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避免社区健身器材伤身
如今,很多社区都安装了健身器材,社区健身器材都有其特定的锻炼功能,恰当使用可以增加肌肉的力量和柔韧性、增强平衡能力、提高心肺功能和灵活性。但是,每一类健身器材的使用方法都有“禁区”,每一类器材也有人群禁忌,人们在使用前都要认真阅读说明,同时要注意避开危险动作,动作正确,这样才能避免受伤。下面是器材错误使用的若干例子:
伸背器
典型错误:有些老人用它蹭来蹭去,他们说这样摩擦可以按摩背部穴位,疏通经络。但器材说明书未标明有这些功能,这种说法没有依据。有些老人则背部靠在上面,大幅度后仰,持续时间几分钟,直至力竭。
提醒:会造成血液涌向头部,心脑血管患者容易发病。拉伸的强度不宜过大,应以自己不感觉痛苦为限。拉伸至力竭,则容易头晕,甚至拉伤肌肉。
蹬腿器
典型错误:这个器材是训练腿部肌肉的。但有些人运作过猛,有些人动作频度过快,有些人运作结束时蹬直关节。其实,这样一个简单的器材,它的使用方法也大有门道,方法正确的话,很快就会见到效果。如果不正确,无异于一件“体力活儿”。
提醒:运作过猛、频度过快会造成肌肉和韧带的拉伤。腿蹬直则是一个不正确的动作,它不能让腿部肌肉持续承受重量刺激,因而训练效果也不好。此外,训练的强度应该随自身状况随时调整,不应勉强自己,片面追求数量。其实,科学的肌肉训练应坚持小重量、多次数,训练部位应该隔天进行。
扭腰器
典型错误:许多儿童站在上面,当转盘玩,头晕时极易发生危险。有些成年人站在上面,转腰幅度过大,也容易造成腰肌损伤。
提醒:要注意控制扭动的幅度,速度要慢,动作要轻柔,否则同样有拉伤腰肌的危险。扭动的幅度不要超过180度,频率控制在3~4秒完成一个动作为宜。
总之,选择健身器材时,要根据健身目的使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性别,不同的身体状况,选择器械时应有所侧重,并且仔细研究器材上的说明书。这样,才能达到运动效果,避免运动损伤。
(摘自《今晚报》文/刘元山)
你会正确洗碗吗?
你会正确洗碗吗?听者多半会掩口而笑。洗碗谁不会?而且还各有各的方法呢!
公司白领马小姐,平时工作忙,很少在家做饭。周末才买菜“犒劳”自己或招呼朋友一起吃饭。她有个方便又省事的绝招,饭后把碗留着,到晚上一块儿洗。马小姐的爱人很看不惯她的做法,总说她懒。他的方法是先将碗筷浸泡一段时间,然后再洗。还有人洗碗时,通常只注意碗的内部,而不洗碗底,结果叠碗时,碗底的细菌也随之带到另一个碗内。
中国中医科学院的教授说,以上三种洗碗方法都是不正确的,应及时纠正,以保护自己的肠胃。很多时候在家吃饭也会出现肠道感染,可能就是洗碗这一环节出了问题。 “肠道传播疾病的微生物种类很多,像沙门氏菌、变形杆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等,其中有些细菌很容易附着,洗碗时不注意,细菌就会产生或附着在碗的周围,从而在使用后引起肠道系统感染。”教授解释说:“即使把碗浸泡在经过过滤和消毒的自来水中,碗筷也必须在水龙头上用流动水清洗。并且,浸泡时间越长,越容易滋生有害细菌。”
正确的洗碗方法是,先用洗涤剂将碗内外的油污清洗掉,然后再用流动水冲洗,洗完后,再用100℃的开水将碗筷烫一下,这样一来,残存在碗周围的有害细菌才不会对我们的肠道系统和消化系统产生“威胁”。
(摘自《生命时报》)
存放熟食时 别裹保鲜膜
超市中的熟食大多包裹一层保鲜膜,很多消费者认为这就是层“保护膜”,买回家直接放到冰箱里就行了。事实上,应该把保鲜膜撕掉后再储存。
目前,生产食品保鲜膜的原料主要有三种,分别是聚乙烯(简称PE)、聚氯乙烯(PVC)和聚二氯乙烯(PVDC)。市面上所售的大多数保鲜膜使用的原料是聚乙烯,由于其在生产过程中不添加任何增塑剂,被公认为是最安全的。
然而,超市中用来包裹食品的保鲜膜也有可能使用聚氯乙烯材质。实验证明,这种保鲜膜为增加其附着力,含有名为乙基己基氨的增塑剂。该增塑剂对人体内分泌系统有很大破坏作用,会扰乱人体的激素代谢。这种化学物质极易渗入食物,尤其是高脂肪食物,而超市里的熟食恰恰大都是高脂肪食物。经过长时间的包裹,食物中的油脂很容易将保鲜膜中的有害物质溶解,食用后会影响人体健康。
对此,消费者可以采取以下办法:回家后就把保鲜膜撕掉,将食物用食品保鲜袋包装起来,再放进冰箱;也可以将食物装在有盖的陶瓷容器中;如果是没有盖的容器,覆盖保鲜膜时,尽量别把食物装太满,以防接触到保鲜膜。
最后要提醒大家,在菜还热着时,也不要盖保鲜膜,因为那样会增加菜中维生素的损失。最好等菜完全冷却后,再盖保鲜膜。
