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备课—上课—作业—辅导—测试”是日常教学的五个基本环节,“作业”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不论对学生还是对教师,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学生,它不仅能让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进行巩固与强化,更能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深化与发展;对于教师,它可以检测、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让教师在后续的教学中进行及时的调整和改进。同时,作业更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交流的纽带,让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延伸到了课堂之外。
因此,对于课后作业这一教学环节,我们必须静下心来研究如何让它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笔者在近几年的物理教学中,针对优化课后作业做了一些思考和探索。
一、作业强度——科学瘦身
要真正实现减轻学生的负担,做到优化课后作业,首先要为作业“瘦身”。减肥时,健康专家经常会提供各种各样的瘦身食谱,食谱的原则基本一致:摄入的食物要数量少而质量精,既保证营养的供给,又不增加身体的负担。对于课后作业的布置,原则也同样如此。只有这样,才能既达到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效果,又不会让学生感到辛苦厌烦。
作业的数量不能是简单盲目的减少,要保证在数量减少的同时,达到同样甚至是更好的效果。为了为作业“瘦身”,我在自己任教的两个班级进行了对照实验。A班的课后作业按照备课组统一的数量和内容布置,而B班的课后作业在A班的基础上进行了筛选和精简。经过2个单元的教学,通过对单元测试的质量分析,我发现B班的成绩不但没有退步,反而出现了明显的上升。原本学习习惯不理想的学生进步明显,而原本学习主动的学生也没有产生我原来担心的负面影响。
同时,多方面反映,在B班,学生们每天最先做的课后作业就是物理作业,原因是:物理作业最“清爽”,做起来最轻松。就连一些学习相对困难的学生也感觉:物理作业少,多数问题自己都可以独立完成。
由此,我充分认识到为作业进行科学“瘦身”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作业“瘦身”在我任教的班级全面推行的同时,我还向其他任课教师推介。对作业精心筛选和编排,虽然让教师投入了更多的时间精力,但换来的是学生的快乐学习,使学生保留了最宝贵的财富——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二、作业形式——多样有趣
1. 实践作业,回归生活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学习新的知识和方法,并希望从中训练学生的物理思维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由于课堂时间十分有限,教师总想教给学生尽可能多的知识和方法,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标在课堂上是很难充分达成的。物理学科的特点就是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蕴涵着大量的物理学知识。因此,物理课后作业的主要作用之一应该是让学生运用物理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社会中的物理现象,去解决日常生活的实际问题,体会物理与生活的联系,了解物理的实用价值。
如在《力》单元的教学中,我为学生设计了一组系列作业,希望学生仔细体会在自己的生活中所体现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如《在我一天生活中所接触到的惯性》、《在我一天生活中所接触到的摩擦力》等等,给学生提供了实践活动的机会,让学生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去分析研究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使所学的知识得到巩固、拓展与延伸,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的应用价值。通过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课后作业,学生意识到物理知识是可用的,就会在课堂上更加认真地听课,为课后的作业做好准备。
2. 团体作业,培养合作
学生的合作精神与能力是新课程的重要教育培养目标之一,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绝不能单靠课堂教学来解决。
新授课后,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要求布置一些能让学生进行合作的课后作业,让课内的合作学习在课外得到延伸。如在《测量》一章中,我为学生设计了一项小组合作探究作业:全班分为四个小组,记录超市里五十种常见商品的计量单位并做归类分析。各组完成得都很好,有的组先分类,然后具体取样;有的组直接取样,回来再归类梳理统计;有的组随机取样记录,记录的单位多;有的组只选取各种液体进行记录研究。在没有教师组织的情况下,各组成员自然分工,虽然其间出现了一些曲折,如有的组个别学生不积极参与,有的组里有学生什么都抢着做,有的组里争着做课堂汇报而争得面红耳赤等,可大家都一致反映,合作完成一个项目很有成就感,非常愿意在以后的作业中继续合作。
