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客”在2015年成为一个强势流行语,创客文化逐渐兴起。本文从文化视角分析了什么是创客、什么是创客文化和什么是创客文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文化视角;创客;创客文化
上海文化出版社《咬文嚼字》刊物每年集合国内语言文字专家评选“年度十大流行语”。2015年十大流行语榜单上,“创客”位居第五名。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成推动中国经济前行的双引擎之一。随后国家又陆续出台了若干政策措施,给创业、创新以具体支持。创客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创客”一词,译自英文单词“Maker”,源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微观装配实验室Fabrication Laboratory的实验课题,此课题以创新为理念,以客户为中心,以个人设计、个人制造为核心内容,参与实验课题的学生即“创客”。 随着FabLab网络的扩散,创新的主体从科研技术人员拓展到普罗大众,创客文化逐渐兴起。
一、什么是创客
克里斯·安德森《创客:新工业革命》对创客的定义是:“一群使用互联网和最新工业技术来进行个性化生产的人” 。 创客具有微生产力,为高度本土化的市场生产高度定制化的产品,并且这些产品也可能通过互联网而风靡全球。当下现实社会中最需要的关注的创客群体, 即是安德森从一开始强调的,以数字化技术为手段、将互联网智慧运用于现实世界的人。创客依照由互联网传播的技术攻略制造产品,同时也在互联网上分享自己的创新。创客产品多是跨界合作的成果,工程师、设计师、艺术家、 教育家等来自不同行业背景的人依据共同的兴趣形成项目团队,合作完成作品。网络是获得资助、进行批量生产和销售产品的平台,例如如阿里巴巴网站。
创客也不同于传统的发明者,发明者追求的是根本性创新。创客更多的是改造和扩散已存在的技术或是寻找新的应用,创客更可能引发增量创新。 例如,2012年张铭(1986-)网上看MIT的开放课程,3D打印机制作出来的塑料小人,其原理就是利用普通打印机的原理,在三维中拓展,用注射器将原料层层累积,最后创造出一个实际物体。张铭就是典型的创客。2013年开发的“脸萌”拼臉软件的小伙伴们业是典型的“创客”
创客也不同于威客,威客Witkey是有wit智慧、key钥匙两个单词组成,也是The key of wisdom 的缩写,是指那些通过互联网把自己的智慧、知识、能力、经验转换成实际收益的人,威客在互联网上通过解决科学,技术,工作,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从而让知识、智慧、经验、技能体现经济价值。创客是一群喜欢或者享受创新的人,追求自身创意的实现,至于是否实现商业价值、对他人是否有帮助等,不是他们的主要目的。创客来自于消费者,创客们的作品或产品通常是他们所需、但在市场上寻觅无果的东西。 例如FacePhone的发明者Atommann, 其初衷即是为年迈的外婆制作一款按下屏幕上的头像图片即可拨通电话的手机。
理查德·佛罗里达《创意阶层的崛起》对创客的定义是:创客是介入制造业的“创意阶层”。无论是“超级创意核心”群体还是“从事与创意相关的专业人士”,都可能成为创客。创客的特点在于制作与分享:他们制作软硬件相结合的作品,即“数字化DIY;创客通常是在线社群的成员,不仅在社群分享制作故事,而且分享源代码、作品原型和知识产权,即开源和与他人共创造。
大部分创客都乐意分享他们的技术成果,并鼓励其他人在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这也是创客促进社会创新的路径。特斯拉向所有人开放其专利技术。 创客们通常并不期待去替代主要的制造商,而是对主流产品进行补充,给予消费者更多创意和解决方案的选项。创客的目标是市场的长尾部分。创客的身份从消费者转变为生产者,所引发的创新与投入巨大的公共或私人研发实验室一样重要。
从广义上讲,创客并不仅限于技术制作。制作的作品,可以是技术装置、开源硬件或软件、时装、家庭装饰,乃至任何可用于现实生活中的作品。在中国,创客的概念存在着泛化的趋势,新闻报道中也提出一些诸如 “文化创客”“科技创客”“教育创客”的细分类别。正如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使得两者之间的边界更加模糊,创客文化所鼓励的是跨界交流,因此,从行业或技术背景去对创客群体进行区分的必要性或可商榷。
二、什么是创客文化
McCall将“创客文化”定义为:致力于个人制造的专业人士与爱好者形成社群并不斷壮大的景象、氛围。创客文化的使命在于使更多的人参与到创新中来,并把新的技术带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去, 创客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开源与分享,创客文化发展的现实意义也在于此。
创客文化扩大了创新主体,从专业科研人员扩展到普罗大众,从实验室走向车库、创客俱乐部、创业咖啡室以及创客学校等社会空间;拓展了创新领域,从科技创新、企业创新拓展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并鼓励来自不同背景的创客跨界合作,推动产业革新。
三、什么是创客文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技术革新的驱动。Arduino、3D打印机等开源硬件的诞生使得DIY和定制产品的成本大大降低,为创客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经济发展的需求。互联网+时代,经济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逐渐向现实社会覆盖。 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以推动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结合,引领创新驱动发展的新业态。
国家政策的推动。2015年3月,中国国务院先后出台《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和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专业技术人员在职和离岗创业的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
推崇创新的社会环境。腾讯、海尔等企业、学校、图书馆和各类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基金,提供资助、成立创客空间、举办竞赛和提供知识产权服务。
参考文献:
[1]克里斯·安德森.创客:新工业革命》[M].中信出版社,2012年
[2]理查德·佛罗里达.创意阶层的崛起[M].中信出版社,2010年
[3] 温雯.“创客文化”的历史图景与未来路径[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 (8): 55-61
[4]付杨.对创客文化现实价值的思考[J].时代教育, 2016, (1): 98-99
作者简介:
