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文化进校园的校本实践

来源 :中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hui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国家振兴乡村的大战略背景下,田园文化进校园已经成为农村学校的必然选择。在考察田园文化的历史内涵与现代意蕴的基础上,广州市白云区谢家庄小学通过顶层学校文化设计、田园化校园建设、系列化课程实施、研究与实践相结合等路径,有效提高了师生素质,推动了学校的整体发展。
  关 键 词 田园文化;农村教育;学校文化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8)07-00-02
  作为一所农村学校,广州市白云区谢家庄小学充分利用乡村资源,把田园文化引入校园,推动了学校的全面发展,提升了师生的整体素质。
  一、田园文化进校园的背景分析
  首先,田园文化进校园回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作为一号文件向全国发布,由此,振兴乡村成为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文件要求,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新格局,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1]作为一所地处农村的学校,引田园文化进校园成为时代的必然要求。
  其次,田园文化进校园体现了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需要。说起“田园”二字,人们脱口而出的,便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耕读传家”式的恬静生活,一直是中国文人的理想追求。诗文中所体现的和谐、淳朴的价值取向,正是新乡村文明所追求的。让田园文化进校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自然和谐的人性之美。
  第三,田园文化进校园还因应了学校发展的内在需要。谢家庄小学位于广州市北郊,这里的人民世世代代过着农耕生活,这里的田园风光美丽迷人。谢家庄的新乡村建设,不仅有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更重要的是有新乡村人,有新风尚。现代化变迁中的农村成为生产生活有保障的生活乐园,道德之美的心灵家园,生态之美的休憩田园,民族记忆的历史故园。学校文化与其所在的社区文化理应一脉相承,学校所在社区是学校文化创建的重要源头,在此意义上,田园文化进校园,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内在需要。
  二、田园文化进校园的内涵解读
  田园,即田地和园圃,泛指农村。对田园文化内涵的解读,既要有历史的视角,也要有现代的思维。
  (一)田园文化的历史溯源
  在西北师范大学彭金山教授看来,以农业耕作为主要生活方式的田园文化,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即:应时、取宜、守则、和谐。所谓“应时”,即顺天应时,依节气安排农事活动,体现了前人对自然规律的重视;所谓“取宜”,即因地制宜地从事农业生产;所谓“守则”,即遵守规律,蕴含着“以农为本、以和为贵、以德为荣、以礼为重”等许多优秀的文化品格,对中华民族坚忍不拔、崇尚和谐、顺应自然、因地制宜、勇于创新等优良品质的养成,起到了重要作用;所谓“和谐”,即追求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人和谐,塑造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趋向、行为规范,支撑着中华民族不断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2]
  (二)田园文化的教育传承
  虽然“而无车马喧”的田园景象现在已近消失,“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农耕生活也已成为过去,但在新的时期,新乡村要用更适应时代步伐的理念去发展乡村,培养新乡村人,从而让乡村孩子认识乡村的价值,热爱乡村,扎根乡村,服务乡村。
