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施素质教育,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形式,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思维方式,挖掘教学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的智力、技能和技术的全面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目前中学体育教学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为适应新时期体育教学的发展要求,在教学中,我努力探索和实践课堂创新教学,突出以精心务实设计为主线,着重进行下面的尝试和探索。
一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科学地选择教学内容和方法
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不是原来的体育课加上原来的健康教育课合并的一门新的综合课程,而是更加强调体育课要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根本目的,坚持“健康第一” 的指导思想,关注学生如何通过身体活动去实现健康目标的新课程。不同年级的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有不同的要求,体育教师应根据新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年龄特征,科学地选择和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使其更加符合学生身体、心理的需要,使学生在愉悦身心的同时,学习和掌握新课程体育的知识、技能。
二、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动机与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体育动机是指在运动需要的推动下促进人参加体育活动的内部动力,可分为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
直接动机:是人对体育活动(机体活动)过程本身的需要和兴趣所引起的动机。具体表现:参加体育活动是为了体验到一种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快感。
间接动机:是指由体育活动的结果或间接兴趣所决定的动机。具体表现:参加体育活动是为了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赞扬;为了与他人交往;为了成为一名三好学生;为了集体的荣誉或增强体质。
体育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探究关于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影响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可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直接兴趣:是指由活动本身引起的兴趣。具体表现:体育教学中新颖的内容;教师在课堂上组织的体育活动所引起的兴奋感、美感和肌肉满足感。
间接兴趣:是指由活动的目的、任务或活动的结果引起的兴趣。具体表现:增进健康或友谊;争取荣誉;维护自尊;促进全面发展。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活泼好动、思维敏捷、求知欲强,兴趣爱好广泛。体育教师要关注,激发和保持学生的体育动机和兴趣,处处以学生为中心,从而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使他们成为新课程课堂的主人,让他们深刻地认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逐渐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三、运用现代化教育信息技术,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
现代网络技术已为新课程体育教学提供了新的获取知识的途径,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获得各种体育信息,了解各种运动项目和各种运动竞赛的近况,以及各种与体育运动相关的知识。这种方式获取的体育技能与知识,一是出于学生自我需要,满足了他们了解欲和求知欲;二来也改变体育理论课教学那种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方式,且这种讲听方式不能符合每个学生的需要,固定的理论知识传授不利于学生活学活用。学生还可以利用电教媒体放映优秀运动员训练、比赛时的技术直接作用于学生的视觉分析器官,使学生初步获得技术细节的感知,了解体育基本技术、技能的动作顺序特征,形成动作表象,建立动作技术的概念。
通过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在探索尝试的过程中自主地学会学习的方法,使自身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四、营造和谐、热烈的课堂气氛,促进师生情感的交流
美国学者J·R·帕特里克的实验研究表明:大学生在正常的气氛下与压抑的气氛解决问题,其理智活动有显著差异。
体育教师是课堂教学气氛的营造者和参与者,更是学生的学习“伙伴”与“知音”。体育教师要努力建立平等、友好、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良好的师生交往关系。良好的师生交往使师生关系和谐,课堂气氛活跃,能提高学生的情绪,提高知识信息的感受性,表现出反应敏捷、思维活跃。相反,师生交往不够或者较差,课堂气氛十分紧张、压抑,就会使学生情绪激动不安,茫然不知所措,理智活动下降,机械重复的练习多,混乱反应多,以至容易导致伤害事故的发生,学习任务难以完成。在教学中,体育教师要注意调动学生的情绪,发挥学生机体的高效工作能力,尽量避免消极因素的干扰,营造和谐、宽松、热烈的教学氛围,采用多种教法和手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情感交流,使他们充分地体验与表现自身的价值,加深对新课程课堂生活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向往、知识的追求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五、组织各种体育活动和运动竞赛,培养学生的身心适应能力
新课程要求学生在身体锻炼实践中体现身体、心理、社会的三维健康观。中学生的心理承受挫折能力比较脆弱,也极易受到伤害,对挫折的适应程度将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身心健康。首先,体育活动和运动竞赛具有紧张激烈的特点,同时又具备胜负的瞬间转换,高兴与失落,希望与失落共存,使人的身体、心理承受能力不断地经受磨练,从而出胜不骄,败不馁顽强的意志,形成不畏困难,敢于挑战,在面临挫折和失败时不逃避、不惧怕、不灰心丧气、不悲观失望,而是主动面对,积极地适应新的环境,勇敢顽强地去拼搏。其次,学生在体育活动和运动竞赛中,体育教师要注意培养他们的公平竞赛的体育精神,在比赛中光明磊落,用正当的方式,依靠自己真实的本领取胜,避免用不正当的手段,搞小动作,违反竞赛规则;培养学生友好合作的“运动家风范”,在竞赛中既要把对方当成对手,又要尊重对手,珍视友谊,把对手视为朋友;在竞争中既要展现自身的能力,也要和同伴团结合作,共同进步;既要与对手竞争,也要善于克服自身弱点,向自我挑战,进行“自我竞争”,在竞争中激发自信心,挖掘自身潜能,把竞争视为推动自己进步的强大动力。学生通过参加体育活动和运动竞赛,能够善于迎接种种竞争与挑战,使自己身心适应能力得以强化与提高。
六、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进行因材施教
教育的现代化,鼓励个性发展,认为发展个性是人才培养的最有效途径。体育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要,进行因材施教,确保每个学生受益。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充分注意学生在运动能力、兴趣爱好、身体素质、性格和气质等方面存在的个性差异,根据差异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以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学习和成功的乐趣。新课程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注重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性评价,淡化技能教学,强化评价的激励和发展功能,只有教师对学生的身体、心理、运动技能水平了如指掌才能对症下药,才能去发展个性。唯其如此,体育教改才能真正落实因材施教,使学生的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一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科学地选择教学内容和方法
