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互联网+教育”环境下,立足中职学生的发展现状,结合六大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以计算机教学为突破点和着力点,研究提升中职生提升综合能力、文化素养及职业精神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 信息意识 中职生 计算机教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是当今日新月异发展的技术,也是每个当代人都必须掌握的一门技术。在互联网极大丰富大家日常生活的同时,也会随之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而我们需要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去有效的获取,正确的评估,独立鉴别,有效使用,才能更好的适应“互联网+”的社会发展趋势。立足于自己的教学工作,我下面就来谈谈在自己在“互联网+教育”的环境下,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建立信息意识
中职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大都是以理论基础知识加上实际操作为主的。在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学生层次参差不齐,容易对理论基础知识提不起兴趣,又容易对操作练习产生放弃的状态。因此在教学的过程,要建立学生的信息意識,首先就得让她们对信息意识有正确的认识。枯燥抽象的理论知识,无法形像地让学生建立直观感觉,于是采用创设情境的方式开展初期的教学工作,是有一定成效的。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创设与她们相关的情境,能够较好的引导她们进行学习的状态。比如:在讲解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的用途时,我就对护理专业的学生进行了一个情境创设讨论。我以自己一次到医院看到的一个案例引起她们的共鸣。某医院以前是医生手工开处方,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医院的发展,所有的医生都必须在医院统一的系统下进行处方的下单,病人病情的登记,有的科室医生很快熟练掌握了这一系统的操作,能够顺利完成日常工作,但是有些医生却因为对计算机操作不熟,无法顺利完成日常工作。此时我问同学们医生和护士不是只需要掌握专业技能就可以了吗?此时为什么不能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呢?引导学生针对这个案例各抒已见,就今天大家所学和老师所见的案例,分析自己的工作需要些什么技能才能胜任。通过这个案例的分析,学生们主动地思考问题,做出判断和分析,并且从中领会到计算机学科的作用,教师适时地提出信息意识,在学生的脑海里建立信息意识,为后一步逐渐强化信息意识做好准备。
二、实践体验,主动获取信息,强化信息意识
通过计算机实践体验创设的问题情境,具有真实、直观的特点。在实践体验中,学生先前以为很容易掌握的技能,到自己操作的时候,发现困难重重。这个时候学生比较容易放弃,教师必须将体验的难度进行分层,由易到难,适时引导给出提示,以便学生能够坚持完成。
在学习“网络资源检索”内容时,针对旅游专业的学生,要求利用网络资源,拟定一个旅游安排方案,让她们以全程导游的身份,进行模拟准备。学生在实践体验过程中,发现需要搜集旅游线路、时间、天气、地理、人文等信息,而有些信息仅仅利用百度无法马上找到,甚至有些信息有多种不同版本。需要提炼合适关键字重新搜索呢,还是需要用到携程、booking等订票订房的网站,并且需要周密的考虑时间安排及费用问题,还要判别信息的可信度等,学生就发现一个看似容易的工作,却需要用到如此多的工具,除了熟练地运用信息技术外,还需要有甑别的能力。
此类实践,使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之中,以行起疑,产生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引导,让学生意识到在互联网+的时代,信息的搜集、判断、选择和使用是需要学习和练习的。经过如此长时间的学习和练习,学生的信息意识会逐渐被强化,逐步深入学习生活各方面。
三、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深化信息意识
中职学生中普通存在,缺乏问题意识的情况。平日比较容易接受的是,老师讲而她们学,不爱问问题。不爱发现问题,是不爱思考的表现之一,如果缺乏思考的能力,那么学会学习就是一句空话,而且信息意识就更是无从生根。
提问能力差的原因之一是他们还没有掌握正确的质疑方法。学生不会问问题,不知道问什么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去启发诱导,做好提问示范,授之以渔,逐步训练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大胆提出问题。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教师的精心指导,掌握质疑的方法。对于容易混淆的概念、规律、程序,加以比较,找出他们的区别与联系,发现问题。比如在学习Excel时,老师引导将函数与公式的比较,然后让学生将排序与筛选的方法进行比较,讲解方法进行巩固,使之便于理解和记忆。引导学生要用所学知识积极思考,刨根问底,做到知其然,更好知其所以然。
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理论联系实践,从而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进而认识规律反过来指导今后的学习。学生才能学得主动,学得轻松,学生的个性、特长才能自由发挥,学生的素质才能得以全面提高,切实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强化信息意识。计算机学科是一门飞速发展的学科,它的灵活性和多变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与有熟练的专业技能,并且学会如何学习。
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课堂,是有机渗透信息意识的良好载体。计算机教师更是这个载体很重要的一个引导者,学生能否在学习期间顺利的建立信息意识,引导者也是一个关键点。通过在教学中一些尝试和努力,让中职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快速健康地建立起信息意识,从而促进学习,实现学会学习的核心素养,为将来顺利的走上工作岗位,担当更多的社会责任提供知识保障。
参考文献
[1]张斌. 影响信息意识形成的因素及信息意识的培育[J]. 高校图书馆工作,2003,23(5):32-33.
