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十二五”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期,课程作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环节,日益凸显其重要性。为适应新时期高等教育对课程改革的要求,高校课程体系结构的优化应从课程性质、课程层次、课程学习方式、课程学科属性四方面来考虑;课程内容优化上要更新和充实基础课程内容,避免课程间内容重复,防范课程间内容脱节;课程设置上应遵循适应原则、与培养目标相符合原则、精减原则和促进创新机制优化原则;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核心是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课程体系改革的成果应以教材为载体来相对固化,以保证其在一定时期内改革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作者简介:尹红(1963-),男,湖南宁乡人,湖南农业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副教授;王慧(1979-),女,湖南宁乡人,湖南农业大学教务处,讲师。(湖南 长沙 410128)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5-0062-02
课程作为教育教学的基本元素,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环节,一直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高等教育课程改革围绕当时文教政策加强了政治教育和革命教育内容;改革开放到20世纪90年代,在改革政治理论课的同时,逐步对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进行改革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90年代后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专业课程进行了扩充,拓宽了专业理论视野,加大了专业实践课程的比重。2003年“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开始了精品课程建设。经过几十年的改革与探索,我国高等院校课程建设质量得以稳步提高。“十二五”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期,面临两个重大转变,其一是要全面适应和满足现代化建设对各行各业人才的需要;其二是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高等教育部分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重中之重提出来。教育部、财政部在未来五年继续实施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也提出要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国家标准、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加强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要适应新形势下的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课程的改革不能只做修修补补的改革,必须从课程体系整体来思考其改革方向与内容,并及时将改革成果以教材形式相对固化和承载。
一、课程体系结构的优化
高校课程体系结构的优化应从课程性质、课程层次、课程学习方式、课程学科属性四方面来考虑。
课程根据其性质可分为理论课、实务课和工具课。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应有较大比重的实务课。课程按层次可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等。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上更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课程开设上应强调基础课程的开设,保证它在全部课程中的主要地位。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是专业知识的基础,其包含的基础理论知识相对稳定、持久,掌握好理论课程知识有利于学生更好、更快地接受和运用专业课的新知识,同时也能增强学生毕业以后适应职业转换的能力。在课程学习方式上,一般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种。为了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宽口径培养人才提供条件,适当增加选修课的开课量,增加选修课学分很有必要。课程按学科属性可分为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理、工、农、医专业,课程以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课程为主;文、史、哲、经、管、法、教等专业,课程以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课程为主。但应在课程结构安排上做到文理交融、相互渗透,才能使本科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高,发展潜力大。
课程体系结构的优化不是一个学院一个专业的事,学校和专业均应高度重视,这关系到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顶层设计,应结合有力措施使专业课程结构逐步优化,渐趋合理。
二、课程内容的优化
课程内容的优化是从专业知识链条和能力递进上来考察课程体系的优化,在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中最关键也最难。课程内容的优化可减少不同层次课程中知识的重复,使学生能更早更多地接触专业前沿知识,使整个课程学习体系化。
首先,要更新和充实基础课程内容。随着科技、文化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整体推进,中学阶段,特别是高中阶段的课本中已越来越多地涉及到了学科发展的新知识和新成果。进入大学阶段,在课程内容上应提高知识层次,删除与高中阶段重复的知识,充实更前沿的知识,提高学科研究新成果的比重。
其次,要去除课程间内容重复,防范课程间内容脱节。内容之间的重复脱节主要存在于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先行课程与后续课程之间,专业必修课与专业选修课之间也有不同程度的重复。在专业必修与专业选修课的设置上,可考虑将专业课的某些章节内容拆分变成专业选修课,专业课直接涉及学科领域发展前沿知识,提高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增长专业见识。
三、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
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出发点是培养符合该专业内核要求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它包括一般应具有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也包括专业必须拥有的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
1.适应原则
适应是指课程设置要适应社会需求和科技发展。我国高等教育课程改革自实行第一个国民经济五年计划(20世纪50年代初)以来,为适应社会对经济建设,特别是满足工业建设专门人才的需求,要求课程体系在系统的理论知识基础上实行适当的专门化,有重点地设置和加强重要课程,力求各学科的相互衔接。但因当时专业设置以移植前苏联的设置模式,导致专业设置繁多,特别是理工科的本科专业分得细、口径窄,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类型单一。这种状况直到改革开放初期才得以初步改善。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对本科人才素质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对本科人才类型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对高校的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战。当代科技发展呈现出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各学科相互渗透,要求从业者在更高、更宽的层面上有所了解和掌握。因此,高等学校应当拓宽专业口径,在加强基础学科教育的同时,紧跟科技发展前沿,开设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和边缘交叉学科的课程,培养学生不断探索新知识和迅速掌握运用新科技的能力。
