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性与礼教的两面镜子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y_81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檀香刑》中莫言以其独特的视角将真实鲜活的的女性形象展现在读者眼前。孙眉娘和钱夫人分别是民间和殿堂两种文化身份的代表,本文将着重分析孙眉娘、钱夫人这两位性格迥异的人物,并试着从比较层面来剖析这两位独特的女子形象。
  关键词:《檀香刑》;孙眉娘;钱夫人
  孙媚娘和钱夫人这两个人物形象分别代表着“民间”与“庙堂”这两种不同的审美文化取向,孙眉娘是野性、泼辣、叛逆的民间女子的典型,而钱夫人是封建礼教下理性、压抑、传统的庙堂女子的代表。她们一个是传统礼教的勇敢叛逆者,一个则是彻头彻尾的传统礼教的卫道士。不同的出生背景、不同的生存环境、不同的立场也形成了不同的性格特征、行动方式和话语模式。
  一、天渊之隔的生存环境
  媚娘生于低微的戏子家庭,缺少严格的家庭管教,眉娘没接触过三从四德的传统教育,没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因此受到的传统礼教的禁锢和束缚少,这就造就了她叛逆放荡、泼辣大胆的性格。眉娘嫁人后,生活在一个残暴血腥的环境中。眉娘的公公是京城刑部大堂里的首席刽子手赵甲,她的丈夫赵小甲是一个只会杀猪狗的男人,生存于这样卑贱血腥的环境,眉娘身上不免带有一种天然的尖刻泼辣。
  与眉娘生存环境迥乎不同的是故事中另外一位女性——钱夫人,她出身高贵,是她是曾国藩的外孙女,清重臣之后,生长在钟鸣鼎食之家,她身份高贵,也具备名门之女的优雅贤良品性。生于庙堂之家,经受传统礼教的熏陶,三从四德的封建教育和传统礼教的长期“熏陶”对她产生了深远持久的影响。在她身上凝聚着传统女子的贤淑端庄和忍让顺从的优良品质,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她以辅佐丈夫建功立业、报效君王为人生价值追求,在她身上,已经褪去了“小女人”的个人主义,更多的体现出了持家女子以丈夫为中心的妻子身份。
  二、野性与礼教的两面镜子
  眉娘的野性、大胆和叛逆表现在她对待爱情的态度上,她不顾礼教束缚,执着追求真挚的爱情,她敢爱敢恨和勇于反抗的性格在爱情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身为一个有妇之夫,本不应对其他男人抱有任何幻想,但眉娘却无法扼住内心对钱知县钱丁的爱慕,她不仅有越轨的思想更有不拘礼教的大胆个性,她自己不过是一个身份卑下的平民女子却敢于向身份高贵的钱县令表白并大胆追求,此外,在县令夫人的强势和威斥面前,她也没有知难而退。不仅在爱情方面,在对长辈方面,眉娘也不同于传统礼教下的孝媳妇形象。对公公不满,她敢怨敢怒;婆婆要“整理”她的大脚,她便还手反抗,将婆婆活活气死;亲爹遇难,她不惧强权,果断劫狱救人。敢爱敢恨,勇于反抗,眉娘的大义凛然充分体现了民间烈女子的高贵品性。
  与孙媚娘形成了鲜明对比的钱夫人,是封建礼教的一面镜子,在她身上时时散发着理性、礼教、传统道德的光芒。
  二身为名门闺秀的钱夫人的一举一动都显现出与眉娘的大胆叛逆截然相反的传统保守的贤妻形象,生于富贵之家,从小就接受了严格的家庭管教和伦理道德的约束,一言一行都不敢越矩。在封建制度和传统礼教的压制和束缚下,就连对丈夫的深情,对爱情的追求也只能压抑和沉默在内心深处。
  如果说眉娘是生长于民间、不受束缚、充满野性和原始生命活力的为爱义无反顾的感性形象,那么钱夫人则是理性、传统、克制、保守的代名词。她阻止了丈夫自杀怯懦行为,她从国家大局利益出发,有着名门之后遇事从容的胆识和魄力,在紧要关头她权衡利弊,他深知丈夫看重政治前途,因此仅仅抓住钱丁的这一要害,聪明睿智地提出了左右逢源的解决方案,将精神苦痛的直欲自杀的丈夫从窘境中解救出来并鼓励丈夫重振精神。
