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美好生活是人类社会普遍追求的终极目的。道德其实就是“至善”,遵循道德的生活就是美好幸福的生活,而快乐是唯一生而为善的东西,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快乐。正确阐释的美好生活必然是至善的生活、快乐的生活和有意义的生活,快乐和幸福是几千年来人们一直追求的理想,人类的一切活动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追求快乐和幸福。
关键词:美好生活,至善,快乐
一、从西西弗斯谈好生活三要素
活在世间,总应该追求些什么,否则该是多么的无聊”,这不是什么名人所说的名言,而是一位同学偶尔间说出的话语。然而,就是这简单的一句却引起了我的深思。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不能甘心做一个匆匆的过客,而应该做出些事迹,不求轰轰烈烈,至少要有价值。最近正好又读了一本加缪的《西西弗神话》,于是我又更加深刻的思考了活着的意义,我们所应当追求的美好幸福的生活到底是什么?
西西弗斯的故事是这样的:在《荷马史诗》中,西西弗斯足智多谋,是科林斯的国王。当宙斯掳走河神的女儿时,河神到科林斯找寻他的女儿,西西弗斯提出以一条河流做为交换条件,才肯告知河神女儿的下落。在泄露了宙斯的秘密后,宙斯派出死神要将他投入地狱。他却用计绑架了死神,导致人间无人再死亡,死神被救出后,他被打入了冥界。在被打入冥界前,他请求临时还阳处理自己的后事。而回到阳界后,他迷恋美丽的大地,不愿意再回到冥界。死后,他被判每天要把一块巨石推到非常陡的山上,再眼看着巨石滚到山脚下面,永远地,没有任何希望地重复。
(一)用热情迎接希望是好生活的开端
西西弗斯是荒谬的英雄。他的激情和他的痛苦成就了这个英雄人物。第一次读的时候像大多数人一样认为这是个悲剧。人们所熟知的仅是他把一块巨石推上山顶,巨石再滚落,导致他前功尽弃,不断重复,永无止境,看不到希望,也无所谓等待的结局。再读第二遍时就有了新的感悟,恰恰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前进的火种,正是希望和等待。我们是不是可以由此断定,西西弗斯的存在不是没有意义的呢?换取河流,绑架死神,不回冥界,是因。推石上山,是果。我们不能单纯的去评价结果部分,我们太功利了,认为结果太让人难以接受,就否定了西西弗斯。生活中总是有很多波折和困难,确实有很多人只盯着负面的波折和结果,去否定一切,怀疑人生。西西弗斯换回想要的河流,敢于绑架死神,又迷恋人间美好而拒绝回冥界,你不觉得很精彩吗?至于推石上山的惩罚结果,我们去推敲,如果没有这部分,西西弗斯的故事会这么让人深思和感慨么?舍本逐末,重结果轻过程,这是认知上的不足,是盲人摸象。人注定是要死亡的,却会一直向美好的事物张望,难道因为要死亡的结果而否认生活的美好吗?有谁是一帆风顺,没有伤过,没有痛过呢?生活中最大的勇气,看透了世态炎凉,仍然笑着原谅。
(二)活出自我才是好生活
我的青春我做主,生而为人,既然决定不了出生,那么一定要主宰自己的人生。我们是父母生命的延续,却不是他们实现自己未完成希望的工具。第一,好生活首先是“我”的生活。我的生活我做主。如果一种好生活是父母、社会或政府所强加的,而不是我们认可和同意的生活,那就是别人的好生活,而不是我们自己的生活,我们不过是别人好生活的容器而已。按拉兹的说法:“我们每个人都想去追求美好的人生,但美好人生的构成要件之一,是我能够信服地接受它,甚至于在原则上我要能够修改它……否则我作为主体只是美好生活的容器或者载体,我与他是分隔的,这个生活,这种人生,是强加的,而不是他自己的。[1]西西弗斯所有静默的快乐都包含其中。他的命运属于他自己,他的石头受他左右。
(三)有意义的生活是好生活的真谛
