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名配音艺术家刘广宁息声仙逝,令人扼腕!她以甜美、圆润的嗓音塑造了夏子、玛拉、杰基等一千多个角色,至今令人难忘。因用声音诠释出《生死恋》夏子的热情活泼气质,栗原小卷特地发来唁电。不论同行还是影迷都盛赞刘广宁“犹如天使拨动琴弦,再现人物的灵魂”。她的“公主之声”连同李梓的华美、邱岳峰的洋腔、毕克的浑厚、童自荣的洒脱,何一不是“天籁之音”,我们一定要让其永远飞扬!
上世纪60年代起,译制片开始了辉煌时期,上海电影译制片厂出产了许多优秀的译制片。它们准确又达意的翻译,华丽又多彩的配音,把原版影片的精华呈现得极致,人物形象更为生动。一些外国影片在中国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拜配音所赐。难怪原版影片的主演者如格·派克、高仓健、阿·德龙、安·兰斯伯里、栗原小卷等赞不绝口,并亲自拜见配音者。可以说,译制片作为上海电影品牌之一,既帮助造就了几代观众的电影认知和审美能力,又为进口影片增加了口碑和票房,具有传播价值和产业价值,所以不能丢!
近年来流行用字幕取代配音,仅仅是为了尽快同步上映以贏得更多票房,结果偏废了配音艺术。笔者认为,所谓“创首映票房新高”或“防止盗版”,都不能成为搁置配音译制或降低配音水准的理由。如今银幕越来越大,节奏越来越快,加上奇幻的画面和急剧的跳接,观众目不睱接之下细看字幕所造成的观赏性和注意性损失,每每让人留下遗憾。况且相当一部分进口片的字幕翻译不要说“信、达、雅”,有时连意思表达的基本准确都达不到。至于有些临时凑人赶工的蹩脚配音,看来只适用于动画片里本来就夸张得走样的卡通角色。
眼下为什么仍有那么多"译粉“怀念当年上海译制片精打细造的艺术魅力,怀念上海配音演员们堪称经典的艺术诠释呢?因为,在银幕上像这样一些“国宝级”的声音和精耕细作的“手工业”水准,巳经很难看到了。
那么外国观众都喜欢字幕?放眼全球电影市场,真实情况跟我们现今所想和所做的真是大相径庭。例如美国观众尤其不喜欢字幕,以致进入美国市场打字幕的外国影片总是票房欠佳。日前《纽约时报》有篇文章强调,美国观众都喜欢配音。为此好莱坞的发行商纷纷要求进口影片必须配以英语(最好是美式英语)。德国也比较重视配音,凡出口到美国或引进到德国的影片,一律得配上英语或德语。这是在发行上适应全球化和本土化的正确举措,也是照顾本国观众接受习惯、做好外语片市场的精明之策。
回望上世纪中叶起,好莱坞各大公司发行到国外的影片均配以几种国际通用语言。主要是法语、德语和西班牙语,然后才发行到相关语系的国家公映。而这每一种语言的配音经常需要写出新的对白台本来,并挑选水准较高的演员来配音,还聘请名导来指导演员并剪辑配音声带。通常做法是邀请相关语系国家优秀的编剧、导演和演员来参与,如法国“新浪潮”名导路·马勒就是“常客”。这么做所花的费用自然多了,但好莱坞各大公司认为值得,因为这是增强美国电影的市场口碑和影响力的重要一招。
至今各国对外语片的主流做法依然是配音,在受众外语水平較高的国家也不放弃用本国语言的配音。这是因为电影的灵魂绝不是用简单的字幕可以呈现的。所幸,我国这几年也重视起来,广电局就要求:凡出口的影视作品须优化译制,亦即用目的国观众熟悉的语言配音(如《媳妇的美好时代》拿到坦桑尼亚播映就配以斯瓦西里语),请目的国观众喜爱的演员来完成配音。
为了充分发挥上海译制片的品牌优势,笔者建议: 应该树立这样的认识,即译制片与其他片种乃至各种类型片具有同样的产业价值; 对一些轰动性或脍炙人口的引进大片,应该列为重点项目,力求翻译和配音的优质化,从而成为新的译制片“经典”。它们除了首轮分账放映外,还可启动二三轮长线放映。
上世纪60年代起,译制片开始了辉煌时期,上海电影译制片厂出产了许多优秀的译制片。它们准确又达意的翻译,华丽又多彩的配音,把原版影片的精华呈现得极致,人物形象更为生动。一些外国影片在中国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拜配音所赐。难怪原版影片的主演者如格·派克、高仓健、阿·德龙、安·兰斯伯里、栗原小卷等赞不绝口,并亲自拜见配音者。可以说,译制片作为上海电影品牌之一,既帮助造就了几代观众的电影认知和审美能力,又为进口影片增加了口碑和票房,具有传播价值和产业价值,所以不能丢!