边莉(1973~)女,汉,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公共服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产业。
关键词:文化视角;创客;创客文化
上海文化出版社《咬文嚼字》刊物每年集合国内语言文字专家评选“年度十大流行语”。2015年十大流行语榜单上,“创客”位居第五名。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成推动中国经济前行的双引擎之一。随后国家又陆续出台了若干政策措施,给创业、创新以具体支持。创客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创客”一词,译自英文单词“Maker”,源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微观装配实验室Fabrication Laboratory的实验课题,此课题以创新为理念,以客户为中心,以个人设计、个人制造为核心内容,参与实验课题的学生即“创客”。 随着FabLab网络的扩散,创新的主体从科研技术人员拓展到普罗大众,创客文化逐渐兴起。
一、什么是创客
克里斯·安德森《创客:新工业革命》对创客的定义是:“一群使用互联网和最新工业技术来进行个性化生产的人” 。 创客具有微生产力,为高度本土化的市场生产高度定制化的产品,并且这些产品也可能通过互联网而风靡全球。当下现实社会中最需要的关注的创客群体, 即是安德森从一开始强调的,以数字化技术为手段、将互联网智慧运用于现实世界的人。创客依照由互联网传播的技术攻略制造产品,同时也在互联网上分享自己的创新。创客产品多是跨界合作的成果,工程师、设计师、艺术家、 教育家等来自不同行业背景的人依据共同的兴趣形成项目团队,合作完成作品。网络是获得资助、进行批量生产和销售产品的平台,例如如阿里巴巴网站。
创客也不同于传统的发明者,发明者追求的是根本性创新。创客更多的是改造和扩散已存在的技术或是寻找新的应用,创客更可能引发增量创新。 例如,2012年张铭(1986-)网上看MIT的开放课程,3D打印机制作出来的塑料小人,其原理就是利用普通打印机的原理,在三维中拓展,用注射器将原料层层累积,最后创造出一个实际物体。张铭就是典型的创客。2013年开发的“脸萌”拼臉软件的小伙伴们业是典型的“创客”
创客也不同于威客,威客Witkey是有wit智慧、key钥匙两个单词组成,也是The key of wisdom 的缩写,是指那些通过互联网把自己的智慧、知识、能力、经验转换成实际收益的人,威客在互联网上通过解决科学,技术,工作,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从而让知识、智慧、经验、技能体现经济价值。创客是一群喜欢或者享受创新的人,追求自身创意的实现,至于是否实现商业价值、对他人是否有帮助等,不是他们的主要目的。创客来自于消费者,创客们的作品或产品通常是他们所需、但在市场上寻觅无果的东西。 例如FacePhone的发明者Atommann, 其初衷即是为年迈的外婆制作一款按下屏幕上的头像图片即可拨通电话的手机。
理查德·佛罗里达《创意阶层的崛起》对创客的定义是:创客是介入制造业的“创意阶层”。无论是“超级创意核心”群体还是“从事与创意相关的专业人士”,都可能成为创客。创客的特点在于制作与分享:他们制作软硬件相结合的作品,即“数字化DIY;创客通常是在线社群的成员,不仅在社群分享制作故事,而且分享源代码、作品原型和知识产权,即开源和与他人共创造。
大部分创客都乐意分享他们的技术成果,并鼓励其他人在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这也是创客促进社会创新的路径。特斯拉向所有人开放其专利技术。 创客们通常并不期待去替代主要的制造商,而是对主流产品进行补充,给予消费者更多创意和解决方案的选项。创客的目标是市场的长尾部分。创客的身份从消费者转变为生产者,所引发的创新与投入巨大的公共或私人研发实验室一样重要。
从广义上讲,创客并不仅限于技术制作。制作的作品,可以是技术装置、开源硬件或软件、时装、家庭装饰,乃至任何可用于现实生活中的作品。在中国,创客的概念存在着泛化的趋势,新闻报道中也提出一些诸如 “文化创客”“科技创客”“教育创客”的细分类别。正如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使得两者之间的边界更加模糊,创客文化所鼓励的是跨界交流,因此,从行业或技术背景去对创客群体进行区分的必要性或可商榷。
二、什么是创客文化
McCall将“创客文化”定义为:致力于个人制造的专业人士与爱好者形成社群并不斷壮大的景象、氛围。创客文化的使命在于使更多的人参与到创新中来,并把新的技术带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去, 创客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开源与分享,创客文化发展的现实意义也在于此。
创客文化扩大了创新主体,从专业科研人员扩展到普罗大众,从实验室走向车库、创客俱乐部、创业咖啡室以及创客学校等社会空间;拓展了创新领域,从科技创新、企业创新拓展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并鼓励来自不同背景的创客跨界合作,推动产业革新。
三、什么是创客文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技术革新的驱动。Arduino、3D打印机等开源硬件的诞生使得DIY和定制产品的成本大大降低,为创客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经济发展的需求。互联网+时代,经济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逐渐向现实社会覆盖。 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以推动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结合,引领创新驱动发展的新业态。
国家政策的推动。2015年3月,中国国务院先后出台《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和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专业技术人员在职和离岗创业的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
推崇创新的社会环境。腾讯、海尔等企业、学校、图书馆和各类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基金,提供资助、成立创客空间、举办竞赛和提供知识产权服务。
参考文献:
[1]克里斯·安德森.创客:新工业革命》[M].中信出版社,2012年
[2]理查德·佛罗里达.创意阶层的崛起[M].中信出版社,2010年
[3] 温雯.“创客文化”的历史图景与未来路径[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 (8): 55-61
[4]付杨.对创客文化现实价值的思考[J].时代教育, 2016, (1): 98-99
作者简介:
边莉(1973~)女,汉,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公共服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