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90后”逐步成为农民工的主体,加强他们的培训对新农村的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以湖南省长沙市“90后”农民工为例,深入分析了“90后”农民工培训的障碍有培训质量不高、培训可及性差、培训预期收益低等因素,并为解决这些障碍提出了做好“90后”农民工培训的建议。
关键词:“90后”农民工;培训;障碍;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1-000-02
2010年农业部部长韩长赋首次指出,在农民工队伍中出现了一个新群体,即第三代农民工,因为他们出生于90年代后或80年代末,统称为“90后”农民工[1]。据2013年的数据统计,全国农民工总量达2.69亿,其中80、90后农民工比重达46.6%,而其中接受过技能培训的农民工约占32.7%[2]。通过数据可以看出,“90后”农民工的数量增长很快,日益成为农民工的主体,但接受技能培训的比例偏低,值得高度关注、深入研究。
一、“90后”农民工培训背景分析
随着国家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第一代、二代农民工子女也大量留在城市发展,使得“90后”农民工逐渐成为城市建设的主体。以长沙市为例:根据长沙市统计局数字,2013年长沙市总人口662.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13.3万,占比62.35%,而“90后”农民工占到68.3%,近282万,地区生产总值值达7153.13亿,“90后”农民工为长沙市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3]。
“90后”农民工相对于第一代、第二代农民工具有新的特点,他们接受教育的程度高过前两代农民工;就业集中在制造行业,建筑业从业人数下降;继续留在城市的意愿强烈,倾向于在当地消费。
2006年湖南省省政府对农民工培训给予补贴,金额最高达750元,共计开展37类培训,集中在职业技术学校和民办培训机构[4]。在地方政府的重视下,农民工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长沙市经济建设的需求还有很大差距。虽然长沙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在全省处于较高水平,但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较大,这也给长沙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添加了不少难度。
二、“90后”农民工培训的障碍分析
1.培训质量不高
数据显示,2012年农民工接受培训比例为30.8%,2013年增长为32.7%,虽然受培训的比例在增长,但相对于庞大的农民工群体,未接受培训的仍是大多数。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指出:“一切资本中最有价值的部分莫过于投在人身上的资本”[5]。2010年中央通过一号文件确定对农民工的培训的原则、目标后,各级政府加大对农民工培训力度,但是在实践中,存在培训内容集中在相关法律、安全等方面,培训内容过于空洞;培训形式单一,一般都是采用传统“面对面”授课方式;培训地点不固定,流动性强;培训师资差等问题,导致农民工对培训质量不认可[6]。
2.培训可及性差
虽然长沙市市政府一直不断加大对农民工培训的资金投入,2014年度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专项经费200万元,培训人数增加到15617人,但相对于282万“90后”农民工明显存在经费不足,受培训人数过低。其次,因为培训时间安排不合理,全天候、长时间的培训,使得培训时间与工作时间相冲突,导致农民工不愿意因为进行培训而影响经济收入;其次,培训机构大多由技工学校和民办培训机构担任,存在培训宣传不够,农民工无法及时了解相关的培训信息。最后,培训经常由企业和培训机构联系,企业管理者对培训的重视与否直接决定了农民工参与培训的可能性。上述因素导致培训对“90后”农民工而言遥不可及。
3.培训预期收益低
“90后”农民工相对于第一代、二代农民工而言,对精神和物质的需求同样强烈,他们希望通过进行培训获得更好的工作,在人格和物质两方面都得到满足。既能找到体面工作,又能获得一定职业声望。但“90后”农民工在培訓后所获得的证书对其寻找工作很少有实质性的帮助,绝大多数的企业在招聘员工时,对其培训获得的证书并不看重。另外,因为培训内容的空洞、实用性不强,农民工在获得证书后并不能马上获得收益。这些都让“90后”农民工对培训的预期收益期望落空,直接影响“90后”农民工参与培训的热情。
三、做好“90后”农民工培训的建议
