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的理念越来越细致、广泛地渗透到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中,在此形势下,历史课堂教学采用何种方法越来越受到各方关注。一味地采用单一的教学手段,会使课堂缺乏生气。老套的灌输式教学已使学生厌倦了课堂气氛,难以从中获得学习的兴趣与激情,就现实层面讲,灌输式教学能使学生提高多少解题能力呢?若希望真正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思维,教师就必须对教学方法进行深思熟虑。我认为探究法是一种不错的方式,且在实际运用中确实能克服灌输式教学的缺陷,取得一些成效。本人就探究法在是课堂教学中的实际运用谈几点看法:
首先,从历史课堂教学结构来看。“中学历史教学结构是指:以教材、教师、学生为要素,各要素通过教学目标、活动、评价、反馈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并产生一定教学功能的系统构造。”而现在很多历史教师大多以历史知识经验传授型的教学结构为主。这就使得学生很难形成具有主体意识的社会科学理念、人文精神。②简言而知,就是学生从历史课堂上单纯了解了由老师灌输的史实,只知“是什么”,而不知“为什么”,更不知可以用这个“是什么”的史实来说明“为什么”。这一点与我们现在所倡导的新课改理念是完全相悖的。
那么,如何才能扭转课堂教学的“灌输式”局面呢?
第一,教师在课前要充分备课,包括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目的。
⑴备教材,教师必须准确把握教材重点、难点,理清知识结构。身为历史老师都非常清楚,教材内容繁多,重要历史事件千头万绪,互有联系。有的老师不是不知道运用探究法教学的好处,而是为现实所迫,为完成教学任务,一意孤行,满堂灌、一言堂现象非常严重。现在我省适用新教材后,许多历史老师觉得现在一节课要完成以前几节课的教学内容,时间实在是不够。所以面对新教材,大多数人还是选择老方法上课。其实需要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真正把握教材重点、难点,处理好教材,课堂上是有时间和空间来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给学生思考和发挥的空间,才会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创新能力,也才会真正符合新课程理念,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实现我们教学改革的目的。
⑵备学生,因为学生是有差异性的,每个班级的学生都有不同。大家都知道,在不同班级上同样的内容,效果往往是不同的。为什么?因为有的班级基础好,而有的班级基础差;有的班级个性活泼,应答之风很盛,而有的班级个性沉闷,甚至无人应答……所以“备学生”就是要依据实际情况组织不同的探究活动,让学生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
⑶备教学目的,有的老师上课,气氛极好,学生反映热烈,可教学效果却总是差强人意。原因就在于教学目的不明确。教师上每一堂课前都应清楚知道自己要让学生掌握什么,课上完要想一想目的是否达成。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不是为了探究而探究,不在形式,而在内容和目的。
第二,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时不拘泥于一种方式,若是设计探究题,对学生的回答要中肯评述。这点说起来容易,却是所有环节中最难做好的。它对教师有极高的要求。出过试题的人该知道,同一个知识点可有不同的考察方式,以考察学生不同的思维。上课提问也是如此,很有讲究。比如:
⑴可以正问,提问要问到“点子”上,要有一定的分量,也要难易适度。例如,讲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提出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是什么?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所走的道路有没有发生过转变?若发生过转变那是怎样转变的呢?转变的呢?转变之后与十月革命的道路是否一致呢?革命路线的不一致反映了什么问题呢?这样一环扣一环地提问最终使学生认识到:走什么样的革命路线要依据本国国情,照搬照抄别国模式是行不通的。这就指给学生正确的思考方法,从正确的立场分析问题。
⑵也可以反问,就是从问题相反的角度或其他角度提出问题,例如讲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时,教材上讲:“中国禁烟的消息传来,英国决定发动侵略战争”,可反问:如果林则徐不禁烟,英国就不会发动侵略战争了,这种观点对否?为什么?学生跃跃欲试,有的讲禁烟是借口,没有这个借口就找别的借口,或者直接发动侵略战争。有的讲是由当时国际、国内情况决定的。教师在肯定学生的答案后,进一步提出:战争发生的必然性是什么?是英国要打开中国市场,变中国为英国的商品销售地和原料供给地;战争爆发的偶然性又是什么?中国禁烟。这样使学生从战争爆发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辨证关系中来分析问题。
⑶也可以把类似的历史事件进行比较提问,提示学生找出异同,使学生准确地把握历史知识的真谛,而且这对提高学生鉴别能力也大有益处。例如,讲“第二次鸦片战争”时,与“鸦片战争”进行比较,引导学生从参战的国家、战争爆发的原因、性质、进程、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及条约的内容、战争的结果进行比较,找出相同之处和第二次鸦片战争比鸦片战争侵略程度加深的内容,从而得出结论: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了。这样纵向类比可以显示历史发展的轨迹,揭示历史发展的深度。此外,也可以横向类比探究。例如,将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进行比较。横向类比探究可以显示历史发展的相互联系,揭示历史发展的广度。
在提问时多考虑角度与思维方式,对学生回答不一味肯定或否定,而是明确指出对在哪里、好在哪里、错在哪里、不好在哪,有时不妨请其他学生来分析,久而久之,学生会变得愿意回答、善于回答。
总之,探究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但原则只有一个:就是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以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和思想教育为目的的。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十九中学)
首先,从历史课堂教学结构来看。“中学历史教学结构是指:以教材、教师、学生为要素,各要素通过教学目标、活动、评价、反馈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并产生一定教学功能的系统构造。”而现在很多历史教师大多以历史知识经验传授型的教学结构为主。这就使得学生很难形成具有主体意识的社会科学理念、人文精神。②简言而知,就是学生从历史课堂上单纯了解了由老师灌输的史实,只知“是什么”,而不知“为什么”,更不知可以用这个“是什么”的史实来说明“为什么”。这一点与我们现在所倡导的新课改理念是完全相悖的。
那么,如何才能扭转课堂教学的“灌输式”局面呢?
