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实的教学中,历史与社会课往往被视为一门副科而被忽视,教师也往往是为完成任务而授课,没有在学生的思想,心理上留下印痕,效果甚微,更不要说真正达到历史与社会课对学生全面发展负责、“对全体学生负责”的教学要求,那么中学历史与社会课中如何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呢?
策略一、在自主活动的过程中,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进而自信心的培养。
1、历史与社会课由于其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衔接性不大,使每一个学生,包括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都有能力发挥个人才能的机会。如讲《中国人口、资源和环境国策》这一课时,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做准备,比如观察生活中破坏环境的现象,也可以找一些资料,甚至可以让学生去拍摄一些环境污染等照片,学生在此类有目的活动中,往往会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发现者,探索者,研究者。使他们在课前所做的准备。还可以设立“发现奖”等激发学生兴趣,树立他们的信心。在课后要让学生把在课堂中所学的知识有效延伸,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2、激励自主评价,促进主动发展。自主评价是个体对自己形象、理想及理想实现程度等方面所作的评估。借助自我评价,个体即可获得对自我是否满意的的情感体验和对自己是接纳还排除的态度。教师要在历史与社会课中多开展此类评价,在历史与社会教材中也就有许多此类的自主评价测试表,教师要充分加以利用。当然也可精心设计评价内容,形式可以是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师生互评。学生自评就是开展集体或学生间的相互评价,并把互评的结果内化为学生良好作用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态度,使学生在自我评价、自我比较中获得自主发展。师生互评就是对学生用鼓励性的语言进行评价。
3、肯定优点,在被承认中成长。孟子说:“用人者,取长补短,教人者,成人之长,去人之短也。”也就是说,教师要发挥学生的长处并帮助他们克服短处,我们说:学生奇迹的发生源于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期待和热切的关爱,有赖于高超的心理调控艺术。如讲《学校是个小社会》时,教师首先要抓住在班级中一些差生的闪光点,如某某学生帮助同学。某某学生拾金不昧等,表扬他们在被表扬、被肯定后,会朝着教者期待的方向发展、真正达到精神文明建设的良好效果,使他们在被承认中成长。从而改变以往教师、学生对差生的看法,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
策略二、优化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艺术,调控学生心理。
1、以情育情,培养学生健康情感,即教师应以快乐的心境面向学生,以自己的情感感染学生。历史与社会教师往往认为历史与社会课上由主课教师兼职的,本身就没有太多的精力来研究此门课,所以上课时往往显得死板而无生机。其实罗丹在遗嘱中曾说过:“艺术就是感情。”情感灌注于教学,就如血液充满全身,唯有感情灌注教学,才真正具有生机活力,才真正对学生具有摄魂勾魂的艺术魅力。首先,教师要热爱历史与社会课是提高公民素质的课程,明确自己身上肩负重要使命。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药把充沛的感情贯穿其中,以情动情,才会有效地唤起全班同学积极的感情,从而促进良好课堂气氛的现成,实现教学过程“乐教”与“乐学’和谐共振。
2、巧妙运用幽默,活跃学生思维,调节课堂气氛。幽默是一个人具有乐观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是开朗个性的反映,同时也聪明才智的一种体现。如果教师经常在教学中能恰到好处地运用幽默艺术,则会使学生受影响,开启心智,激发灵气。如在讲授《青少年与传媒》一课时,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利用中学生一些不良行为,用幽默的语言教育学生,可以这样说“我们有些人没经过主人同意拿东西(黑客),同学之间喜欢一起比试武功(讨论电脑游戏的玩法)又常常失去学习的良机(旷课上网吧),到了考试时却病人膏肓(得了信息综合症),得意时在屏幕上放微型生物病菌(制造病毒)。我想我们都不想成为这样的人。”
3、有机运用多种教具,促进学生人格和谐发展。情感的一个特点是情景性,就是说,人的感情在一定情境中产生,思想品德教学要针对这特点,有机运用文物,图片,录音,录像,幻灯,表演手段,引导学生看一看,听一听,说一说,想一想或做一做等直观手段,把学生带人特定情境之中,让他们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而产生相应的道德情感。如讲《我的祖国》这一课时,可以先播放一些祖国大好河山,悠久历史的录像,再让学生讨论,历史中有哪些历史伟人与罪人,当你看到了这些现象时你是怎样想的,今后应该怎样做。当气氛达到高潮时,让大家一起模仿“我的中国心”这首合唱歌曲,通过艺术情景烘托,营造氛围,使学生产生共鸣。从而使自己的心理朝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培养学生独特的个性。
策略三、在积极互动的过程中促进学生人格和谐发展。
所谓人格就是个体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行为和特质形式,也就是说人格是一种适应行为,正是社会适应铸造了人格,而脱离了社会适应,人格则成了无源之水。而历史与社会课、全面发展学生的教学目标,正是以社会、时代的要求为价值取向的。在课堂教学中要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
要努力创设生动的情景,确定集体目标,使学生在相互受助的过程中调节人际关系,培养良好的合作精神。如在讲授《我有一个家》时。可以开展“家务考试”比赛,以小组为单位回答2个问题:1、说出一道菜肴的做法2、说出洗衣服过程(注意细节),学生在比赛过程中通过互相讨论,互相补充,即使他们明白了父母做家务的不易,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合作精神。
培养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所谓“社会责任意识”是指培养学生对人对己对社会和国家乃至自然环境都有一种责任意识。而其中对国家和社会,要求人们要以“天下为己任”。强调“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把自己的修养和社会、国家联系在一起。这也是学生心理健康道德伦理标准的一个要求,即具有高度社会义务感和责任感。而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有许多教学内容都与之有关,教师应该抓住这个契机,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如讲《我的民族魂》通过分析讨论,联系生活实际、联系当今国际形势,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使学生们明白自己肩上所付的责任,从而培养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