1.制度保障培训质量
政府作为农民工培训的主体,不仅在农民工培训的资金方面要增加投入,而且在农民工培训的制度制定方面要成为主导者。通过分析可以发现“90后”农民工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强,渴望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获得关于职业技能、管理知识、学历教育等方面的培训,这就需要培训机构定期进行培训需求分析,针对需求制定相应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另外“90后”农民工普遍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上,他们不再局限于单纯的“面对面”授课,对远程教育、视频、多媒体教学、实际操作等培训手段接受程度高。培训机构培训地点的流动性让“90后”农民工缺乏对培训的归属感,从而影响培训的参与度。很多培训机构的授课师资力量薄弱,聘请的老师素质低、技能水平差,无法提供给“90后”农民工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这就需要政府通过制度完善对培训学校师资的认证,凭证上岗,而不是什么人都可以上课,从制度上保证培训机构师资的质量。培训机构通过从高校、企业聘请相关的专家、企业家、技术能人等担任培训老师,从而在师资上保证培训质量的提高。
2.多方提高培训可及性
培训信息宣传不到位,给农民工参与培训带来很大的困难。因为“90后”农民工的工作集中在制造业和建筑业,劳动强度大,劳动时间长,工作地点相对偏僻,信息相对闭塞等,这些都给农民工培训宣传带来难度。但“90后”农民工对网络的接受程度很高,政府、企业、培训机构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宣传手段,可以利用互联网传递信息的快捷、及时性,将相关培训信息传达给“90后”农民工。针对培训经费不足,培训受众少等问题,可以采取政府、企业、个人三方共同承担培训费用,当培训可以给企业和受训者带来实际收益,而且自己出钱参加培训,在某种意义上将加大企业和受训者的责任感,增强培训效果。政府、企业、培训机构和受训者之间的联系加强后,企业可以针对自身需求提出培训的重点和内容,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对企业效益产生良好影响,反过来可以引起企业对培训的重视,形成对“90后”培训可及性的良性循环。 3.职业资格证书成为就业与培训的桥梁
欧洲国家很重视对农民工的培训,而且将农民培训与证书制度有机结合起来。例如法国政府就通过法律规定农民必须接受职业教育,只有取得合格证书后,才能取得经营农业的资格,并享受国家的农业补贴和优惠贷款;英国和德国也对农民的考证有严格的考核制度,并有一定量的淘汰率[7]。而我国一方面因为培训机构对培训证书颁发的随意性,另一方面企业对农民工培训证书的漠视,使职业资格证书在企业和受训者、培训机构之间脱节。“90后”农民工迫切需要通过职业资格证书,离开“脏乱差”的工作,并获得人们对其职业的尊重,同时提高经济收入。这就需要政府加强对职业资格证书发放的监督管理,企业重视职业资格证书的作用,培训机构提高职业资格证书的权威性。有职业资格证书的农民工将获得更好的物质和精神激励,从而提高“90后”农民工对培训的预期收益,证书成为架构就业和培训的桥梁,推进农民工培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韩长赋.关于“90后”农民工[J].新华文摘,2010(08):21-22.
[2]国家统计局.2013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EB/OL].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405/t20140512_551585.html.2014-05-12.
[3]长沙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长沙调查队.2014年长沙统计年鉴[EB/OL].http://www.cstj.gov.cn/tjnj/index.jhtml.2014-10-31.
[4]张恒.长沙市农民工技能培训现状与对策[J].中国电子商务,2013(21):134.
[5]阿弗里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
[6]高山艳.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的困境及制度障碍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3(28):72-77.
[7]张雅光,田玉敏.欧洲的农民培训证书制度及启示[J].世界农业,2008(02).