2.与培养目标相符合原则
国家对学校培养人才、总体目标和战略方针有明确的规定,即: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备献身精神和科学精神的人。据此,高校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大体可以概述为: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具有“专”、“博”结合的科学基础、熟练的基本技能和探索新知能力的应用型人才。高校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应与培养目标的基本精神相符合。
3.精减原则
高校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宽口径培养人才,势必设置新型课程,又不能让学生负担过重。因此,必须精减课程,保证学生学好主要课程,掌握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而充分的发展。
4.促进创新机制优化原则
课程教学内容的量变将引发课程设置、学时分配的质变。因此课程设置必须及时反映和体现这种质变,根据专业发展需要和课程调整情况及时更新人才培养方案,并在更新中促进创新机制的优化。
四、课程体系改革的核心
如前所述,笔者认为本科专业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首先,研究与改革的对象是“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使这一较宽范围的研究与改革更加深入,更加透彻了,一是可以帮助明确本科专业内涵,二是基本构成了专业国家标准的一个侧面,即专业课程设置基本标准。其次,在课程内容的研究与改革方面,第一是课程内容的基本界定,第二是课程间理论与实验实践内容的综合考察,即应推行理论与实验单独设课。
在课程内容研究与改革上更加深入、透彻,一是分别构建了本科专业理论体系和实验体系,二是这两个分体系合成了专业课程体系的核心,三是基本构成了专业国家标准的另一个侧面,即专业课程内容基本标准。
五、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相对固化与承载
本科专业课程改革,如果在课程结构上进行了优化,在课程体系(含理论、实验)上进行了构建,在课程内容上进行了梳理,则是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从过往情况看,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学人员变动,改革成果往往难以持续,也难以在其他专业得到有效推广,甚至研究结果本身亦有可能退化。如果能将本科专业的大部分主干、主要课程编出系列教材,并形成改革与教材及时跟进的联动机制,则可相对固化改革成果,避免个人意志转移、部分教师变动等因素而影响它的可持续。因此,笔者认为,以教材为载体来相对固化改革成果,可在一定时期内保证改革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建立起课程体系改革与教材联动机制,其结果构成本科专业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的基本标准。如果再将本科专业实习环节的基本要求予以明确,则标准更加完善。应当注意的有两点,一是这一标准应该顺应用人需求和科技发展。课程设置异动及课程内容更新是允许的和必然的。其二是不排斥特色,如偏理论或偏应用的层次特色、地域上的南北特色(如农业)、就业服务上的工农特色、技术层面上的特色。
参考文献:
[1]王英杰,刘宝存.中国教育改革30年[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09.
[2]杨有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设置改革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10,(4).
[3]王建惠.美国高校本科课程体系改革对我国的启示[J].陇东学院学报,2010,(4).
[4]孟天财.新时期高校课程体系的改革中的问题与破解[J].中国经贸导刊,2009,(23).
(责任编辑:王祝萍)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作者简介:尹红(1963-),男,湖南宁乡人,湖南农业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副教授;王慧(1979-),女,湖南宁乡人,湖南农业大学教务处,讲师。(湖南 长沙 410128)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5-0062-02
课程作为教育教学的基本元素,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环节,一直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高等教育课程改革围绕当时文教政策加强了政治教育和革命教育内容;改革开放到20世纪90年代,在改革政治理论课的同时,逐步对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进行改革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90年代后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专业课程进行了扩充,拓宽了专业理论视野,加大了专业实践课程的比重。2003年“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开始了精品课程建设。经过几十年的改革与探索,我国高等院校课程建设质量得以稳步提高。“十二五”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期,面临两个重大转变,其一是要全面适应和满足现代化建设对各行各业人才的需要;其二是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高等教育部分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重中之重提出来。教育部、财政部在未来五年继续实施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也提出要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国家标准、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加强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要适应新形势下的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课程的改革不能只做修修补补的改革,必须从课程体系整体来思考其改革方向与内容,并及时将改革成果以教材形式相对固化和承载。
一、课程体系结构的优化
高校课程体系结构的优化应从课程性质、课程层次、课程学习方式、课程学科属性四方面来考虑。
课程根据其性质可分为理论课、实务课和工具课。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应有较大比重的实务课。课程按层次可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等。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上更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课程开设上应强调基础课程的开设,保证它在全部课程中的主要地位。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是专业知识的基础,其包含的基础理论知识相对稳定、持久,掌握好理论课程知识有利于学生更好、更快地接受和运用专业课的新知识,同时也能增强学生毕业以后适应职业转换的能力。在课程学习方式上,一般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种。为了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宽口径培养人才提供条件,适当增加选修课的开课量,增加选修课学分很有必要。课程按学科属性可分为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理、工、农、医专业,课程以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课程为主;文、史、哲、经、管、法、教等专业,课程以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课程为主。但应在课程结构安排上做到文理交融、相互渗透,才能使本科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高,发展潜力大。
