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认知理论是由经验引起的变化是如何发生的一种学习理论,在英语教学中,运用此理论,可以指导学生掌握英语知识的规律、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并应用于实践中。
关键词:认知理论;英语教学;启示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2-00-02
认知过程是一个由输入、储存、编码、输出等环节构成的信息加工系统。认知理论认为,学习是认知结构的组织和重新组织,是寻求知识和信息加工的过程,从而对教育教学产生深刻影响。英语教学应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为首要目标,体现教学的交际性和实用性。目前英语的全球化趋势及中国加入WTO 的国际国内形势,迫使我们必须打破我国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采取更实际更有效的教学方法。本文从认知理论的角度讨论其对英语教学育人的影响。
一、理论背景
认知语言学将人类语言的学习、发展与人的普遍认知能力相结合,关注和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认知理论的起源可追溯到1880-1925年之间的德国心理学家、哲学家冯特的结构主义,以及美国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威廉•詹姆斯的功能主义。美国著名语言学家乔姆斯基(Noam Chomsky)为代表的认知心理学派指出,“人具有天生的语言能力,人类学习语言决不是单纯模仿和记忆的过程,而是创造性活用的过程,他强调以学为中心,认为英语学习不仅是获得语言习惯,更是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结构。”美国卡罗尔(T.BCarrol)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认知法,“从学生的已知的知识出发,通过学习和分析,对语言语法和词汇的形式获得有意控制。”Brunner提倡“发现学习法”,即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归纳等逻辑思维活动发现规则和原理,从而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Ausubel提出了“认知同化理论”,即学生能否通过学习得到新的信息,主要取决于学生认知结构中的已有概念及其相互作用,导致新旧知识意义的同化,从而不仅使新知识获得了意义,也使旧知识得到了修饰而获得新的意义。我国学者把认知理论应用于语言实践教学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现在各个教学领域己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二、认知理论语言教学的特点
(一)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
学生在英语教学中起决定因素,只有其具有坚定的学习信心和正确的学习态度时,才有可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英语教学应根据学生的需求及特点来设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教师的作用则是给学生创造活用语言的机会和情景,培养其掌握和运用外语知识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以听力学习为例,可以通过设计并使用有效的听前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听前活动有多种方式:1、听前讨论。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原有的背景知识,提供有用的技能和策略,使他们明确听的目的,并学会利用这些知识进行有效的预测、推理、监视自己听的过程,减少可能会遇到的困难;2、布置课前阅读任务。这种方式比较适合听力材料生词量较大、所涉及的社会文化知识学生不大熟悉的情况。学生若缺乏对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历史知识、风土人情、宗教信仰、礼仪等方面知识的了解,就会对听力理解产生很大的障碍。通过课前阅读任务,学生可以很快熟悉听力材料有关的内容和语言,减少听力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此外,在听的时候还可以强化阅读所习得的知识,将有些阅读技巧转换为听的技巧,从而促进语言能力的综合发展;3、听前预测。如让学生通过一段材料的标题或者几个关键词预测材料的主要内容;或者通过材料内容判断标题等方式。预测是听力的重要技能和过程,它可以教会学生如何听懂一段语言材料而不是每个词;4、词汇掌握程度。词汇量是掌握英语基础知识的有效途径。一个单词音和意的连接尤为重要,培养学生听单词反射语意的能力是关键。教师应引导学生听音背单词而不是依靠死记硬背单词的字母顺序,在享受异域文化的乐趣、扩大知识面的同时,在不知不觉中积累大量词汇。
(三)教学认知方式差异原则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作为内因,他们之间具有很大的个体差异。认知理论认为人的认知方式有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两种。前者在认知活动中倾向于以外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往往自我概念较差,批评会使学习效果显著下降;后者在认知活动中则倾向于更多地利用内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他们在情境需要或内在需要出现时,能对所提供的信息进行改组。
因此,英语教学中,教师必须了解学生认知方式上的差异,以便根据不同类型的认知方式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年龄、性别、学习能力、英语基础、兴趣等方面分析其自身特点,了解各个学生的特长和不足,并分析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感兴趣的话题等,努力做到因材施教。这与传统“精讲多练”的教学原有实质上的区别,它由“以教师为中心”变为“让学生走到前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处于主体地位,从而引导学生从自己的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经相互讨论或在教师适当提示下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
(四)培养英语思维能力原则
语言是思维存在和表达的主要形式,外语思维是外语学习者所必须具备的能力,而语言环境则是培养和锻炼学生外语思维能力的先决条件。对于我们国家的学生,课堂是学生进行外语交流最多的地方,所以教师应利用教学内容创造一定的语境,激发学生用英语表达的强烈意识。在教授场景较强或者使用性较强的课文时可设置场景教学,使学生在活动中处于精力高度集中的外语思维状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力。此外,可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如英语角和外语讲座等方式,多为学生提供英语交际的机会。尽可能创造条件培养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和外语思维的能力,而不是在头脑中还要有个翻译的过程。
(五)外语教学内容选择原则
