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假说—演绎法”在果蝇杂交实验中的应用

来源 :求学·教学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lgb7758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教材上编排了很多经典实验,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若是照本宣科,不仅不能让学生充分理解实验的思路和意义,也不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理性思维。因此,实验的教学要求教师精心设计一系列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不断思考。
  关键词:探究;实验;假说
  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是遗传学中一个非常经典的实验。笔者在从教期间,也曾多次跟学生讲过摩尔根的杂交实验,其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引发很多思考:
  一、常规方案
  很多教师在讲这个实验的时候都曾和笔者一样,按照教材上的顺序、教参上的流程按部就班来讲。第一步:先是介绍果蝇的杂交实验,然后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第二步:引出摩尔根的设想——控制白眼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上不含它的等位基因。这种设想能够很好地解释实验现象。第三步: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学生根据前面所学的知识,也能够很快地设计测交实验进行演绎推理。并且教材上直接告诉我们摩尔根等人通过测交实验验证了这一假设。第四步:进行实验,得出结论。这种方案,按部就班,逐步延伸,看起来似乎也是合情合理。
  然而,笔者在教学中却碰到了一系列的问题。在学习了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与非同源区段之后,有学生就对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提出了质疑:为什么摩尔根只假设控制白眼的基因在X 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相应的等位基因?如果基因在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同样可以解释实验现象,并且用教材上的测交实验也能够验证这一结论!学生的质疑很在理!随后,笔者翻阅了众多资料发现:人教版教材对于该实验的解释其实是隐含部分实验假设以及分析说明的。所以,如果按教材上的内容来给学生讲解,勤于思考的学生就会发现问题。
  二、改进后的方案
  对本节内容的教学,我们要打破常规,另辟蹊径,才能让学生彻底弄明白这个实验的来龙去脉。摩尔根实验的教学,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法,笔者认为用问题探究法来贯穿这个实验可以一举多得。一方面,这个实验的教学可以将“假说—演绎法”体现得淋漓尽致;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问题分析的能力。下面笔者简要介绍如何用问题探究法来贯穿这个实验。
  首先展示教材上的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学生观察实验,不难发现:不考虑性别,就果蝇的红眼和白眼这一对相对性状来看,上述遗传很明显是符合分离定律的。
  问题一:如若考虑性别,该实验结果有何特别之处?(观察实验,提出问题)
  学生很容易得出白眼性状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个时候千万不要急于要学生解释问题。若是此时提出这个现象怎么解释,学生会从教材中寻找答案,也就轻易地得出了摩尔根的假设。取而代之的是给学生展示以下图片,并解釋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和非同源区段的差异。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问题二:请结合果蝇性染色体的图解,判断控制白眼的基因与性染色体的位置关系可能有几种。可提出几种假说?(提出假说)
  有了前面的铺垫之后,学生不难答出有三种假说:
  假说一:控制白眼的基因在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上,而Y染色体上没有相应的等位基因;
  假说二:控制白眼的基因在X、Y的同源区段上;
  假说三:控制白眼的基因在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上,而X染色体上没有相应的等位基因。
  问题三:三个假说是否都合理呢?请说明理由。(用假说解释实验现象)
  根据摩尔根的果蝇的杂交实验不难判断:假说三明显不成立,而假说一和假说二看似都是合理的。
  问题四:若假说合理,请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验证假说,并预测实验结果。(设计实验、演绎推理)
  结合前面所学过的孟德尔的两大定律,学生一般会设计测交的实验方案来验证假说。加之人教版生物必修2教材第29页中提到“从图2-10可以看出,摩尔根等人的设想可以合理地解释实验现象。后来他们又通过测交等方法,进一步验证了这些解释”。教材上的这两句话给很多人造成一种误解,误认为摩尔根是直接提出假说一,然后通过测交实验进行验证。测交实验遗传图解如下:
  然而,两种假说的测交实验结果没有区别。测交实验既能验证假说一,也能验证假说二,但两个假说只有一个是成立的。所以,测交的实验方案在这里是不可行的。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
  问题五:通过比较假说一和假说二,能不能设计一个可行的实验方案呢?(设计实验、演绎推理)
  学生在经历了失败之后,思考欲会被大大地激发,思维也会变得更加活跃,最终会设计出果蝇杂交实验的反交实验。图解如下:
  问题六:以上反交实验的结果显示:假说一和假说二会出现截然不同的结果。到底哪个假说是成立的呢?(实验验证)
  演绎推理之后,接下来我们需要做实验进行验证。考虑到这个实验耗时较长等条件的限制,不能在课堂上来实际操作,但根据前人所做的实验,反交实验的结果是红眼∶白眼=1∶1,因此假说一成立。
  三、教学反思