作者簡介:李 觉(1973--),女,汉族,湖南湘潭人,职称:讲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项目管理。学历:硕士研究生。
许 平(1970--),男,湖南岳阳人,职称: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企业经营管理。
基金项目:
1.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90后”农民工培训问题研究“(编号:11C0763)
2.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经济转型期“90后”农民工培训需求与供给研究“(编号:11WTC07)
关键词:“90后”农民工;培训;障碍;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1-000-02
2010年农业部部长韩长赋首次指出,在农民工队伍中出现了一个新群体,即第三代农民工,因为他们出生于90年代后或80年代末,统称为“90后”农民工[1]。据2013年的数据统计,全国农民工总量达2.69亿,其中80、90后农民工比重达46.6%,而其中接受过技能培训的农民工约占32.7%[2]。通过数据可以看出,“90后”农民工的数量增长很快,日益成为农民工的主体,但接受技能培训的比例偏低,值得高度关注、深入研究。
一、“90后”农民工培训背景分析
随着国家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第一代、二代农民工子女也大量留在城市发展,使得“90后”农民工逐渐成为城市建设的主体。以长沙市为例:根据长沙市统计局数字,2013年长沙市总人口662.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13.3万,占比62.35%,而“90后”农民工占到68.3%,近282万,地区生产总值值达7153.13亿,“90后”农民工为长沙市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3]。
“90后”农民工相对于第一代、第二代农民工具有新的特点,他们接受教育的程度高过前两代农民工;就业集中在制造行业,建筑业从业人数下降;继续留在城市的意愿强烈,倾向于在当地消费。
2006年湖南省省政府对农民工培训给予补贴,金额最高达750元,共计开展37类培训,集中在职业技术学校和民办培训机构[4]。在地方政府的重视下,农民工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长沙市经济建设的需求还有很大差距。虽然长沙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在全省处于较高水平,但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较大,这也给长沙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添加了不少难度。
二、“90后”农民工培训的障碍分析
1.培训质量不高
数据显示,2012年农民工接受培训比例为30.8%,2013年增长为32.7%,虽然受培训的比例在增长,但相对于庞大的农民工群体,未接受培训的仍是大多数。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指出:“一切资本中最有价值的部分莫过于投在人身上的资本”[5]。2010年中央通过一号文件确定对农民工的培训的原则、目标后,各级政府加大对农民工培训力度,但是在实践中,存在培训内容集中在相关法律、安全等方面,培训内容过于空洞;培训形式单一,一般都是采用传统“面对面”授课方式;培训地点不固定,流动性强;培训师资差等问题,导致农民工对培训质量不认可[6]。
2.培训可及性差
虽然长沙市市政府一直不断加大对农民工培训的资金投入,2014年度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专项经费200万元,培训人数增加到15617人,但相对于282万“90后”农民工明显存在经费不足,受培训人数过低。其次,因为培训时间安排不合理,全天候、长时间的培训,使得培训时间与工作时间相冲突,导致农民工不愿意因为进行培训而影响经济收入;其次,培训机构大多由技工学校和民办培训机构担任,存在培训宣传不够,农民工无法及时了解相关的培训信息。最后,培训经常由企业和培训机构联系,企业管理者对培训的重视与否直接决定了农民工参与培训的可能性。上述因素导致培训对“90后”农民工而言遥不可及。
3.培训预期收益低
“90后”农民工相对于第一代、二代农民工而言,对精神和物质的需求同样强烈,他们希望通过进行培训获得更好的工作,在人格和物质两方面都得到满足。既能找到体面工作,又能获得一定职业声望。但“90后”农民工在培訓后所获得的证书对其寻找工作很少有实质性的帮助,绝大多数的企业在招聘员工时,对其培训获得的证书并不看重。另外,因为培训内容的空洞、实用性不强,农民工在获得证书后并不能马上获得收益。这些都让“90后”农民工对培训的预期收益期望落空,直接影响“90后”农民工参与培训的热情。
三、做好“90后”农民工培训的建议
1.制度保障培训质量