退一步说,我们就孩子没有上学,北大毕业生卖猪肉,大火没有扑灭人却牺牲了,是不是就没有意义了呢?反复推动巨石上山的西西弗斯,受到了诸神认为的没有比进行这种无效无望的劳动更为严厉的惩罚结果,加缪对这个结果评价说:“西西弗斯无声的全部快乐就在于:他的命运是属于他的。他的岩石是他的。黑暗里挣扎是没有用的,我们学会接纳,学会共处,学会在苦难之中找到生存的力量和心灵的安宁,就像西西弗斯一样,主宰着自己的命运,进而超越了命运,痛并快乐着,就是意义所在。诺齐克所言:“一个人按照某种总体的计划塑造他的生活,也就是在赋予他的生活以某种意义。只有一个有能力如此塑造他的生活的存在者,能够拥有或者努力追求有意义的生活。[2]太阳东升西落,西落东升,周而复始,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太阳就是西西弗斯推动的那颗圆形巨石,我们何曾怀疑过太阳的意义呢?而那正是西西弗斯的世界。
二、美好生活与至善
明德新民,止于至善。这是流传至今的河南大学校训,说到至善,恰如牟宗三先生所言:“我们平常对于‘最高善’,觉得好像在哲学史里面,在某个范围之内,有这么一个概念,至于这概念究竟代表什么问题,除了康德仔细考虑之外,以后就没有人注意到了。[3]
我认为当一个人在无限接近至善的时候,他同时也在无限接近美好生活,或者说他在追求至善的过程中,美好生活就围绕在他身边。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开卷就将善划分为两种,即“具体的善”或“某种善”与“最终的善”或“最高的善”。这个最高的善就是幸福。[4]对于幸福,每个人的定义都不同,有些人追求名利,有些人追求金钱,有些人追求高学历,而有些人认为身体健康就是最大的幸福。但近代以来,“幸福”被当成一个主观的概念而失去了在伦理学中的“至善”地位。第一,幸福是心理事实,不具有价值内涵,不具有规范性。幸福是欲望满足所带来的快乐感受。第二,幸福是个体的一种主观感受,是相对的,缺乏客观性和普遍性。欲望的纷繁复杂、经验感受的瞬息万变,必然导致人们对幸福理解的千差万別,关于幸福的认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不可能形成普遍性的共识。康德举例表明了这种疑虑:读难得一次的富有教益的书还是打猎?听精彩的演讲还是着急去吃饭?进行很看重的理性的交谈还是去打牌消遣?周济穷人还是买喜剧门票?[5]从这些例子中,康德得出,“幸福的概念是一个如此不确定的概念,以至于每一个人尽管都期望得到幸福,却绝不能确定地一以贯之地说出,他所期望和意欲的究竟是什么。[6] 见过好的生活,才会懂得如何过好生活。有时候我在想,为什么大多数人如此努力,也过不好这一生?我从小学努力到现在成为一名研究生,别人眼中的好孩子,别人父母眼中骄傲的孩子,可是我不认为这是美好的生活,我认为遵循内心的善良,遵循自己内心的想法,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怨天尤人,不抱怨他人,與人为善,尽自己所能去帮助他人,这未尝不是不是一种好的生活呢?也许我没有别人上的学校好,也许我没有大富大贵,也许还只是个平凡的人,但是只要朝着至善的方向去努力,每天都是好生活,内心宁静,生活安定,学习之余,约三五好友,散步聊天,这就是我心中的好生活,也是无限接近至善的阶梯。也许每个人的对于好生活的定义不同,但是只要顺从内心,每个人都能过上美好生活。
三、美好生活与快乐主义
只有当你选择要快乐时,你才会感到快乐,心若简单了,世界就简单了。请善待你现在所拥有的一切。这是我前几天看到的一个新闻,5名印度农村穷人小孩“假装在自拍”疯传。他们举起的手机竟然是拖鞋!这张照片由印度演员博曼伊兰尼在社交媒体上晒出。伊壁鸠鲁认为快乐是一种情感体验,是要用心灵去体验的。“当我们缺少快乐和感到痛苦时,就会感到需要快乐。当我们不痛苦时,就不感到需要快乐。”人们的快乐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特殊的快乐。大多数快乐主义者更注重精神快乐,认为身体的健康是感受快乐的条件,也是精神快乐的前提。正如伊壁鸠鲁所说,快乐的最高境界是“身体的健康和灵魂的无纷扰”。