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在广阔的地域上,孕育了众多的民族。而聚落,作为人类最初的群居模式,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孕育了古代文明,是文明的发祥地。
关键词:聚落;古代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地方文化;聚居环境
一、聚落的定义
人类定居之所叫居所,人类集中聚居地叫聚落。聚落规模有大小,小者几户人家,大者上千万人口。在中国古代社会,村为聚落之一种,又是聚落的统称。它不仅是房屋的集合体,还包括与居住地直接相关的其他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人类活动的中心。任何一个聚落都是由小而大发展而成,都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产物。
二、石器时代的聚落
在原始社会,人类以采集和渔猎天然食物等为谋生手段。《庄子·盗跖》记载:“古者,禽兽多而人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韩非子·五蠹》说:“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孟子·滕文公章句下》曰“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由此可以见原始人最早为树居即巢居,接着是巢居和地面露天居住并存,再接着是洞穴居。我国著名的北京人化石就发现于北京周口店的洞穴中,根据其头盖骨、体骨和牙齿测定其距今为23万年~ 58万年。这里还发现各种石器、动物化石和用火的遗迹。同时发现有用火留下的灰烬。据推测,当时可能是用树干、枝条、茅草和兽皮等材料搭建的窝棚作为防风、避雨之地。到旧石器时代晚期已有相对成熟的穴内空间模式,这些极其简单、原始的居处散布在一起,就组成了最原始的聚落,但这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聚落。在旧石器时代末期(约公元前一万年),人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农耕与饲养,于是在适宜农作物生长的区域就出现了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村落。由于农作物从种植到收成需要很多工序,加上农业需要的石器工具与狩猎工具相比,不仅种类多、数量大,而且比较重,因从事农业的人逐渐考虑建造固定的可以长期使用的住所。[1]所以“聚”成了是一个原始的生产与生活相结合的社会基本单位,并出现了相对稳定的、按氏族血缘关系组织定居的“聚”。 而且随着农业的发展,人口逐渐增多,聚落不断地扩大。
新石器时代以仰韶文化最具有代表性。考古学家在黄河流域发现了一处典型的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半坡遗址,在遗址中发现了粟的遗存和蔬菜种子,家畜和野生动物骨骸,出土了锄、刀、铲、斧等石制工具以及鱼钩、毛、锨等渔猎工具和一些陶器。还发现了居住房屋、贮藏粮食等物的窖穴、饲养家畜的圈栏等设施、广场、壕沟、墓地等,有较强的规划布局理念。通过这些遗址遗迹中,我们可以知道我国在很早就有了村落并依稀看到当时村落居民生活的影子。这一时期聚落发展的最大特点是聚落功能的重新整合与集中,具有的祭祀功能、军事防护功能等,现在渐渐从多数聚落中剥离,转变成为中心性聚落的特有功能;再多数中心性聚落逐渐从“聚落”中脱胎而出,成为“城邑”。
三、古文字关于聚落的表达
由于中国文字是象形字,即是用图画来表述事物,多数刻在龟甲或者兽骨上面,因此称作甲骨文。金属器具出现后,也有刻在金属器上的文字,称之为金文或铭文。从这些原始文字中,可以找到一些与居住有关的文字,像“室”、“宫”、“家”、“宗”等等。如“宫”字,最先的字形在四个方位还布置了四座房屋,用作防卫。又如“室”字,是在台基上有一个坡屋顶的房子,里面有生火的场景。[2]所有这些早期文字,都有一个共同的偏旁部首,那就是“宀”在上。其造型就是一座房子,其它各字都是在房子的基础上的变化。这些早期的文字,反映了远古人类居住的信息:第一,在甲骨文的殷商时代,台基和“四阿”的屋顶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房屋形式;第二,当时已经建造木结构的房屋;第三,围绕一个空间进行建筑群的布局成常态。总体而言,中国建筑的基本形制此时已经形成。
四、古岩画中的聚落
岩画是早期人类刻画在石头上的图画。它是记录古代先民生活的形象性史书,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国是世界上岩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记录岩画的国家。
闻名遐迩的曼德拉山岩画涉及村落、舞蹈、狩猎、放牧、畜圈、栅栏、建筑物、马术、自然景物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帐蓬岩画是一种最醒目的题材。它们或单个存在,或混杂于其它题材之中。在曼德拉山一块巨石上,凿刻着一幅由18个帐蓬组成的草原村落。正中间是一个最为高大的帐蓬。其左侧分布着上下两排小帐蓬,其右侧也分布着上下两排帐蓬;正中的大帐蓬,是这个村落的主体建筑和核心空间,是部落奠长的居所,也是氏族首领召开会议的地方。两旁的帐蓬是氏族成员的住房。帐蓬之间的空地上绘有大人和小孩。由此可以想象出当事居住在这个村落中的古老居民的生活情景。