第一,教师在课前要充分备课,包括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目的。
⑴备教材,教师必须准确把握教材重点、难点,理清知识结构。身为历史老师都非常清楚,教材内容繁多,重要历史事件千头万绪,互有联系。有的老师不是不知道运用探究法教学的好处,而是为现实所迫,为完成教学任务,一意孤行,满堂灌、一言堂现象非常严重。现在我省适用新教材后,许多历史老师觉得现在一节课要完成以前几节课的教学内容,时间实在是不够。所以面对新教材,大多数人还是选择老方法上课。其实需要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真正把握教材重点、难点,处理好教材,课堂上是有时间和空间来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给学生思考和发挥的空间,才会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创新能力,也才会真正符合新课程理念,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实现我们教学改革的目的。
⑵备学生,因为学生是有差异性的,每个班级的学生都有不同。大家都知道,在不同班级上同样的内容,效果往往是不同的。为什么?因为有的班级基础好,而有的班级基础差;有的班级个性活泼,应答之风很盛,而有的班级个性沉闷,甚至无人应答……所以“备学生”就是要依据实际情况组织不同的探究活动,让学生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
⑶备教学目的,有的老师上课,气氛极好,学生反映热烈,可教学效果却总是差强人意。原因就在于教学目的不明确。教师上每一堂课前都应清楚知道自己要让学生掌握什么,课上完要想一想目的是否达成。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不是为了探究而探究,不在形式,而在内容和目的。
第二,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时不拘泥于一种方式,若是设计探究题,对学生的回答要中肯评述。这点说起来容易,却是所有环节中最难做好的。它对教师有极高的要求。出过试题的人该知道,同一个知识点可有不同的考察方式,以考察学生不同的思维。上课提问也是如此,很有讲究。比如:
⑴可以正问,提问要问到“点子”上,要有一定的分量,也要难易适度。例如,讲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提出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是什么?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所走的道路有没有发生过转变?若发生过转变那是怎样转变的呢?转变的呢?转变之后与十月革命的道路是否一致呢?革命路线的不一致反映了什么问题呢?这样一环扣一环地提问最终使学生认识到:走什么样的革命路线要依据本国国情,照搬照抄别国模式是行不通的。这就指给学生正确的思考方法,从正确的立场分析问题。
⑵也可以反问,就是从问题相反的角度或其他角度提出问题,例如讲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时,教材上讲:“中国禁烟的消息传来,英国决定发动侵略战争”,可反问:如果林则徐不禁烟,英国就不会发动侵略战争了,这种观点对否?为什么?学生跃跃欲试,有的讲禁烟是借口,没有这个借口就找别的借口,或者直接发动侵略战争。有的讲是由当时国际、国内情况决定的。教师在肯定学生的答案后,进一步提出:战争发生的必然性是什么?是英国要打开中国市场,变中国为英国的商品销售地和原料供给地;战争爆发的偶然性又是什么?中国禁烟。这样使学生从战争爆发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辨证关系中来分析问题。
⑶也可以把类似的历史事件进行比较提问,提示学生找出异同,使学生准确地把握历史知识的真谛,而且这对提高学生鉴别能力也大有益处。例如,讲“第二次鸦片战争”时,与“鸦片战争”进行比较,引导学生从参战的国家、战争爆发的原因、性质、进程、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及条约的内容、战争的结果进行比较,找出相同之处和第二次鸦片战争比鸦片战争侵略程度加深的内容,从而得出结论: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了。这样纵向类比可以显示历史发展的轨迹,揭示历史发展的深度。此外,也可以横向类比探究。例如,将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进行比较。横向类比探究可以显示历史发展的相互联系,揭示历史发展的广度。
在提问时多考虑角度与思维方式,对学生回答不一味肯定或否定,而是明确指出对在哪里、好在哪里、错在哪里、不好在哪,有时不妨请其他学生来分析,久而久之,学生会变得愿意回答、善于回答。
总之,探究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但原则只有一个:就是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以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和思想教育为目的的。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十九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