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更好地实现家校共育、凝聚合力,搭建农村学校行之有效的家校沟通平台,充分利用微信新媒体信息发布便捷、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可即时沟通、交流形式豐富多样等优势,有效突破了学生受教育时间和空间受限的瓶颈,便捷了家校交流,凝聚了教育合力,共促孩子健康成长。
【关键词】微信新媒体;农村学校;家校对话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然而,当谈及孩子的教育,不少老师感慨学生难教,不少家长抱怨孩子难养。孩子的健康成长既离不开老师的悉心教导,也离不开家长的关心和呵护,需要家校之间有效沟通、通力合作。笔者任教学校是大武口区星海镇隆湖移民吊庄区一所偏远的农村小学,受历史原因和传统观念的影响,学生家长普遍文化水平不高,对学生的学习不够重视,或因文化程度受限在督促、辅导学生学习上往往力不从心。学校和家长间的沟通除了家长会、家访、家长学校讲座等频率较低的形式外,更多的则是由学生口头转达,其效果可想而知。为更好地实现家校共育,凝聚合力,学校作为开展学生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要主动搭建起家校之间密切沟通和联系的桥梁,开辟多样式的交流渠道,搭建行之有效的家校沟通平台,丰富交流形式,创新交流的载体,通过及时有效的沟通,才能弥补学校和家庭教育单方面的不足,适应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需求。如早已被其他学校惯用的“校讯通”,通过手机短信实现家校之间的沟通和互动,虽然快捷,但这些信息大多是文字叙述,缺少了图片的直观和音视频的互通,加之社会上一些对使用该媒体的负面声音都在警示我们在交流形式的选择上,要充分结合农村实际,既要立足传统,又要有所创新。网络交流工具微信新媒体以其信息发布便捷、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可即时沟通、成本低廉等优势已经被广泛应用和认可,为此,我们进行了尝试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微信新媒体操作易于学习掌握,信息发布迅捷、时效性强
我们选取了五年级一个班进行实验,利用召开家长会之机,对参会家长进行利用微信发送文字、图片、语音、视频信息等操作培训,由班主任建立班级微信群,邀请家长全部加入。在此基础上,开始尝试将学生的家庭作业布置、预习要求、学生在校表现情况反馈、学校作息时间安排及临时调整通知、针对季节时令对学生的安全注意事项等通过微信群发送给家长,此举保证家长能在第一时间接收到信息,并能获取最真实、最具体的要求等。
二、班级微信群的建立分别从家校、师生、家长等层面的交流分享搭建了平台
微信交流将家长和老师交流从繁杂的手写输入中解放出来,一些问题的交流完全可以利用语音,这对于一些文化水平低、书写困难的家长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在体会便捷的同时,语音的交流更加亲切和直接。共性的问题可以在班级群内交流,个性的问题可以与群成员个别沟通。在此基础上,老师还可以根据学生家庭居住位置、学生学习情况等分设不同的群,以增强沟通交流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班级群成员之间也可就好的育儿经验进行经验分享抑或是就存在问题进行沟通,起到发现苗头问题,及早遏制,一人分享、集体受益的效果,在增进交流的同时,也增进了集体间的凝聚力。
三、微信新媒体的应用使得家校交流沟通的形式更加丰富多样
家校沟通使用微信突破了图文的限制,将音视频也应用其中。使得沟通的形式更加多样,功能更加强大。如家长在辅导学生学习时遇到问题一时无法解决,可直接拍摄采用图片形式上传共享,寻求群内其他家长和老师的帮助。老师或其他群成员家长可采用微视频的形式就解题过程和思路进行交流分享,在此基础上,如名家名篇的诵读指导、恶劣天气下的安全出行攻略等都可借助这些微视频进行分享,一个个微视频变成了一个个微课程,有效突破了传统教学师生口耳相授的制约,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家校沟通微信的使用有效突破了学生受教育时间和空间受限的瓶颈
如学生的寒暑假安全教育,在学校放假前进行安全教育的同时,就可按照自治区教育厅假期安全教育专项活动操作规程,通过扫描二维码,加关注后进行浏览学习,从而有效填补长假期间安全教育真空,在学生受教育同时,也对家长履行安全监护责任是一种警醒。长假期间,学生、家长不论是文化知识上的问题,还是心理情感方面的困惑,都可以即时与老师实现沟通,一个搞笑的小视频,一则卡通温馨的祝福语,都能拉近师生、家校间的距离,让师生感受“云”沟通的便捷。
当然,任何事物都有他的两面性,微信新媒体也不例外。我们在感受它为我们沟通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弊端。如不良信息的侵袭干扰,学生或家长在解决学习问题时对老师的过分依赖,动辄发信“求助”,生活中在使用微信的时间上安排不合理,本末倒置,等等,这些作为教师而言,与家长交流时要摆正心态,不要高高在上,多一点儿宽容和理解,少一点儿批评和指责;作为家长而言,也应当体谅和理解教师的工作,要正确认识教师对孩子的批评,不要对孩子太过溺爱,不要对老师的要求太过苛刻,更重要的是对孩子正确引导,趋利避害,使其更好地为我们服务。同时,家校交流贵在坚持。教师由于承担了繁重的教学任务,精力有效,有时不能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因此,教师要统筹好自己的时间,定量、分批、有效开展与家长的交流,将家校交流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古语云:“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乃生灵光。”这便是交流的魔力。交流产生理解和信任,只有家校之间密切交流、有效沟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凝聚教育合力,共促孩子的健康成长。
