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kw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母鸡》是小学语文(西师版)五年级的一篇精读课文。作者老舍首先写对母鸡的讨厌,然后在对母鸡保护、精心照料小鸡雏的细致传神的描写中,情感也发生了彻底的变化,由讨厌到不敢讨厌,赞美了母爱的无私与伟大。
  作者采用对比的手法,先抑后扬,在生动形象的描写中透露出自己的内心情感。品味有关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具体描写是本课的重点。体会作者由讨厌到不敢讨厌母鸡的情感变化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我以为:“教师在乎什么,学生就发展什么。”语文学科,有其独特之处,如何营造语文学习软环境,是我从事语文教学以来,一直注重探索的。因此在教学《母鸡》一文时,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觉得极富“激情”,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一、注重置师生于课文、作者、情景之中,也就是“溶情”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根据教学要求和本班实际,我制定了三条教学目标:品读课文、体会母爱、互说见解。目的是为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己品读、体会、互说溶情。我先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勾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说说喜欢的理由。因为让学生学自己喜欢的句子,他们自然积极性高涨;让他们通过交流,体现集体智慧的作用。学生通过勾画、交流、品读轻松体会到母鸡对小鸡雏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自然体会到作者为什么由讨厌母鸡到一下子喜欢母鸡。然后重点分析:(1)一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2)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的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让学生体会老舍善于观察,体会语言的美,体会母鸡的机警、负责、慈爱。这样有助于让学生如情入境,对文中的“鸡”母亲产生肃然起敬的感情,同时顺势带出“一位母亲必然就是一位英雄”。
  二、让学生在交流中动情
  以前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交流”。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还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在引导学生理解“一位母亲必然就是一位英雄”时,我先让学生讨论动物界的母爱。孩子们一下子说出了:老麻雀为了保护小麻雀,竟然敢和庞大的猎狗搏斗。母藏羚羊为了保护肚中的小藏羚羊,竟然主动跑到猎人面前跪下……紧接着,从让学生讨论人间体现母爱的事迹。孩子们讨论甚是热烈,一个个热泪盈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说说“在你们成长过程中母亲关心你,给你留下最深印象的事例。”学生在深深感动时候纷纷用语言表达出生活中母亲对他们的无私的爱,深深体会到母爱的伟大。
  三、让学生由文本走向生活,沟通,和谐关系的基础
  但学生并不能深刻地认识父母对自己的爱,这是当代独生子女思想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心理咨询中心最近完成的一项调查显示,现在的孩子同自己的父母越来越疏远,甚至从不与父母交谈。该调查数据显示,约有69%的学生感到无法与父母交流和沟通,对于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惑、烦恼和问题,42%的学生认为难以与父母交流,27%的学生表示从不与父母交流。而随着工作节奏不断加快,竞争压力日益增大,许多家长不得不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中,致使他们无暇顾及甚至忽视对孩子尤其是处于青春期孩子的教育和指导,那我们的语文教学能不能为家长与孩子的沟通搭建一个平台呢?我在引导学生重点感悟了母鸡的母爱后,再引导他们看插图,思考:我们应该怎样回报母爱?以《妈妈,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篇作文。让学生体会人间的母爱,体会母亲对自己的爱。自己应该回报母爱。学生们表现得情真意切,一改往日作文生编硬造、生搬硬套的现象。很多家长也反馈孩子在家懂事多了,不再像以前那样任性只考虑自己了。我认为是本节课的亮点,突出了爱的主题,让学生从感悟文本走向自己的生活体验,很有必要。
  一个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觉得语文课极富“激情”,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因此我们应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 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燃烧的岁月”!
其他文献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要恰当、合理地运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自然地融入到教学的各个环节,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实现“图文声像”与语文基础知识、社会信息的结合、教师传授与学生发现的结合,从而实现新课改下语文教师新型角色的转换。  【关键词】图、文、声、像 感知 理解 灵动 深化    学生是具有完整的人的生命表现形态、处于发展中的、以学习为义务的人,教学应该关注在成长、发展过程中的人的整个生命。超越语
【摘 要】强化理论是学习理论中较重要的理论之一,强化理论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高中英语教学作为高中一门主要科目,高中英语教师运用强化理论进行教学对高中英语教学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 强化理论 正强化 负强化  斯金纳将行为划分为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行为,并认为人类多数行为是操作条件反射,而且是通过强化建立起来的。他将强化定义为采用恰当的
【摘 要】构建道德课堂,能较好的促进待优生转化,能改善学生的学习生态,让学生在课堂生活中享受到幸福和快乐,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和生命境界。  【关键词】道德课堂 待优生 转化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学生的成长有较为明显的差别。在七年级就会出现一些学习出现微弱掉队的学生,到了八年级就会发展到相当差的程度。随着年级的升迁,课程难度的加大,这些待优生在学习上的前进步履愈发沉重,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历来以枯燥乏味、缺乏实效而备受诟病,积极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之路势在必行。本文结合京剧进校园活动的良好契机,提出将博大精深的京剧作为高校以艺术为载体的德育新途径,实现了艺术传播和思想教育的双丰收。  关键词:高校教学 政治教育 京剧艺术    京剧艺术作为我国的国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又不乏与时俱进,是美育与德育的理想载体,如能以京剧进校园活动为契机,以京剧素质教育
【摘 要】根据国家教育部2002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文件指示,全国各地高校的体育选修课得到了全面开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但是,贵州各高校的实际开设情况与《纲要》的要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究其原因,本文通过分析影响贵州普通高校体育选修课开设的种种原因,并对解决贵州高校体育选修课的开设进行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高校 体育选修课 对策 研究  
学校教研组是学校教学研究的基层组织,是教师学习专业理论,交流实践经验,提升专业水平的重要活动基地。近几年来,我校语文教研大组以新课改为契机,积极探索教育规律,科学合理地提高学科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和教师自身专业发展,营造出了蓬勃向上的教研组文化。  一、常规工作——教研促进教学,教学提升教研  做好常规就是奇迹,抓好常规教学工作就是我们教研组的头等大事,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全体语文教师都能充
摘要: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①说明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教学语言。恰当运用课堂评价语言,能让课堂充满生机,焕发出人文气息。口头评价作为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有的价值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口头评价 评价艺术     新课程改革提出的评价理念高度重视课堂评价问题。口头评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特殊的意义。他是贯穿于
【摘要】培养创新能力是素质的灵魂,实施创新教育应根据学科特点和知识体系进行。文章主要论述了作者对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 实验 学生 培养 创新能力    实验以其生动、直观、新异有趣等特点,对学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而农村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往往受到场所、设备,资金等条件的限制,不能正常的开展;同时还受到部分教师对实验教学不够重视以及实验教学的作用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使得
【摘 要】化学实验的魅力就在于不断的创新,将创新引入化学实验,会为化学教育增添新的活力。本文从一个具体的实例出发,阐述在平常的实验教学中如何植入创新思想。  【关键词】创新实验 创新能力 创新意识  所谓创新就是活动主体所从事的产生新思想和新事物的活动,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实施创新教育是时代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是创新,国际间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创新
一、课堂引入  〖情景:〗展示多媒体Flash有声动画(请你来当飞行员):在屏幕右上方事先设置好三个参数:飞机水平匀速飞行速度v机,海面上敌船匀速航行速度v船飞机离海平面高度h。  教师演示:当飞机飞至敌船正上方时,点击“投弹”按钮。观察到炸弹在敌船前方远处水面上“轰——”一声爆炸巨响。  教师;当飞机在敌船正上方投弹时,能否击中敌船?  学生:(笑声)不能!  教师:知道如何调整战术吗?  学生