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甲国工程院院士、86岁的任继周是新中国草业利,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放弃大城市的优越生活,扎根草隙60年。美丽的草原足他的家,也是他放飞理想的地方。
1944年,中国正处在战火纷飞的年代,20岁的任继周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在南京的前中央大学畜牧兽医系。当时,畜牧业在我国还足一个冷门专业,也没有独立形成一个学科。
任继周为什么要选择一个冷门专业?
选专业时,哥哥建议他学一个务实的专业。任继周的哥哥任继愈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
当时,国难当头,很多少年都有着利技救国的梦想。然而任继周选择了畜牧兽医专业、
任继周说,那时非常艰苦,学生吃不饱,我瘦骨嶙峋,身体很不好。我认为,要把国家变强大,不管多大的苦,我要好好念书,将来一定要做点什么,改变所有人的生活状态。
人学时,老师不理解地问他,你成绩不错,怎么第一志愿报兽医‘7他向老师表达了自己立志要改善中国人营养结构的理想。
艰苦的生活在任继周心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他最初选择畜牧兽医专业的想法很简单,就是为了能让中国人多吃点肉、多喝点奶。但是,这个当时的冷门专业很少有人知道。刚上大学时全专业仅有40名学生,毕业时只剩下8个人。就在这样的环境中,任继周一直坚持着自己的梦想。毕业时,他可以留在南京教书,但是他选择了去西北草原。
有一位老师对他的选择起到了重要作用。任继周的老师盛彤笙在西北搞畜牧兽医研究,他认为老师的志向太可敬了。于是,一毕业就到西北找他的老师。
任继周说,老师的志向就是搞畜牧兽医,他要把畜牧业发展起来,改善国民营养。自己的理想和老师一样。最大的愿望是自己办牧场。去西北并不是考虑工作一段时间,实现自己的愿望就回来。而是只想在西北扎根,一点都没犹豫,想去这个最原始的地方工作,不敢说豪迈,但也足很浪漫的。
大学刚毕业,20多岁的任继周,带着浪漫的理想义无反顾地奔向了西北大草原。他想一定要在那里作出一番事业,实现自己改善国民营养的理想。但是,草原上的条件十分落后,很多困难摆在了任继周面前。
任继周回忆说,那时兰州一辆公共汽车都没有,路况十分不好,路途艰难。他从西安到兰州自走了21天。却一点也没感觉苦恼,沿途欣赏风景,还写日记、采集标本,感觉很惬意。
到达西北后的任继周遇到的最大困难是身上长虱子。他住在老乡家的账篷里,炕上铺的毡子常年不换,虱子很多。没办法,他把衣服用六六六药水泡后晒干了再穿。衣服留有残毒,但他管不了那么多。
生活的困难并没吓倒任继周。很快,他在西北畜牧兽医学院成立了牧草研究室,开始钻研如何让牧草产量更高。
任继周说,甘肃的草原资源给他印象太深了。它从长江流域一直到内陆,从很潮湿温暖的地方,一直到常年不下雨非常干旱的地方,草原类型十分丰富,是草原的标本区,要什么有什么。他愈发感到,到西北来对了,丰富的草地资源太适合做科学研究了。
甘肃省汇集了从高山到大漠多种草原的类型,在这里可以研究到中国不同气候带的草原。所以,任继周有关草原类型的学术研究,至今在世界上还是领先的。
在这座天然实验室里,任继周跑遍了甘肃草原的每一个角落,这也为他以后提出草原生态系统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感到,要想更加深入地进行草原研究,跑来跑去调查还不够,必须要定点住下来。
几年后,他在海拔3000米处建了个实验站。最初是在账篷里,一到8月开始下雪,天气很冷,蒸馏水瓶子都会冻裂,于是,他抱着蒸馏水瓶子睡觉。
一年后,实验站盖了个小房子,这是我国第一个高山草原定位实验站。1956年,任继周将它建在了青藏高原东部海拔3000米的乌鞘岭上。在这里开始了艰苦的高山草原研究工作。
任继周说,平常我的学生轮班住在那里,我每周一、二、三在学校教书,四、五、六、日到草原实验站。
