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温计消毒管理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美容医学·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thberthirs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 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2)
  【关键词】体温计;消毒;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6-0436-02
   生命体征是机体内在活动的一种客观反映,而体温是重要的生命体征之一。[1]体温计是测量生命指征的基本工具,是临床上使用科室最多、应用最频繁的医疗器械之一。水银体温计是利用水银遇热膨胀的物理特性进行机体的温度检测,而且体温计在离开人体后还能表示人体的温度,由于水银体温计价廉且性能稳定成为目前医院及家庭使用最广泛的体温测量工具。[2]体温计的使用、管理过程中存在消毒方法麻烦,管理不善,交接繁琐等弊端。临床护士做出多种设计研究及管理办法。现就其研究现状及进展综述如下:
  1 体温计的消毒
  1.1 体温计消毒盒(图一) 此盒设计滤盒放入、取出时消毒液的对流加速,可使消毒液浓度均匀,消毒效果更可靠。一缸内体温计消毒晾干备用,量体温时一缸发出一缸回收,可同时进行,互不影响,提高工作效率。省却用纱布擦干体温计这一避免二次污染。[5]透明硬塑材质成本低。但只具备消毒功能,不便于查数、交接,而且体温计消毒时也是罗列放置易打碎。
  1.2 体温计消毒筛:使用体温计消毒筛时,持消毒筛沿能把所有消毒的体温计一次性从消毒液中捞出,随即能彻底清洗,缩短了操作时间,降低体温计破损率,减少汞污染。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6]不足之处是不便于交接、查数,发放体温计时要记录使用者名单,体温计易于丢失。
  1.3 体温计消毒盒(图二) 此设计使体温计分别放置,消毒效果佳,同时放入消毒液内,同时取出,节省人力、时间。[7]弊端是不利于交接,需另准备记录患者体温的笔、本。
  2 体温计管理
  2.1 便携式体温记录夹(图三) 便携式体温记录夹配有秒表、夹子、
  1盒盖2提手3隔板4内缸5外缸
  体温计消毒盒(图一) 体温计消毒盒的示意图(图二)
  记录纸、笔,组合记录脉搏、体温护理操作书写更容易,为护士正规操作创造了便利条件。[8]体温计的保管、消毒方面无法解决,护士到病房检测体温时携带不方便。
  2.2 体温计保护筒(图四) 体温计保护筒结构简单,科学地将体温计与保护筒连接并固定一体安全使用,因而有效地解决了在在使用过程中造成损坏的问题,可减少汞污染及碎裂的玻璃对人体造成的外伤。不影响测量和读数,不影响消毒,使用安全、方便,省去取出、放回等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9]但一个体温计保护套只能用一支体温计也不方便交接,不适合医院大量使用体温计的场所。
  2.3 体温计消毒、管理箱(图五) 使用时将体温计存储盒内按病房和床号备满体温计,把体温计与存储盒一同放入下面的消毒槽内, 半小时后将体温计与盒一同提起,自然待干备用。 为病人测量体温时,可将体温计存储盒带到病房,按病房号、床号发放体温计,5分钟后收取体温计,按病房号、床号插入体温计,回护士站统一记录体温,再将体温计与其存储盒一同消毒、待用。体温计与其存储盒直接放入
  下面消毒液中,体温计不互相接触,消毒液可充分发挥作用,消毒效果佳。能保证护理部要求的数量而节约时间每日至少10-20分钟。每支体温计有其固定位置,横排数是其病房号,竖排是其床位号,每位患者住院期间有其固定的体温计,利于防止交叉感染,每位患者使用自己位置的体温计,护士不需要用本记录,用后放原位。交接班时位置无空缺一目了然,不必每支数,节约时间。上盖有简易密码锁,非工作人员不能随意动用体温计,防止丢失。
  2.4 体温计使用与保存方法的改进: 新患者一入院,就送一支新的体温计(带体温计套子)给患者,固定存放在患者床頭柜抽屉内。并向患者说明体温测量方法,患者不能自理有陪护者,向陪护说明体温测量方法;无陪护者由护士负责。测量体温前由护士统一发给每位患者一颗酒精棉球,患者自己消毒体温计后测体温,棉球由护士统一收回。[11]体温计发给患者实行一人一表不存在交叉感染取消消毒液浸泡,减少消毒液使用和环境污染取消了消毒、冲洗、发放等流程,减轻护士的工作量,同时也方便患者。患者存放、使用体温计存在安全隐患,不符合护理操作规程。
  图1 便携式体温记录夹 1体温计外箱 2 密码锁 3体温计存储盒 4体温计擦入孔 5镂孔 6消毒盒
  (图三) 体温计消毒、管理箱结构图(图五)
  (图四)
  水银体温计是利用水银遇热膨胀的物理特性进行机体的温度检测,由于水银玻璃体温计易破碎,造成汞的环境污染及对人体的危害极大。欧盟委员会作出决定,从2005年起的今后4年内,水银温度计将从欧洲市场上消失,此举目的在于彻底消除水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12]台湾2006年全面禁用水银体温计,用热敏电阻温度计、酒精温度计、电子温度计替代水银温度计。[2]红外线测温仪测量的是局部皮肤的温度,它受体表下血液循环及周围环境导热状况的影响,与机体深部位的温度有差异,因此红外线测温仪不能替代水银体温计供临床使用。[13]
