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呼唤严、实、新的生本课堂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k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生本课堂让一些教师奋然前行,让语文课堂活跃起来,课堂不断革新,小组建设、成员互助、个人探究、交流分享、情景表演、课堂论辩、社会实践等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热情。在语文生本课堂教学实践和探究的征程中,善思考的教师一定要做到“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语文呼唤严谨治学、扎实有效、锐意创新的课堂,生本课堂仍需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关键词: 中学语文 严谨 扎实 创新 生本课堂
  一、中学语文生本课堂需要严谨治学,具有专业能力的教师
  许多课堂留给我们的感叹是“语文课”没能上出“语文”味。现在,学校倡导老师们用生本的理念组织教学,老师们就觉得只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行了,就不用继续研究深造了。甚至有些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提笔就写错别字,开口就说差错话。这样的老师“空手套白狼”式地教学生认字、阅读、交际、习作,能不让学生感觉语文空乏无味吗?
  让我们一起回想自己受教育的路程:我们如果遇见一位好教师,他的专业水平很高,能够语言严谨、通古博今、风趣幽默,我们从情感上常常会盼着上他的课。如果学生遇到一位专业素养强的语文教师,耽误一天,就会觉得缺少了一天的熏陶,如同没吃饱饭一样。追随这样的老师几年下来,不说在语文课上,单是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就能受益良多。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果你拥有这样的专业高度,那么谁还敢对你说三道四、品头论足?因而,不论什么时期、什么年代,不论我们是否尝试用生本理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语文课堂呼唤和期待的,总是严谨治学,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语文老师。相信知识渊博的教师,创造的一定是有高度和深度的生本语文课堂。
  二、中学语文生本课堂需要扎实体现出语文的“两性”统一
  语文本身就是用于交际的工具,理所当然具有工具性。一个人积累运用词语的多少,语言是否具有丰富性,决定了一个人的生命情愫和思维视野。同时,语文从诞生之日起,就具有人文性,这是母语的特质决定的。生本语文课堂上,我们一样要努力实现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老师的影响下,同学之间的互学展示过程中,帮助孩子们打下两个底子:一是自主学习的底子,即需要体现语文的工具性;二是积极愉悦的底子,即要体现语文的人文性。形象地说,就是给孩子们两个园子,一座田园,一座花园。田园生产农作物以满足人的基本生存和发展需要,这就好比是对学生的字、词、句、段、篇的训练。花园是要在精神上有开心、愉悦的享受,有郁闷、痛苦的感受。
  当然,语文教师要想帮助孩子们打好这两个底子,是要静下心下工夫苦心鉆研的。一方面我们要“深耕”课堂,将每一节课都当做公开课上好。用一节节实实在在的课,表达对于语文教学的高度尊重。通过课前精心的设计,让语文知识逐一落实,学生听说读写的训练扎实有效。另一方面,我们要将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与运用结合起来,不能产生这样的想法:反正现在倡导生本课堂,学生自学、之后展示就行了,老师做好看客就是履行了职责。照这样说,当老师实在是太容易,街上无事闲聊的大妈大叔也可以胜任了?我们需要有责任感,不能错误地理解“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含义,我们需要将语文“写好字、说好话、习好文”的要求运用生本的方式有效地“深耕”到课堂中,体现出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结合。
  三、生本语文课堂需要创新,焕发趣味课堂的活力
  我们呼唤的生本语文课堂,需要创新。一切创新的过程就是教师和学生超越习惯、超越传统、超越自我的过程。一切创新的目的,就是要实现语文课堂向人的生命回归,向母语学习本质回归。任何创新都需要敢于超越的教师,这样的教师必定能激起学生对语文难以割舍的情感和崇拜,让课堂焕发活力。
  首先,课堂要“超越教材”。带领学生共同挖掘教材之外更加宽广的语文资源,拓宽学生知识与情感的视野;其次,要“超越课堂”。强调课堂是学生的世界,世界更是学生的课堂。以各种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挖掘生活中的语文资源,引领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学习语文的快乐点;再次,要“敢于超越”,敢自我超越,使自己成为不断学习创新的人。敢让学生超越自己,放下尊严,放下架子,蹲下身来与学生平等交流,由说“高度尊重学生”到行动上真正实现“尊重学生有高度”,由说“全面依靠学生”到行动上真正实现“学生自主自信自觉的展示”。语文老师一定要有一个信念:我们培养出来的人,一定是比自己强的人。
  总之,中学语文呼唤严、实、新的生本课堂。我们要振奋精神,着力于语文生本课堂中“严谨、务实、创新”的思考,并从尊重生命的角度出发,重新审视并改变课堂,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快乐并收获着。
其他文献
摘 要: 中职语文教学在经历数次改革之后,课堂教学呈现百花齐放的模式。文章从依托教材文本,唤醒学生生命意识;遵循教学规律,突出职业教育特色;鼓励大胆想象,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课外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探索生命意义四个方面论述了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  关键词: 中职语文 生命意识 生命意义  新课改的浪潮阵阵来袭,学生的学习模式已经是集实践、合作、讨论等多种形式于一身的综合体,在此背景下,教师的教学
企业绩效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建立一套完整的企业绩效考核体系,并有效地运用它来实现激励的功能显得日益重要.本文阐述企业绩效考核的目的意义,分析企业绩效
日前,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宣布对中国产儿童睡衣裤实施召回,召回原因是该产品不符合美国联邦儿童服装阻燃性标准。因此,无论是面料生产企业还是出口服装加工企业,都要从自身
建筑项目施工的技术水平对项目的质量和项目的安全性有着直接的影响,对施工单位的生存与发展也有着关键的影响.所以使用科学有效的建筑技术和施工方式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建筑
数学开放性问题是近年来高考命题的一个新方向,其解法灵活且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开放题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在教材还没有提供
计算机的使用已经成为了每个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现在的技工院校基本上都设有计算机课程,主要是为了教会学生计算机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际对计算机的操作能力.计算机作为现
摘 要: 文章认为,在语文课堂上开展个性化教学的有效途径包括个性化解读教学目标、生成个性化的课堂教学和开展个性化备课三个方面。  关键词: 语文课堂 个性化教学 有效途径  共性化的教学方式易于让学生把握学习语言的一般规律,但是同样存在容易让学生走向千篇一律的语言表达的危机。所以,中学语文教师非常有必要在运用共性化教学方式的同时,注重个性化教学。那么如何在共性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教学呢?  一、个性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在医疗领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从而较好的满足了人们的医疗需求,但是由于一些特殊愿意的存在,医院在具体的门诊流程出现了一些问题,从而给
摘 要: 中职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其学习习惯、能力和状态是人们有目共睹的。作为具有一定良知的教师需要思考这一特殊群体的文化学习问题,本文所阐述的理解、尊重、宽容,中职语文教学必备选择的话题应对大家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关键词: 中职语文 理解 尊重 宽容  任教中职语文教学多年,面对的是一个相当特殊的群体,学生语文学习的功底比较差,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习惯欠佳。如果任其自流,学生在校的阅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