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多年的语文老师,深知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又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最有活力的一门学科。有人说:“语文是一种诗性的光辉,一种厚重的关怀,一种浪漫的情怀,更是一种崇高的灵魂。语文也好似一位美人,她的闭月羞花令人陶醉,她的举手投足令人崇敬,她丰厚的底蕴令人叹服。”可在应试教育下的今天,本来最具灵性、最有趣味、最富有诗情画意的学科,似乎变得枯燥无味,不仅不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反而让学生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如何让
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具魅力,是学生学得更有兴趣?这不得不使我深思。就在我茫然的时候,2011年4月一个偶然的学习机会,使我眼前一亮。
一、触摸生本 柳暗花明
2011年4月我们一行十人在我校王校长的带领下赴山丹学习。当我们步入城关小学校园的时候,最吸引我们眼球的不是那优美的校园环境,而是那一块块曾经从未接触过的全新的教育理论——“生本教育”的宣传栏。“生本教育”是教育专家、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西南大学兼职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郭思乐先生创导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学方式。生本教育就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教育;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是以激扬生命为宗旨的教育。其核心内容是:把以往教学中主要依靠教师的教,转变为主要依靠学生的学。“全面依靠学生”是生本教育的方法理念,即: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做,不教而教,以学定教。
单就那教育的宗旨就够吸引我的了。此时,“山重水复”的我,突然“柳暗花明”了。因为自己已深深感受到生本教育博大的生命力,有一种在触摸中想接近它、了解它、认识它、研究它、运用它的冲动。
二、走近生本 感悟精彩
作为教育,光有理论指导是远远不够的。如此引起我们心灵触动的教育它的魅力到底何在呢?带着这种迫切的心理,我们聆听了山丹城关小学周洁老师关于《幸福在哪里》一节生本教育语文研讨课。
课堂上孩子们出色的表现,让我切实感受到了山丹城关小学,“生本课堂”教学模式的巨大成效。整节课都是以学生讲为主,老师对学生的观点也只是点引,学生处处感受到的是成功和自信。从孩子们课堂上的精彩,可以看出孩子们课前对文章主题的充分把握、对资料的大量查阅。包括作者的资料、课文的背景资料、文中所涉及的人或物的相关内容,无一不查。不只是查,还有针对性地融入了独到的观点和自己的体会,然后将这些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渗透到自己的思维,用标准的普通话流畅地表达出来。能看出做到这些,老师和孩子们在平时,付出了许多的时间和精力。但兴趣、习惯、表现欲以及埋藏在孩子们天性中的荣誉感让他们愿意投入大量的时间去准备,去学习,为的是在课堂上能与同学们充分交流,在课堂上能侃侃而谈,能帮助其他同学获得更多的知识,更多的是在课堂上能得到老师、同学赞赏的目光和肯定、钦佩的话语。因为有备而来,课上孩子们积极活跃、能言善辩,口齿伶俐、思路清晰,见解独到的让每一位听课的老师眼前一亮,也让听课的老师切实感觉到,课堂中的孩子们个个都那么出色。
什么样的教育方式造就了这样一些让师者惊喜、叹服的优秀孩子呢?这一切都促使我在学习后去实践的决心,太渴望我的学生也能在我的课堂上思维活跃、知识广博、语言畅达、友爱合群、自信大方、积极向上,而我扮演的仅仅只是一个高明的帮学者。
三、体验生本 探究实践
1.生本教育,从课前三分钟开始。
为了提高学生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锻炼胆魄,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充分体现生本教育的理念“全面依靠学生”。首先我利用每节语文课前三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在内容自由,固定模式,明确要求下,踊跃发言。从一开始,我首先培养一位同学担任活动的主持,并把整个活动的程序确定下来。程序如下:
“课前三分钟现在开始,有请XXX同学来主持,大家欢迎!(掌声)
今天,我给大家讲的是……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谁来与我交流?(或是大家有什么补充?)