政府作为农民工培训的主体,不仅在农民工培训的资金方面要增加投入,而且在农民工培训的制度制定方面要成为主导者。通过分析可以发现“90后”农民工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强,渴望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获得关于职业技能、管理知识、学历教育等方面的培训,这就需要培训机构定期进行培训需求分析,针对需求制定相应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另外“90后”农民工普遍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上,他们不再局限于单纯的“面对面”授课,对远程教育、视频、多媒体教学、实际操作等培训手段接受程度高。培训机构培训地点的流动性让“90后”农民工缺乏对培训的归属感,从而影响培训的参与度。很多培训机构的授课师资力量薄弱,聘请的老师素质低、技能水平差,无法提供给“90后”农民工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这就需要政府通过制度完善对培训学校师资的认证,凭证上岗,而不是什么人都可以上课,从制度上保证培训机构师资的质量。培训机构通过从高校、企业聘请相关的专家、企业家、技术能人等担任培训老师,从而在师资上保证培训质量的提高。
2.多方提高培训可及性
培训信息宣传不到位,给农民工参与培训带来很大的困难。因为“90后”农民工的工作集中在制造业和建筑业,劳动强度大,劳动时间长,工作地点相对偏僻,信息相对闭塞等,这些都给农民工培训宣传带来难度。但“90后”农民工对网络的接受程度很高,政府、企业、培训机构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宣传手段,可以利用互联网传递信息的快捷、及时性,将相关培训信息传达给“90后”农民工。针对培训经费不足,培训受众少等问题,可以采取政府、企业、个人三方共同承担培训费用,当培训可以给企业和受训者带来实际收益,而且自己出钱参加培训,在某种意义上将加大企业和受训者的责任感,增强培训效果。政府、企业、培训机构和受训者之间的联系加强后,企业可以针对自身需求提出培训的重点和内容,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对企业效益产生良好影响,反过来可以引起企业对培训的重视,形成对“90后”培训可及性的良性循环。 3.职业资格证书成为就业与培训的桥梁
欧洲国家很重视对农民工的培训,而且将农民培训与证书制度有机结合起来。例如法国政府就通过法律规定农民必须接受职业教育,只有取得合格证书后,才能取得经营农业的资格,并享受国家的农业补贴和优惠贷款;英国和德国也对农民的考证有严格的考核制度,并有一定量的淘汰率[7]。而我国一方面因为培训机构对培训证书颁发的随意性,另一方面企业对农民工培训证书的漠视,使职业资格证书在企业和受训者、培训机构之间脱节。“90后”农民工迫切需要通过职业资格证书,离开“脏乱差”的工作,并获得人们对其职业的尊重,同时提高经济收入。这就需要政府加强对职业资格证书发放的监督管理,企业重视职业资格证书的作用,培训机构提高职业资格证书的权威性。有职业资格证书的农民工将获得更好的物质和精神激励,从而提高“90后”农民工对培训的预期收益,证书成为架构就业和培训的桥梁,推进农民工培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韩长赋.关于“90后”农民工[J].新华文摘,2010(08):21-22.
[2]国家统计局.2013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EB/OL].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405/t20140512_551585.html.2014-05-12.
[3]长沙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长沙调查队.2014年长沙统计年鉴[EB/OL].http://www.cstj.gov.cn/tjnj/index.jhtml.2014-10-31.
[4]张恒.长沙市农民工技能培训现状与对策[J].中国电子商务,2013(21):134.
[5]阿弗里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
[6]高山艳.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的困境及制度障碍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3(28):72-77.
[7]张雅光,田玉敏.欧洲的农民培训证书制度及启示[J].世界农业,2008(02).
作者簡介:李 觉(1973--),女,汉族,湖南湘潭人,职称:讲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项目管理。学历:硕士研究生。
许 平(1970--),男,湖南岳阳人,职称: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企业经营管理。
基金项目:
1.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90后”农民工培训问题研究“(编号:11C0763)
2.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经济转型期“90后”农民工培训需求与供给研究“(编号:11WTC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