坐火车从兰州到草原大概要6个小时,下了火车还要走7公里路,并且还要趟过一条小河才能到站里。水很冷,有时上面还漂着冰,棉裤拼命卷也卷不太高,最后还是要打湿。
年轻的任继周带着自己的梦想去工作,非但不觉得很辛苦,反而感觉很自然。他认为,藏民不就这样生活嘛,自己总要融入进去,从未想过怎么样脱离出来。
就在高山试验站里,任继周提出了草原的气候——土地——植被综合顺序分类法,根据水、光、热等条件的不同对草原进行分类。因其科学的区分方式,现已成为世界六大草原分类方法之一。这期间,任继周还编写了我同第一本有关草原的教材专著,名为《草原学》。
这是他的第一本学术著作,1959年作为国庆献礼出版。
当时全国只有三家机构从事草原方面的研究。任继周编写了我国第一本草原学教材,同时也开创了草原学这门学科,把草原学这个不受重视的冷板凳搬进了大学的课堂。
1973年,任继周提出了评定草原生产能力的新指标——畜产品单位。草原生产能力就是单位面积的草原在单位时间里生产的可用畜产品数量。以前传统的衡量指标无法全面比较各个草原的生产能力。畜产品单位提出后,立即被我国草原学界广泛应用,世界资源研究所也用此标准评价世界范围内的草原生产力。这个观点的提出,使我国在世界草原学发展史上取得了一席之位。与此同时,任继周也受到了各方的关注。很多大城市的研究单位向他抛来橄榄枝,可是他都没有接受,仍坚守在他热爱的草原上。
那时,他正在筹办一个草原生态研究所。任继周表示,他哪里都不会去。
任继周不选择条件优越的办公室,他知道自己离不开这里。对自己的选择从不后悔。他认为,他后来的学术思想,离开甘肃省是不会产生的。1981年,任继周成立了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与此同时,他深切地感受到了草原生态正在一天天地变坏。他的研究也从单纯的提高草的产量转向整个草原农业生态系统的研究。可是,中国传统的“以粮为纲”的思想,使他的草地农业理论并不受重视,也不被民众所接受。
任继周说,当时以粮为纲,除了粮食,别的都不算什么。养牛是为了耕田,养猪为了积粪种地。
他对中国传统的农业,人畜共粮,粮猪农业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这个系统太简单化了,猪吃的东西跟人吃的东西一样,我们5亿吨粮,实际人只吃两亿吨就够了。而且,按生态位来说,生态位重叠的这种生态系统是容易出毛病的,要岔开。
什么叫生态位重叠?任继周解释说,比如我吃的东西跟你吃的东西一样,万一不够时只能养活一个人。一个人吃得饱,一个人吃不饱。食物资源是多样的,把它分成矿物类的、植物类的、动物类的。都啃食物资源里的这一块,而且只有籽类谷物这一块,食物资源要浪费多少?如果拿出一部分养牛羊,这就岔开了。人不能吃草,人不吃的东西,牛羊可以吃,资源就多了。现在的问题是怎么把草食动物发展起来,逐渐地取代猪肉。土地资源不够、粮食资源不够,还养这么多猪,这是几千年的传统。
几千年来,中同所传承下来的农业文化,早巳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同。任继周深知要想改变这种农业文化,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
任继周说,我研究中国农业系统怎么发展、重农思想的改变。从秦始皇、汉武帝、 毛主席的以粮为纲,这是个文化,确实收到很大的成效。我们5000年历史靠这个:耕战政策几千年灌输下来,所以一直改不过来,这是历史遗留下来的,现在马上改,确实有一定的困难,但是不改是不行的。
他认为,城乡分开、农牧分开,这样割裂开来不可能健康发展。但他也知道,文化的变迁不是一时的,需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自己的理论和观点并不被所有人接受,其中的痛昔只有任继周自己能够体会。直到20世纪80年代,我国一位著名科学家也开始关注草地农业的发展,他就是当时673岁的钱学森先生。1984年,钱学森发表了专论《草原、草业和新技术革命》。提出实现现代绿色草地农业的发展之路。这也是第一次有人提出了草业的概念。
