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络酮治疗脑血栓的临床分析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dchri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讨纳洛酮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按入院治疗先后,将90例确诊脑血栓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治疗上采用纳洛酮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复方丹参制剂进行治疗,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脑血栓症状、起效时间、住院时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论:通过纳洛酮治疗脑血栓,患者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字】纳洛酮;脑血栓;临床效果;
  脑栓塞是指血液中的各种栓子随血流进入脑动脉而阻塞血管,当侧枝循环不能代偿时,引起该动脉供血区脑组织缺血性坏死,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脑栓塞本身的治疗原则是要改善脑循环、防止再栓塞、消除脑水肿、保护脑功能。本文通过针对90例脑血栓的住院患者临床采用纳洛酮进行治疗研究,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资料
  本组90例患者系我院2012年2月~2012年12月收治,均为脑血栓的住院患者。脑血栓的诊断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并且经CT检查确诊。其中男52例,女38例,年龄52~78岁,平均年龄68.3岁。患者临床表现上,多发性脑梗死24例,脑梗死36例,腔隙性梗死30例。按照入院治疗先后的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两分组在患者年龄、病情、病程表现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对照标准。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复方丹参制剂进行治疗,为复方丹参20ml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ml静点,2次/d。治疗组采用纳洛酮进行治疗,为纳络酮0.4mg加入5 葡萄糖溶液250ml静点,2次/d。连续治疗14d。选择脑血栓症状、起效时间、住院时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不良反应为疗效对比。
  1.3 疗效评定标准
  临床治愈: 患者治疗后意识状态恢复正常,肌力检测可以达到4 ~5 级水平,生活完全能够自理; 显效: 患者治疗后偏瘫失语等脑血栓主要症状已经明显减轻,肌力检测结果的提高幅度超过2 级; 有效: 患者治疗后自觉症状已经减轻,肌力检测结果的提高幅度达到1 级,但患者仍然不能够自理生活; 无效: 治疗后症状表现与治疗前基本没有差异[1]。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脑血栓症状的治疗上,对照组总有效人数为31人,总有效率68.89%;对照组总有效人数为42人,总有效率93.33%,两组患者在总有效率的差异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1.在起效时间上,对照组为( 9. 42 ± 1. 64) d,觀察组为 ( 4. 94 ± 1. 28) 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住院时间上,对照组为( 16. 32 ± 1. 06) d,观察组为 ( 11.51 ± 1. 48) 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上,两组患者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评分比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1。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情况。
  3 讨论
  脑梗塞后机体应激性产生大量β-内啡肽,通过与阿片受体结合,抑制儿茶酚胺和前列腺素对心血管的调节作用。使梗塞周围缺血区脑血流进一步减少,加重灌注损伤和微循环障碍;此外,β-内啡肽还可对细胞产生直接损害,对感觉通路、运动传导通路均有抑制作用[2]。纳洛酮拮抗了β-内啡肽的产生,大剂量时直接作用于细胞,保护Na + -K + -ATP酶活性,抑制Ca 2+ 内流、自由基释放及脂质过氧化,从而保护脑细胞膜,减轻脑水肿。纳洛酮可对抗中枢抑制性神经递质GABA,激活脑干网状上行激活系统,发挥中枢催醒作用,对伴有昏迷和呼吸抑制的脑卒中病人,纳洛酮尤为适用。纳洛酮可消除内阿片肽对心血管功能及呼吸中枢的抑制,改善脑微循环和血供,维持呼吸;大剂量可直接抑制脑水肿形成,降低增高的颅内压;抑制兴奋性氨基酸的释放,保护神经元,减轻继发性脑损伤;抑制Ca 2+ 内流,缓解脑血管痉挛;还可对抗GABA和激活脑干网状上行激活系统,起中枢催醒作用。国内结果显示[3],早期使用大剂量纳洛酮明显降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率、促进脑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远期生活质量,并有相当可靠的安全性。
  纳络酮作为脑血管病的辅助用药,是在常规救治和处理的基础上,每日1次,用法为纳络酮2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输注,可以连续用药10~14天。本文90例脑血栓患者研究得到纳络酮在症状、起效时间、住院时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因此,通过纳洛酮治疗脑血栓,患者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 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29( 16) : 382-383.
  [2] 魏江磊,邵念方.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的研究[J].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2009,16( 15) : 196-197.
  [3] 陈炳,刘晓萍,王晓英,等.盐酸纳洛酮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后昏迷患者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 17) :131-132.