近年来流行用字幕取代配音,仅仅是为了尽快同步上映以贏得更多票房,结果偏废了配音艺术。笔者认为,所谓“创首映票房新高”或“防止盗版”,都不能成为搁置配音译制或降低配音水准的理由。如今银幕越来越大,节奏越来越快,加上奇幻的画面和急剧的跳接,观众目不睱接之下细看字幕所造成的观赏性和注意性损失,每每让人留下遗憾。况且相当一部分进口片的字幕翻译不要说“信、达、雅”,有时连意思表达的基本准确都达不到。至于有些临时凑人赶工的蹩脚配音,看来只适用于动画片里本来就夸张得走样的卡通角色。
眼下为什么仍有那么多"译粉“怀念当年上海译制片精打细造的艺术魅力,怀念上海配音演员们堪称经典的艺术诠释呢?因为,在银幕上像这样一些“国宝级”的声音和精耕细作的“手工业”水准,巳经很难看到了。
至今各国对外语片的主流做法依然是配音,在受众外语水平较高的国家也不放弃用本国语言的配音。
那么外国观众都喜欢字幕?放眼全球电影市场,真实情况跟我们现今所想和所做的真是大相径庭。例如美国观众尤其不喜欢字幕,以致进入美国市场打字幕的外国影片总是票房欠佳。日前《纽约时报》有篇文章强调,美国观众都喜欢配音。为此好莱坞的发行商纷纷要求进口影片必须配以英语(最好是美式英语)。德国也比较重视配音,凡出口到美国或引进到德国的影片,一律得配上英语或德语。这是在发行上适应全球化和本土化的正确举措,也是照顾本国观众接受习惯、做好外语片市场的精明之策。
回望上世纪中叶起,好莱坞各大公司发行到国外的影片均配以几种国际通用语言。主要是法语、德语和西班牙语,然后才发行到相关语系的国家公映。而这每一种语言的配音经常需要写出新的对白台本来,并挑选水准较高的演员来配音,还聘请名导来指导演员并剪辑配音声带。通常做法是邀请相关语系国家优秀的编剧、导演和演员来参与,如法国“新浪潮”名导路·马勒就是“常客”。这么做所花的费用自然多了,但好莱坞各大公司认为值得,因为这是增强美国电影的市场口碑和影响力的重要一招。
至今各国对外语片的主流做法依然是配音,在受众外语水平較高的国家也不放弃用本国语言的配音。这是因为电影的灵魂绝不是用简单的字幕可以呈现的。所幸,我国这几年也重视起来,广电局就要求:凡出口的影视作品须优化译制,亦即用目的国观众熟悉的语言配音(如《媳妇的美好时代》拿到坦桑尼亚播映就配以斯瓦西里语),请目的国观众喜爱的演员来完成配音。
为了充分发挥上海译制片的品牌优势,笔者建议: 应该树立这样的认识,即译制片与其他片种乃至各种类型片具有同样的产业价值; 对一些轰动性或脍炙人口的引进大片,应该列为重点项目,力求翻译和配音的优质化,从而成为新的译制片“经典”。它们除了首轮分账放映外,还可启动二三轮长线放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