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不是原来的体育课加上原来的健康教育课合并的一门新的综合课程,而是更加强调体育课要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根本目的,坚持“健康第一” 的指导思想,关注学生如何通过身体活动去实现健康目标的新课程。不同年级的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有不同的要求,体育教师应根据新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年龄特征,科学地选择和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使其更加符合学生身体、心理的需要,使学生在愉悦身心的同时,学习和掌握新课程体育的知识、技能。
二、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动机与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体育动机是指在运动需要的推动下促进人参加体育活动的内部动力,可分为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
直接动机:是人对体育活动(机体活动)过程本身的需要和兴趣所引起的动机。具体表现:参加体育活动是为了体验到一种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快感。
间接动机:是指由体育活动的结果或间接兴趣所决定的动机。具体表现:参加体育活动是为了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赞扬;为了与他人交往;为了成为一名三好学生;为了集体的荣誉或增强体质。
体育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探究关于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影响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可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直接兴趣:是指由活动本身引起的兴趣。具体表现:体育教学中新颖的内容;教师在课堂上组织的体育活动所引起的兴奋感、美感和肌肉满足感。
间接兴趣:是指由活动的目的、任务或活动的结果引起的兴趣。具体表现:增进健康或友谊;争取荣誉;维护自尊;促进全面发展。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活泼好动、思维敏捷、求知欲强,兴趣爱好广泛。体育教师要关注,激发和保持学生的体育动机和兴趣,处处以学生为中心,从而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使他们成为新课程课堂的主人,让他们深刻地认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逐渐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三、运用现代化教育信息技术,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
现代网络技术已为新课程体育教学提供了新的获取知识的途径,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获得各种体育信息,了解各种运动项目和各种运动竞赛的近况,以及各种与体育运动相关的知识。这种方式获取的体育技能与知识,一是出于学生自我需要,满足了他们了解欲和求知欲;二来也改变体育理论课教学那种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方式,且这种讲听方式不能符合每个学生的需要,固定的理论知识传授不利于学生活学活用。学生还可以利用电教媒体放映优秀运动员训练、比赛时的技术直接作用于学生的视觉分析器官,使学生初步获得技术细节的感知,了解体育基本技术、技能的动作顺序特征,形成动作表象,建立动作技术的概念。
通过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在探索尝试的过程中自主地学会学习的方法,使自身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四、营造和谐、热烈的课堂气氛,促进师生情感的交流
美国学者J·R·帕特里克的实验研究表明:大学生在正常的气氛下与压抑的气氛解决问题,其理智活动有显著差异。
体育教师是课堂教学气氛的营造者和参与者,更是学生的学习“伙伴”与“知音”。体育教师要努力建立平等、友好、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良好的师生交往关系。良好的师生交往使师生关系和谐,课堂气氛活跃,能提高学生的情绪,提高知识信息的感受性,表现出反应敏捷、思维活跃。相反,师生交往不够或者较差,课堂气氛十分紧张、压抑,就会使学生情绪激动不安,茫然不知所措,理智活动下降,机械重复的练习多,混乱反应多,以至容易导致伤害事故的发生,学习任务难以完成。在教学中,体育教师要注意调动学生的情绪,发挥学生机体的高效工作能力,尽量避免消极因素的干扰,营造和谐、宽松、热烈的教学氛围,采用多种教法和手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情感交流,使他们充分地体验与表现自身的价值,加深对新课程课堂生活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向往、知识的追求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五、组织各种体育活动和运动竞赛,培养学生的身心适应能力
新课程要求学生在身体锻炼实践中体现身体、心理、社会的三维健康观。中学生的心理承受挫折能力比较脆弱,也极易受到伤害,对挫折的适应程度将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身心健康。首先,体育活动和运动竞赛具有紧张激烈的特点,同时又具备胜负的瞬间转换,高兴与失落,希望与失落共存,使人的身体、心理承受能力不断地经受磨练,从而出胜不骄,败不馁顽强的意志,形成不畏困难,敢于挑战,在面临挫折和失败时不逃避、不惧怕、不灰心丧气、不悲观失望,而是主动面对,积极地适应新的环境,勇敢顽强地去拼搏。其次,学生在体育活动和运动竞赛中,体育教师要注意培养他们的公平竞赛的体育精神,在比赛中光明磊落,用正当的方式,依靠自己真实的本领取胜,避免用不正当的手段,搞小动作,违反竞赛规则;培养学生友好合作的“运动家风范”,在竞赛中既要把对方当成对手,又要尊重对手,珍视友谊,把对手视为朋友;在竞争中既要展现自身的能力,也要和同伴团结合作,共同进步;既要与对手竞争,也要善于克服自身弱点,向自我挑战,进行“自我竞争”,在竞争中激发自信心,挖掘自身潜能,把竞争视为推动自己进步的强大动力。学生通过参加体育活动和运动竞赛,能够善于迎接种种竞争与挑战,使自己身心适应能力得以强化与提高。
六、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进行因材施教
教育的现代化,鼓励个性发展,认为发展个性是人才培养的最有效途径。体育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要,进行因材施教,确保每个学生受益。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充分注意学生在运动能力、兴趣爱好、身体素质、性格和气质等方面存在的个性差异,根据差异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以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学习和成功的乐趣。新课程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注重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性评价,淡化技能教学,强化评价的激励和发展功能,只有教师对学生的身体、心理、运动技能水平了如指掌才能对症下药,才能去发展个性。唯其如此,体育教改才能真正落实因材施教,使学生的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