  目前的其他体温计造价高效果不稳定,短期内还不能替代水银玻璃式体温计,对水银玻璃式体温计的消毒、管理、使用是临床各医院的最基础、最频繁的护理操作,程序化、科学化、便捷化的体温计管理改革是临床一线急需解决的问题。体温计消毒管理箱提高了护理人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利于环境保护盒职业防护,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现实应用意义和社会效益。临床应用深受护士喜欢。[10]临床使用管理体温计应以实际情况及病人数量加以选择。
  参考文献
  [1] 徐燕燕,李小艳,申晶.腹股沟测温法在乳房疾病手术后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9,24(20):9
  [2] 修智敏.临床护理中汞污染防护的探讨[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7,8(1):80-81。
  [3] 于爱玉,毕晓英,张建平.防止血压计、体温计的汞污染[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2):223
  [4] 刘小明,石艳姣.体温计消毒盒的设计与应用[J].护理研究,2006,12:3146
  [5] 王佩,轧春妹,尤炜.体温计消毒盒的设计与应用[J].天津护理,2008,16(3):171
  [6] 刘爱玲,刘辉,杜桂珍.体温计消毒筛的制作及应用[J].山东医药,2007,47(11):35
  [7] 刘小明.体温计消毒盒的设计与应用[J].当代护士2006,10:109
  [8] 曹海茹,余媛,崔颖.便携式体温记录夹的设计与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1(11):13
  [9] 陈苓,石钟萍,赵宝文.体温计保护筒的设计与应用[J].护理研究,2006,20(1):78
  [10] 赵爱娟,教伟,邵金花.体温计消毒、管理箱的设计与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0 (9):85
  [11] 王丽春.体温计使用与保存方法的改进,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10)42
  [12] 李力,王永杰.欧盟禁用水银体温计[M].环球时报,2005,12(2):4
  [13] 陈根芝,胡高楼,程菊斐.不同时间测量口腔温度和腋下温度的临床观察[J].护理研究,2008,18(2):264-265
  
其他文献
近几年来笔者应用丹参注射液伍黄芪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参附注射液治疗胸痹,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rn一般资料rn本组共82例,其中男性58例,女性24例;年龄40~45岁者15
闭经是女性患者在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时常见的副反应。我们从 1 997年起应用安宫黄体酮治疗本病 46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46例患者年龄 1 8~ 45岁 ,已婚 30例
期刊
(1辽宁省大连市解放军第210医院神经外科 辽宁 116021;  2北京市第305医院呼吸内科 北京 100017)  【摘要】目的:探讨男护生易发生差错的原因,并根据原因找出对策,为今后男护生实习的顺利进行积累了经验。方法: 通过掌握男护生较女护生的特殊的行为及心理特点,针对男护生的心理和行为特点,找出导致男护生发生差错的因素:男护生的心里压力大;男护生与带教老师及患者沟通存在欠缺 ; 男护生
期刊
(广西省河池市妇幼保健院 547000)  【摘要】目的:了解和掌握医院感染的现状,是提高临床医师的医院感染诊断水平,减少漏报率。方法采取回顾性两查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的所有住院病人进行医院感染发病率和漏报率的调查。结果:调查住院患者9703人次,医院感染发病率为0.7%、漏报率为10 %。结论:我院医院感染监控及管理工作,目的明确,措施得力,工作落实到位,效果明显。  【关键
期刊
期刊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胡芪降脂胶囊中黄芪甲苷含量的方法.方法:MGⅡC18柱(5μm、4.6×250mm),流动相:乙睛-水(35∶ 65),检测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柱温30℃.结果:黄芪
期刊
(解放军263医院 北京 101149)  【摘要】目的:分析我院院住院患者退药原因,促进合理用药,减少退药现象的发生。方法:利用中心药房冲帐单及退药系统对病区药房2009-2010年科室退药数据进行分类统计。结果:退药事件400例,主要退药原因有节假日出院、医嘱变更等。结论:对建立规章制度与落实提高医师、护师与药师的技术水平、工作态度加以重视是减少我院退药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住院患者;退药
期刊
(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 430000)  【中图分类号】R4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6-0435-01   静脉输液是现代医疗工作中最常见的治疗手段,更换静脉输液是实施这一治疗护理操作重要的一环。目前在临床静脉输液更换操作过程中不仅存在着技术上的安全隐患,而且服务对象希望得到尊重、重视、关怀、理解的心理满足度不够。因此,加强对更换静脉输液服务流程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