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制定公共政策 搞好公共危机管理

来源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xiao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公共危机主要指称的是那些需要作为公共管理系统核心的政府做出决策来加以解决的事件。科学合理的公共政策的制定,对于公共政策的解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危机形势的不确定性以及政策系统的局限性,政策的制定以及执行往往存在很多困难,使政府陷入“ 政策困境 ”。政府要想走出这一困境,就必须不断提高科学制定和有效执行公共政策的能力。
  关键词 公共危机管理 政策制定 困境 出路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A
  
  公共危机管理是我们政府所面临的一项重大的课题。由于公共政策是政府进行公共管理的重要途径,是运行国家公共权力的具体表现,因此,在公共危机的管理中,科学合理地制定公共政策成为各级政府、众多学者以及广大人民所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
  
  一、 公共危机管理与公共政策制定
  (一)公共危机。
  在公共管理学科这一领域里,公共危机,是相对于人类社会生活中正常的社会秩序而引入的一个概念。公共危机的发生,意味着一系列阻止甚至是停止事物正常发展和破坏社会正常秩序的事件不可预测地突然发生和不断发展,对社会秩序的破坏程度远远超过了正常水平,迫使作为公共管理主体系统核心的政府,必须在极短的时间里迅速做出反应,采取各项措施,确保秩序的尽快稳定。公共危机的首要特征是其具有公共性。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是公共危机的又一特征。另外,公共危机的后果具有长期性和不确定性。
  (二)公共危机管理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关系。
  1、公共政策的制定是政府对公共危机管理的作为选择。公共政策是政府进行各项活动的总和,它不但是政府进行政治性统治的基本工具,也是政府管理社会的重要手段。在如今公共危机经常发生的现代社会,妥善完全地应对各种公共性的危机已经成为公共政策制定的主要特征。
  2、公共危机管理给公共政策的制定提出了新的特殊要求。现时期,政府危机管理的核心就在于如何在危机的情境下科学合理的制定公共政策。一旦公共危机发生,其就具有突发性、不可预测性、时间有限性等特点,这一决策形势向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者提出了诸多严格和苛刻的要求。也就是,只有在满足了这些严格苛刻的要求的前提下,政府才能制定出高质量的科学合理的公共政策,才能成功地应对公共危机的发生。因此,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制定公共政策首先是要做到迅速决策,其次要注意权力的高度集中。
  二、公共危机管理中政策制定的困境
  (一)决策者的分析判断与危机的真实情况有出入。
  科学制定政策的起点是首先要准确地判断公共问题是否确已演变成具有危害性的公共危机,并以此判断作为政策制定的根绝。这就要求政府要及时准确地收集各种实时信息,并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及时的辨别和分析。然而,在这一时期,发生的危机还并未完全暴露,对信息的收集存在有很大的难度,另外,信息的准确性和数量均不完备。由于难以收集到准确的信息,难免的,政府的分析判断和决策有会有很大的出入。所以,一方面,政府可能会延误时机,导致错失解决危机的最好时机;另一方面,如果盲目的出台政策 ,到最后可能不但于事无补,反而可能会加重危机的蔓延和危害。
  (二)危机情势多变与方案规划滞后的矛盾。
  由于危机的爆发往往具有突发性和紧急性,这就决定了政府决策部门必须在极短的时间里,在不能完全确定真实情况下作出关键性的决策和方案规划。因此,危机决策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决策,具有一旦做出就不可逆转的特性,它要求在有限的时间以及有限资源的约束下迅速作出重大决策和做出快速的反应。在通常情况下,危机造成的客观情势是:给予决策的时间十分紧迫;大众及媒体强烈的政策诉求给予政策制定者巨大的社会压力和舆论压力;危机发展具有的动态、模糊和多变的特点。这一客观情势往往使政策的制定落后于多变的危机发展。另外,危机发生后,政策制定者在主观上很容易就出现“主体盲思”的思想。
  (三)政策制定周期与危机发展周期的不协调。
  同一切事物发展的规律一样,公共危机的发展也是一个从发生到发展到最后结束的过程。在公共危机发展的各个阶段,都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因此,在处理危机时,可以根据其不同的特点来制定不同的政策。但是,最好的还是在危机的初期,不经过成长和成熟阶段就消除危机。然而,事实上,人们往往是等到危机爆发后才着手处理危机。由于危机的发展与公共政策的制定是一种动态的关系,因此有许多危机的产生都或多或少甚至完全与失误的公共政策的制定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种危机发展周期与政策制定周期的不协调,很容易就造成公共政策的制定很难完全有效地应对公共危机的发展。
  三、探寻走出公共危机管理中政策制定困境的出路
  (一)努力提高政策制定者素质。
  一般情况下,能否成功应对公共危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共政策质量的高低,而公共政策的质量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公共政策制定者的素质。作为公共政策的制定者,一定要加强政策的学习。政策学习主要是指政策的制定者要学习有借鉴意义的以往政策以及其他政策,同时要根据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和新的情况、新的对象,有意识地去改变完善政策技术和政策目标,从而最终提高制定政策的能力的过程。政策学习包括两种类型:内生的政策学习和外生的政策学习。内生的政策学习是指内部体系的学习,是在较低层级上的调整政策,外生的政策学习则是内部体系与体系外部之间,围绕着特定政策的制定而发生的多方面的互动。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特别强调对危机过后的学习 ,这样的学习是提升政府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并不是每一个政府都能在危机中学习并最终成功地促进政策的转变。
