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安全生产是电力企业各项工作的基础,深入开展“安全风险”管控体系学习,严格落实“一分钟安全风险预想”是保证安全生产的基本条件,本文主要介绍电力生产作业中危险点的特点、产生原因及危害性,探讨危险点的预测和防范措施。
关键词:危险点 预测 防范措施
危险点是指在电力企业作业中,有可能危及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危及机械设备安全,影响作业正常进行,甚至会造成经济损失的事件。危险点预控分析是对有可能发生事故的危险点进行提前预测和预防的方法。它要求班组针对电力生产中的每项工作,根据作业内容、工作方法、机械设备、环境、人员素质等情况,超前分析和查找可能产生危及人身或设备安全的危险点即不安全因素,再依据有关规章制度,研究制订可靠和安全防范措施,从而达到预防事故的目的。
1.电力生产作业中存在的危险点
1.1 电力生产作业中存在的危险点的特点
危险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可能造成危害的作业环境;二是有可能造成危害的机器设备等物体;三是作业人员在作业中违反安全技术或工艺流程,随心所欲地操作。危险点的特点有:
(1)危险点具有客观实在性。
(2)危险点具有潜在性。
(3)危险点具有复杂多变性。
(4)危险点具有可知可防性。
1.2 电力生产作业中危险点的产生原因
(1)伴随着作业实践活动而生成的危险点,只要有作业实践活动,就必须会生成相应的危险点。
(2)伴随着特殊的天气变化而生成的危险点,只要出现不良的天气,就有可能生成相应的危险点。
(3)伴随机械设备制造缺陷而生成的危险点。
(4)因维修和试验不善,使机械设备生成危险点。
(5)冒险违章作业直接生成的危险点。另外,还有些物质,如有害的化学物质(污染、放射性物质等)、物理现象(噪声等),本身就是一种危险物,防范不周,就有可能受其伤害。
1.3 危险点的危害性
一般来说,作业中存在的危险点可以分两大类:一类是显现的危险点,通过现场考察或认真设想就可以发现;另一类是潜在的危险点,人们仅凭经验或想象难以做出准确的判断,这就需要进行科学预测。
潜在的危险点比显露的危险点具有更大的危害性,其原因如下:
(1)潜在的危险点存在于事物内部不容易发现或发觉,容易使人解除戒备心理,忽视进行必要的防护,因而为诱发事故提供了充足条件。
(2)小的潛在危险点如果不能被及时发现和消除,任其发展演变,会生成大的祸患。
(3)潜在的危险点最容易引起违章,由违章触发事故。对于具体危险点来说,潜在状态主要取决于两大要素:①在客观上的暴露程度;②人们主观上的认识程度。
2.危险点的预控分析
2.1 危险点预测的步骤
(1)根据过去的经验教训,分析本次作业出现事故的可能危险因素。
(2)查清危险源,即危险因素存在于哪个子系统中。
(3)识别转化条件,即研究危险因素转变为危险状态的触发条件和危险状态转变为事故的必要条件,这是关键。
(4)划分危险等级,排列出先后顺序和重点,以便优先加以“控制”或“处理”。
(5)制定控制事故预防措施。
(6)指定负责落实控制措施的单位和人员,并且必须监督到位。
2.2 危险点的防范措施
(1)认真开展反习惯性违章活动。就诱发事故的原因来讲,习惯性违章与危险点是一对孪生兄弟,习惯性违章是导致事故的人为因素,危险点则是引发事故的客观因素,习惯性违章与危险点相结合,很容易造成事故。危险点演变成现实的危险点以后,如果及时采取措施,就能够控制事态的发展,把损失减小到最低限度。而在危险点演变成现实的危险点之后,又遇到习惯性违章行为,则会使危险点进一步扩大。
(2)结合作业特点制订危险点控制措施。工作班组要根据工作任务及施工条件等因素中可能存在的危险点制订措施,如在检修设备单元中,由于与带电部位距离较近以及电气接线比较复杂等原因对检修人员的安全形成威胁的部位均被称为“危险点”,其防范措施有加强“危险点”的安全措施布置,装设鲜明的安全标志,以警示检修人员的工作行为;严格执行检修监护制度,规范检修人员的工作行为,在“危险点”设置专人进行监护。
(3)制定出的危险点控制措施的依据。编制危险点控制措施,应根据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电力行业及其他相关行业颁布的技术标准、现场规章制度。做到简明扼要、顺序合理、措词严谨,具有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4)作业前将危险点及其控制措施向全体作业人员交底。每项工作都要结合工作现场实际,在“三措”(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安全措施简称“三措)中写入具体的危险点和控制措施,在工作票中写入补充预控措施或专门写危险点分析作业票,并向全体人员交底,工作中要严格执行。
3.结束语
加强危险点分析和预控工作,将有利于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纠正习惯性违章,增强自我防护能力,更有利于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落到实处。危险点分析与预控只是消灭事故的一种有效措施,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基础工作,如建立健全规程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培训、标准化作业、安全性评价等,都是保证安全生产必须做好的工作。
