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核心素养构建与培养

来源 :中学生学习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ian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中学地理课程越来越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训练主要涉及地理知识的应用,提高中学地理教育的有效性。因此,在中学地理课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地理学的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探索和分析。
  关键词:初中地理;核心素养;培养途径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地理教育活动也在不断创新,学生基本素养培养率逐年提高。对于初中地理课程中地理意识和地理知识的深入探索,提高学生的基础素养非常重要,而地理意识是中学地理核心素养必不可少的教育内容。地理意识意味着学生可以整合他们的领域和知识,充分理解一个地理领域的自然和人文要素。因此教师应在地理课程设置中实施核心素养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中学地理核心素养的意义
  地理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包括地理学素质和核心能力,学生应具备终身发展理念,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地理视野、地理知识、情感态度等地理能力的综合体现,因此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我国《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相关规定,结合中学地理的特点,中学地理核心素养可分为地球科学素养和地理人文素养两个层次。并且地球科学素养与地理人文素养具有兼容性,同时又具有一定程度的独立性。
  2. 初中地理核心素养建设与培养
  2.1 提升师资素质,深化核心素养内容
  首先,中学地理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教学能力,能够掌握现有教育内容,明确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效率,重视建设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必要性,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融入课程教育内容以保证教育质量。其次,教师应遵守地理教育的基本逻辑形式,积极使用现代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在地理课程教学中,坚持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培养他们的地理核心素养。
  2.2 建立地理课程教学的思维导图
  在中学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中,教师可以结合数形结构体系,使用线性和三维模型向学生展示地理知识,建立地理课程教学的思维导图,使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分析地理对象和地理现象,分析每个元素的作用和影响,探索地方特征和区域地理环境。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点时,更清晰、直观、生动地进行综合学习。促进学生空间概念、知识体系的构建等技能的培养,引导学生学会从整体的角度看待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例如,在“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相关的地理知识教学中,教师可以以香港特别行政區为树状图的主干,画出经济和地理两个树枝,在经济树枝中,包括现代服务业、交通运输等分支;从地理树枝中,绘制位置、范围、人口、气候、面积等点。
  2.3 通过核心素养教育,丰富课堂形式和内容
  首先,运用地理学科的内容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在老师指导下,逐渐形成积极正确的三观,培养高素质的优秀人才。其次,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播放与课程相关的视频资料,让学生可以直观地学习地理知识,了解我国的地理现状。最后,教师可以将课程内容与环境保护、社会法律制度和道德规范进行适当的衔接,在教授地理的同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积极解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潜移默化地增强了学生地理学研究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2.4 引导学生构建中学地理知识体系
  由于中学生学习习惯差,缺乏对知识进行分类的能力,很多学生学习效率低,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较差。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在课程中构建知识体系,使学生从整体上感知和理解知识。例如,在中学地理课的“水资源”课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不均的教学内容,分析水资源的构成和水资源开发的知识点,进而可以将水资源分布不均的现象推广到水资源分布的地理特征上,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
  2.5理清课堂问题,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地理思维意识可以有效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具有特定的地理思维,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教师要帮助学生解决地理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中学地理教育中讲授“天气与气候”时,教师可以先讲基础,再介绍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地理问题,如“全球变暖”问题。学生可以从地理角度分析全球变暖的原因以及如何应对。
  结语
  总之,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是当前中学地理教师的重要教育任务之一,也符合学生包容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在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构建地理课堂教学思维导图,加强教学策略的实施,设计各种课堂课堂活动。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提高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在未来的发展中实现综合性进步,从而为社会未来的发展做出更好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飞龙.浅析初中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2017,14(74):107-107.
  [2]张淑艳.学“地”明理,树立人地协调观——初中地理课堂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与思考[J].地理教学,2017,22(16):27-29.
  [3]高春发.初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探析[J].中学课程资源,2018(2):35-36.
  [4]金姝兰,董承旭,胡忠俊,沈秋华,宋博媛.中学地理教学情境的创设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9,39(03):76-81.