复习阶段,为了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构知识的整体脉络,理解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我以前主要靠课堂上为学生进行知识梳理来带领他们进行系统复习,但逐渐发现由于过程中学生角色被动,导致部分学生缺乏主动性、自主性和复习热情。为此,我尝试让学生在课后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制作单元知识思维导图。在制作过程中,小组成员都很积极主动,他们在认真研究单元重点知识(概念、规律)的基础上相互探讨,建构并不断完善单元知识脉络。之后,各小组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展示,教师进行现场点评,达到取长补短、融会贯通的效果。通过上述过程,学生不但自主巩固了单元重点知识,理解了知识的相互关联,也在制作的过程中培养了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另外,在复习阶段,我还为学生布置了另一种特别的课后作业:设计单元复习试卷。我为学生提供了测试内容要求和一张样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试卷,试卷完成后,小组之间利用相互的试卷进行测试和互评。学生接到任务后热情高涨,小组成员协商分工、各司其职。各小组分工的形式虽不相同,但都既有成员独立承担的任务,又有小组汇总完善的环节,结果各小组设计的试卷都很规范。而且我之前担心的泄密问题并没有出现,倒是试卷中还出现了一些新颖的、高质量的原创题目。测试之后,每个小组都有两个评价项目:一是使用本组试卷的小组的单元学习整体情况,包括掌握较好的知识点、比较薄弱的方面和后期复习的建议;二是本组所使用的试卷的设计水平评价。在互评时,通过前期组内共同阅卷、交流讨论等准备工作,小组代表的发言很有质量,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想,产生了以往我的“独角戏”所难以达到的效果。在自主设计和评价试卷的过程中,学生不但对单元知识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同时增强了参与集体合作的能力。
三、作业评价——灵活有效
作业的内容和形式是决定作业质量的核心,但作业的评价方式也很重要。好的评价方式不但能够检测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够对学生的后续学习产生强大的激励作用。在作业评价时,根据作业的不同内容、形式,我也采用了多样的评价方式。
在书面作业的批改方面,我每次都会有选择地对部分学生进行面批。这样的做法不但使批改讲评更有针对性,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惑,更重要的是增进了师生单独交流的机会,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关注,为学生的学习注入动力。
对于探究活动、小组合作等实践型作业,我基本上都是采用班级交流、小组展示、学生互评等方式进行评价。对学生来说,每一次评价都是一次展示自己的机会,同学们的称赞、老师的点评能使他们增强自信,激励他们努力学习。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面对课后作业这个老话题,还是有很多新问题值得我们思考,有很多现象值得我们反思。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围绕着作业环节,深入探索。
因此,对于课后作业这一教学环节,我们必须静下心来研究如何让它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笔者在近几年的物理教学中,针对优化课后作业做了一些思考和探索。
一、作业强度——科学瘦身
要真正实现减轻学生的负担,做到优化课后作业,首先要为作业“瘦身”。减肥时,健康专家经常会提供各种各样的瘦身食谱,食谱的原则基本一致:摄入的食物要数量少而质量精,既保证营养的供给,又不增加身体的负担。对于课后作业的布置,原则也同样如此。只有这样,才能既达到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效果,又不会让学生感到辛苦厌烦。
作业的数量不能是简单盲目的减少,要保证在数量减少的同时,达到同样甚至是更好的效果。为了为作业“瘦身”,我在自己任教的两个班级进行了对照实验。A班的课后作业按照备课组统一的数量和内容布置,而B班的课后作业在A班的基础上进行了筛选和精简。经过2个单元的教学,通过对单元测试的质量分析,我发现B班的成绩不但没有退步,反而出现了明显的上升。原本学习习惯不理想的学生进步明显,而原本学习主动的学生也没有产生我原来担心的负面影响。
同时,多方面反映,在B班,学生们每天最先做的课后作业就是物理作业,原因是:物理作业最“清爽”,做起来最轻松。就连一些学习相对困难的学生也感觉:物理作业少,多数问题自己都可以独立完成。
由此,我充分认识到为作业进行科学“瘦身”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作业“瘦身”在我任教的班级全面推行的同时,我还向其他任课教师推介。对作业精心筛选和编排,虽然让教师投入了更多的时间精力,但换来的是学生的快乐学习,使学生保留了最宝贵的财富——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二、作业形式——多样有趣
1. 实践作业,回归生活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学习新的知识和方法,并希望从中训练学生的物理思维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由于课堂时间十分有限,教师总想教给学生尽可能多的知识和方法,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标在课堂上是很难充分达成的。物理学科的特点就是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蕴涵着大量的物理学知识。因此,物理课后作业的主要作用之一应该是让学生运用物理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社会中的物理现象,去解决日常生活的实际问题,体会物理与生活的联系,了解物理的实用价值。
