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

来源 :作文周刊·高二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pku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午后的太阳终于转过檐角,金光洒满整个阳台。我走到阳台上的藤椅前,缓缓地坐了下去。透过洁净的玻璃,我望着院里那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将影子一直拖到东墙外。这棵树足足有五十年了吧!记得亲手栽下它时,我才16岁,那是一个可以写满日记本每一页纸的年纪啊!沐浴着暖暖的阳光,浑身酥酥的,思绪也在光影的流淌里渐渐模糊起来。
  朦胧中,我又回到了那条熟悉的老街——没有如织的游客,没有斑斓的招牌,没有刺耳的喧嚣声,狭窄、蜿蜒、起伏、静谧。我蹰躇着,猛一回头,就看到了她。她穿着一袭长裙,徐徐地走在老街上。
  与她相识,是我13岁的时候。
  那会儿我刚失去母亲,随着父亲到大凉山支教。母亲的离开,对我打击很大,就像一棵正享受着阳光的小苗突然遭遇了霜冻。我整个人生突然变得黑暗,我选择了沉默,选择了逃离到这荒凉的地方,我别无选择!
  直到遇见了她,一切都改变了。
  那是一个简单的欢迎仪式。那些学生抬头望着我们,稚嫩的脸庞上挂着浅浅的笑,唯有她垂着头。阳光透过树叶缝隙洒在她的身上,斑斑驳驳的,很美。
  她叫影子,是个孤儿,大我一岁,靠着仅有的几亩山地和村民的接济生活。她不爱说话,隔三差五才来学校学习,她也经常帮助那些帮过她的村民。当然,这些都是我后来才知道的。
  一个夕阳隐到山后的傍晚,极微的光,给围绕在高坡上的树顶镶了一条亮边,好像高脚杯的边缘。树丛的侧影,由浅灰逐渐变成深黑。月亮升起来,又把树和影都染成了银灰。我踩着月光,独行在空荡荡的老街上。老街的尽头,有一块巨石,上面坐着一个瘦弱的人。是影子!她坐在石头上,也正望着我,旁边搁着她的锄头。也许是那天多看了一眼的缘故,此刻,我很想上前和她说上一句话。我们四目相对。月光把我俩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我忽然觉得,有些事,有些话,用一个眼神就足以表达。
  后来的每个傍晚,经常出现两个影子在老街上飘来荡去。
  一天晚上,月亮出来得很晚。我俩肩并着肩,坐在老街尽头的那块巨石上。我对她说:“影子,你想念你的父母吗?我很想念我的母亲!”她低着头,什么也不说。我又说:“影子,我们都是月亮般孤独的孩子。”她沉默了很久很久,抬头望了我一眼。黑沉沉的夜,仿佛无边的浓墨重重地涂抹在天际,连星星的微光都没有。街道像一条波平如镜的河流,蜿蜒在浓密的树影里。从那以后,她总会紧紧跟随我,像承诺了般,我若不离,她便不弃。
  14岁那年,与父亲赌气,我故意放丢了一只羊。在那个贫困的年代里,这是一件大事!村长一边安排人找羊,一边召集牧羊人,要揪出肇事者。父亲打量着到场的每一个人,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惧。他走到我面前,低声怒问:“是不是你?”我低着头,刚要承认时,影子站了出来,说:“羊是我放的。”声音很低,但格外清晰。我动了动嘴,却没有说出一个字。
  明镜般的月亮悬挂在天空,银色的光辉洒满了大地。我们肩并肩走在老街上。“谢谢你!”我说道。她拉过我的手,低声而有力地说:“为你,千千万万遍。”
  慢慢地,年龄的增长使我明白了,总有一天,我们不得不面对那些过错,给自己心灵以救赎。
  我16岁那年,父亲的支教工作结束了,我们要离开大凉山。
  分别那天,是个旧历的年尾。我哭着几乎握过每个人的手,告诉他们,那一只羊是我放走的。可每个人脸上都挂着春阳似的笑,似乎早已知道答案。
  我站在那里等了好久,终于等来了影子,那一瞬间我看见满街的雪花在空中盘旋。她焦急地拨开人群,朝我走来,伏在我耳边说:“我有三个愿望:
  第一个愿望,我希望大凉山的人们可以过上好日子;
  第二个愿望,我可以有一件长裙;
  第三个愿望,我还可以跟在你身后,像影子追着光梦游。”
  “奶奶,醒醒吧,这样你会受凉的。”我一下子惊醒了,睡眼惺忪地看着眼前这个一袭白裙的女孩。
  “影子?”
  “什么呀,奶奶,又做梦了吧?是我,您的乖孙女!”
  “哦……”
  五十年过去了,影子,你还好吗?