其他文献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饮食结构、行为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儿童也是如此,学习压力大、快餐式及高脂高蛋白膳食、不合理的零食大量摄入、运动量减少等因素导致了一系列的健康问题,如超重和肥胖及高脂血症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有研究表明,冠心病、小儿血脂紊乱及儿童代谢综合征已呈现低龄化发展趋势[1]。由于血脂水平因种族、地域及生活环境不同而异[2],宜宾地区又有其特殊的饮食生活习惯,如常吃火锅等高脂食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电刺激盆底康复理疗对于产妇产后盆底功能恢复的影响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肌力在0-II级顺产产妇患者14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阴道哑铃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电刺激盆底康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肌力改善情况与治疗过程中出现压力性尿失禁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肌力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差
期刊
【摘 要】目的:了解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流感的流行特征,为预测和防控流感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对我区哨点医院监测,收集2010年的流感样病例(ILI)发病资料,并采集流感样病例(ILI)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对所有流行病学资料和病原学检测结果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流行病学监测结果:2010年我区ILI%均值为1.985%,以周为单位,各周ILI%波动在0.754%-6.446%之间;流感样病
期刊
颈椎是椎骨中体积最小,但灵活性最大、活动频率最高、负重较大的节段。而颈椎病又是中、老年人常见病之一,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医学影像检查诊断,但影像检查又往往和临床表现不尽一致。因此对颈椎的正常解剖位置及毗邻关系的认识尤为重要。  1 颈椎椎骨的形态特征  颈椎共由7块颈椎骨组成,位于颅骨与胸椎之间,通过6个椎间盘和所属韧带连接而构成。颈椎的正常生理屈度呈轻微前凸。沿齿状突后上缘开始向下,连每一椎体后缘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赛肤润预防社区婴儿红臀的护理方法。方法:将林和街社区363例出院时臀部皮肤无异常的足月婴儿随机分为对照组、护臀霜组、赛肤润组三组。对照组指导家属常规护理不涂任何药物, 护臀霜组和赛肤润组常规护理后分别涂药,观察婴儿红臀发生情况及发生轻度红臀继续涂药后的愈合时间。结果:赛肤润组及护臀霜组婴儿红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P<0.05) ,且赛肤润组低于护臀霜组 (P<0.
期刊
【摘 要】冠心病介入诊疗已在临床工作中广泛应用,取得了十分瞩目的治疗效果。但冠心病介入诊疗中及诊疗后引发的血管迷走性反射(WRs)是一种发病率不高,却可引起严重的临床症状,会导致严重的后果,重者可以致死。及时发现和处理尤为重要[1],因此,系统掌握血管迷走性反射的临床特征,做到防患于未然,最大限度减少该并发症,从而保证医疗疗效与病人生命安全。有效的预防和抢救措施十分重要。  【关键词】冠心病;介入
期刊
【摘 要】目的:比较区域性化疗和全身性化疗对预防胃肠道癌根治手术后局部复发和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2年10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260例胃肠癌患者作为治疗组,根治术后置化疗泵,对照组240例胃肠癌患者根治术后给予周围静脉化疗。结果:比较两组患者1、3、5年的生存率,肝脏转移率,局部复发率等指标。治疗组为100.0% (182/182)、78.0% (142/182)、42.9% (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胃癌晚期患者采用同步放化疗进行辅助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院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间共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31例。将所有患者使用随机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15例与治疗组1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单纯化疗方案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同步化疗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方案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近期治疗效果、不良反应以及生存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
期刊
【摘 要】目的:分析76例眼外伤继发性青光眼病历资料。方法:用统计方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前房出血、房角后退、晶体脱位、眼内炎症是眼外伤继发性青光眼病因。结论:眼外伤继发性青光眼经治疗后视力均可提高,眼压可控制。  【关键词】眼外伤;继发性青光眼;诊治分析  眼外伤是眼科临床常见急症。眼外伤可导致前房出血、晶状体脱位及破裂、虹膜炎等改变,使房水引流障碍而导致继发性青光眼的发生。及时、合理的治疗可有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联合甲氨蝶呤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疾病上产生的临床不良反应。方法:随机抽取80例患有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并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采用泼尼松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对照组仅采用甲氨蝶呤进行治疗,对于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与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研究组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不良反应方面,例如胃肠道反应、白细胞减少、肝功能损伤以及脱发、口腔溃疡等方面较对照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