钱学森对任继周的工作非常赞赏和支持,他认为,草业应该成为大行业。这跟任继周的想法不谋而合。
任继周说,1978年,我开始训:草地农业系统。当时没敢提草业,我只是从理论上讲。而钱老直接提出草业,将它变成一个行业,使这个系统一下子有了很大的飞跃。
虽然得到钱学森的大力支持,但是几千年传统农业文化和对草地农业的不理解,即使是他这样一位大科学家提出的这个说法,也受到了外界的质疑和社会上的争议。
任继周说,有人说他是搞空气动力学的、搞航天的,不应搞这些事。但是我认为,科学战略家看科学上的苗头是正常的、也是应该的。对他来说跨度很大,这是非常难得的一利-战略思维。
因为挑战传统观念,即使是在科学家中,任继周认为,现在也不一定没有不同的看法。
面对外界的不理解,任老还是坚持自己的理想。他知道,这是一个文化的变迁,准也不能一下子就改变。就是这样一条冷板凳,任继周坚持坐到现在。
任继周说,坐冷板凳坐惯了,一坐坐了几十年。在这个过程中,他从没怀疑过自己当初的选择,或产生离开这一学科的想法。但他感觉这一事业没有受到足够重视。他认为,这个领域总得要有人做,他要为此作出自己的贡献。
任继周为坚守了一生的事业发展太慢,没看到更大社会效益而感到不满足,为自己的理想没有化为现实感到遗憾。但是他内心并没感觉失落。他认为,历史发展总有遗憾,这项工作才刚刚开头,它很远大。
他受哥哥任继愈的影响,愿做铺路的基础工作,做开创这个事业的人。虽然不一定能看到这个事业达到理想的那一天。
任继周认为,有时被误解,观点不被接受,或者受些委屈,都没事儿。
任继周用一生的精力默默地做着铺路石的工作,他培养了大量优秀的畜牧业科研人才。2008年,他的学生南志标被评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任老十分开心,他觉得草业美好的未来会在他们这一代人身上实现。
任继周现居住在北京的家里,过着晚年的生活。养养花、散散步是他最大的爱好。虽然年纪大了,不能经常去草原,但他还是会跟自己的学生们交流,询问草原上的情况,一有机会还是想去草原上走走。因为那里还留着他太多太多的梦想。
1944年,中国正处在战火纷飞的年代,20岁的任继周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在南京的前中央大学畜牧兽医系。当时,畜牧业在我国还足一个冷门专业,也没有独立形成一个学科。
任继周为什么要选择一个冷门专业?
选专业时,哥哥建议他学一个务实的专业。任继周的哥哥任继愈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
当时,国难当头,很多少年都有着利技救国的梦想。然而任继周选择了畜牧兽医专业、
任继周说,那时非常艰苦,学生吃不饱,我瘦骨嶙峋,身体很不好。我认为,要把国家变强大,不管多大的苦,我要好好念书,将来一定要做点什么,改变所有人的生活状态。
人学时,老师不理解地问他,你成绩不错,怎么第一志愿报兽医‘7他向老师表达了自己立志要改善中国人营养结构的理想。
艰苦的生活在任继周心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他最初选择畜牧兽医专业的想法很简单,就是为了能让中国人多吃点肉、多喝点奶。但是,这个当时的冷门专业很少有人知道。刚上大学时全专业仅有40名学生,毕业时只剩下8个人。就在这样的环境中,任继周一直坚持着自己的梦想。毕业时,他可以留在南京教书,但是他选择了去西北草原。
有一位老师对他的选择起到了重要作用。任继周的老师盛彤笙在西北搞畜牧兽医研究,他认为老师的志向太可敬了。于是,一毕业就到西北找他的老师。
任继周说,老师的志向就是搞畜牧兽医,他要把畜牧业发展起来,改善国民营养。自己的理想和老师一样。最大的愿望是自己办牧场。去西北并不是考虑工作一段时间,实现自己的愿望就回来。而是只想在西北扎根,一点都没犹豫,想去这个最原始的地方工作,不敢说豪迈,但也足很浪漫的。