如在《力》单元的教学中,我为学生设计了一组系列作业,希望学生仔细体会在自己的生活中所体现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如《在我一天生活中所接触到的惯性》、《在我一天生活中所接触到的摩擦力》等等,给学生提供了实践活动的机会,让学生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去分析研究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使所学的知识得到巩固、拓展与延伸,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的应用价值。通过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课后作业,学生意识到物理知识是可用的,就会在课堂上更加认真地听课,为课后的作业做好准备。
2. 团体作业,培养合作
学生的合作精神与能力是新课程的重要教育培养目标之一,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绝不能单靠课堂教学来解决。
新授课后,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要求布置一些能让学生进行合作的课后作业,让课内的合作学习在课外得到延伸。如在《测量》一章中,我为学生设计了一项小组合作探究作业:全班分为四个小组,记录超市里五十种常见商品的计量单位并做归类分析。各组完成得都很好,有的组先分类,然后具体取样;有的组直接取样,回来再归类梳理统计;有的组随机取样记录,记录的单位多;有的组只选取各种液体进行记录研究。在没有教师组织的情况下,各组成员自然分工,虽然其间出现了一些曲折,如有的组个别学生不积极参与,有的组里有学生什么都抢着做,有的组里争着做课堂汇报而争得面红耳赤等,可大家都一致反映,合作完成一个项目很有成就感,非常愿意在以后的作业中继续合作。
复习阶段,为了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构知识的整体脉络,理解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我以前主要靠课堂上为学生进行知识梳理来带领他们进行系统复习,但逐渐发现由于过程中学生角色被动,导致部分学生缺乏主动性、自主性和复习热情。为此,我尝试让学生在课后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制作单元知识思维导图。在制作过程中,小组成员都很积极主动,他们在认真研究单元重点知识(概念、规律)的基础上相互探讨,建构并不断完善单元知识脉络。之后,各小组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展示,教师进行现场点评,达到取长补短、融会贯通的效果。通过上述过程,学生不但自主巩固了单元重点知识,理解了知识的相互关联,也在制作的过程中培养了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另外,在复习阶段,我还为学生布置了另一种特别的课后作业:设计单元复习试卷。我为学生提供了测试内容要求和一张样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试卷,试卷完成后,小组之间利用相互的试卷进行测试和互评。学生接到任务后热情高涨,小组成员协商分工、各司其职。各小组分工的形式虽不相同,但都既有成员独立承担的任务,又有小组汇总完善的环节,结果各小组设计的试卷都很规范。而且我之前担心的泄密问题并没有出现,倒是试卷中还出现了一些新颖的、高质量的原创题目。测试之后,每个小组都有两个评价项目:一是使用本组试卷的小组的单元学习整体情况,包括掌握较好的知识点、比较薄弱的方面和后期复习的建议;二是本组所使用的试卷的设计水平评价。在互评时,通过前期组内共同阅卷、交流讨论等准备工作,小组代表的发言很有质量,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想,产生了以往我的“独角戏”所难以达到的效果。在自主设计和评价试卷的过程中,学生不但对单元知识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同时增强了参与集体合作的能力。
三、作业评价——灵活有效
作业的内容和形式是决定作业质量的核心,但作业的评价方式也很重要。好的评价方式不但能够检测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够对学生的后续学习产生强大的激励作用。在作业评价时,根据作业的不同内容、形式,我也采用了多样的评价方式。
在书面作业的批改方面,我每次都会有选择地对部分学生进行面批。这样的做法不但使批改讲评更有针对性,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惑,更重要的是增进了师生单独交流的机会,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关注,为学生的学习注入动力。
对于探究活动、小组合作等实践型作业,我基本上都是采用班级交流、小组展示、学生互评等方式进行评价。对学生来说,每一次评价都是一次展示自己的机会,同学们的称赞、老师的点评能使他们增强自信,激励他们努力学习。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面对课后作业这个老话题,还是有很多新问题值得我们思考,有很多现象值得我们反思。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围绕着作业环节,深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