(编辑:郭恒)
【关键词】微信新媒体;农村学校;家校对话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然而,当谈及孩子的教育,不少老师感慨学生难教,不少家长抱怨孩子难养。孩子的健康成长既离不开老师的悉心教导,也离不开家长的关心和呵护,需要家校之间有效沟通、通力合作。笔者任教学校是大武口区星海镇隆湖移民吊庄区一所偏远的农村小学,受历史原因和传统观念的影响,学生家长普遍文化水平不高,对学生的学习不够重视,或因文化程度受限在督促、辅导学生学习上往往力不从心。学校和家长间的沟通除了家长会、家访、家长学校讲座等频率较低的形式外,更多的则是由学生口头转达,其效果可想而知。为更好地实现家校共育,凝聚合力,学校作为开展学生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要主动搭建起家校之间密切沟通和联系的桥梁,开辟多样式的交流渠道,搭建行之有效的家校沟通平台,丰富交流形式,创新交流的载体,通过及时有效的沟通,才能弥补学校和家庭教育单方面的不足,适应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需求。如早已被其他学校惯用的“校讯通”,通过手机短信实现家校之间的沟通和互动,虽然快捷,但这些信息大多是文字叙述,缺少了图片的直观和音视频的互通,加之社会上一些对使用该媒体的负面声音都在警示我们在交流形式的选择上,要充分结合农村实际,既要立足传统,又要有所创新。网络交流工具微信新媒体以其信息发布便捷、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可即时沟通、成本低廉等优势已经被广泛应用和认可,为此,我们进行了尝试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微信新媒体操作易于学习掌握,信息发布迅捷、时效性强
我们选取了五年级一个班进行实验,利用召开家长会之机,对参会家长进行利用微信发送文字、图片、语音、视频信息等操作培训,由班主任建立班级微信群,邀请家长全部加入。在此基础上,开始尝试将学生的家庭作业布置、预习要求、学生在校表现情况反馈、学校作息时间安排及临时调整通知、针对季节时令对学生的安全注意事项等通过微信群发送给家长,此举保证家长能在第一时间接收到信息,并能获取最真实、最具体的要求等。
二、班级微信群的建立分别从家校、师生、家长等层面的交流分享搭建了平台
微信交流将家长和老师交流从繁杂的手写输入中解放出来,一些问题的交流完全可以利用语音,这对于一些文化水平低、书写困难的家长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在体会便捷的同时,语音的交流更加亲切和直接。共性的问题可以在班级群内交流,个性的问题可以与群成员个别沟通。在此基础上,老师还可以根据学生家庭居住位置、学生学习情况等分设不同的群,以增强沟通交流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班级群成员之间也可就好的育儿经验进行经验分享抑或是就存在问题进行沟通,起到发现苗头问题,及早遏制,一人分享、集体受益的效果,在增进交流的同时,也增进了集体间的凝聚力。
三、微信新媒体的应用使得家校交流沟通的形式更加丰富多样
家校沟通使用微信突破了图文的限制,将音视频也应用其中。使得沟通的形式更加多样,功能更加强大。如家长在辅导学生学习时遇到问题一时无法解决,可直接拍摄采用图片形式上传共享,寻求群内其他家长和老师的帮助。老师或其他群成员家长可采用微视频的形式就解题过程和思路进行交流分享,在此基础上,如名家名篇的诵读指导、恶劣天气下的安全出行攻略等都可借助这些微视频进行分享,一个个微视频变成了一个个微课程,有效突破了传统教学师生口耳相授的制约,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家校沟通微信的使用有效突破了学生受教育时间和空间受限的瓶颈
如学生的寒暑假安全教育,在学校放假前进行安全教育的同时,就可按照自治区教育厅假期安全教育专项活动操作规程,通过扫描二维码,加关注后进行浏览学习,从而有效填补长假期间安全教育真空,在学生受教育同时,也对家长履行安全监护责任是一种警醒。长假期间,学生、家长不论是文化知识上的问题,还是心理情感方面的困惑,都可以即时与老师实现沟通,一个搞笑的小视频,一则卡通温馨的祝福语,都能拉近师生、家校间的距离,让师生感受“云”沟通的便捷。
当然,任何事物都有他的两面性,微信新媒体也不例外。我们在感受它为我们沟通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弊端。如不良信息的侵袭干扰,学生或家长在解决学习问题时对老师的过分依赖,动辄发信“求助”,生活中在使用微信的时间上安排不合理,本末倒置,等等,这些作为教师而言,与家长交流时要摆正心态,不要高高在上,多一点儿宽容和理解,少一点儿批评和指责;作为家长而言,也应当体谅和理解教师的工作,要正确认识教师对孩子的批评,不要对孩子太过溺爱,不要对老师的要求太过苛刻,更重要的是对孩子正确引导,趋利避害,使其更好地为我们服务。同时,家校交流贵在坚持。教师由于承担了繁重的教学任务,精力有效,有时不能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因此,教师要统筹好自己的时间,定量、分批、有效开展与家长的交流,将家校交流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古语云:“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乃生灵光。”这便是交流的魔力。交流产生理解和信任,只有家校之间密切交流、有效沟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凝聚教育合力,共促孩子的健康成长。
(编辑:郭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