  谢家庄小学倡导的田园文化,旨在立足田园生活,依托学校及所在社区良好的生态环境,致力于传承耕种文化,润物无声中实现对学生的教育引导。田园文化进校园的核心在于精神上对自然生态的深层次体验,在于对健康生活方式的秉承,在于对“应时”“取宜”“守则”“和谐”等农耕文化核心价值的深度领悟,体现在生态环境、建筑空间、师生关系、课堂学习等方方面面。
  三、田园文化进校园的校本实践
  (一)汲取田园文化精髓,进行学校文化顶层设计
  学校立足田园文化精髓,寻找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国际、内省与外显的结合点,确立了“播种快乐,构筑幸福家园”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具有“本真快乐的情怀、健康质朴的人格”的未来人才,在“种乐得乐,献乐得乐”教育实践中,引领学生回归生活,回归自然,从而舒展生命,感受快乐,享受幸福。
  (二)铺陈田园底色,文化熏陶育人无声
  学校精心营造了系列蕴含田园意境的文化景观,让校园中的一草一木都尽显田园之美。
  踏入学校大门,“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匾牌下的开心农场中,瓜果园、甘蔗林、青豆洲、碧菜地,次第排开。围墙边,翠竹生机勃勃,木棉树和杜鹃相依相偎,竞相吐艳。
  百米文化长廊中, 48首田园诗,尽显园诗人的心境和情怀。横梁两面,二十四个节气顺序排开。宣传板上,“中国的农耕文明”等主题展示,吸引着孩子。长廊的两端,“春夏秋冬勤耕耘,东南西北同欢乐”“五谷丰登足天下,瓜果飘香满家园”的农家对联引人注目。
  取名“农具坊”的博物馆里的藏品,均是由师生自愿捐献和亲自收集的农具。学生在收集、参观农具的过程中,感受到我国的农耕文化的悠久历史,惊叹于先人的劳动智慧。
  乡情亭柱上,一幅幅师生的优秀作品,展现了对校园之美的眷恋和热爱。读书阁里翠竹常绿,凿壁偷光、囊荧映雪、悬梁刺股、闻鸡起舞等故事鼓舞着学子。农家棋廊里,学生或吟诵田园诗歌,或玩诗词接龙,或两两对弈,个个自得其乐。这正是田园生活悠然、恬静生活画面的生动展现。
  (三)挖掘田园文化,构建特色课程系列
  课程是育人的核心载体,田园文化进校园必须通过课程来实施。依托谢家庄独特的环境和特有资源,学校构建了具体、易实施的田园文化教育课程体系,共分三个系列。
  田园文化熏化课程系列。文化熏化课程,渗透了田园文化精华,让校园内外显着田园之美。学校设计制作了精美校园美景画册让学生欣赏;每学期利用班会课组织孩子们参观校园文化十景,学当小导游;组织开展“我与春天相约在田园”“走进秋天分享秋色”的春、秋两季外出研学活动,让学生感受田园之美,领悟田园文化的精髓。
  田园文化学科课程素列。学校组织编写了《诗颂田园》《田园美德》《田园实践》《田园音乐》《田园美食》《快乐足球》等系列校本教材,上学生在系统的学习、实践中习得田园文化。
  田园文化拓展课程。学校组建了十八个特色社团,包括:田园诗社、田园种植、唱响田园、舞动田园、美绘田园、奏响田园(下转第页)(上接第页)(竖笛、葫芦丝)、巧绣田园、田园美食、田园书法、田园棋趣、田园剪纸等,引导学生在自主参与中,感悟田园文化,创造田园文化。
  (四)开展田园实践,体验与研究相结合
  学校先后组织开展了多项课题研究,引导教师在研究中不断成长。“乡村特色资源在器乐教学中的运用与发展研究”“利用乡村资源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悦纳教育下田园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课题从立项到结题,每一步浸透着参与者的心血和智慧。为让课题研究起到更大的引领作用,学校要求课题研究全员参与,即教师与学生全员参与,同时吸收教师及家长志愿者和校外机构义务免费参与课程活动。这样的课题研究,以活动的形式展开,吸引了老师、学生、家长的参与,实现了体验与研究的有机结合。
  学校的“开心农场”里,老师们结合自己任教学科和相应课题,和孩子、家长们一同观察记录植物的发芽、长叶、开花……伴随着所种植植物生长、发芽、开花,师生们也在不断地成长。
  在城乡一体化的经济发展浪潮中,谢家庄小学的教师员工呼吸着田园文化的芬芳,坚守着教育的宁静,既与时俱进,也保持淳朴文化传统,为培养一代代具有田园文化本色的新乡村人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乡村振兴,怎么看怎么干[J].农村工作通讯,2018(3):14-19.
  [2]彭金山.农耕文化的内涵及对现代农业之意义[J].西北民族研究,2011(1):147-148.