大学刚毕业,20多岁的任继周,带着浪漫的理想义无反顾地奔向了西北大草原。他想一定要在那里作出一番事业,实现自己改善国民营养的理想。但是,草原上的条件十分落后,很多困难摆在了任继周面前。
任继周回忆说,那时兰州一辆公共汽车都没有,路况十分不好,路途艰难。他从西安到兰州自走了21天。却一点也没感觉苦恼,沿途欣赏风景,还写日记、采集标本,感觉很惬意。
到达西北后的任继周遇到的最大困难是身上长虱子。他住在老乡家的账篷里,炕上铺的毡子常年不换,虱子很多。没办法,他把衣服用六六六药水泡后晒干了再穿。衣服留有残毒,但他管不了那么多。
生活的困难并没吓倒任继周。很快,他在西北畜牧兽医学院成立了牧草研究室,开始钻研如何让牧草产量更高。
任继周说,甘肃的草原资源给他印象太深了。它从长江流域一直到内陆,从很潮湿温暖的地方,一直到常年不下雨非常干旱的地方,草原类型十分丰富,是草原的标本区,要什么有什么。他愈发感到,到西北来对了,丰富的草地资源太适合做科学研究了。
甘肃省汇集了从高山到大漠多种草原的类型,在这里可以研究到中国不同气候带的草原。所以,任继周有关草原类型的学术研究,至今在世界上还是领先的。
在这座天然实验室里,任继周跑遍了甘肃草原的每一个角落,这也为他以后提出草原生态系统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感到,要想更加深入地进行草原研究,跑来跑去调查还不够,必须要定点住下来。
几年后,他在海拔3000米处建了个实验站。最初是在账篷里,一到8月开始下雪,天气很冷,蒸馏水瓶子都会冻裂,于是,他抱着蒸馏水瓶子睡觉。
一年后,实验站盖了个小房子,这是我国第一个高山草原定位实验站。1956年,任继周将它建在了青藏高原东部海拔3000米的乌鞘岭上。在这里开始了艰苦的高山草原研究工作。
任继周说,平常我的学生轮班住在那里,我每周一、二、三在学校教书,四、五、六、日到草原实验站。
坐火车从兰州到草原大概要6个小时,下了火车还要走7公里路,并且还要趟过一条小河才能到站里。水很冷,有时上面还漂着冰,棉裤拼命卷也卷不太高,最后还是要打湿。
年轻的任继周带着自己的梦想去工作,非但不觉得很辛苦,反而感觉很自然。他认为,藏民不就这样生活嘛,自己总要融入进去,从未想过怎么样脱离出来。
就在高山试验站里,任继周提出了草原的气候——土地——植被综合顺序分类法,根据水、光、热等条件的不同对草原进行分类。因其科学的区分方式,现已成为世界六大草原分类方法之一。这期间,任继周还编写了我同第一本有关草原的教材专著,名为《草原学》。
这是他的第一本学术著作,1959年作为国庆献礼出版。
当时全国只有三家机构从事草原方面的研究。任继周编写了我国第一本草原学教材,同时也开创了草原学这门学科,把草原学这个不受重视的冷板凳搬进了大学的课堂。
1973年,任继周提出了评定草原生产能力的新指标——畜产品单位。草原生产能力就是单位面积的草原在单位时间里生产的可用畜产品数量。以前传统的衡量指标无法全面比较各个草原的生产能力。畜产品单位提出后,立即被我国草原学界广泛应用,世界资源研究所也用此标准评价世界范围内的草原生产力。这个观点的提出,使我国在世界草原学发展史上取得了一席之位。与此同时,任继周也受到了各方的关注。很多大城市的研究单位向他抛来橄榄枝,可是他都没有接受,仍坚守在他热爱的草原上。
那时,他正在筹办一个草原生态研究所。任继周表示,他哪里都不会去。
任继周不选择条件优越的办公室,他知道自己离不开这里。对自己的选择从不后悔。他认为,他后来的学术思想,离开甘肃省是不会产生的。1981年,任继周成立了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与此同时,他深切地感受到了草原生态正在一天天地变坏。他的研究也从单纯的提高草的产量转向整个草原农业生态系统的研究。可是,中国传统的“以粮为纲”的思想,使他的草地农业理论并不受重视,也不被民众所接受。
任继周说,当时以粮为纲,除了粮食,别的都不算什么。养牛是为了耕田,养猪为了积粪种地。
他对中国传统的农业,人畜共粮,粮猪农业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这个系统太简单化了,猪吃的东西跟人吃的东西一样,我们5亿吨粮,实际人只吃两亿吨就够了。而且,按生态位来说,生态位重叠的这种生态系统是容易出毛病的,要岔开。