其他文献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地提出了:“语文教学要引领学生深入钻研文本,通过主动积极的情感思维活动,帮助学生加深阅读理解体验,促使学生获得情感熏陶和思维启迪。”在此文件精神引领下,体验式教学被广泛地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并为语文阅读教学变革注入了活力,为学生的阅读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保障。  关键词:体验式阅读;小学语文课堂;有效运用  引言  体验式阅读指的是在文本所营造的情
期刊
后进生指的是非学习障碍引起的预期成绩和实际成绩长期存在巨大差异的学生(McCoach & Siegle, 2008: 722 )。后进生转化一直是个热门话题,也是班主任工作中的大难题之一。Peterson和Colangelo (1996)的研究表明45%的七年級后进生在今后的初中乃至高中学习中仍然处于后进水平。为了后进生今后的学习发展,我们必须尽早帮助他们取得良性转化。  很多教师已经在实践中摸索
期刊
摘要:随着现阶段社会各界教育事业的广泛关注,小学阶段学生的美术教学也不断地重视起来,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知识面相对比较窄,生活经验也比较少,并且在思维和理解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限制,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实际的小学美术教学,小学阶段是学生个性形成的重要阶段,因此,加强小学美术的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得到培养,并且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个性也可以进一步
期刊
摘要:在中国王朝最后的大一统时代,明清的统治者们恢复了被元代废弃的皇家美术机构,对皇权的强调成为了明清时期宫廷艺术的主题。艺术家们使宫廷艺术发挥有助于政治教化的职能,既能突出帝王的功绩,同时也创造符合贵族欣赏趣味的美术品。明清的宫廷艺术,主要围绕着这两方面展开。  一、帝王画像中的宫廷艺术  皇帝作为宫廷的主人,为他们绘制肖像是宫廷画家的主要工作之一。明代的帝王画像延续了宋代的传统,多为端坐在宝座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深入改革,教学方法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尤其在幼儿园教学方面,故事教学方式获得了广泛的应用,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如何有效提高幼儿园故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成为教师教学的重中之重。幼儿由于年纪尚小,还没有足够的社会经验,因此对于学习还有一定的难度,运用故事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进而为达到新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从幼儿园故事教学的意义入手分
期刊
摘要:以中共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国企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加强办公室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在思想认识、工作机制、绩效考核方面的协调统一和合作共赢机制,充分提高政治站位,完善党建工作的考核机制,实现党建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通过完善体制、提高认识、创新手段、激发内部动力等方式,实现党建工作与办公室业务的深度融合。  关键词:党建工作;业务工作;融合推进;
期刊
摘要:在高中语文阶段开启智慧课堂,让语文教学充满活力尤為重要。智慧课堂的打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改善教学质量。在新课实施后,对高中语文教学也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创新教学,使教学富有新意,是高中语文智慧课堂的重要实施目标。因此,构建智慧课堂,不仅使教学充满活力,也能促进学生在语文学习上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语文;智慧课堂;语文教学  高中阶段的智慧课堂打造,教师要遵从高中语文教学的
期刊
摘要:由于较多的背诵任务和一定的语法要求,很多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比较低迷。而若要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切实认识到语文的魅力和价值,小学语文教师便要重视对“读”和“写”这两大课程版块的教学。“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归宿,教师要将二者有机整合起来,以阅读指导作为唤醒学生写作激情的铺垫,利用学生的写作热情倒逼其扩充阅读范围和内容来汲取素材与灵感,从而真正实现学生读、写
期刊
摘要:高一学生在学习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时,往往感觉难懂。我们尝试采用提要钩玄法,逐节分析其主要内容,再“合并同类项”。这样,化难为易,使难题迎刃而解。  关键词:提要钩玄;逐节分析;合并同类项  高一学生在学习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时,总感觉先生的文章像是蒙着一层面纱,虽然也能看到些东西,感觉写得极好,但先生究竟在表达什么,却懵懵懂懂不甚了然。而一线的老师们,在带着学生学习这篇课文时,常常
期刊
摘要:小组合作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教学的教学方法,将小组合作教学法应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可以更好地活跃学生的思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要想提高小组合作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教师需要在小组合作的应用过程中关注几方面的问题,才能促使学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作为教学的主导,教师应该思考怎样更好地将小组合作应用在历史教学中。基于此,本文章对小组合作模式在初中历史高效教学中的应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