(三人点评或补充)。
课前三分钟到此结束,请老师上课。”
一开始孩子们扭捏、不自信占了上风。可在不经意间,我班的“课前三分钟”为师生共同打开学习语文的一片新天地!开展活动的一年后,到我们班听课的老师都认为:我的学生发言的声音响亮、态度大方,就连成绩比较差的学生都落落大方。如今,不仅孩子们在我的课堂中自信满满,在其他课中也能发言踊跃,侃侃而谈。
2. 组建学习小组,小组捆绑考核,初见成效。
郭思乐教授强调:“没有小组就没有生本。”可见合作学习小组是生本教育的灵魂,是生本教育的基本单元。在生本教育的课堂里,学生的学习、探究、交流、讨论活动,基本上是分小组进行的,天天如此,堂堂如此。
在不断的学习中,我将生本理念一点一点渗透到教学过程中。这里我主要谈一下学习小组的组建及小组捆绑考核制,我将学生按优良中差4-6人一组,全班共分了12个小组,并且每组起一个响亮的名字,如快乐组、奋进组等。选定12位小组长,并培训组长,怎样检查课前小研究,怎样组织小组成员讨论,怎样在全班同学面前汇报,怎样给小组成员量化等等。每天的课前小研究小组长检查量化,课堂上任意抽查时如果这位同学回答的不好,这个小组都不得分,这时,其他成员就会埋怨你刚才讨论时为什么不认真讨论?汇报的时候小组同学高高举着手争着想上讲台汇报,说的好的小组全部加分。根据小组汇报情况量化的同学及时给出分,每周班长汇总小结一次,并在班级评比栏中有所体现。不做课前小研究的、课堂不积极参与的,要受到小小的“奖励”——大课间表演节目或主动做一件好事。这样小组成员捆绑在一起,荣辱与共,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优等生帮助中差生,使同学们明白小组同学共同进步才是真正的进步。在帮助后进生的同时优等生的能力提高了,在管理班级的同时班干部的管理水平提高了。
生本教育本就是一个全新的理念,所以需要我们用一个全新的态度去拥抱它、接受它,从而成就一个全新的自己,成就每一个孩子。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继续学习并实践生本教育,在课堂上充分信任学生,尊重学生,敢于放手,并真正依靠学生自主地学;善于创设能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教学情境;注重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积极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相信在我的努力下,一定会使他们快乐学习知识,快乐地成长,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最大限度地提高语文教学的时效性。
总之,语文教學永远是一潭活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具魅力,是学生学得更有兴趣?这不得不使我深思。就在我茫然的时候,2011年4月一个偶然的学习机会,使我眼前一亮。
一、触摸生本 柳暗花明
2011年4月我们一行十人在我校王校长的带领下赴山丹学习。当我们步入城关小学校园的时候,最吸引我们眼球的不是那优美的校园环境,而是那一块块曾经从未接触过的全新的教育理论——“生本教育”的宣传栏。“生本教育”是教育专家、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西南大学兼职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郭思乐先生创导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学方式。生本教育就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教育;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是以激扬生命为宗旨的教育。其核心内容是:把以往教学中主要依靠教师的教,转变为主要依靠学生的学。“全面依靠学生”是生本教育的方法理念,即: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做,不教而教,以学定教。
单就那教育的宗旨就够吸引我的了。此时,“山重水复”的我,突然“柳暗花明”了。因为自己已深深感受到生本教育博大的生命力,有一种在触摸中想接近它、了解它、认识它、研究它、运用它的冲动。
二、走近生本 感悟精彩
作为教育,光有理论指导是远远不够的。如此引起我们心灵触动的教育它的魅力到底何在呢?带着这种迫切的心理,我们聆听了山丹城关小学周洁老师关于《幸福在哪里》一节生本教育语文研讨课。
