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8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1-000-01
摘 要 兴起于上个世纪60年代的高原训练,因其能够在短时间内提高运动员的有氧能力,帮助运动员在中长跑等项目中能够显著提高运动成绩而备受各国家和地区教练员所喜爱。然后随着近十年来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对于高原训练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很多人发现高原训练虽能提高运动员有氧能力,但是也存在很多不足。例如:使肌肉血流量和蛋白质合成能力降低等不利于运动能力提高的反应。在这样的情况下,分析高原训练的利与弊对于如何利用高原训练来让运动员达到最大限度地提升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高原训练 历史发展
一、高原训练的发展历史
高原训练始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的苏联在外高加索高原上建立了训练基地,对中长跑训练方法进行探索。20世纪60年代,为了备战墨西哥奥运会(墨西哥位于海拔两千多米的高原上),地处平原的国家纷纷前往与墨西哥海拔相仿的高原上进行适应性训练。
二、高原训练的优点
(一)高原训练提升有氧能力的生理学因素
运动员进行高原训练会受到两个方面的缺氧刺激:一个方面是由于大运动量的训练所引起的缺氧;另外一个是由于高原本来的空气稀薄。人体缺氧会刺激身体产生强烈的应激反應而充分调动人体的潜能,增强运动员的无氧耐受力。
1.呼吸系统功能的增强
高原训练会使呼吸肌力量得到增强,使肺通气量、肺活量、潮汐量等各项指标得到提高。肺通气量的提高能够让运动员即使在处于低氧的情况下,其摄取的氧也能够满足身体细胞的需求。
2.血液运输氧的能力提高
高原训练的缺氧能够刺激骨髓加速分化出更多的红细胞,让单位血液内有更多红细胞,从而提高血液运输氧的效率。
3.有利于骨骼肌的代谢
美国游泳协会运动医学组在1987年对于高原训练与骨骼肌代谢的关系做过研究。将美国参加奥运会的12名游泳运动员分为对照和实验两组,分别在高原和平原上执行相同的训练计划,历时5个周。训练前后的测试结果表明,高原实验组的体重减轻,最大摄氧量增加,血乳酸曲线更多的右移,这说明骨骼肌有氧代谢能力提高。
(二)高原训练取得的实际效果
众所周知,当今世界上中长跑处于领先地位的是非洲的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埃塞俄比亚的地形主要以2000米以上的高原为主,而肯尼亚则是以1500米的亚高原地形为主。据调查分析,世居高原国家的运动员在3000米障碍、5000米和10000米的奖牌争夺上具有绝对优势。他们所取得的奖牌数占到这个三个项目奖牌总数的50%左右[2]。
三、高原训练的不足
高原训练目前被广泛运用于各个对无氧耐力有需求的运动项目,并被外界广泛认为对运动成绩有较大的提升。然而有学者通过比对研究发现,高原训练的效果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尽如人意。高原训练的原理是让缺氧刺激人体产生适应性反应,让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和线粒体的数量增多,同时提高氧化酶的活性等来提高血液和肌肉的氧运输能力。然而在提高这些指标的同时,高原缺氧还会引起肌肉血流量及蛋白质合成能力的低下,血红细胞增加造成的血液粘性上升,应激激素的分泌增多的等一些不利于运动能力提高的反应。高原训练也会影响训练量而直接影响运动成绩。
(一)高原训练的个体差异。
自高原训练逐渐普及开始,就有教练员注意到,并非所有的运动员都能通过高原训练而提高耐力。如高原训练对我国竞走运动员阎红不但没有效果,反而起到了副作用。对于竞走运动员许永久则能达到提高耐力的效果。这个例子说明高原训练的效果既存在普遍性也存在个别性。
(二)高原训练成效率低
高原训练的周期应该是从上高原前的准备开始算起到高原训练结束后调整参加比赛后结束。一般来说,在上高原的前几个周会进行大运动量的训练以为高原训练做准备。高原训练主要是以耐力和力量训练为主。高原训练结束后,其效果不会立马显示出来,会出现一系列的波段,一般会有三个波峰,这便是运动员参赛的最佳时机。但是这样的波峰是很难准确预测的,它和运动员的饮食、居住环境、生理心理等有密切关系。影响因素之中只要有一项出现变化,整个波段就会出现变化。所以进行高原训练,能达到最佳竞技状态参赛的是少之又少。而更多人是没有达到最佳效果,同时损害了身体。
四、小结
高原训练虽然诞生以来经历了近50多年的发展,但是整套训练理论体系并不完善,仍然存在较多的不可控有害因素。对于如何平衡红细胞、肌红细胞和线粒体增多等与缺氧引起的肌肉运动能力下降和蛋白质合成低下是决定高原训练效果的最关键因素。同时,对于运动员个体要进行长期的检测,一是充分了解运动员体质,判断是否适合高原训练,二是发现其高原训练身体变化规律,使其能够合理的进行高原训练,并能在最佳生理心理状态下参赛。
参考文献:
[1] 崔大林.高原训练的实践探索与理论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8.1.
[2] 胡杨.耐力训练的新方法——(HILo)高住低训法[J].体育科学.2001.4.1.
[3] 刘矛白,冯炜权.耐力运动员高原训练的生理学基础综述[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4.11.
