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探微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tsb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阅读能力是获知、创新的基础。要想真正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语文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切实做到在打造“对话型”课堂上下大功夫,在研究性阅读上做大文章,在学生课外阅读上搞大投资。
  关键词: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对话型”课堂 研究性阅读 课外阅读
  
  “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教给学生读书、学习的方法,可以让学生获得知识迁移的能力,为学生思维活动提供广阔的空间。“万变不离其宗”,在新课改背景下,要想真正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语文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切实做到在打造“对话型”课堂上下大功夫,在研究性阅读上做大文章,在学生课外阅读上搞大投资。
  一、在打造“对话型”课堂上下大功夫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这是新课标对阅读教学的新的定位,标志着本次新课程阅读观念的转变。这种观念的变化要求教师的阅读教学由“授受型”向“对话型”转变。
  1.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疑则不进”。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发现问题不仅是为教学中解决问题服务,而且其本身就是教学目标。因而我让学生认识到“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没有问题学生学习就会失去“出发点”,教学就失去明确的方向,就不能做到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2.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特别要提倡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多重对话,尤其是师生之间平等的对话,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当然,一元与多元应该互补,基础教育教材中的经典文本的解读应该有相对确定的解释,但同时又要承认阅读作为一种体验,各人的感受和结论必然不会完全相同,应充分尊重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性。独立阅读不等于放任自流,在改变教师对文本只作机械分析的同时,教师还要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适时作精当的讲述、巧妙的引导,帮助学生对自己的阅读感受和见解作出补充,或者进行调整和修正,达到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目的。
  3.引导学生讨论解决疑难的方法,并运用学生的方法解决疑难问题。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突出帮助、引导,要求教师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当学生迷路时,教师不是轻易地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们怎样去辨明方向”。所以问题归纳整合后应成为教学目标。知识的积累固然重要,但在知识更新很快的今天,学会探究知识的方法更重要。
  二、在研究性阅读上做大文章
  就整个高中三年的阅读教学内容来说,我认为要整体考虑、分段安排。具体说来可分三个阶段。
  1.个性爱好探究性阅读阶段。这一阶段适用于高一学年,主要讲阅读个性。也就是说要从学生主体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对学生的阅读范围、角度和思路等方面少干涉,甚至不干涉,即由着学生的“性子”选择阅读对象。这种个性探究性阅读,目的是锤炼学生的自主探究性阅读习惯和方法,为其日后深入地、自觉地学习语文锤炼基本功。
  2.指示范围阅读。学生要实现高考的理想,光靠个性阅读是不够的,还必须建立阅读层次序列。所以,高二学年教师的指示范围阅读是非常必要的。教师要借助第一学年个性阅读已经形成的探究习惯和方法,促成学生的阅读成为自觉;要让学生的视线收缩到教师指示的体裁上,并要求他们把兴趣爱好与阅读的经验自觉地加以运用;要引导学生基本定型对各类文体的阅读技法,尽量使学生参差不齐的感悟能力、认识能力趋于统一。
  3.应考探究性阅读。第三学年直接为高考服务,要求学生把已锤炼的探究性阅读本领针对高考阅读题进行探究性阅读训练。高考阅读试题的答案虽然是开放性的,但仍然有很大的限制,尤其是受文章思想内容、作者观点态度的限制。因此,必须要求学生依题意答题,并且总结出一套解题“程序”,尤其是对解题思路的总结尤为重要,并使其答题逐步趋于科学化、规范化。规范阅读和规范答题可以说是高三学年的主要任务。当然,后两学年也并不排除个性兴趣阅读,最好是能把两者有机、合理地结合在一起。
  三、在学生课外阅读上搞大投资
  在新课改背景下要搞好语文教学,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使语文教学真正踏准时代的节拍,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并要舍得在学生课外阅读上搞大投资。
  1.开设阅读课。分自由读与集中读两种形式。开设阅读课,计划集中阅读与泛读相结合。泛读即组织学生在一定的主题要求下,自由地开展相应的阅读;集中读即在课堂上开展专门性的文章品读或作品介绍、欣赏等。
  2.开展课前五分钟“美文欣赏”。即在每节语文课正式上课前五分钟内,由学生轮流介绍其在阅读中读到的优秀文章、作品或阅读感悟等,每次一人推荐,几人谈感悟。