课堂上孩子们出色的表现,让我切实感受到了山丹城关小学,“生本课堂”教学模式的巨大成效。整节课都是以学生讲为主,老师对学生的观点也只是点引,学生处处感受到的是成功和自信。从孩子们课堂上的精彩,可以看出孩子们课前对文章主题的充分把握、对资料的大量查阅。包括作者的资料、课文的背景资料、文中所涉及的人或物的相关内容,无一不查。不只是查,还有针对性地融入了独到的观点和自己的体会,然后将这些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渗透到自己的思维,用标准的普通话流畅地表达出来。能看出做到这些,老师和孩子们在平时,付出了许多的时间和精力。但兴趣、习惯、表现欲以及埋藏在孩子们天性中的荣誉感让他们愿意投入大量的时间去准备,去学习,为的是在课堂上能与同学们充分交流,在课堂上能侃侃而谈,能帮助其他同学获得更多的知识,更多的是在课堂上能得到老师、同学赞赏的目光和肯定、钦佩的话语。因为有备而来,课上孩子们积极活跃、能言善辩,口齿伶俐、思路清晰,见解独到的让每一位听课的老师眼前一亮,也让听课的老师切实感觉到,课堂中的孩子们个个都那么出色。
什么样的教育方式造就了这样一些让师者惊喜、叹服的优秀孩子呢?这一切都促使我在学习后去实践的决心,太渴望我的学生也能在我的课堂上思维活跃、知识广博、语言畅达、友爱合群、自信大方、积极向上,而我扮演的仅仅只是一个高明的帮学者。
三、体验生本 探究实践
1.生本教育,从课前三分钟开始。
为了提高学生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锻炼胆魄,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充分体现生本教育的理念“全面依靠学生”。首先我利用每节语文课前三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在内容自由,固定模式,明确要求下,踊跃发言。从一开始,我首先培养一位同学担任活动的主持,并把整个活动的程序确定下来。程序如下:
“课前三分钟现在开始,有请XXX同学来主持,大家欢迎!(掌声)
今天,我给大家讲的是……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谁来与我交流?(或是大家有什么补充?)
(三人点评或补充)。
课前三分钟到此结束,请老师上课。”
一开始孩子们扭捏、不自信占了上风。可在不经意间,我班的“课前三分钟”为师生共同打开学习语文的一片新天地!开展活动的一年后,到我们班听课的老师都认为:我的学生发言的声音响亮、态度大方,就连成绩比较差的学生都落落大方。如今,不仅孩子们在我的课堂中自信满满,在其他课中也能发言踊跃,侃侃而谈。
2. 组建学习小组,小组捆绑考核,初见成效。
郭思乐教授强调:“没有小组就没有生本。”可见合作学习小组是生本教育的灵魂,是生本教育的基本单元。在生本教育的课堂里,学生的学习、探究、交流、讨论活动,基本上是分小组进行的,天天如此,堂堂如此。
在不断的学习中,我将生本理念一点一点渗透到教学过程中。这里我主要谈一下学习小组的组建及小组捆绑考核制,我将学生按优良中差4-6人一组,全班共分了12个小组,并且每组起一个响亮的名字,如快乐组、奋进组等。选定12位小组长,并培训组长,怎样检查课前小研究,怎样组织小组成员讨论,怎样在全班同学面前汇报,怎样给小组成员量化等等。每天的课前小研究小组长检查量化,课堂上任意抽查时如果这位同学回答的不好,这个小组都不得分,这时,其他成员就会埋怨你刚才讨论时为什么不认真讨论?汇报的时候小组同学高高举着手争着想上讲台汇报,说的好的小组全部加分。根据小组汇报情况量化的同学及时给出分,每周班长汇总小结一次,并在班级评比栏中有所体现。不做课前小研究的、课堂不积极参与的,要受到小小的“奖励”——大课间表演节目或主动做一件好事。这样小组成员捆绑在一起,荣辱与共,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优等生帮助中差生,使同学们明白小组同学共同进步才是真正的进步。在帮助后进生的同时优等生的能力提高了,在管理班级的同时班干部的管理水平提高了。
生本教育本就是一个全新的理念,所以需要我们用一个全新的态度去拥抱它、接受它,从而成就一个全新的自己,成就每一个孩子。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继续学习并实践生本教育,在课堂上充分信任学生,尊重学生,敢于放手,并真正依靠学生自主地学;善于创设能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教学情境;注重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积极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相信在我的努力下,一定会使他们快乐学习知识,快乐地成长,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最大限度地提高语文教学的时效性。
总之,语文教學永远是一潭活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