(摘自《竞报》)
如今,很多社区都安装了健身器材,社区健身器材都有其特定的锻炼功能,恰当使用可以增加肌肉的力量和柔韧性、增强平衡能力、提高心肺功能和灵活性。但是,每一类健身器材的使用方法都有“禁区”,每一类器材也有人群禁忌,人们在使用前都要认真阅读说明,同时要注意避开危险动作,动作正确,这样才能避免受伤。下面是器材错误使用的若干例子:
伸背器
典型错误:有些老人用它蹭来蹭去,他们说这样摩擦可以按摩背部穴位,疏通经络。但器材说明书未标明有这些功能,这种说法没有依据。有些老人则背部靠在上面,大幅度后仰,持续时间几分钟,直至力竭。
提醒:会造成血液涌向头部,心脑血管患者容易发病。拉伸的强度不宜过大,应以自己不感觉痛苦为限。拉伸至力竭,则容易头晕,甚至拉伤肌肉。
蹬腿器
典型错误:这个器材是训练腿部肌肉的。但有些人运作过猛,有些人动作频度过快,有些人运作结束时蹬直关节。其实,这样一个简单的器材,它的使用方法也大有门道,方法正确的话,很快就会见到效果。如果不正确,无异于一件“体力活儿”。
提醒:运作过猛、频度过快会造成肌肉和韧带的拉伤。腿蹬直则是一个不正确的动作,它不能让腿部肌肉持续承受重量刺激,因而训练效果也不好。此外,训练的强度应该随自身状况随时调整,不应勉强自己,片面追求数量。其实,科学的肌肉训练应坚持小重量、多次数,训练部位应该隔天进行。
扭腰器
典型错误:许多儿童站在上面,当转盘玩,头晕时极易发生危险。有些成年人站在上面,转腰幅度过大,也容易造成腰肌损伤。
提醒:要注意控制扭动的幅度,速度要慢,动作要轻柔,否则同样有拉伤腰肌的危险。扭动的幅度不要超过180度,频率控制在3~4秒完成一个动作为宜。
总之,选择健身器材时,要根据健身目的使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性别,不同的身体状况,选择器械时应有所侧重,并且仔细研究器材上的说明书。这样,才能达到运动效果,避免运动损伤。
(摘自《今晚报》文/刘元山)
你会正确洗碗吗?
你会正确洗碗吗?听者多半会掩口而笑。洗碗谁不会?而且还各有各的方法呢!
公司白领马小姐,平时工作忙,很少在家做饭。周末才买菜“犒劳”自己或招呼朋友一起吃饭。她有个方便又省事的绝招,饭后把碗留着,到晚上一块儿洗。马小姐的爱人很看不惯她的做法,总说她懒。他的方法是先将碗筷浸泡一段时间,然后再洗。还有人洗碗时,通常只注意碗的内部,而不洗碗底,结果叠碗时,碗底的细菌也随之带到另一个碗内。
中国中医科学院的教授说,以上三种洗碗方法都是不正确的,应及时纠正,以保护自己的肠胃。很多时候在家吃饭也会出现肠道感染,可能就是洗碗这一环节出了问题。 “肠道传播疾病的微生物种类很多,像沙门氏菌、变形杆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等,其中有些细菌很容易附着,洗碗时不注意,细菌就会产生或附着在碗的周围,从而在使用后引起肠道系统感染。”教授解释说:“即使把碗浸泡在经过过滤和消毒的自来水中,碗筷也必须在水龙头上用流动水清洗。并且,浸泡时间越长,越容易滋生有害细菌。”
正确的洗碗方法是,先用洗涤剂将碗内外的油污清洗掉,然后再用流动水冲洗,洗完后,再用100℃的开水将碗筷烫一下,这样一来,残存在碗周围的有害细菌才不会对我们的肠道系统和消化系统产生“威胁”。
(摘自《生命时报》)
存放熟食时 别裹保鲜膜
超市中的熟食大多包裹一层保鲜膜,很多消费者认为这就是层“保护膜”,买回家直接放到冰箱里就行了。事实上,应该把保鲜膜撕掉后再储存。
目前,生产食品保鲜膜的原料主要有三种,分别是聚乙烯(简称PE)、聚氯乙烯(PVC)和聚二氯乙烯(PVDC)。市面上所售的大多数保鲜膜使用的原料是聚乙烯,由于其在生产过程中不添加任何增塑剂,被公认为是最安全的。
然而,超市中用来包裹食品的保鲜膜也有可能使用聚氯乙烯材质。实验证明,这种保鲜膜为增加其附着力,含有名为乙基己基氨的增塑剂。该增塑剂对人体内分泌系统有很大破坏作用,会扰乱人体的激素代谢。这种化学物质极易渗入食物,尤其是高脂肪食物,而超市里的熟食恰恰大都是高脂肪食物。经过长时间的包裹,食物中的油脂很容易将保鲜膜中的有害物质溶解,食用后会影响人体健康。
对此,消费者可以采取以下办法:回家后就把保鲜膜撕掉,将食物用食品保鲜袋包装起来,再放进冰箱;也可以将食物装在有盖的陶瓷容器中;如果是没有盖的容器,覆盖保鲜膜时,尽量别把食物装太满,以防接触到保鲜膜。
最后要提醒大家,在菜还热着时,也不要盖保鲜膜,因为那样会增加菜中维生素的损失。最好等菜完全冷却后,再盖保鲜膜。
(摘自《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