把学校教育拿出来对着快乐主义这面镜子照一照,很快就发现了其身上的两大瑕疵:其一,学校教育有时也想带给大家快乐,然而受教育者却感受不到其快乐。究其原因,正是快乐主义告诉我们的,每个人都有每个人自己特殊的快乐,成人的快乐代替不了儿童天性的快乐。然而学校教育却忽视这一点,总要把自己认为快乐的事情强加于受教育者的头上,更有甚者,在快乐之中还掺杂另外某些不快乐的东西,如:我们某些学校为了评上重点,不顾学生心身健康,一心关注升学率,对某些教育工作者来说,可能这就是快乐,然而对学生来说,这不一定就是快乐。因此,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在关注自己快乐的同时,多照顾一下每个受教育者的特殊快乐。其二,教育工作者不能正确教给大家正确的快乐。特别在这样一个到处都充满欲望的世界中,对于什么是快乐,最高的快乐是什么,怎么去获得快乐这些问题,我们的教育都没正确的答案。
伊壁鸠鲁所说:“快乐是幸福生活的开始和目的。因为我们认为幸福生活是我们天生的最高的善,我们的一切取舍都从快乐出发;我们最终的目的乃是得到快乐。”可见,快乐既是结果,也是过程。所以到底什么是好的生活,我想在我们遵循内心的善,去追求快乐的过程中,当我们不去追求结果的时候,好生活已经在我们身边。
参考文献
[1]约瑟夫·拉兹.自由的道德[M].孙晓春,曹海军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
[2]罗伯特.诺齐克.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3]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4]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5]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康德著作全集:第5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6]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M]康德著作全集:第4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关键词:美好生活,至善,快乐
一、从西西弗斯谈好生活三要素
活在世间,总应该追求些什么,否则该是多么的无聊”,这不是什么名人所说的名言,而是一位同学偶尔间说出的话语。然而,就是这简单的一句却引起了我的深思。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不能甘心做一个匆匆的过客,而应该做出些事迹,不求轰轰烈烈,至少要有价值。最近正好又读了一本加缪的《西西弗神话》,于是我又更加深刻的思考了活着的意义,我们所应当追求的美好幸福的生活到底是什么?
西西弗斯的故事是这样的:在《荷马史诗》中,西西弗斯足智多谋,是科林斯的国王。当宙斯掳走河神的女儿时,河神到科林斯找寻他的女儿,西西弗斯提出以一条河流做为交换条件,才肯告知河神女儿的下落。在泄露了宙斯的秘密后,宙斯派出死神要将他投入地狱。他却用计绑架了死神,导致人间无人再死亡,死神被救出后,他被打入了冥界。在被打入冥界前,他请求临时还阳处理自己的后事。而回到阳界后,他迷恋美丽的大地,不愿意再回到冥界。死后,他被判每天要把一块巨石推到非常陡的山上,再眼看着巨石滚到山脚下面,永远地,没有任何希望地重复。
(一)用热情迎接希望是好生活的开端