认知理论认为并不是任何刺激都能引起主体的反应,只有符合主体需要,能够被主体认知结构同化的刺激,才能引起主体的反应。因此,在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仔细考虑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否构成对学生的适宜刺激?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处理是否构成学生最易吸收的形式?不同阶段的学生,或者同一阶段的不同学生,他们的认识结构都是不同的。在英语学习中,由于学生对社会生活有一定的体验,对语言的社会功能有较好的认识,如果把实际生活知识与课堂知识相结合,就可以使语言学习更自然、恰当。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学资料的选择也可以多样化。除了教材外,还可以选择实物资料、图片、影音资料等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特别是在口语、听力课堂上,影音资料的运用往往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三、认知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育人效用
(一)指导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性
认知理论认为,语言是受规律支配的符号体系。因此认知理论应用于英语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了解英语语音、语法、句型、词汇等语言基础结构与脉络,掌握其规律特点,从而做到学习得心应手。
(二)指导学生培养自育能力
英语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词汇学习、文章结构分析、内容分析及话题讨论等几个部分,课程的学习不只是语言本身的学习,而是一个全面、综合的过程。将认知理论运用于英语教学,主要是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学习经历、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发挥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主动性。课堂上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学习、体验新知识的过程,就是将新事物和己有图式进行联系的过程,从而达到学习新知识的目的。
(三)指导学生注重语言的实用性
认知法强调从学生的已知知识出发,通过学习和分析对语言语法和词汇的形式获得有意控制。如通过课前预习,课后及时复习可以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通过大胆开口积极参与各种英语活动及听录音看英语电视等,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通过英汉对照可以掌握语言的规律性;根据词汇特点科学记忆,指导他们掌握正确可行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四、结论
一个民族在其语言基础上所衍生出来的各种文化,就如同附着在一个人身体上的血肉一样。对于我们国家的学生,在其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我们应考虑具体的国情和社会文化要求,因为这些因素对学生外语学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总之,英语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根据学生的学习与思想实际,符合并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用理论指导英语教学,研究学生如何习得外语知识技能和发展智能具有重要意义。认知理论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外语实践能力,有利于在英语教学中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大学英语教学具有积极的意义。只要我们认真学习和研究认知理论教学法,必然能取得优异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汪安圣.认知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3]张兴旺.英语教学与交际能力[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8.
[4]聂青浦,周炎.认知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外语界,2002.
关键词:认知理论;英语教学;启示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2-00-02
认知过程是一个由输入、储存、编码、输出等环节构成的信息加工系统。认知理论认为,学习是认知结构的组织和重新组织,是寻求知识和信息加工的过程,从而对教育教学产生深刻影响。英语教学应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为首要目标,体现教学的交际性和实用性。目前英语的全球化趋势及中国加入WTO 的国际国内形势,迫使我们必须打破我国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采取更实际更有效的教学方法。本文从认知理论的角度讨论其对英语教学育人的影响。
一、理论背景
认知语言学将人类语言的学习、发展与人的普遍认知能力相结合,关注和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认知理论的起源可追溯到1880-1925年之间的德国心理学家、哲学家冯特的结构主义,以及美国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威廉•詹姆斯的功能主义。美国著名语言学家乔姆斯基(Noam Chomsky)为代表的认知心理学派指出,“人具有天生的语言能力,人类学习语言决不是单纯模仿和记忆的过程,而是创造性活用的过程,他强调以学为中心,认为英语学习不仅是获得语言习惯,更是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结构。”美国卡罗尔(T.BCarrol)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认知法,“从学生的已知的知识出发,通过学习和分析,对语言语法和词汇的形式获得有意控制。”Brunner提倡“发现学习法”,即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归纳等逻辑思维活动发现规则和原理,从而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Ausubel提出了“认知同化理论”,即学生能否通过学习得到新的信息,主要取决于学生认知结构中的已有概念及其相互作用,导致新旧知识意义的同化,从而不仅使新知识获得了意义,也使旧知识得到了修饰而获得新的意义。我国学者把认知理论应用于语言实践教学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现在各个教学领域己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二、认知理论语言教学的特点
(一)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
学生在英语教学中起决定因素,只有其具有坚定的学习信心和正确的学习态度时,才有可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英语教学应根据学生的需求及特点来设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教师的作用则是给学生创造活用语言的机会和情景,培养其掌握和运用外语知识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以听力学习为例,可以通过设计并使用有效的听前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听前活动有多种方式:1、听前讨论。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原有的背景知识,提供有用的技能和策略,使他们明确听的目的,并学会利用这些知识进行有效的预测、推理、监视自己听的过程,减少可能会遇到的困难;2、布置课前阅读任务。这种方式比较适合听力材料生词量较大、所涉及的社会文化知识学生不大熟悉的情况。学生若缺乏对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历史知识、风土人情、宗教信仰、礼仪等方面知识的了解,就会对听力理解产生很大的障碍。通过课前阅读任务,学生可以很快熟悉听力材料有关的内容和语言,减少听力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此外,在听的时候还可以强化阅读所习得的知识,将有些阅读技巧转换为听的技巧,从而促进语言能力的综合发展;3、听前预测。如让学生通过一段材料的标题或者几个关键词预测材料的主要内容;或者通过材料内容判断标题等方式。预测是听力的重要技能和过程,它可以教会学生如何听懂一段语言材料而不是每个词;4、词汇掌握程度。词汇量是掌握英语基础知识的有效途径。一个单词音和意的连接尤为重要,培养学生听单词反射语意的能力是关键。教师应引导学生听音背单词而不是依靠死记硬背单词的字母顺序,在享受异域文化的乐趣、扩大知识面的同时,在不知不觉中积累大量词汇。