策略一、在自主活动的过程中,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进而自信心的培养。
1、历史与社会课由于其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衔接性不大,使每一个学生,包括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都有能力发挥个人才能的机会。如讲《中国人口、资源和环境国策》这一课时,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做准备,比如观察生活中破坏环境的现象,也可以找一些资料,甚至可以让学生去拍摄一些环境污染等照片,学生在此类有目的活动中,往往会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发现者,探索者,研究者。使他们在课前所做的准备。还可以设立“发现奖”等激发学生兴趣,树立他们的信心。在课后要让学生把在课堂中所学的知识有效延伸,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2、激励自主评价,促进主动发展。自主评价是个体对自己形象、理想及理想实现程度等方面所作的评估。借助自我评价,个体即可获得对自我是否满意的的情感体验和对自己是接纳还排除的态度。教师要在历史与社会课中多开展此类评价,在历史与社会教材中也就有许多此类的自主评价测试表,教师要充分加以利用。当然也可精心设计评价内容,形式可以是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师生互评。学生自评就是开展集体或学生间的相互评价,并把互评的结果内化为学生良好作用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态度,使学生在自我评价、自我比较中获得自主发展。师生互评就是对学生用鼓励性的语言进行评价。
3、肯定优点,在被承认中成长。孟子说:“用人者,取长补短,教人者,成人之长,去人之短也。”也就是说,教师要发挥学生的长处并帮助他们克服短处,我们说:学生奇迹的发生源于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期待和热切的关爱,有赖于高超的心理调控艺术。如讲《学校是个小社会》时,教师首先要抓住在班级中一些差生的闪光点,如某某学生帮助同学。某某学生拾金不昧等,表扬他们在被表扬、被肯定后,会朝着教者期待的方向发展、真正达到精神文明建设的良好效果,使他们在被承认中成长。从而改变以往教师、学生对差生的看法,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
策略二、优化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艺术,调控学生心理。
1、以情育情,培养学生健康情感,即教师应以快乐的心境面向学生,以自己的情感感染学生。历史与社会教师往往认为历史与社会课上由主课教师兼职的,本身就没有太多的精力来研究此门课,所以上课时往往显得死板而无生机。其实罗丹在遗嘱中曾说过:“艺术就是感情。”情感灌注于教学,就如血液充满全身,唯有感情灌注教学,才真正具有生机活力,才真正对学生具有摄魂勾魂的艺术魅力。首先,教师要热爱历史与社会课是提高公民素质的课程,明确自己身上肩负重要使命。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药把充沛的感情贯穿其中,以情动情,才会有效地唤起全班同学积极的感情,从而促进良好课堂气氛的现成,实现教学过程“乐教”与“乐学’和谐共振。
2、巧妙运用幽默,活跃学生思维,调节课堂气氛。幽默是一个人具有乐观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是开朗个性的反映,同时也聪明才智的一种体现。如果教师经常在教学中能恰到好处地运用幽默艺术,则会使学生受影响,开启心智,激发灵气。如在讲授《青少年与传媒》一课时,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利用中学生一些不良行为,用幽默的语言教育学生,可以这样说“我们有些人没经过主人同意拿东西(黑客),同学之间喜欢一起比试武功(讨论电脑游戏的玩法)又常常失去学习的良机(旷课上网吧),到了考试时却病人膏肓(得了信息综合症),得意时在屏幕上放微型生物病菌(制造病毒)。我想我们都不想成为这样的人。”
3、有机运用多种教具,促进学生人格和谐发展。情感的一个特点是情景性,就是说,人的感情在一定情境中产生,思想品德教学要针对这特点,有机运用文物,图片,录音,录像,幻灯,表演手段,引导学生看一看,听一听,说一说,想一想或做一做等直观手段,把学生带人特定情境之中,让他们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而产生相应的道德情感。如讲《我的祖国》这一课时,可以先播放一些祖国大好河山,悠久历史的录像,再让学生讨论,历史中有哪些历史伟人与罪人,当你看到了这些现象时你是怎样想的,今后应该怎样做。当气氛达到高潮时,让大家一起模仿“我的中国心”这首合唱歌曲,通过艺术情景烘托,营造氛围,使学生产生共鸣。从而使自己的心理朝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培养学生独特的个性。
策略三、在积极互动的过程中促进学生人格和谐发展。
所谓人格就是个体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行为和特质形式,也就是说人格是一种适应行为,正是社会适应铸造了人格,而脱离了社会适应,人格则成了无源之水。而历史与社会课、全面发展学生的教学目标,正是以社会、时代的要求为价值取向的。在课堂教学中要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
要努力创设生动的情景,确定集体目标,使学生在相互受助的过程中调节人际关系,培养良好的合作精神。如在讲授《我有一个家》时。可以开展“家务考试”比赛,以小组为单位回答2个问题:1、说出一道菜肴的做法2、说出洗衣服过程(注意细节),学生在比赛过程中通过互相讨论,互相补充,即使他们明白了父母做家务的不易,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合作精神。
培养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所谓“社会责任意识”是指培养学生对人对己对社会和国家乃至自然环境都有一种责任意识。而其中对国家和社会,要求人们要以“天下为己任”。强调“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把自己的修养和社会、国家联系在一起。这也是学生心理健康道德伦理标准的一个要求,即具有高度社会义务感和责任感。而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有许多教学内容都与之有关,教师应该抓住这个契机,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如讲《我的民族魂》通过分析讨论,联系生活实际、联系当今国际形势,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使学生们明白自己肩上所付的责任,从而培养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