西西弗斯是荒谬的英雄。他的激情和他的痛苦成就了这个英雄人物。第一次读的时候像大多数人一样认为这是个悲剧。人们所熟知的仅是他把一块巨石推上山顶,巨石再滚落,导致他前功尽弃,不断重复,永无止境,看不到希望,也无所谓等待的结局。再读第二遍时就有了新的感悟,恰恰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前进的火种,正是希望和等待。我们是不是可以由此断定,西西弗斯的存在不是没有意义的呢?换取河流,绑架死神,不回冥界,是因。推石上山,是果。我们不能单纯的去评价结果部分,我们太功利了,认为结果太让人难以接受,就否定了西西弗斯。生活中总是有很多波折和困难,确实有很多人只盯着负面的波折和结果,去否定一切,怀疑人生。西西弗斯换回想要的河流,敢于绑架死神,又迷恋人间美好而拒绝回冥界,你不觉得很精彩吗?至于推石上山的惩罚结果,我们去推敲,如果没有这部分,西西弗斯的故事会这么让人深思和感慨么?舍本逐末,重结果轻过程,这是认知上的不足,是盲人摸象。人注定是要死亡的,却会一直向美好的事物张望,难道因为要死亡的结果而否认生活的美好吗?有谁是一帆风顺,没有伤过,没有痛过呢?生活中最大的勇气,看透了世态炎凉,仍然笑着原谅。
(二)活出自我才是好生活
我的青春我做主,生而为人,既然决定不了出生,那么一定要主宰自己的人生。我们是父母生命的延续,却不是他们实现自己未完成希望的工具。第一,好生活首先是“我”的生活。我的生活我做主。如果一种好生活是父母、社会或政府所强加的,而不是我们认可和同意的生活,那就是别人的好生活,而不是我们自己的生活,我们不过是别人好生活的容器而已。按拉兹的说法:“我们每个人都想去追求美好的人生,但美好人生的构成要件之一,是我能够信服地接受它,甚至于在原则上我要能够修改它……否则我作为主体只是美好生活的容器或者载体,我与他是分隔的,这个生活,这种人生,是强加的,而不是他自己的。[1]西西弗斯所有静默的快乐都包含其中。他的命运属于他自己,他的石头受他左右。
(三)有意义的生活是好生活的真谛
退一步说,我们就孩子没有上学,北大毕业生卖猪肉,大火没有扑灭人却牺牲了,是不是就没有意义了呢?反复推动巨石上山的西西弗斯,受到了诸神认为的没有比进行这种无效无望的劳动更为严厉的惩罚结果,加缪对这个结果评价说:“西西弗斯无声的全部快乐就在于:他的命运是属于他的。他的岩石是他的。黑暗里挣扎是没有用的,我们学会接纳,学会共处,学会在苦难之中找到生存的力量和心灵的安宁,就像西西弗斯一样,主宰着自己的命运,进而超越了命运,痛并快乐着,就是意义所在。诺齐克所言:“一个人按照某种总体的计划塑造他的生活,也就是在赋予他的生活以某种意义。只有一个有能力如此塑造他的生活的存在者,能够拥有或者努力追求有意义的生活。[2]太阳东升西落,西落东升,周而复始,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太阳就是西西弗斯推动的那颗圆形巨石,我们何曾怀疑过太阳的意义呢?而那正是西西弗斯的世界。
二、美好生活与至善
明德新民,止于至善。这是流传至今的河南大学校训,说到至善,恰如牟宗三先生所言:“我们平常对于‘最高善’,觉得好像在哲学史里面,在某个范围之内,有这么一个概念,至于这概念究竟代表什么问题,除了康德仔细考虑之外,以后就没有人注意到了。[3]
我认为当一个人在无限接近至善的时候,他同时也在无限接近美好生活,或者说他在追求至善的过程中,美好生活就围绕在他身边。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开卷就将善划分为两种,即“具体的善”或“某种善”与“最终的善”或“最高的善”。这个最高的善就是幸福。[4]对于幸福,每个人的定义都不同,有些人追求名利,有些人追求金钱,有些人追求高学历,而有些人认为身体健康就是最大的幸福。但近代以来,“幸福”被当成一个主观的概念而失去了在伦理学中的“至善”地位。第一,幸福是心理事实,不具有价值内涵,不具有规范性。幸福是欲望满足所带来的快乐感受。第二,幸福是个体的一种主观感受,是相对的,缺乏客观性和普遍性。欲望的纷繁复杂、经验感受的瞬息万变,必然导致人们对幸福理解的千差万別,关于幸福的认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不可能形成普遍性的共识。康德举例表明了这种疑虑:读难得一次的富有教益的书还是打猎?听精彩的演讲还是着急去吃饭?进行很看重的理性的交谈还是去打牌消遣?周济穷人还是买喜剧门票?[5]从这些例子中,康德得出,“幸福的概念是一个如此不确定的概念,以至于每一个人尽管都期望得到幸福,却绝不能确定地一以贯之地说出,他所期望和意欲的究竟是什么。