  学生在经历了这一连串的问题之后,以假说—演绎法为主线,通过提出假设—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特别是在推理过程中,自以为万能的测交实验在本节课中却碰了壁,学生经过进一步的交流合作、讨论分析、推理论证之后,才得出正确结论。这样的经历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这堂课上,学生不仅体验了“假说—演绎法”在遗传学实验中的运用,还领略了科学探究的艰辛历程,了解了科学家们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充分培养了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地反思,对熟悉的知识要进行陌生化处理,进一步去思考、去探索所遇到的一些教学问题。
其他文献
眾所周知,双曲线的焦点到渐近线的距离为双曲线虚半轴长b,由这一性质出发,在教学中我们又发现一条双曲线的新性质,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而且在解题应用中很是得心应手.  一、性质
期刊
一、 正确认识高考功能,理解对教学的引领作用 高考经历了不断改革逐渐明确了其功能:立德树人,选拔人才,引领教学。从哪些方面引领教学?如何引领?我们该如何理解这种“引领”以便在教学和复习备考过程中体现,符合引领精神,适应改革要求,这是值得每位教师思考的问题。  高考的新评价体系的建立,各学科《考试大纲》的颁布,高考命题的指导理念的转变(从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对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期刊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原课标中“文化意识”的内涵提到一个新高度,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阅读是语言学习中输入的重要途径,本文尝试以一节九年级的课外阅读课课例分析为例,从课前准备、课堂实施方案到课后评价与反思等方面,分享在指向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文化意识视角下,初中英语阅读课设计的经验与启发。  关键词:文化意识;初中英语;阅读课;设计  一、引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义务教育阶
期刊
继2014年上海、浙江,2017年北京、天津、山东、海南之后,2018年,湖南、湖北等14个省市将落实“新高考”政策。“新高考”,“新”在哪里?  2018年3月,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答记者问时说:“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在教育综合改革中居于龙头地位。”这告诉我们,“新高考”不只是一个简单的“选课走班”和高考科目“3+3”的问题,党和国家试图以“新高考”为杠杆撬动教育领域的综合
期刊
《老王》是杨绛先生的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以纯熟的手法和冷静的笔调,将“我”与老王交往的几件小事剪裁在一起,表达了作者的反思与救赎的情感。作为经典名篇,《老王》自被选入初中和高中教材以来,就有不少关于该文本的深刻解读和经典课例。但纵观下来,无论是关于二人交往还是文末主旨的理解,大多数都是停留在老王与“我”之间存在着明显隔阂,或是认为“我”并没有平等对待老王这样的理解层面,即使是对于“愧怍”的解读,也
期刊
【导语】  教师通过提出招聘难题,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借助古人名言,明确化难为易的探究方向,遵照学生的意愿从最简单的数据开始探究,是学生经历解题方法多样性到最优化的思维过程。本课教学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自主探究解题方案,深化了对“一分为三”思想方法的认识。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找次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一分为三”地解决简单的“找次品”问题。 
期刊
写作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也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的重要培养方式。新的课程标准高度肯定了写作对人发展的重要性:“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日记不仅是训练写作能力、表达能力的方式,更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生通“情”达“意”。语文的工具性最终是为人文性服务的。因此,写日记能力的提高最终也是使他们学会真实地写作并尽
期刊
摘 要:本文以“红细胞”为例,分析复习课对话的四个视角:追求学科逻辑和心理逻辑的统一、追求思维活动和表现活动的统一、追求群体效应和最佳时机的统一、追求思维深度和主题方向的统一,为复习课对话教学组织提供思路借鉴。  关键词:复习课;对话;教学组织;视角  有关新授课教学对话的组织及研究的论述十分丰富,这些论述通常重点关注教师预设对话内容以实现精准生成。而复习课的首要难题就是既要将生物学的零散内容有机
期刊
摘 要:有人说,绘本是最接近儿童生命的。斑斓的图画,诗性的文字,童趣盎然的情节以及闪耀其中的理性与道德的光芒……都为儿童所喜爱。当下,绘本阅读已不再单一地适用于亲子阅读,很多地方将其引入了校本课程或者直接进入了课堂教学。本文以低年级小学语文教育为背景,探究绘本阅读与学科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以期为一线语文教育中的绘本应用提供凭借与参考。  关键词:绘本;小学低年级;语文教育  一、何谓“绘本”  很
期刊
摘要:对概括能力的考查是高考历史能力考查的重点,纵观近年来的高考历史全国卷试题,概括类试题已成为命题专家的挚爱,其题目的数量和分值比重逐年上升,命题趋势的变化要求应对策略的更新,传统的高考历史主观题应对策略,侧重于对主观性试题解题方法的整体感知,忽视了试题的归类和命题特点的分析,存在着针对性、合理性不足的诟病。分析高考历史概括类主观题的命题特点,探讨高考历史概括类主观题的应对策略是当前高三历史备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