什么叫生态位重叠?任继周解释说,比如我吃的东西跟你吃的东西一样,万一不够时只能养活一个人。一个人吃得饱,一个人吃不饱。食物资源是多样的,把它分成矿物类的、植物类的、动物类的。都啃食物资源里的这一块,而且只有籽类谷物这一块,食物资源要浪费多少?如果拿出一部分养牛羊,这就岔开了。人不能吃草,人不吃的东西,牛羊可以吃,资源就多了。现在的问题是怎么把草食动物发展起来,逐渐地取代猪肉。土地资源不够、粮食资源不够,还养这么多猪,这是几千年的传统。
几千年来,中同所传承下来的农业文化,早巳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同。任继周深知要想改变这种农业文化,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
任继周说,我研究中国农业系统怎么发展、重农思想的改变。从秦始皇、汉武帝、 毛主席的以粮为纲,这是个文化,确实收到很大的成效。我们5000年历史靠这个:耕战政策几千年灌输下来,所以一直改不过来,这是历史遗留下来的,现在马上改,确实有一定的困难,但是不改是不行的。
他认为,城乡分开、农牧分开,这样割裂开来不可能健康发展。但他也知道,文化的变迁不是一时的,需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自己的理论和观点并不被所有人接受,其中的痛昔只有任继周自己能够体会。直到20世纪80年代,我国一位著名科学家也开始关注草地农业的发展,他就是当时673岁的钱学森先生。1984年,钱学森发表了专论《草原、草业和新技术革命》。提出实现现代绿色草地农业的发展之路。这也是第一次有人提出了草业的概念。
钱学森对任继周的工作非常赞赏和支持,他认为,草业应该成为大行业。这跟任继周的想法不谋而合。
任继周说,1978年,我开始训:草地农业系统。当时没敢提草业,我只是从理论上讲。而钱老直接提出草业,将它变成一个行业,使这个系统一下子有了很大的飞跃。
虽然得到钱学森的大力支持,但是几千年传统农业文化和对草地农业的不理解,即使是他这样一位大科学家提出的这个说法,也受到了外界的质疑和社会上的争议。
任继周说,有人说他是搞空气动力学的、搞航天的,不应搞这些事。但是我认为,科学战略家看科学上的苗头是正常的、也是应该的。对他来说跨度很大,这是非常难得的一利-战略思维。
因为挑战传统观念,即使是在科学家中,任继周认为,现在也不一定没有不同的看法。
面对外界的不理解,任老还是坚持自己的理想。他知道,这是一个文化的变迁,准也不能一下子就改变。就是这样一条冷板凳,任继周坚持坐到现在。
任继周说,坐冷板凳坐惯了,一坐坐了几十年。在这个过程中,他从没怀疑过自己当初的选择,或产生离开这一学科的想法。但他感觉这一事业没有受到足够重视。他认为,这个领域总得要有人做,他要为此作出自己的贡献。
任继周为坚守了一生的事业发展太慢,没看到更大社会效益而感到不满足,为自己的理想没有化为现实感到遗憾。但是他内心并没感觉失落。他认为,历史发展总有遗憾,这项工作才刚刚开头,它很远大。
他受哥哥任继愈的影响,愿做铺路的基础工作,做开创这个事业的人。虽然不一定能看到这个事业达到理想的那一天。
任继周认为,有时被误解,观点不被接受,或者受些委屈,都没事儿。
任继周用一生的精力默默地做着铺路石的工作,他培养了大量优秀的畜牧业科研人才。2008年,他的学生南志标被评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任老十分开心,他觉得草业美好的未来会在他们这一代人身上实现。
任继周现居住在北京的家里,过着晚年的生活。养养花、散散步是他最大的爱好。虽然年纪大了,不能经常去草原,但他还是会跟自己的学生们交流,询问草原上的情况,一有机会还是想去草原上走走。因为那里还留着他太多太多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