  (指導老师:张建华)
其他文献
说起《作文周刊》来,我与之结缘,已经有十年之久了。最初,是因为一位学生的一篇作文。一天,一个学生拿着一张“汇款单”来找我,问我是咋回事。我接過“汇款单”,看到汇款人一栏,写的是《作文周刊》。这时我才想起,我曾经向这张报纸推荐过这位同学的两篇作文……  一次不带丝毫功利心的,纯欣赏性质的举动,让我的学生在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作文周刊》上发表了文章,我很高兴,学生也很高兴,家长更高兴。我为此还在班上表扬
期刊
【上山取经】  人物访谈或人物专访既是新闻,又有“人”有“事”,切合“考试大纲”中“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要求。  那么如何对访谈类文章进行鉴赏评价呢?要紧紧把握“考试大纲”来操作。  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包括访谈者的观点和访谈对象的观点,必须认真梳理,全面把握其要素和倾向,找出他们支持自己相关观点的相应材料,分析其逻辑推理的科学性,然后作出自
期刊
【技法指津】  1.结构思路题  结构思路题,主要有三种类型:①这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或好处、效果)?②为什么要写这段内容?③删去这段可以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结构思路题,需要确认指定段落在行文中的位置,段落在行文中的位置不同,决定了其作用的不同。  指定段落如果处在文章的开头,其作用是:①开篇点题,统领全篇;②引起下文,为下文做铺垫;③营造氛围,确定感情基调;④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期刊
说实话,现在看电视的时间已经很少了,董卿主持的《朗读者》节目,却让人看得津津有味,还有《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等文化类节目,也很想多看看,苦于时间不够。据说这些节目收视率还都颇高,甚至冒出一些记忆高手、朗诵达人。这些节目融趣味性和知识性于一体,通过现代方式传播传统文化,把故事、意境、情怀展示给观众。以《朗读者》为例,让大家同时倾听到不同层次人们的心灵表白,而这何尝不是文学热回归
期刊
【老师讲故事】  “对联”情结  小时候,临近年关,家里最忙碌的要数父亲了,因为他要帮街坊邻居写对联。父亲在我们村西头,算得上是个“文化人”,不仅打得一手好算盘,而且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农村,过年贴的对联,都需要找人写,不像现在,可以到市场上去买。那个时候,都是各家各户自备好红纸,然后找会写毛笔字或者懂得对联知识的人写,我的父亲就是我们村西头屈指可数的、免费写对联的最佳
期刊
第54届台湾电影金马奖颁奖典礼上,惠英红凭电影《血观音》荣获本届金马奖最佳女主角,这是她继三次夺得金像奖影后之后,头一次斩获金马奖影后!  惠英红1960年出生,三岁家道败落,和父母来到香港,随后父亲又被骗光了所有钱,惠英红就随母亲到街上行乞。她睡街上,没学上,每天在街上跑十几个小时。她17岁入行,成为武打女星,接拍《长辈》。那时候她刚做完盲肠炎和腹膜炎手术就去拍打戏;腹部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下被重
期刊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萧灼基同志因病逝世,享年84岁。  萧灼基为我国著名经济学家,被赞誉为“人梯”,培养的高徒有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北大经院院长孙祁祥。萧灼基是那种特别开明的老师,他鼓励自己的学生要学会独立思考,要敢于提出新的理论和观点。他始终坚守“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的原则。  萧老师是一个意志力特别强的人。也许正是因为他的这种不服输的精神,致使中风这个
期刊
2017年11月17日,《新闻联播》在播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的新闻时,坐在习总书记身边的一位老人,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这位老人,今年93岁了。获评全国道德模范的他,在人民大会堂领奖。当时,看到老人家年事已高,站在代表们中间,习总书记握住他的手,请他坐到自己身旁。老人执意推辞,习总书记一再邀请,最后老人才在总书记身边坐下。他就是大名鼎鼎的“中国核潜艇之父”——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他曾
期刊
窗外,喧嚣,路人行色匆匆,车辆来回穿梭。曼曼望着窗外,叹了一口气。  多年之前,曼曼和我上同一所高中,曼曼是班上有名的慢性子,无论什么时候做什么事都不急不躁的。因为这,大多数同学都不愿和她一起回家。大家都嫌她太慢。曾经我们一个班的同学都认为曼曼反应迟钝,身体不协调,事实却是曼曼在越野赛中轻松获得第一名,在全校的成绩也是名列前茅的。这令我们十分吃惊,同时也在我心中埋下了一个谜团。  有一天,我忘记带
期刊
【作品简介】  老舍,1924年赴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任讲师。此间,先后在《小说月报》上发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等。1930年回国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大学教授。此间创作长篇小说《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及短篇小说《月牙儿》等。1937年发表优秀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这标志着老舍的创作进入了新的阶段。抗日战争爆发后,老舍从济南到武汉,曾是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主持者之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