  (二)加强对公共危机的科学认识。
  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公共危机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经常发生的事件。面对不断发生的各种危机,决策者们既不能谈“危”色变,也不能放松警惕小视危机;不但要看到危机对社会的严重危害,从保证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的高度去重视危机,也要意识到危机中潜藏着的发展机遇。实际上,危机往往可以促进社会的协调发展,就如同地壳内的能量有时会以地震的形式释放出来一样,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内部的能量常常也以公共危机的形式释放出来。决策者或者政策的制定者,一定要正确地认识危机,只有正确的认识危机,才有可能“转危为机”。
  (三)不断优化公共政策的制定系统。
  作为社会变革和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公共危机对于一个理性的、负责任的政府来说,反而能够成为改进和完善公共政策的外部的动力。现今政策的制定系统在分析判断上是存在诸多固有的缺陷的,如官僚思维的影响,组织体系的制约,固有管理模式的局限,对过往经验的迷信等等。这些固有的缺陷导致政府在制定公共政策时,会在分析判断上出现的许多质量赤字,不能适应公共危机决策的非程序化和非常规化要求。所以,危机决策者要努力改变自己固有的认知模式,不断提升本身的逻辑推理能力,鼓励思维的创新和多元化,充分发挥政策制定系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制定出具有多样性而又彼此紧密相连,紧扣政策目标的公共政策。□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美]格斯顿.公共政策的制定-程序与原理.重庆出版社, 2001.
  [2] [澳]罗伯特.希斯.危机管理.王成等译,中信出版社 , 2001.
  [3] 张国庆.公共政策分析.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
  [4]宁骚.公共政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5]王茂涛.政府危机管理.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5.
  [6]薛澜等.危机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
其他文献
建筑行业是国家建设基础行业,其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城市建设情况.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效益,不仅仅要重视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还必须关注建筑工程的招投标环节.大数据信息时代,
摘 要 本文针对创新企业管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不断的剖析当今企业管理创新所存在的不足的同时力求找出适应新环境下企业管理创新的策略。  关键词 新形势 企业管理 创新 研究  中图分类号: F320 文献标识码:A    当今社会高速发展,信息化、科技化、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随着市场竞争压力的加大,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企业的管理思想、企业文化以及管理制度等都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革。    一、
去年以来,卓尼县瞄准脱贫攻坚“靶心”,以强基固本入手,在各级党组织中全面开展“五个一”活动,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脱贫攻坚的“红色引擎”,以党建带扶贫、
期刊
摘 要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往往决定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与兴衰,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企业文化和企业战略两个方面。文化是一种内在的精神表现,而企业战略对企业运作,项目建设却起到实际的决定性的作用。企业项目可大可小,从立项、起项、到项目验收,都与企业的战略部署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企业战略是对从设立远景目标到实现目标进行的总体性、指导性谋划,项目建设需要在企业战略的统领下有条不紊的运作。本文针对企业战
结合目前我国高校快递包装与回收体系的现状和问题,高校快递废弃包装严重影响了校园环境,回收方式和回收机制尚未建立起来,缺乏专门的行业规范、法律规范进行约束,环境问题日
人类21世纪社会已经到来,开放性、合作性、竞争性是21世纪的显著特点.现代教育要求以教育整体效益最佳和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为目的,努力培养和造就未来发展需要的富有创新意识
随着社会以及经济的发展,我国企业的营销策略以及营销定位在不断的发生转变,新时期企业对绿色营销理念以绿色营销战略制定越来越关注.绿色营销模式在企业市场营销中发挥的作
现在,社会上关于郭老与安娜之间的故事出现了多种版本,特别是对郭老只身归国参加抗战后又与安娜之间如何联系的传说,很多是无中生有,空穴来风。首先,郭老从抗战胜利后至他去
父亲叫刘本祥,在部队时叫刘炳祥。在国民党的军官档案里,应该可以查到我父亲的名字。父亲生于1909年,如果活到现在应是106岁。要是父亲还活着就好了,他有可能会领到一枚中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