[2]朱玉凤. 中职计算机课程改革的探索[J]. 农业网络信息,2010(9):119-121
[3]曾后森. 培养高中学生的信息技术“问题意识”[J]. 珠江教育论坛,2012(2):19-20.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 信息意识 中职生 计算机教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是当今日新月异发展的技术,也是每个当代人都必须掌握的一门技术。在互联网极大丰富大家日常生活的同时,也会随之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而我们需要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去有效的获取,正确的评估,独立鉴别,有效使用,才能更好的适应“互联网+”的社会发展趋势。立足于自己的教学工作,我下面就来谈谈在自己在“互联网+教育”的环境下,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建立信息意识
中职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大都是以理论基础知识加上实际操作为主的。在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学生层次参差不齐,容易对理论基础知识提不起兴趣,又容易对操作练习产生放弃的状态。因此在教学的过程,要建立学生的信息意識,首先就得让她们对信息意识有正确的认识。枯燥抽象的理论知识,无法形像地让学生建立直观感觉,于是采用创设情境的方式开展初期的教学工作,是有一定成效的。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创设与她们相关的情境,能够较好的引导她们进行学习的状态。比如:在讲解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的用途时,我就对护理专业的学生进行了一个情境创设讨论。我以自己一次到医院看到的一个案例引起她们的共鸣。某医院以前是医生手工开处方,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医院的发展,所有的医生都必须在医院统一的系统下进行处方的下单,病人病情的登记,有的科室医生很快熟练掌握了这一系统的操作,能够顺利完成日常工作,但是有些医生却因为对计算机操作不熟,无法顺利完成日常工作。此时我问同学们医生和护士不是只需要掌握专业技能就可以了吗?此时为什么不能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呢?引导学生针对这个案例各抒已见,就今天大家所学和老师所见的案例,分析自己的工作需要些什么技能才能胜任。通过这个案例的分析,学生们主动地思考问题,做出判断和分析,并且从中领会到计算机学科的作用,教师适时地提出信息意识,在学生的脑海里建立信息意识,为后一步逐渐强化信息意识做好准备。
二、实践体验,主动获取信息,强化信息意识
通过计算机实践体验创设的问题情境,具有真实、直观的特点。在实践体验中,学生先前以为很容易掌握的技能,到自己操作的时候,发现困难重重。这个时候学生比较容易放弃,教师必须将体验的难度进行分层,由易到难,适时引导给出提示,以便学生能够坚持完成。
在学习“网络资源检索”内容时,针对旅游专业的学生,要求利用网络资源,拟定一个旅游安排方案,让她们以全程导游的身份,进行模拟准备。学生在实践体验过程中,发现需要搜集旅游线路、时间、天气、地理、人文等信息,而有些信息仅仅利用百度无法马上找到,甚至有些信息有多种不同版本。需要提炼合适关键字重新搜索呢,还是需要用到携程、booking等订票订房的网站,并且需要周密的考虑时间安排及费用问题,还要判别信息的可信度等,学生就发现一个看似容易的工作,却需要用到如此多的工具,除了熟练地运用信息技术外,还需要有甑别的能力。
此类实践,使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之中,以行起疑,产生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引导,让学生意识到在互联网+的时代,信息的搜集、判断、选择和使用是需要学习和练习的。经过如此长时间的学习和练习,学生的信息意识会逐渐被强化,逐步深入学习生活各方面。
三、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深化信息意识
中职学生中普通存在,缺乏问题意识的情况。平日比较容易接受的是,老师讲而她们学,不爱问问题。不爱发现问题,是不爱思考的表现之一,如果缺乏思考的能力,那么学会学习就是一句空话,而且信息意识就更是无从生根。
提问能力差的原因之一是他们还没有掌握正确的质疑方法。学生不会问问题,不知道问什么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去启发诱导,做好提问示范,授之以渔,逐步训练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大胆提出问题。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教师的精心指导,掌握质疑的方法。对于容易混淆的概念、规律、程序,加以比较,找出他们的区别与联系,发现问题。比如在学习Excel时,老师引导将函数与公式的比较,然后让学生将排序与筛选的方法进行比较,讲解方法进行巩固,使之便于理解和记忆。引导学生要用所学知识积极思考,刨根问底,做到知其然,更好知其所以然。
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理论联系实践,从而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进而认识规律反过来指导今后的学习。学生才能学得主动,学得轻松,学生的个性、特长才能自由发挥,学生的素质才能得以全面提高,切实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强化信息意识。计算机学科是一门飞速发展的学科,它的灵活性和多变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与有熟练的专业技能,并且学会如何学习。
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课堂,是有机渗透信息意识的良好载体。计算机教师更是这个载体很重要的一个引导者,学生能否在学习期间顺利的建立信息意识,引导者也是一个关键点。通过在教学中一些尝试和努力,让中职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快速健康地建立起信息意识,从而促进学习,实现学会学习的核心素养,为将来顺利的走上工作岗位,担当更多的社会责任提供知识保障。
参考文献
[1]张斌. 影响信息意识形成的因素及信息意识的培育[J]. 高校图书馆工作,2003,23(5):32-33.
[2]朱玉凤. 中职计算机课程改革的探索[J]. 农业网络信息,2010(9):119-121
[3]曾后森. 培养高中学生的信息技术“问题意识”[J]. 珠江教育论坛,2012(2):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