我国的岩画还在西南地区分布的较多,其中以沧源岩画最为集中,内容也最为丰富。沧源岩画中的房屋至少有干栏式和树上两种形式。其干栏式房屋,今天的佤族干栏建筑、傣族干栏建筑就属于此种。在沧源岩画中有一幅村寨图,里面有十几座大小各异的干栏式房子,村寨外画了几条表示道路的线条,路上是熙熙攘攘的行人,或肩上扛着物品,或赶着猪羊等牲畜,从不同方向走向村寨;村寨里居民都在忙于干活,村寨外還有一所小房子,估计是守护者的住所。这正是古代山区村寨的写照,由此可见当时的人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社会组织。
五、远古聚落的特点
自然条件对于聚落的形成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主要是种植庄稼,所以选择在哪里定居,主要还是取决于是否有水源、适宜庄稼生长气候和土壤。其次,地形因素也是影响聚落的选址,为防止外族人或者是野兽的入侵而建于易守难攻的地区。根据已有的考古发掘研究,我国史前时期的聚落分布均有以下特点:(1)靠近水源,不仅取水方便,而且有利于开展农业生产活动;(2)位于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3)地处河流阶地上,不仅有肥沃的耕作土壤,而且能避免受洪水袭击;(4)若在山坡处,较多处于阳坡;(5)从聚落所处的地貌类型看,经历了从山前丘陵到河谷岗地、再到河流阶地和平原的发展过程。[3]
古籍《易经》的“系辞”中称:“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增巢,”可见,在人类进化的早期阶段,人类的聚居条件是处于一种原始的状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产品交换日益频繁,出现了村落,这时候人类已经能够筑造简单的房屋,这一阶段为有组织的原始聚居阶段。
六、结语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在广阔的地域上,孕育了众多的民族。而聚落,作为人类最初的群居模式,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孕育了古代文明,是文明的发祥地。古代文明大多是沿大河流域的村落发展起来的,在其产生和发展的漫长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风格迥异的地方文化,其内涵极其丰富,具有深厚的文化意蕴。从巢居、穴居到草屋、砖房再到宅院、园林到现代高楼。它们是普普通通的劳动人民创造的杰作,富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吸引力,其动力正是人类各种各样的需求促使人类创造、改变聚居环境。这种动力与精神值得我们去探寻和学习。
【参考文献】
[1]王恩涌.新石器时期的聚落演变与城市出现(一)[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9,46-47.
[2]刘沛林.中国传统聚落景观区划及其景观基因识别要素研究[J].地理学报,2010,1496-1497.
[3]陈勇.国内外乡村聚落生态研究[J].农村生态环境,2005,58.
关键词:聚落;古代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地方文化;聚居环境
一、聚落的定义
人类定居之所叫居所,人类集中聚居地叫聚落。聚落规模有大小,小者几户人家,大者上千万人口。在中国古代社会,村为聚落之一种,又是聚落的统称。它不仅是房屋的集合体,还包括与居住地直接相关的其他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人类活动的中心。任何一个聚落都是由小而大发展而成,都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产物。
二、石器时代的聚落
在原始社会,人类以采集和渔猎天然食物等为谋生手段。《庄子·盗跖》记载:“古者,禽兽多而人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韩非子·五蠹》说:“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孟子·滕文公章句下》曰“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由此可以见原始人最早为树居即巢居,接着是巢居和地面露天居住并存,再接着是洞穴居。我国著名的北京人化石就发现于北京周口店的洞穴中,根据其头盖骨、体骨和牙齿测定其距今为23万年~ 58万年。这里还发现各种石器、动物化石和用火的遗迹。同时发现有用火留下的灰烬。据推测,当时可能是用树干、枝条、茅草和兽皮等材料搭建的窝棚作为防风、避雨之地。到旧石器时代晚期已有相对成熟的穴内空间模式,这些极其简单、原始的居处散布在一起,就组成了最原始的聚落,但这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聚落。在旧石器时代末期(约公元前一万年),人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农耕与饲养,于是在适宜农作物生长的区域就出现了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村落。由于农作物从种植到收成需要很多工序,加上农业需要的石器工具与狩猎工具相比,不仅种类多、数量大,而且比较重,因从事农业的人逐渐考虑建造固定的可以长期使用的住所。[1]所以“聚”成了是一个原始的生产与生活相结合的社会基本单位,并出现了相对稳定的、按氏族血缘关系组织定居的“聚”。 而且随着农业的发展,人口逐渐增多,聚落不断地扩大。