[6] 见过好的生活,才会懂得如何过好生活。有时候我在想,为什么大多数人如此努力,也过不好这一生?我从小学努力到现在成为一名研究生,别人眼中的好孩子,别人父母眼中骄傲的孩子,可是我不认为这是美好的生活,我认为遵循内心的善良,遵循自己内心的想法,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怨天尤人,不抱怨他人,與人为善,尽自己所能去帮助他人,这未尝不是不是一种好的生活呢?也许我没有别人上的学校好,也许我没有大富大贵,也许还只是个平凡的人,但是只要朝着至善的方向去努力,每天都是好生活,内心宁静,生活安定,学习之余,约三五好友,散步聊天,这就是我心中的好生活,也是无限接近至善的阶梯。也许每个人的对于好生活的定义不同,但是只要顺从内心,每个人都能过上美好生活。
三、美好生活与快乐主义
只有当你选择要快乐时,你才会感到快乐,心若简单了,世界就简单了。请善待你现在所拥有的一切。这是我前几天看到的一个新闻,5名印度农村穷人小孩“假装在自拍”疯传。他们举起的手机竟然是拖鞋!这张照片由印度演员博曼伊兰尼在社交媒体上晒出。伊壁鸠鲁认为快乐是一种情感体验,是要用心灵去体验的。“当我们缺少快乐和感到痛苦时,就会感到需要快乐。当我们不痛苦时,就不感到需要快乐。”人们的快乐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特殊的快乐。大多数快乐主义者更注重精神快乐,认为身体的健康是感受快乐的条件,也是精神快乐的前提。正如伊壁鸠鲁所说,快乐的最高境界是“身体的健康和灵魂的无纷扰”。把学校教育拿出来对着快乐主义这面镜子照一照,很快就发现了其身上的两大瑕疵:其一,学校教育有时也想带给大家快乐,然而受教育者却感受不到其快乐。究其原因,正是快乐主义告诉我们的,每个人都有每个人自己特殊的快乐,成人的快乐代替不了儿童天性的快乐。然而学校教育却忽视这一点,总要把自己认为快乐的事情强加于受教育者的头上,更有甚者,在快乐之中还掺杂另外某些不快乐的东西,如:我们某些学校为了评上重点,不顾学生心身健康,一心关注升学率,对某些教育工作者来说,可能这就是快乐,然而对学生来说,这不一定就是快乐。因此,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在关注自己快乐的同时,多照顾一下每个受教育者的特殊快乐。其二,教育工作者不能正确教给大家正确的快乐。特别在这样一个到处都充满欲望的世界中,对于什么是快乐,最高的快乐是什么,怎么去获得快乐这些问题,我们的教育都没正确的答案。
伊壁鸠鲁所说:“快乐是幸福生活的开始和目的。因为我们认为幸福生活是我们天生的最高的善,我们的一切取舍都从快乐出发;我们最终的目的乃是得到快乐。”可见,快乐既是结果,也是过程。所以到底什么是好的生活,我想在我们遵循内心的善,去追求快乐的过程中,当我们不去追求结果的时候,好生活已经在我们身边。
参考文献
[1]约瑟夫·拉兹.自由的道德[M].孙晓春,曹海军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
[2]罗伯特.诺齐克.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3]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4]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5]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康德著作全集:第5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6]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M]康德著作全集:第4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