容的挑战性与趣味性。
2.通过不同投掷的方法联系,提高幼儿投的远、投的准的能力。
3.培养幼儿上下肢动作的协调能力,增进同伴间的合作与竞争能力。
二、案例描述
实录一:自主选择,探索玩法
小韩和小奚选择了小圈圈进行游戏,可是由于贴景点图片的水桶摆放的比较远,小奚尝试了两次投掷都没有成功,而后面的小韩则不停地催促:你能不能快一点?要轮到我了。小奚听到后从月亮湾上走下来,跑去将景点的水桶往前挪了挪,然后示意小韩:我觉得刚才的太远了,你试一下这样行不行?能不能投进去?小韩将手中的圈圈一扔就中了然后高兴地说:“这样可以啦”,于是小奚把其他的幾个景点水桶也相应的挪了挪位置,距离都变得近了,孩子投中的几率比之前大好多,获得了更多的成功感。
实录二:同伴鼓励,难度提升
当小奚和小韩为自己的每一次投掷成功高兴时,排在后面的小付说:你们这样太简单了,一点都没有挑战性,我觉得不好玩。小奚说:我觉得之前的太远了,我都扔不进。小付说:“扔不进你可以用力点,看的准一点,我不喜欢这样很近的”,刚说完,小付就跑去将水桶间隔放的远一点,然后指挥后面的小朋友尝试投掷,结果徐尧一下子就扔进远的一个景点,小付说:徐尧你太厉害了,这么远的都能扔进去,太帅啦。小奚,你愿不愿意去试试?小奚有点害羞地跑过去拿了圈圈,然后小付在一旁说:“看仔细了再投,要稳、准”,在小付的鼓励下,小奚尝试了一次,但没成功,小付又帮忙拿来了大的呼啦圈,示意小奚用大的圈圈试试,依然没有成功,徐尧在一旁有点干着急,:“我来投一次给你看”,于是徐尧又上前投了一次,然后告诉小奚要领,“要向上抛,眼睛眯起来看准”,在同伴的鼓励中,小奚又尝试了一次,这次总算是成功了,小付和徐尧都上前抱着小奚说:你看,你成功了,再练几次就更加好了。在几个男孩的鼓励中,他们又将水桶的摆放变成了一前一后不同的远近距离,而不再是统一的距离了,难度也随之也有了提升和改变。
实录三:同伴合作,玩法创新
小吴将原本横放着的月亮湾倒放,这样月亮湾两头翘起后就变得不稳,小王经过时,看了看不知道怎么走过去,于是从旁边绕了过去,小张经过时将脚踩在了月亮湾的一端,此时月亮湾就翘了起来,小张小心翼翼地从月亮湾上慢慢爬过去,快到另一端时由于月亮湾重心前移后导致后面翘起有点不稳,所以小张有点停顿不敢动了,此时后面的子涵突然两手扶住月亮湾的一端,并大声说:小张,你往前走呀,我来保护你,小张回头一看,同伴用手扶住了月亮湾,于是很快地向前继续爬,总算是通过了倒放着的月亮湾,小张说:真是太刺激了哈,她回头看见子涵也要爬上月亮湾时说:我在前面扶住,你不用怕,慢慢来,在孩子的互帮互助中子涵也顺利通过了,子涵和小张两人手牵手继续旅行,看到了景点迪士尼,小张说:我最喜欢去迪士尼了,已经去过两次了,边说边将圈套在了迪士尼景点的桶上,子涵说:我也很想去玩,说完也投掷在迪士尼的桶上,在一旁观察很久的我忍不住上前采访他们:今天的旅行怎样啊?小张说:太刺激了,还好有子涵的帮忙,否则我可能就要掉下去了。子涵也高兴的说:她也帮助了我,我们是互相帮助的,我们像在探险。
三、案例分析
旅行途中幼儿将看到的景点从一开始的太远,然后挪至近点的距离,随后又将水桶调整至前后摆放,提升了投掷的难易度,整个过程中孩子不断地进行尝试和改进,不仅使游戏的内容从单一变得多样,从远到近、由从近到远,其实一次次的改变体现了孩子对距离与投掷之间的影响有了更清晰地认识,孩子认为太远了投掷的难度就增加,所以成功率就不高,但是距离太近又导致游戏缺乏趣味性,所以又重新调整,而且在调整的过程中同伴间的互相鼓励和示范使的游戏变得更加刺激和好玩,充分体现了幼儿自主探究游戏材料及玩法的过程。
实录二中孩子通过互相帮助的形式顺利经过了倒放着的月亮湾,使旅途更加充满挑战,幼儿在改变现有材料摆放方式的同时又增进了孩子之间的互动,虽然存在一些难度或是危险,但在老师介入前孩子就自主地想出了解决的办法,而老师则观察孩子成功后及时地肯定了孩子的合作行为,既满足了孩子对游戏内容的兴趣,更使孩子敢于尝试更多的挑战,激发了孩子更多对材料探索的兴趣与欲望。所以教师在幼儿成功体验后给与及时的适时诱导,便于孩子更好的交流其探究的结果,这样的分享更是一种快乐、积极的分享。
案例启示:
混班运动中教师不再是技能的示范者和知识的传授者,而是一个促进者,一个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者,我们看到了孩子之间的合作能促进游戏的趣味性和挑战性,也看到了孩子对于游戏材料的不同运用与摆放,同样的材料却能玩出不同的层次,这就是充分挖掘了孩子的探索欲望与潜力,我觉得作为老师,一定要与时俱进,敢于创新和挑战、不断改进,这样的教育才会更加生动与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