课程体系结构的优化不是一个学院一个专业的事,学校和专业均应高度重视,这关系到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顶层设计,应结合有力措施使专业课程结构逐步优化,渐趋合理。
二、课程内容的优化
课程内容的优化是从专业知识链条和能力递进上来考察课程体系的优化,在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中最关键也最难。课程内容的优化可减少不同层次课程中知识的重复,使学生能更早更多地接触专业前沿知识,使整个课程学习体系化。
首先,要更新和充实基础课程内容。随着科技、文化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整体推进,中学阶段,特别是高中阶段的课本中已越来越多地涉及到了学科发展的新知识和新成果。进入大学阶段,在课程内容上应提高知识层次,删除与高中阶段重复的知识,充实更前沿的知识,提高学科研究新成果的比重。
其次,要去除课程间内容重复,防范课程间内容脱节。内容之间的重复脱节主要存在于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先行课程与后续课程之间,专业必修课与专业选修课之间也有不同程度的重复。在专业必修与专业选修课的设置上,可考虑将专业课的某些章节内容拆分变成专业选修课,专业课直接涉及学科领域发展前沿知识,提高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增长专业见识。
三、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
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出发点是培养符合该专业内核要求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它包括一般应具有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也包括专业必须拥有的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
1.适应原则
适应是指课程设置要适应社会需求和科技发展。我国高等教育课程改革自实行第一个国民经济五年计划(20世纪50年代初)以来,为适应社会对经济建设,特别是满足工业建设专门人才的需求,要求课程体系在系统的理论知识基础上实行适当的专门化,有重点地设置和加强重要课程,力求各学科的相互衔接。但因当时专业设置以移植前苏联的设置模式,导致专业设置繁多,特别是理工科的本科专业分得细、口径窄,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类型单一。这种状况直到改革开放初期才得以初步改善。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对本科人才素质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对本科人才类型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对高校的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战。当代科技发展呈现出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各学科相互渗透,要求从业者在更高、更宽的层面上有所了解和掌握。因此,高等学校应当拓宽专业口径,在加强基础学科教育的同时,紧跟科技发展前沿,开设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和边缘交叉学科的课程,培养学生不断探索新知识和迅速掌握运用新科技的能力。
2.与培养目标相符合原则
国家对学校培养人才、总体目标和战略方针有明确的规定,即: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备献身精神和科学精神的人。据此,高校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大体可以概述为: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具有“专”、“博”结合的科学基础、熟练的基本技能和探索新知能力的应用型人才。高校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应与培养目标的基本精神相符合。
3.精减原则
高校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宽口径培养人才,势必设置新型课程,又不能让学生负担过重。因此,必须精减课程,保证学生学好主要课程,掌握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而充分的发展。
4.促进创新机制优化原则
课程教学内容的量变将引发课程设置、学时分配的质变。因此课程设置必须及时反映和体现这种质变,根据专业发展需要和课程调整情况及时更新人才培养方案,并在更新中促进创新机制的优化。
四、课程体系改革的核心
如前所述,笔者认为本科专业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首先,研究与改革的对象是“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使这一较宽范围的研究与改革更加深入,更加透彻了,一是可以帮助明确本科专业内涵,二是基本构成了专业国家标准的一个侧面,即专业课程设置基本标准。其次,在课程内容的研究与改革方面,第一是课程内容的基本界定,第二是课程间理论与实验实践内容的综合考察,即应推行理论与实验单独设课。
在课程内容研究与改革上更加深入、透彻,一是分别构建了本科专业理论体系和实验体系,二是这两个分体系合成了专业课程体系的核心,三是基本构成了专业国家标准的另一个侧面,即专业课程内容基本标准。
五、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相对固化与承载
本科专业课程改革,如果在课程结构上进行了优化,在课程体系(含理论、实验)上进行了构建,在课程内容上进行了梳理,则是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从过往情况看,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学人员变动,改革成果往往难以持续,也难以在其他专业得到有效推广,甚至研究结果本身亦有可能退化。如果能将本科专业的大部分主干、主要课程编出系列教材,并形成改革与教材及时跟进的联动机制,则可相对固化改革成果,避免个人意志转移、部分教师变动等因素而影响它的可持续。因此,笔者认为,以教材为载体来相对固化改革成果,可在一定时期内保证改革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建立起课程体系改革与教材联动机制,其结果构成本科专业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的基本标准。如果再将本科专业实习环节的基本要求予以明确,则标准更加完善。应当注意的有两点,一是这一标准应该顺应用人需求和科技发展。课程设置异动及课程内容更新是允许的和必然的。其二是不排斥特色,如偏理论或偏应用的层次特色、地域上的南北特色(如农业)、就业服务上的工农特色、技术层面上的特色。
参考文献:
[1]王英杰,刘宝存.中国教育改革30年[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09.
[2]杨有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设置改革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10,(4).
[3]王建惠.美国高校本科课程体系改革对我国的启示[J].陇东学院学报,2010,(4).
[4]孟天财.新时期高校课程体系的改革中的问题与破解[J].中国经贸导刊,2009,(23).
(责任编辑:王祝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