(三)教学认知方式差异原则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作为内因,他们之间具有很大的个体差异。认知理论认为人的认知方式有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两种。前者在认知活动中倾向于以外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往往自我概念较差,批评会使学习效果显著下降;后者在认知活动中则倾向于更多地利用内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他们在情境需要或内在需要出现时,能对所提供的信息进行改组。
因此,英语教学中,教师必须了解学生认知方式上的差异,以便根据不同类型的认知方式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年龄、性别、学习能力、英语基础、兴趣等方面分析其自身特点,了解各个学生的特长和不足,并分析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感兴趣的话题等,努力做到因材施教。这与传统“精讲多练”的教学原有实质上的区别,它由“以教师为中心”变为“让学生走到前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处于主体地位,从而引导学生从自己的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经相互讨论或在教师适当提示下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
(四)培养英语思维能力原则
语言是思维存在和表达的主要形式,外语思维是外语学习者所必须具备的能力,而语言环境则是培养和锻炼学生外语思维能力的先决条件。对于我们国家的学生,课堂是学生进行外语交流最多的地方,所以教师应利用教学内容创造一定的语境,激发学生用英语表达的强烈意识。在教授场景较强或者使用性较强的课文时可设置场景教学,使学生在活动中处于精力高度集中的外语思维状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力。此外,可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如英语角和外语讲座等方式,多为学生提供英语交际的机会。尽可能创造条件培养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和外语思维的能力,而不是在头脑中还要有个翻译的过程。
(五)外语教学内容选择原则
认知理论认为并不是任何刺激都能引起主体的反应,只有符合主体需要,能够被主体认知结构同化的刺激,才能引起主体的反应。因此,在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仔细考虑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否构成对学生的适宜刺激?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处理是否构成学生最易吸收的形式?不同阶段的学生,或者同一阶段的不同学生,他们的认识结构都是不同的。在英语学习中,由于学生对社会生活有一定的体验,对语言的社会功能有较好的认识,如果把实际生活知识与课堂知识相结合,就可以使语言学习更自然、恰当。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学资料的选择也可以多样化。除了教材外,还可以选择实物资料、图片、影音资料等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特别是在口语、听力课堂上,影音资料的运用往往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三、认知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育人效用
(一)指导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性
认知理论认为,语言是受规律支配的符号体系。因此认知理论应用于英语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了解英语语音、语法、句型、词汇等语言基础结构与脉络,掌握其规律特点,从而做到学习得心应手。
(二)指导学生培养自育能力
英语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词汇学习、文章结构分析、内容分析及话题讨论等几个部分,课程的学习不只是语言本身的学习,而是一个全面、综合的过程。将认知理论运用于英语教学,主要是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学习经历、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发挥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主动性。课堂上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学习、体验新知识的过程,就是将新事物和己有图式进行联系的过程,从而达到学习新知识的目的。
(三)指导学生注重语言的实用性
认知法强调从学生的已知知识出发,通过学习和分析对语言语法和词汇的形式获得有意控制。如通过课前预习,课后及时复习可以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通过大胆开口积极参与各种英语活动及听录音看英语电视等,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通过英汉对照可以掌握语言的规律性;根据词汇特点科学记忆,指导他们掌握正确可行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四、结论
一个民族在其语言基础上所衍生出来的各种文化,就如同附着在一个人身体上的血肉一样。对于我们国家的学生,在其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我们应考虑具体的国情和社会文化要求,因为这些因素对学生外语学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总之,英语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根据学生的学习与思想实际,符合并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用理论指导英语教学,研究学生如何习得外语知识技能和发展智能具有重要意义。认知理论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外语实践能力,有利于在英语教学中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大学英语教学具有积极的意义。只要我们认真学习和研究认知理论教学法,必然能取得优异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汪安圣.认知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3]张兴旺.英语教学与交际能力[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8.
[4]聂青浦,周炎.认知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外语界,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