关键词:危险点 预测 防范措施
危险点是指在电力企业作业中,有可能危及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危及机械设备安全,影响作业正常进行,甚至会造成经济损失的事件。危险点预控分析是对有可能发生事故的危险点进行提前预测和预防的方法。它要求班组针对电力生产中的每项工作,根据作业内容、工作方法、机械设备、环境、人员素质等情况,超前分析和查找可能产生危及人身或设备安全的危险点即不安全因素,再依据有关规章制度,研究制订可靠和安全防范措施,从而达到预防事故的目的。
1.电力生产作业中存在的危险点
1.1 电力生产作业中存在的危险点的特点
危险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可能造成危害的作业环境;二是有可能造成危害的机器设备等物体;三是作业人员在作业中违反安全技术或工艺流程,随心所欲地操作。危险点的特点有:
(1)危险点具有客观实在性。
(2)危险点具有潜在性。
(3)危险点具有复杂多变性。
(4)危险点具有可知可防性。
1.2 电力生产作业中危险点的产生原因
(1)伴随着作业实践活动而生成的危险点,只要有作业实践活动,就必须会生成相应的危险点。
(2)伴随着特殊的天气变化而生成的危险点,只要出现不良的天气,就有可能生成相应的危险点。
(3)伴随机械设备制造缺陷而生成的危险点。
(4)因维修和试验不善,使机械设备生成危险点。
(5)冒险违章作业直接生成的危险点。另外,还有些物质,如有害的化学物质(污染、放射性物质等)、物理现象(噪声等),本身就是一种危险物,防范不周,就有可能受其伤害。
1.3 危险点的危害性
一般来说,作业中存在的危险点可以分两大类:一类是显现的危险点,通过现场考察或认真设想就可以发现;另一类是潜在的危险点,人们仅凭经验或想象难以做出准确的判断,这就需要进行科学预测。
潜在的危险点比显露的危险点具有更大的危害性,其原因如下:
(1)潜在的危险点存在于事物内部不容易发现或发觉,容易使人解除戒备心理,忽视进行必要的防护,因而为诱发事故提供了充足条件。
(2)小的潛在危险点如果不能被及时发现和消除,任其发展演变,会生成大的祸患。
(3)潜在的危险点最容易引起违章,由违章触发事故。对于具体危险点来说,潜在状态主要取决于两大要素:①在客观上的暴露程度;②人们主观上的认识程度。
2.危险点的预控分析
2.1 危险点预测的步骤
(1)根据过去的经验教训,分析本次作业出现事故的可能危险因素。
(2)查清危险源,即危险因素存在于哪个子系统中。
(3)识别转化条件,即研究危险因素转变为危险状态的触发条件和危险状态转变为事故的必要条件,这是关键。
(4)划分危险等级,排列出先后顺序和重点,以便优先加以“控制”或“处理”。
(5)制定控制事故预防措施。
(6)指定负责落实控制措施的单位和人员,并且必须监督到位。
2.2 危险点的防范措施
(1)认真开展反习惯性违章活动。就诱发事故的原因来讲,习惯性违章与危险点是一对孪生兄弟,习惯性违章是导致事故的人为因素,危险点则是引发事故的客观因素,习惯性违章与危险点相结合,很容易造成事故。危险点演变成现实的危险点以后,如果及时采取措施,就能够控制事态的发展,把损失减小到最低限度。而在危险点演变成现实的危险点之后,又遇到习惯性违章行为,则会使危险点进一步扩大。
(2)结合作业特点制订危险点控制措施。工作班组要根据工作任务及施工条件等因素中可能存在的危险点制订措施,如在检修设备单元中,由于与带电部位距离较近以及电气接线比较复杂等原因对检修人员的安全形成威胁的部位均被称为“危险点”,其防范措施有加强“危险点”的安全措施布置,装设鲜明的安全标志,以警示检修人员的工作行为;严格执行检修监护制度,规范检修人员的工作行为,在“危险点”设置专人进行监护。
(3)制定出的危险点控制措施的依据。编制危险点控制措施,应根据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电力行业及其他相关行业颁布的技术标准、现场规章制度。做到简明扼要、顺序合理、措词严谨,具有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4)作业前将危险点及其控制措施向全体作业人员交底。每项工作都要结合工作现场实际,在“三措”(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安全措施简称“三措)中写入具体的危险点和控制措施,在工作票中写入补充预控措施或专门写危险点分析作业票,并向全体人员交底,工作中要严格执行。
3.结束语
加强危险点分析和预控工作,将有利于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纠正习惯性违章,增强自我防护能力,更有利于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落到实处。危险点分析与预控只是消灭事故的一种有效措施,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基础工作,如建立健全规程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培训、标准化作业、安全性评价等,都是保证安全生产必须做好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