  三、水与火的交战
  莫言塑造的这两位性格迥异的女性形象,向我们展示了他坚持民间写作的立场。孙眉娘与钱夫人,一个是生活在封建上流社会、身份高贵的夫人;一个是生活在底层平民社会中身份卑贱的村妇。从眉娘爱上钱丁的那一刻,两个女性围绕着对钱丁的争夺战便不可休止地连连上演,其间的明争暗斗更是精彩绝妙,体现出了水与火的激烈交战。
  孙眉娘与钱夫人的第一次冲突其实是无形的,仅仅看到钱夫人三寸金莲般的小脚就让拥有一双大脚的孙眉娘相形见绌之下刻上了自卑的烙印,因此眉娘在第一场较量中败下阵来。两个女人第二次较量是在錢丁病重之时,眉娘无法克制对钱丁的爱恋,饱尝相思之苦后不顾脸面和尊严、偷偷翻墙探望病重的钱丁,不料却中了钱夫人的诡计并受到侮辱。两人第三次”交战“是由于钱丁在病中思念眉娘,在丈夫重病卧床的情势下,为了让丈夫尽早康复钱夫人不得已又派人将眉娘召回府邸。这一次,孙眉娘光明正大地提着盛着狗肉和黄酒的篮子去府中看望钱丁,在钱夫人面前理直气壮地走向钱丁的房间,无疑在这次较量中眉娘取得了十足的胜利。
  在水与火的交战中,民间泼辣女子战胜了殿堂知识分子,野性战胜了理性,这其中必然含有莫言本人的创作动机和审美倾向。由此也体现了莫言“大踏步撤退”后所坚持的民间写作立场和向民间回归的精神。
  参考文献:
  [1]凤卓.民间与庙堂的审美象征——论<檀香刑>孙眉娘、钱夫人的审美意义[J].巢湖学院学报,2009(05).
  [2]孙进芳.语言学视角下<檀香刑>中的女性形象探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4(05).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通过介绍和分析《说服力 让你的PPT会说话》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指出了本书的优势所在和畅销的原因,希望能够为之后该类书籍的编写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PPT;方法;功能  《说服力 让你的PPT会说话》是由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年出版的第1版,2014年5月出版了第2版。本书的作者秋叶,原名张志,是武汉工程大学机电学院副教授,由于工作需要接触到PPT的制作,为了能够出色的完成任务而
期刊
摘要:《月亮粑粑》是湖南自古相传的一首童谣,反映了千百年来中国老百姓朴素的文化理念。此次湖南省湘剧院精心打造的大型现代湘剧《月亮粑粑》,通过真实人物原型创作,在传统湘剧的基础上突破创新,赋予作品生活化和现代化气息,展现了一位乡村女教师坚守和奉献三十年的动人故事。  关键词:《月亮粑粑》;现代湘剧;创新  “月亮粑粑跟我走,我跟月亮提笆斗,笆斗装了三升米,一送送到大屋里。大屋的姑娘圆团团,养个伢子考
期刊
摘要:《孟子》中的“恻隐之心”,历代大多将其解释为性之发用的情,这是一种将情感对象化打量的结果。面对《孟子》文本本身,本文认为“恻隐之心”是一种先于主体情感的情感,是一种本源情感。“乍见孺子将入于井”是一种本源的生活情境,在本源的生活情境中,作为仁爱情感的恻隐之心得以显现。这种本源仁爱情感的“恻隐之心”,通过“扩而充之”和“思”,从情感意向到情感意欲,从本源的情感之思到意向之思,再到意欲之思,从而
期刊