  3.每位学生都做专门的阅读笔记,根据学生的阅读量或笔记的摘录情况,阶段性地进行展评,相互交流,以相互借鉴阅读经验,同时评出阅读的积极分子,利用榜样的力量,引导学生积极地开展各种形式的阅读。
  4.开展手抄报、文史名著知识竞赛与开展课外阅读有关的专项性实践与评比活动。对优秀作品、先进人员要予以表扬奖励,以调动学生主动地阅读、搜集材料的积极性,形成良性的阅读态势。
  5.利用主题班会或专项阅读课开展以名著、作家、作品、名言、名句为中心的小组知识竞赛,让学生具体感受到阅读的益处,以进一步激发学生进行自主阅读的兴趣。
  6.动用测量杠杆,在试卷中更多地增添课外阅读材料,以充分体现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从死钻课本中走出来,注重自身知识面的拓展,注重平时阅读的积累与阅读能力的培养。
  此外,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和探究意识,单纯依靠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改变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依靠环境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学生自身的感悟。因此,有意识营造一个整体优化的环境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合作意识、探究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给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语文教师惟有不断更新理念,提高自身素养,丰富自身底蕴,盘活教育资源,不断探索教育教学新方法,才能开辟一个全新的天地。
其他文献
本文对酸化油3132助滤剂的工业试验作了介绍,认为该助滤剂是解决东鞍山铁精矿过滤,降低铁精矿水份的一条可行的途径。目前、东鞍山烧结厂用塔尔油和氧化石腊皂作捕收剂,采用
摘 要: 近年来,隐喻成为国内外学者竞相研究的课题,隐喻已不仅仅被认为是一种修辞手段,而被认为是一种思维方式,体现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本文通文献回顾对隐喻的主要研究理论观点、当代国外隐喻研究热点和隐喻的发展进行了简要梳理。  关键词: 隐喻研究 观点概述 研究趋势    一、前言  近年来,隐喻成为国内外学者竞相研究的课题,隐喻已不仅仅被认为是一种修辞手段,而被认为是一种思维方式,体现了人们对
通过对复合岩石在不同厚度比下的单轴压缩试验研究,作者发现;厚度效应对复合岩石的力学特性有很大的影响。本文以试验数据为基础,对复合岩石在不同厚度比下的强度特征,变形特
β2-兴奋剂(β2 -adrenergic agonist, BAA)属于拟肾上腺素类药物,由于其具有促进动物生长、提高瘦肉率的作用曾被作为饲料添加剂应用于动物养殖业中。然而BAA长期作为饲料添加
摘 要: 中国古典美学始终坚持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一体圆融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天人合一体现了中国审美文化的内在精神和主导思想线索。审美经验中情景交融、物我两忘的境界正是天人合一在审美活动中的体现。建立在人与自然亲和观念基础上,人们将自然万物视为怡情悦性的对象,并从中获得身心的自由与超越。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天人合一的审美价值日益凸显。  关键词: 天人合一 审美活动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教材安排了四个综合探究的话题,其中第三个是:“从宗教景观看文化的多样性”,第一次讲这部分内容时(刚开始用新教材),我基本上是按照教材来展开的,但在教学反思中写下了这么一段话:“学生对宗教景观的兴趣更多的只是停留在图片上,这些图片的实景与学生的空间距离一般又比较远,导致学生的感性认识明显不足,再加上前面已有三大宗教的内容,在此再涉及宗教话题,学生反应平淡,已激不起他们更多的探
汉乐府诗及北朝乐府是中国文学史上女性追求自我尊严、争取个性解放母题的代表作.刘兰芝和花木兰两位颇具代表性的女性刚柔相济,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大部分女性的共性.
经近年试验、示范及大田调查,地膜玉米套种地膜洋芋是我县一种较为理想的“双千田”栽培模式。它集高秆——低秆、喜光——耐阴、耗地力大——耗地力小于一体,通过立体种植
摘 要: 中学语文美育是中学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教师作为语文美育活动的组织者和施行者,起着主导作用。审美教育的教师主导性应该必须在朗读、提问、情境创设等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体现出来,这样才能增强其有效性。  关键词: 语文教师 审美教育 主导性    中学语文美育是中学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
摘 要: 在资讯快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已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上网越来越方便,越来越多的学生习惯从网上获取信息。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这一资源,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在利用网络进行阅读教学时,应做到精心设计、细致引导、合理计划安排。  关键词: 阅读教学 网络阅读 网络资源 优化课堂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现在的中学生越来越热衷于上网,有些学生甚至上网成瘾。面对这种情况,不少家长和教师都采取“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