新石器时代以仰韶文化最具有代表性。考古学家在黄河流域发现了一处典型的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半坡遗址,在遗址中发现了粟的遗存和蔬菜种子,家畜和野生动物骨骸,出土了锄、刀、铲、斧等石制工具以及鱼钩、毛、锨等渔猎工具和一些陶器。还发现了居住房屋、贮藏粮食等物的窖穴、饲养家畜的圈栏等设施、广场、壕沟、墓地等,有较强的规划布局理念。通过这些遗址遗迹中,我们可以知道我国在很早就有了村落并依稀看到当时村落居民生活的影子。这一时期聚落发展的最大特点是聚落功能的重新整合与集中,具有的祭祀功能、军事防护功能等,现在渐渐从多数聚落中剥离,转变成为中心性聚落的特有功能;再多数中心性聚落逐渐从“聚落”中脱胎而出,成为“城邑”。
三、古文字关于聚落的表达
由于中国文字是象形字,即是用图画来表述事物,多数刻在龟甲或者兽骨上面,因此称作甲骨文。金属器具出现后,也有刻在金属器上的文字,称之为金文或铭文。从这些原始文字中,可以找到一些与居住有关的文字,像“室”、“宫”、“家”、“宗”等等。如“宫”字,最先的字形在四个方位还布置了四座房屋,用作防卫。又如“室”字,是在台基上有一个坡屋顶的房子,里面有生火的场景。[2]所有这些早期文字,都有一个共同的偏旁部首,那就是“宀”在上。其造型就是一座房子,其它各字都是在房子的基础上的变化。这些早期的文字,反映了远古人类居住的信息:第一,在甲骨文的殷商时代,台基和“四阿”的屋顶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房屋形式;第二,当时已经建造木结构的房屋;第三,围绕一个空间进行建筑群的布局成常态。总体而言,中国建筑的基本形制此时已经形成。
四、古岩画中的聚落
岩画是早期人类刻画在石头上的图画。它是记录古代先民生活的形象性史书,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国是世界上岩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记录岩画的国家。
闻名遐迩的曼德拉山岩画涉及村落、舞蹈、狩猎、放牧、畜圈、栅栏、建筑物、马术、自然景物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帐蓬岩画是一种最醒目的题材。它们或单个存在,或混杂于其它题材之中。在曼德拉山一块巨石上,凿刻着一幅由18个帐蓬组成的草原村落。正中间是一个最为高大的帐蓬。其左侧分布着上下两排小帐蓬,其右侧也分布着上下两排帐蓬;正中的大帐蓬,是这个村落的主体建筑和核心空间,是部落奠长的居所,也是氏族首领召开会议的地方。两旁的帐蓬是氏族成员的住房。帐蓬之间的空地上绘有大人和小孩。由此可以想象出当事居住在这个村落中的古老居民的生活情景。
我国的岩画还在西南地区分布的较多,其中以沧源岩画最为集中,内容也最为丰富。沧源岩画中的房屋至少有干栏式和树上两种形式。其干栏式房屋,今天的佤族干栏建筑、傣族干栏建筑就属于此种。在沧源岩画中有一幅村寨图,里面有十几座大小各异的干栏式房子,村寨外画了几条表示道路的线条,路上是熙熙攘攘的行人,或肩上扛着物品,或赶着猪羊等牲畜,从不同方向走向村寨;村寨里居民都在忙于干活,村寨外還有一所小房子,估计是守护者的住所。这正是古代山区村寨的写照,由此可见当时的人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社会组织。
五、远古聚落的特点
自然条件对于聚落的形成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主要是种植庄稼,所以选择在哪里定居,主要还是取决于是否有水源、适宜庄稼生长气候和土壤。其次,地形因素也是影响聚落的选址,为防止外族人或者是野兽的入侵而建于易守难攻的地区。根据已有的考古发掘研究,我国史前时期的聚落分布均有以下特点:(1)靠近水源,不仅取水方便,而且有利于开展农业生产活动;(2)位于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3)地处河流阶地上,不仅有肥沃的耕作土壤,而且能避免受洪水袭击;(4)若在山坡处,较多处于阳坡;(5)从聚落所处的地貌类型看,经历了从山前丘陵到河谷岗地、再到河流阶地和平原的发展过程。[3]
古籍《易经》的“系辞”中称:“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增巢,”可见,在人类进化的早期阶段,人类的聚居条件是处于一种原始的状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产品交换日益频繁,出现了村落,这时候人类已经能够筑造简单的房屋,这一阶段为有组织的原始聚居阶段。
六、结语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在广阔的地域上,孕育了众多的民族。而聚落,作为人类最初的群居模式,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孕育了古代文明,是文明的发祥地。古代文明大多是沿大河流域的村落发展起来的,在其产生和发展的漫长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风格迥异的地方文化,其内涵极其丰富,具有深厚的文化意蕴。从巢居、穴居到草屋、砖房再到宅院、园林到现代高楼。它们是普普通通的劳动人民创造的杰作,富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吸引力,其动力正是人类各种各样的需求促使人类创造、改变聚居环境。这种动力与精神值得我们去探寻和学习。
【参考文献】
[1]王恩涌.新石器时期的聚落演变与城市出现(一)[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9,46-47.
[2]刘沛林.中国传统聚落景观区划及其景观基因识别要素研究[J].地理学报,2010,1496-1497.
[3]陈勇.国内外乡村聚落生态研究[J].农村生态环境,200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