摘 要 兴起于上个世纪60年代的高原训练,因其能够在短时间内提高运动员的有氧能力,帮助运动员在中长跑等项目中能够显著提高运动成绩而备受各国家和地区教练员所喜爱。然后随着近十年来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对于高原训练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很多人发现高原训练虽能提高运动员有氧能力,但是也存在很多不足。例如:使肌肉血流量和蛋白质合成能力降低等不利于运动能力提高的反应。在这样的情况下,分析高原训练的利与弊对于如何利用高原训练来让运动员达到最大限度地提升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高原训练 历史发展
一、高原训练的发展历史
高原训练始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的苏联在外高加索高原上建立了训练基地,对中长跑训练方法进行探索。20世纪60年代,为了备战墨西哥奥运会(墨西哥位于海拔两千多米的高原上),地处平原的国家纷纷前往与墨西哥海拔相仿的高原上进行适应性训练。
二、高原训练的优点
(一)高原训练提升有氧能力的生理学因素
运动员进行高原训练会受到两个方面的缺氧刺激:一个方面是由于大运动量的训练所引起的缺氧;另外一个是由于高原本来的空气稀薄。人体缺氧会刺激身体产生强烈的应激反應而充分调动人体的潜能,增强运动员的无氧耐受力。
1.呼吸系统功能的增强
高原训练会使呼吸肌力量得到增强,使肺通气量、肺活量、潮汐量等各项指标得到提高。肺通气量的提高能够让运动员即使在处于低氧的情况下,其摄取的氧也能够满足身体细胞的需求。
2.血液运输氧的能力提高
高原训练的缺氧能够刺激骨髓加速分化出更多的红细胞,让单位血液内有更多红细胞,从而提高血液运输氧的效率。
3.有利于骨骼肌的代谢
美国游泳协会运动医学组在1987年对于高原训练与骨骼肌代谢的关系做过研究。将美国参加奥运会的12名游泳运动员分为对照和实验两组,分别在高原和平原上执行相同的训练计划,历时5个周。训练前后的测试结果表明,高原实验组的体重减轻,最大摄氧量增加,血乳酸曲线更多的右移,这说明骨骼肌有氧代谢能力提高。
(二)高原训练取得的实际效果
众所周知,当今世界上中长跑处于领先地位的是非洲的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埃塞俄比亚的地形主要以2000米以上的高原为主,而肯尼亚则是以1500米的亚高原地形为主。据调查分析,世居高原国家的运动员在3000米障碍、5000米和10000米的奖牌争夺上具有绝对优势。他们所取得的奖牌数占到这个三个项目奖牌总数的50%左右[2]。
三、高原训练的不足
高原训练目前被广泛运用于各个对无氧耐力有需求的运动项目,并被外界广泛认为对运动成绩有较大的提升。然而有学者通过比对研究发现,高原训练的效果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尽如人意。高原训练的原理是让缺氧刺激人体产生适应性反应,让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和线粒体的数量增多,同时提高氧化酶的活性等来提高血液和肌肉的氧运输能力。然而在提高这些指标的同时,高原缺氧还会引起肌肉血流量及蛋白质合成能力的低下,血红细胞增加造成的血液粘性上升,应激激素的分泌增多的等一些不利于运动能力提高的反应。高原训练也会影响训练量而直接影响运动成绩。
(一)高原训练的个体差异。
自高原训练逐渐普及开始,就有教练员注意到,并非所有的运动员都能通过高原训练而提高耐力。如高原训练对我国竞走运动员阎红不但没有效果,反而起到了副作用。对于竞走运动员许永久则能达到提高耐力的效果。这个例子说明高原训练的效果既存在普遍性也存在个别性。
(二)高原训练成效率低
高原训练的周期应该是从上高原前的准备开始算起到高原训练结束后调整参加比赛后结束。一般来说,在上高原的前几个周会进行大运动量的训练以为高原训练做准备。高原训练主要是以耐力和力量训练为主。高原训练结束后,其效果不会立马显示出来,会出现一系列的波段,一般会有三个波峰,这便是运动员参赛的最佳时机。但是这样的波峰是很难准确预测的,它和运动员的饮食、居住环境、生理心理等有密切关系。影响因素之中只要有一项出现变化,整个波段就会出现变化。所以进行高原训练,能达到最佳竞技状态参赛的是少之又少。而更多人是没有达到最佳效果,同时损害了身体。
四、小结
高原训练虽然诞生以来经历了近50多年的发展,但是整套训练理论体系并不完善,仍然存在较多的不可控有害因素。对于如何平衡红细胞、肌红细胞和线粒体增多等与缺氧引起的肌肉运动能力下降和蛋白质合成低下是决定高原训练效果的最关键因素。同时,对于运动员个体要进行长期的检测,一是充分了解运动员体质,判断是否适合高原训练,二是发现其高原训练身体变化规律,使其能够合理的进行高原训练,并能在最佳生理心理状态下参赛。
参考文献:
[1] 崔大林.高原训练的实践探索与理论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8.1.
[2] 胡杨.耐力训练的新方法——(HILo)高住低训法[J].体育科学.2001.4.1.
[3] 刘矛白,冯炜权.耐力运动员高原训练的生理学基础综述[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