  (作者单位:广州市白云区谢家庄小学广东广州 510540)
  责任编辑 徐向陽
其他文献
江苏省常州市教育局教研员张健认为,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中小学职业启蒙逐步兴起,但在实施中也存在一些认识误区。比如有的将职业启蒙仅作为准备分流到职业学校学生的预备教育,有的将之等同于劳技教育,有的将之局限于学校范围进行,有的则缺乏系统化设计。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厘清方向,使职业启蒙迈入科学实施的轨道。  首先,职业启蒙要面向全体学生。积极的职业行为和职业追求得益于在中小学阶段实施的职业启蒙,并延伸向
摘 要辨析栏是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的一大特色,具有贴近儿童生活,启发儿童思考等特点。教师在使用辨析栏时,要引导学生在“回望”中激活已有生活经验,学会明辨是非;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中自主选择判断,从而领悟道德意义;在反思中向身边的榜样学习,引领道德认同,从而实现道德的自主建构。  道德与法治;辨析栏;榜样学习;道德理性  关 键 词  中图分类号  文献编码G41 A  文章编号2095-1
为完善课程体系,教育部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20个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日前,教育部公布了最新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普通高中应在原来科目基础上开设劳动课程,共6个学分,为必修学分。其中,志愿服务2学分,在课外时间进行,三年不少于40小时;其余4学分内容与通用技术的选择性必修内容以及校本课程内容统筹。艺术可与音乐、美术两科相互替代,具体开设科目学校可自行确定。体育与健康的必修内容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教育也是如此,人们只关注成功的彼岸,而那些透着辛酸、懊悔的“此岸”,往往更加令人深省……  ——题记  我的眼泪  那是一个令我难忘的日子,是我从教二十年来,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当着孩子们的面哭泣。  那天,我刚出差回来,顾不上休息就回到学校,一些眼尖的孩子早看到我了,快乐地飞到我身边,问长问短。见孩子们这么懂事
摘 要统编《道德与法治》一年级教材通过图片文字的设计、“主持人”角色设置和“绘本式”故事编写,为儿童营建了宽松而富有童趣的对话氛围。教师在教学中,可通过活动讨论、建构思考和角色置换,引领学生与教材、伙伴和自己展开对话与反思,培养良好的公民道德素养,树立正确的法治规则观念,过更好的道德与法治生活。  关 键 词统编《道德与法治》;对话;法治规则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
杜小宜,深圳市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校长,特级教师,全国名校长,广东省“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先后获得全国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中小学德育先进工作者、全国家庭教育先进个人等称号,并被聘为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客座教授。  杜小宜校长在教育的一方田地里辛勤耕耘36载,获得众多荣誉,有着多重身份。在学生眼中,她是慈祥可敬的校长;在同事眼中,她是关爱下属的领导;在同行眼中,她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研究报告》指出,青春期“叠加”留守使得“初二现象”更为显著,需要引起重视。报告指出,初二留守学生与父母的关系更差。调查显示,经常和妈妈交流(64.3%)、经常和爸爸交流(57.9%)的比例低于初二非留守学生4.1%和8.7%,而被父母训斥吓唬(22.8%)的初二留守学生比例最高。唯有初二留守学生把同学朋友视为最重要的社会支持来源(43.38%)
党史学习教育是中小学德育的重要内容。在中小学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不仅有着深厚的理论蕴藉,更有着丰富的实践路径。为此,全国各地学校或通过多种方式探索新时代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的新机制、新途径、新举措,有效引导青少年学生“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或以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的历史为主线,将各学科中的知史教育、明理教育和激情教育有机结合,拓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多学科实施路径;或通过强化党建引领,落实党建育人,创新党建
摘 要 在师德与育德能力一体化建设中,上海市通过顶层设计,基本形成了纵横联通的整体格局,在市、区、校联动的基础上探索出分级分层分类的培训实践模式,建构了市级培训课程框架及其所依托的市级课程共享平台,逐步形成了各区、校各具特色且“关注教师专业生活”的师德和育德能力一体化建设的实践样态。  关 键 词 师德建设;育德能力;一体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
摘 要  美国高中生涯辅导具有成熟的模式。以密苏里州为例,注重学生大学和就业准备,采用“知识深度”的模式,将学生生涯发展目标与评价相统一;形成从知识到行动的生涯辅导路径,开设系统课程体系,进行学生个人规划,注重对学生生涯发展的持续跟踪指导;建立全方位支持的资源库,为学生提供工具、技术、信息和指导支持;形成以辅导师和教师为主的多元主体的合作团队。  关 键 词  美国;密苏里州;高中;生涯辅导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