摘要:李元阳是明代中后期云南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以独特的思想和文学创作给后人留下了丰厚的遗产。本文试图从李元阳诗歌中占比最大的山水诗入手,探讨其独具个人风格和地域风情的山水诗。  关键词:李元阳;山水诗;探析  在云南文化的历史长河中,李元阳可以说是浓墨重彩的一笔,他是明代中后期云南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虽出身于西南边陲,却以独特的思想和文学创作给后人留下了丰厚的遗产,在云南和中国文化史上打上了
期刊
摘要:《宠儿》是托尼·莫里森的代表作,讲述的是黑人女性塞丝为逃离奴隶制不惜杀死自己亲生女儿的故事。作为一位来自边缘的作家和批评家,她的小说着重描写被美国社会边缘化的黑人的生存,传播的是他者的声音。从后殖民视角解读《宠儿》,揭露奴隶制废除前后,在白人主导的美国社会黑人被限制、排斥、甚至剥夺了生存权力。而莫里森也正是通过对他者生存的关注来表现其颠覆话语的。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种族话语;他者  在西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剑桥学派的学术范式,通过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群魔》的重新解读,透视俄国19世纪下半叶的民粹运动以及其后的大革命。本文的核心论点是自由的内容需要专制的形式来实现,而由于社会经济政治等因素的制约,革命之后往往不能实现自由而转化为内容更为全面和深入的专制。  关键词:群魔;民粹;俄国革命;概念史  《群魔》发表于1872年,是俄国白银时代的著名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最富争议的作品。故事并不复杂
期刊
在赛丽娜(Sirena)阁楼上待上一会儿,人们若是认为自己进入了2004年由韦斯·安德森执导的电影《水中生活》的场景中,这也情有可原。有人恰如其分地将北京猫咖啡馆内的舒适装饰描述成“航海拙作”,因为图的色调是白色、蓝色与宝石蓝混合体。放眼楼下,前门口侧墙上悬挂着一个巨大的移动悬臂银鱼。再观楼上,左手边的墙上装饰着褪了色的以日本动画《海贼王》为主题的招聘广告,对面墙上挂着一幅画,画上画的是几栋地中海
期刊
灵魂,大地上的异乡者。  ——特拉克尔  第一次看见这句话,是在南京先锋书店五台山总店。这是一家奇特的书店,位于五台山体育馆下的一个地下车庫。门口贴着各类文化沙龙的活动海报,还有游客们写下的随笔留言。乍一看,是一家颇有文艺气息的独立书店,人头攒动,但也没什么特别,实在难负盛名。然而慢慢向内走进,发现小小的书店竟别有洞天:书店深处有一个缓缓向下的斜坡,坡上展览着各种新书以及书讯。斜坡下,是一块近两千
期刊
摘 要:余华是中国当代文学界比较受关注的作家之一,《活着》作为余华90年代创作转型的代表之作,延续了作者一贯的对苦难主题的描绘,并在苦难的描述中展现出人对苦难的超常忍受能力。本文试图通过对小说的重读解构,揭示为了活着而活着这样一种苦难背后的朴实的生存哲学。  关键词:生存;苦难;忍耐;活着  《活着》是余华90年代创作转型期的代表之作,这是一部个人苦难的浓缩史,也是一部人类生存境遇的再现史。小说通
期刊
摘要:记忆作为一个无可比拟的能够聚焦的主题一直是学术界热衷讨论的对象,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影视作品都大量涉及到这一领域。以怀念的电影《再见,列宁》为例,影片通过挖掘记忆中东西德差异性的象征意象牵引出对东德的集体记忆,并通过个体构建历史经验框架中的集体记忆,引发对文化差异中社会身份定位的思考。值得注意的是,记忆在这里不仅是主题,也是叙述手段,对其丰富性的展现也值得探寻。  关键词:东德;象征;集体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